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的有效途径
- 格式:pdf
- 大小:483.32 KB
- 文档页数:2
EN D广西积极探索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近年来,广西农机化主管部门积极落实四部委《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方案2017—2020年)》相关措施要求,推进蔗区“双高”基地建设,注重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因地制宜探索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树立标杆,典型引路,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为提升全区甘蔗全程机械化水平夯实基础。
目前,该区甘蔗生产机械化已初步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1.全程机械化作业托管模式,化解分散经营难题针对部分农户不愿意流转土地的现状,自2018◆李敏厂化循环水养殖生产试点厂,为了实现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健康养殖,明波水产还为6万m 2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和育苗车间建立了病害生态防控预警,形成一套完善的养殖管理规范。
专门的实验与检测部门,对养殖水质、苗种进行定期抽检,建立饵料清洁机械投饲体系,还和黄海水产养殖所合作,实现养殖病害远程诊断,保障全程健康养殖。
通过大力发展生物育种、智能渔业和精准养殖,构建了陆海统筹接力、海洋深耕细作的高效养殖模式,融合了物联网信息化技术成果,将传统的养殖升级为全程可控模式。
每年3-5月份,陆基工厂化循环水车间开始苗种培育,5-10月份进行海上深水网箱养殖,10月份起捕销售或者转入工厂化循环水车间,最终实现全程机械化装备配套与标准化运营管理。
该模式集陆基工厂化的恒温优势和海上深水网箱的天然水质优势于一体,实现了石斑鱼、斑石鲷等品种的全天候育养,并且成立了斑石鲷养殖专业合作社,形成了良好的产业推动力。
在精准化养殖的过程中,他们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完成了国际领先的“水产集约养殖数字化技术与智能装备”技术成果,实现了养殖环境动态监测与自动调控,保障了养殖环境稳定,引进自动投饵机等精准化设备,开展精细化操作,提高了养殖自动化水平。
在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新征程中,莱州以“水产智能装备”抢占制高点,从海洋资源的开发,到传统渔业的变革,再到海洋新兴产业的培育,先进的水产养殖机械渗透到了渔业生产的每个角落。
甘蔗机械化种收相融合及高产栽培技术甘蔗是我国常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主要用途是提取糖分制成食品和饮料。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手工收割和栽培方式已经逐渐被自动化的收获机和专用机械代替,这对于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都有着非常 positive 的作用。
一、甘蔗机械化种植1.播种:在甘蔗的机械化播种中,先采用甘蔗越冬种蔗,可以减少播种适应时间,改善出苗的速度和质量。
在田间,可以采用甘蔗自动化播种机械,能够将种子精准的定量播种、覆土和压实。
2.底肥:在播种前,可以先施入甘蔗底肥;并且在底肥的选择方面,应当尽可能的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避免使用过多的肥料导致土地和水污染,同时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甘蔗也应进行不同的营养配比调整。
3.定植:机械化的种甘蔗可以采用高株距低密度的定植方式,降低甘蔗植物之间的竞争性,以及强大的生长势头为基础来追求高产量的目标。
二、甘蔗机械化收割技术由于甘蔗的生产技术在最近几年已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机械化方面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因此,机械化收割技术的尝试和实践比以前更加成熟,在保证收获率和质量的同时,又可以保证成本和劳动降低。
1.收割:机械化收获的甘蔗大多采用的是摆动型的切割机,这种机器使用轮子支撑并驱动一辆割草机。
在固定的速度下,通过锯齿状的刀片完成甘蔗被割下的过程,然后将其送往压片机上,用于压榨出甘蔗的糖汁。
2.包装:机械化收割的甘蔗,应该尽可能的避免瘤粘、机夹和机破造成损坏。
因此,在收割时,可以采用专门的收割器来捆绑和保护甘蔗,避免甘蔗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发生损坏。
三、甘蔗高产栽培技术高效、高产、环保的甘蔗生产技术是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储存、收割、栽培等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确保高产量和品质的达到。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1.灌溉:如何保证甘蔗的生长和发展呢?水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甘蔗的高产栽培中,应该要通过灌溉和排水来保证甘蔗的生长和发展。
r4殺弘純縄化GUANGXI NONGYE JIXIEHUA I2O2j^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及推广应用广西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第二节蔗地土壤改良机械化技术一、技术定义及应用现状(一)技术定义蔗地土壤改良机械化技术是指针对蔗地耕层土壤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使用机械将石灰、滤泥、酒精废液、秸秆、生物肥等均匀施入蔗地的技术。
(二)技术作用与效果1.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提升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肥力,从而达到提高甘蔗品质、促进甘蔗增产的目的。
2.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
3.增加耕作层厚度,增大土壤环境容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三)技术应用意义广西土壤主要是红壤和砖红性黄壤,其特点是酸、黏、瘦、板,土壤通气性差、有机质含量低;再加上广西蔗区甘蔗种植轮作难度大、套种水平低,连作现象突出,蔗农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无机肥料滥用、有机肥料施用量不足,导致广西蔗区土壤养分单一、理化性状退化。
