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线设计细则》宣贯
- 格式:ppt
- 大小:58.07 MB
- 文档页数:130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宣贯及技术培训讲座交通部公路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7年10月16日主要内容一、编制依据二、工作过程三、修订的主要内容2006年3月~5月2006年5月~8月2006年9月2日2006年9月~12月2006年12月20日2006年12月~2007年元月2007年元月2007年2月12日2007年6月2007年7月《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宣贯及技术培训讲座第二讲总体设计交通部公路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安惠2007年10月主要内容一、总体设计的概念二、总体设计的工作步骤三、“编办”对总体设计的要求一、总体设计的概念二、总体设计的工作步骤包括:路线走廊带及路线长度、互通立交及重大工程方案的变化等。
阐述城镇现状、规划及产业布局情况,说明路线方案、工程方案对规划的影响,各自进行优化调整的可能性,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达。
阐述项目区域主骨架路网现状及规划状况。
阐明与本项目关联道路的功能、等级、使用状况,远期改扩建的可能性及对项目实施方案的影响。
阐明项目区域断裂分布、性质对路线布设及重大桥隧构造物设计方案的影响。
注重地下水的勘察与分析。
要求对整个走廊带予以说明,不仅是纵向分布。
应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予以表达,逐路段、逐工点分析不良地质对路线布设及工程设置的影响。
绘出分布图,分析其与路线布设的关系。
要特别重视平面交叉的设置,分析交叉功能、交通性质及流向,合理进行交叉渠化、标志标线设计,确保安全。
分析拟建公路的使用功能及运输性质,一般可分为:客货混合型、客运为主型、货运为主型三种,如:机场公路、疏港公路、矿山公路、旅游公路、国防公路等。
要根据交通特点,说明路线布设、路面结构、桥梁荷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说明路线走廊带基本农田的分布状况及隶属关系,路线布设应注意的路段及部位。
强调与路线布设及重大桥隧结构物的关系。
当地原住居民的意见十分重要,应在当地政府协调下,广泛征求其意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及《公路路线设计细则》宣贯会报道《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及《公路路线设计细则》宣贯会报道2010年第3期广东公路勘察设计总第139期本次研修班重点研讨了目前电子文件管理与档案信息化的两大难题:1,档案信息化怎样赶上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2,怎样解决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保存,保真,利用.其中,电子文件管理的问题集中在:真实性, 长久保存,安全管理方面;而档案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集中在:设备换代兼容性,数据载体长久性,数据真实性等方面.目前,上述问题主要的解决方法为:1,制定合法文件生成的法律框架;2,确定文件的法定系统和流程;3,制定电子文件的应用标准和管理规范. 鉴于目前我国关于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规范都只是初步实施,大家认知不深,所以, 邱晓威老师逐条讲解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电子文件管理办法》(厅字[2009]39号),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等规范性文件.邱晓威老师参与了上述文件的编制,因此他的讲解详细,生动且具有权威性.为了加深学员们的印象和理解程度,研修班还通过播放图片和录像的方式展示了上海浦东档案馆,深圳市民信息中心等信息化建设较为先进的单位实例.通过参加本次研修班的学习,使笔者对我公司目前电子档案管理的存在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为解决相关问题以及下一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肖伟谊报道)《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及《公路路线设计细则》宣贯会报道《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 2010)于2010年7月1日正式施行,《公路路线设计细则》即将颁布.此二新规范充分考虑各地特点,在经过多年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增加和修订了许多内容.为便于广大公路建设人员更好地理解,运用新规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于2010年7月30日至31日在郑州市举办了《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及《公路路线设计细则》宣贯会.授课专家有: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罗满良副总工程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中交国路环境景观园林公司孟强副经理;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工程研究中心周荣贵副主任.公路建设,设计,科研,施工,养护等领域的多个相关专业单位代表参加了 .44.此次宣贯会.组委会一共安排了四场专题讲座,授课专家分别针对《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和《公路路线设计细则》修订的背景,特点,指导思想,原则,主要内容等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讲述.通过参加本次宣贯会,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1,环境保护设计应遵照"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针对社会环境,生态环境采取防护与恢复措施及指标,实现最大可能保护,最小程度破坏的目标.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与公路工程选线,路基,桥隧等专业设计密不可分.修订的规范对于执行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贯彻交通 2010年第3期信息专栏总第139期运输部关于更新设计理念,保护耕地,降低工程造价,建设安全,环保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等战略部署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公路路线设计细则》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细化,扩展,延伸和补充,采纳吸收了"公路通行能力研究","高速公路运行速度设计方法和标准"和"公路货车停车视距"等l0多项相关研究成果,增加了与公路路线设计紧密相关的内容,形成较为全面的公路路线设计系统.4,公路安全设计及评价检验已经成为公路设计主要的方向,虽然我国已经开展了许多安全性研究的专项课题,但由于公路安全的影响因素很多且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公路安全设计及评价还需要随着各地交通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并采取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展.(池坤敏报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新修订内容与岩土工程勘察审图要点及疑难问题解析培训交流班在广州市举办2010年7月30日至31日,全国建设工程科技培训中心在广州市主办了第二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新修订内容与岩土工程勘察审图要点及疑难问题解析培训交流班",协办单位为深圳市铭诚会议策划有限公司.本次培训班,主办方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大钊进行培训及答疑.一,《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培训要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国家标准,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母规范,是我国岩土工程体制改革的成果,规范的变化反映了我国从前苏联勘察设计体制向国际岩土工程技术体制逐步融合的过程.本次局部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为了使部分条款的表达更加严谨,与相关标准更加协调.与修改有关的条款内容主要有如下: 1,原文"总则"1.0.3"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该条款是原则性,政策性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容易被延伸.故本次局部修订将该条款分为两条, 原文第一句保留为强制性条文;第二句另列一条,不列为强制性条文.2,"土的分类与鉴定"3.3.7之1—4款规定土的描述的内容,有时不一定全部需要,故将 "应"改为"宜".指出土的光泽反应,摇振反应, 干强度和韧性的鉴定是现场区分粉土和粘性土的有效方法,明确目力鉴别的用途.3,"4.1房屋与构筑物"之4.1.13条款提出 "对情况复杂的重要工程,需论证使用期间水位变化和需提出抗浮设防水位时,应进行专门研究"的建议.4,"4.1.18"条款对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的规定中的第五款"在上述规定深度内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可适当调整",因不影响工程安全和质量,故改为非强制性条款.45?。
JTG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 JTG/T D20-200X公路路线设计细则(总校稿)200X发布 200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前言根据交通部《关于下达2004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厅公路字[2004]165号)精神,《公路路线设计细则》的编制工作开始立项实施,我们随即联系参编单位成立编写组,按照《公路工程行业标准管理导则》的要求,制定编制大纲报部。
2006年5月23日,交通部公路司在西安主持召开了《公路路线设计细则》编制大纲审查会,编写组根据会议精神,确定了为编写细则所配套进行的“公路路线运行速度设计方法”和“山区高速公路平均纵坡研究”等专题研究,对编制大纲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并于2006年8日16日将修改完善后的编制大纲报部。
在《公路路线设计细则》初稿完成后,2007年3月30日,编写组在西安组织召开了《公路路线设计细则》初稿协调会,通过