因此,广西蔗区土壤大多为中低产土壤,存在旱作土耕层浅、瘦、酸等问题,致甘蔗单产走低,不利于甘蔗产业的发展。
采用土壤改良机械化技术,在不耗费大量人工的前提下,通过机械化作业增施改土物料,达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良蔗区土壤酸性板结等理化性状、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的目的,从而提升原料蔗品质,提高单产,促进蔗糖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四)技术应用现状蔗地土壤改良机械化技术可大致分为土壤理化性状改良和高效施肥两个方面。
广西蔗区多采用施放石灰平衡土壤酸碱度,施用农作物加工残渣物如甘蔗滤泥等改善土壤肥力。
随着蔗糖产业的不断发展,蔗区道路交通日趋完善,从2016年开始,广西积极从国内外引进抛肥机、撒肥机等机械,通过组织举办技术培训班、召开现场演示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并推广蔗地土壤改良机械化技术,逐渐将土壤改良作业从人畜力作业的方式向机械化作业的方式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蔗区土壤改良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土壤改良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条件已逐渐成熟。
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建议发布时间:2021-09-05T16:43:23.332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7期作者:吴进炎[导读] 摘要: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料,甘蔗机械化收获是我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
广西柳工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摘要: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料,甘蔗机械化收获是我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
文章提出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甘蔗;收获机械化;推广;建议甘蔗机械化收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解决好机具、品种、土地、农机农艺结合问题,蔗农、农场、糖厂、糖业公司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机、农业、农垦、制糖企业(糖厂)相互协调适应,是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关键。
1.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支持企业提高机具性能建立专项发展基金,加大研发资金支持。
重点支持甘蔗收获机械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试验、改进,做好试验示范工作,产学研推部门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新机具和新技术的基础上,提高现有收获机具的性能和质量。
应立足国内情况,研发出轻便、适用的收获机械。
目前,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攻关重点是:改进与中型轮式拖拉机配套的整秆收获机结构,开发由专用割铺机、剥叶机、小型提升装载机等组成的小型甘蔗收获机体系,发展大中型切段甘蔗联合收获机,重点是开发研究收获倒伏甘蔗的机械化技术。
加大对糖厂的财政扶持和保护力度。
糖厂作为“第一生产车间”,是糖业建设的主体,是产业化的龙头,也是行业技术革新的领头羊。
在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过程中,糖厂担负着甘蔗种植技术改进、生产设备及技术的完善、甘蔗生产机械的推广等方面重任,也承担着推进甘蔗机械化发展带来的压力。
为此,建议设立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糖厂购置大型甘蔗生产机械的补贴。
2.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我国蔗区生产条件差异很大,地形复杂、地块面积小、经营方式多样。
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机械化的甘蔗种植品种、种植方式和收获方式。
甘蔗机械化种收相融合及高产栽培技术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泛的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甘蔗的种植、收割和加工也逐渐实现了机械化。
甘蔗的机械化种植和收割相融合及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利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配合科学的种植技术,实现甘蔗的高产高效栽培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通过将甘蔗种植、收割和处理环节进行系统地整合和优化,可以使甘蔗的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甘蔗的品质,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经济收益。
一、机械化种植甘蔗的机械化种植主要包括土壤处理、甘蔗机械化栽植和施肥等环节。
1、土壤处理甘蔗的机械化种植首先需要进行土壤处理。
通过机械设备,将土壤进行翻耕、平整、破碎等处理,为甘蔗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和保证机械化种植的顺利进行。
2、甘蔗机械化栽植将机械设备用于甘蔗的种植过程,包括开沟、播种、覆土等操作。
机械化种植不仅能够减少人工,提高种植效率,还能够保证种子的深度和密度的均匀性,增加甘蔗的出苗率和生长势,为甘蔗的高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施肥在甘蔗的机械化栽植中,施肥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机械设备进行施肥操作,可以实现施肥量的准确控制和均匀分布,有效提高施肥效率,保证甘蔗吸收养分的需要,增加产量。
二、机械化收割甘蔗的机械化收割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进行甘蔗的收割和处理。
在传统的甘蔗收割中,主要依靠劳力进行人工收割,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
而通过机械化收割,可以大大提高收割效率,降低收割成本。
机械化收割主要包括剥叶、切段、输送、装车等环节。
在剥叶环节,利用甘蔗剥叶机进行剥叶操作,将甘蔗叶片剥离,减少对后续处理环节的影响。
在切段环节,利用甘蔗切割机进行切段操作,将甘蔗切成合适的长度,便于后续输送和加工。
在输送和装车环节,利用输送机和装车机进行甘蔗的输送和装车,整个收割流程高效、快速、准确,大大提高了甘蔗的收割效率和产量。
三、高产栽培技术为了实现甘蔗的高产,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采取科学的高产栽培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及推广应用广西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第一章 概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指在确保甘蔗单产不显著降低的前提下,为系统地开展全程机械化服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
近年来,受国际市场糖价持续走低、国内劳动力短缺且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广西糖业全行业亏损、竞争力持续下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糖料蔗生产特别是收获环节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用工贵、请工难问题突出,蔗农种植意愿降低,种植面积连年下滑,影响蔗糖产业发展。
实践证明,采用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蔗糖成本下降近3 000元/ t,采用机械化收获特别是高效机械化收获,可以直接降低生产成本4 500元/ hm2以上,生产效率提高60倍以上。
实现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新时代解决糖料蔗生产劳动力短缺、满足蔗农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有效降低糖料蔗生产成本、提高蔗糖竞争力的关键和必然要求。
一、广西甘蔗生产现状(一)自然状况广西位于北纬20°54’~26°23’,东经104°28’~112°04’,陆地面积23.76万km2,东与广东,北与湖南,西与云南、贵州交接,南与越南交界;南北长约610 km,东西宽约770 km,北回归线横贯其中。
广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年平均日照时数1 742.48 h,年平均降水量1 660.5 mm,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夏热冬干,年平均气温20.6 ℃,全年无霜期达341.75 d,适宜种植甘蔗。
(二)基本情况据统计,2017年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为93.5万hm2,甘蔗产量7 311.69万t。
糖料蔗生产集中在南宁、柳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百色、河池、来宾和崇左10个市。
1992年至今,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连续27个榨季位居全国第一,广西成为我国食糖战略安全的主屏障,肩负着国家食糖安全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重使命,任务艰巨而伟大。
甘蔗收获机械化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摘要:扶绥县是农业大县,是全国原料蔗生产主要基地县之一。
针对甘蔗收割耗时费力、人工紧缺等困扰甘蔗生产的难题,采取各种强有力措施,以突破甘蔗机收为重点,全面推进甘蔗收割机械化关键词: 甘蔗收割、机械化、措施引言扶绥县地处广西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适合甘蔗生产。
扶绥是全国最大的甘蔗生产基地之一,素有“甘蔗之乡”的美称,蔗糖业是全县最大的支柱产业,全县拥有耕地面积150万亩,近几年来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甘蔗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77%。
全县甘蔗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了65.56%,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
近年来针对甘蔗收割耗时费力、人工紧缺成本不断攀高、效益不断降低等困扰甘蔗收割的难题,扶采取各种强有力措施,以突破甘蔗机收为重点,全面推进甘蔗收割机械化。
一、影响扶绥县甘蔗收获机械化主要因素(一)劳动力因素受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和创业的影响,榨季期间劳动力紧缺和请工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甘蔗收获出现了成本不断攀高、效益不断降低的现象。
加上蔗农受文化素质及经济能力的限制,接受现代科技知识慢,燃油不断上涨、作业费用提高、经营效益下降,使普通蔗农无经济实力购买大型机具。
(二)甘蔗种植规模因素由于目前农业生产体制是分散形式经营,致使推广机收因为甘蔗田块小、种植分散、垄距和品种不统一,无机耕道、机械作业掉头困难致使甘蔗收割机械难以开展作业。
(三)机具因素1.切段式甘蔗收割机较适合本地丘陵地带收割。
但机收甘蔗损耗快,运率低,机收甘蔗力求当天收割当天进厂压榨。
2.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收获适应性能差,可靠性还有待提高。
一是机型大,转弯半径大,目前蔗区预留空地不能满足作业要求;二是蔗田起伏不平,割台可调性差,造成割茬不齐、破头率高;三是切梢装置调整不便,对生长高度不齐的甘蔗难以控制到合理的切梢长度。
3.分段式收割,即甘蔗割、削、捆、运、装等各环节分段进行,但甘蔗割铺机生产率较低,劳动强度大,虽有剥叶机配套作业,但仍需较多的辅助人工,喂入、收集、打捆、堆放等无法机械作业,劳动强度仍偏高。
甘蔗机械化种收相融合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甘蔗作为重要的农业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逐渐实现了机械化种植和收割。
本文首先从甘蔗种植的重要性和机械化种植的背景入手,介绍了甘蔗机械化种植、收割、施肥技术,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
接着探讨了现代农业技术如何与甘蔗栽培相融合,促进了甘蔗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在强调了甘蔗机械化种收融合及高产栽培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甘蔗种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介绍,有助于读者对甘蔗机械化种收相融合及高产栽培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甘蔗种植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甘蔗、机械化种植、收割、施肥、高产栽培、种收相融合、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方向、意义1. 引言1.1 甘蔗种植的重要性甘蔗是一种经济作物,对于许多国家来说都有着重要的种植价值。
甘蔗是热带作物中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供了大量的食物供应。
甘蔗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来源。
甘蔗不仅在食品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还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如制糖、酿酒、生物柴油等。
甘蔗还被用于生产蔗糖、玉米糖浆、玉米醇和食品香精等食品工业原料,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甘蔗还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甘蔗中含有一种叫做蔗糖的物质,可以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提供能量,有助于维持身体功能的正常运转。
在传统中医药中,甘蔗被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如咳嗽、消化不良等。
甘蔗在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甘蔗种植不仅对于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对农业经济和农民生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甘蔗种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2 机械化种植的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械化种植在甘蔗种植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而通过引入机械化种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种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甘蔗种植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探析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农艺技术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由茎部组成,含有丰富的糖分和营养成分,不仅可以生产糖和酒精等工业产品,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甜食材料。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甘蔗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必须采用高效的机械化农艺技术。
1. 甘蔗的种植甘蔗的种植是机械化农艺技术的第一步,主要包括土地平整、甘蔗的插秧和施肥等环节。
在土地平整方面,可以利用斗式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土地整理,保证土地的平整度。
在甘蔗的插秧方面,可以使用机械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插秧的效率和精度。
在施肥方面,可以利用喷肥机进行施肥,可以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和甘蔗的需求量进行量化施肥,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
甘蔗生长需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喷灌是保证甘蔗生长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灌溉方式比较耗时耗力,并且效率较低,因此利用机械化喷灌设备进行喷灌是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方法。
机械化喷灌设备具有自动化控制、节水省力等优点,可以根据甘蔗的需求量和气象条件进行精准的喷灌作业。
3. 甘蔗的病虫害防治甘蔗生长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病虫害,严重影响甘蔗的生长和产量。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靠人工作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
现代化的机械化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喷药机、包膜机、烟熏机等设备,可以实现广谱、定向、高效的防治作业,保障甘蔗生长的健康。
甘蔗的采摘是影响甘蔗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传统的采摘方法主要依靠人力操作,效率低下,同时还会导致甘蔗的破损和损失。
机械化的采摘技术包括采摘机、收割机等设备,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准确的采摘作业,同时减少甘蔗的破损和损失。
总的来说,机械化农艺技术对于甘蔗生产的提高和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引入现代化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手段,可以大大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甘蔗机械化种收相融合及高产栽培技术甘蔗是世界上主要的甜饮料原料和食糖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亚洲、中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
近年来,随着全球甜饮料需求的增加,甘蔗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甘蔗的种植和收获一直以来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业活动,而机械化种植和收获则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力需求等优点。
本文将讨论甘蔗机械化种收相融合及高产栽培技术。
一、机械化甘蔗种植技术甘蔗的机械化种植采用无翻耕、直播、机器覆土等技术,可以大大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种植密度和种植质量。
首先,进行前期耕作,清除田间秸秆、树叶等零星物质,然后进行平整,将土壤表面平整洒水,为甘蔗的发芽提供湿润环境。
接下来,进行机械化直播。
通过精细的甘蔗种子选配、分级处理和质量检测,选用优质甘蔗种子,将种子通过喷雾器直接喷洒到田间,完成甘蔗机械化直播。
最后,在甘蔗种子后撒上一层覆土,形成一定的土壤保温效应,有利于甘蔗的抽出幼芽,促进甘蔗的生长。
甘蔗的机械化收获采用割蔗机收获,可以大大提高收获效率和收获质量,减轻人工劳动强度,节约收获成本。
割蔗机采用机械分割刀和实时检测技术,可实现甘蔗的快速、高效、精确分离和收割。
首先对田间的甘蔗进行清理和完善,然后在田间采用机械化割刀进行收割。
割蔗机采用先进的高速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甘蔗的生长情况,进行快速分割和收割。
最后,将采收的甘蔗送往榨汁厂进行制糖等后续加工。
三、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
其中,包括甘蔗高效肥料施用技术、甘蔗定植密度控制技术、甘蔗田间灌溉和排水、病虫害等综合治理技术。
1、甘蔗高效肥料施用技术甘蔗对土壤养分需求较高,因此合理施用肥料是甘蔗高产的关键。
可以根据甘蔗生长期的营养需求特点,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时间和方法,确保甘蔗吸收养分需求的满足,促进甘蔗生长,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
2、甘蔗定植密度控制技术甘蔗正常生长需要一定的空间,定植密度和密植程度都会影响甘蔗的产量和品质。
甘蔗机械化种收相融合及高产栽培技术甘蔗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甘甜的汁液被广泛用于饮料和食品加工。
甘蔗的机械化种植和收获对于提高产量和效益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甘蔗机械化种植和收获技术,并探讨如何把这些技术与高产栽培技术相结合,以实现甘蔗种植的高效生产。
一、甘蔗机械化种植技术1. 选址和土壤准备甘蔗适合生长于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因此在进行机械化种植前,需要选取适宜的地块。
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施肥和翻耕,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松软的土壤,有利于甘蔗生长。
2. 种植技术在甘蔗机械化种植中,一种常见的技术是使用甘蔗机械直播机,该机械可以完成种植、施肥和覆土等工作。
通过机械化种植,可以提高种植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力成本,同时保证种植的密度和质量。
3. 灌溉和管理在甘蔗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时的灌溉和管理工作。
机械化灌溉设备可以有效地进行水源的输送和分配,保证甘蔗的生长需水。
使用机械化管理工具,可以快速、精准地完成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1. 预收准备在甘蔗成熟期到来之前,需要对甘蔗进行预收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甘蔗田地的清理和整理,以及对收获设备的检修和调试。
2. 机械化收获工具目前,甘蔗机械化收获主要采用割台收割机和甘蔗收割机。
这些机械设备可以实现对甘蔗的高效、快速收割,而且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成本。
3. 收获后处理机械化收获之后,需要对甘蔗进行及时的加工和运输。
这包括切割、压榨和储存等工作。
通过机械化处理和运输,可以减少甘蔗汁液的损失和浪费,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机械化种植和收获与高产栽培技术相结合1. 优质种子和品种选择通过机械化种植技术,可以实现对种植密度和均匀度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
在高产栽培中,选择优质的种子和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可以进一步提高甘蔗的产量和抗病能力。
2. 精准施肥和灌溉机械化管理工具可以实现对施肥和灌溉的精准控制,根据甘蔗生长的需求,合理调配养分和水份,以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摘要:近几年随着市场上对甘蔗以及相关农副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甘蔗种植规模得到迅速扩充,耕种面积越来越大,如若依旧沿用传统生产技术采用人工种植与收割,则已无法满足新时期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需要。
因此,在甘蔗实际生产中逐渐全程采用机械化技术,进而充分保证甘蔗生产效率与质量。
为此,本文主要分析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关键词:甘蔗;生产;机械化农业种植是农民主要经济来源,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促使当地农业种植行业在原有发展基础上更上一层台阶,有利于将农民从人力耕种中解放出来,转变为机械耕种,同时还能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益。
而在传统生产模式下的甘蔗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且整体效率较低,一方面会导致甘蔗延期投入市场,造成农户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会致使甘蔗过熟,造成甘蔗营养流失与品质下降。
在此现状下,将机械化技术全面应用于甘蔗生产全程具有较高的迫切性,是保障甘蔗高质高产的重要手段,因此应积极将机械化技术在甘蔗生产中进行全面普及与推广,深化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进而促进甘蔗生产质量的有效提升。
本文立足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迫切性,提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以期为相关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1.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迫切性甘蔗生产全程主要可以被划分为五个环节,主要为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割采摘、装载运输、农业废弃物处理。
伴随着甘蔗生产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每一个生产环节均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与精力,不仅会增加劳动成本还会降低生产效率,因此将机械化技术全面贯穿甘蔗生产全过程,促使各个生产环节均可以采用机械化技术是当前象州县地区主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且目前已经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章程[1]。
与此同时,“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效益”是当前象州县地区基层农业发展主要宗旨,高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对推动当地农业种植技术发展具有超高的应用价值。
为进一步实现优质高产种植目标,应对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进行思考分析,以此充分发挥机械化生产技术对推动农业种植技术发展的效值,进而以期提高象州县农业经济效益。
甘蔗生产过程中的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甘蔗是一种热带、亚热带作物,属高温光照、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长期长的高杆作物。
我国蔗区70%以上分布在无灌溉的旱地、丘陵地带。
从蔗区的气候和灌溉条件看,季节性干旱是甘蔗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除了选育适合这些地区抗旱的甘蔗优良品种之外,蔗地机械深松技术尤为重要,是获得甘蔗高产高糖的重要途径。
一、深耕技术深耕――是指采用有壁犁的耕作,耕作时将表土翻下,底土翻上,打乱耕作层的土壤结构。
采用大中型拖拉机配挂铧式进行犁耕作业,耕深要求在30-40cm。
1、深耕技术的作用与机理深耕翻是为加深耕层,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的孔隙度,以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避免产生地表径流,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创造一个深厚的耕作层的一项耕作技术,能促进甘蔗生产发育。
2、技术要求适耕条件为土壤含水量在15%-22%;深耕深度一般30-40cm,且深度一致;立垡、回垡率小于3%;耕幅一致,避免重耕、漏耕;深耕时间一般应在雨季开始之前进行,以便充分接纳雨水。
3、作业机具深耕般用有壁犁(铧式犁)进行耕作。
目前常用的机具有:1LD-440型四铧犁、12F-125型翻转犁、1L-330型县挂三铧犁、1LS-245悬挂深耕三铧犁等。
4、经济效益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蔗地机械深耕深度平均为35cm,人畜力耕平均深度为17cm,机耕比人畜力耕亩均增产37%,提高糖分绝对值1.29%。
5、深耕注意事项(1)深耕作业宜在前茬作物收后,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进行,因为这时耕地可及时将地面的残茬和残草翻入土中腐烂,减少以后病虫害和杂草繁殖,同时也有较多的机会接纳降水和促进土层熟化,特别是需要晒垡的,争取早耕更为重要。
(2)深耕是重负荷作业,一般用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进行,深耕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土层深浅确定,切忌将生土层的生土翻入耕层。
(3)深耕周期可根据甘蔗生产周期进行,在南方一般为一年新植,两年宿根,三年深耕一次为宜。
甘蔗大型机具系统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一、模式概述本模式以实现大功率机械装备(以250kw级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为核心装备)高效率作业为主要特征,总体要求生产基地地势平缓,土地宜机化整治水平、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高,农机(坡度≤10o)农艺高度融合,机械化作业面一致性好,机械化系统,尤其是机收系统运行协调性强。
经营体制方面,具备实施该生产模式的条件和潜力的单位,包括制糖企业主导和扶持下的大型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基地、国有大型农场以及具有充分的装备及技术储备的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业龙头企业。
该模式的技术路线包括高标准机械化整地、适宜机械化的良种优质种苗、保苗机械化播种、改善田间生态环境、协调水肥供给的机械化田间管理、高质量减损机收以及碎叶处理技术等环节。
该模式通过农艺服从农机作业规范、农机为甘蔗高产提供装备技术支撑,同时注重大型机具作业的土壤结构和地力维护,实现高水平全程机械化条件下作物生产力与土地生产力的协同提升。
二、技术路线新植蔗。
机械耕整地→机械种植→机械化田间管理(节水灌溉或水肥一体化、除草、中耕培土施肥、飞防…)→机械化收割→公路运输入厂;宿根蔗。
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田间管理(平茬破垄松蔸、节水灌溉或水肥一体化、除草、中耕培土施肥、飞防…)→机械化收割→公路运输入厂。
三、关键环节技术要点一台250kw级的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在我国目前的生产能力一般为200t/d。
按甘蔗亩产5t计,则一天可收割40亩。
一个榨季平均机收工作时间按80d计,则一台大型收割机一个榨季的生产能力约3000亩。
同一地区最好有能满足两套大型机器系统工作的连片土地,即6000亩应是可实施大型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合理较小规模。
此外,单块地块长度达到300m~500m以上,单位地块大小100亩以上为宜。
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中上水平,并注重地力的持续养蓄和提升,以缓解大型机械对土壤的压实和满足甘蔗多年宿根稳产的需要,其技术要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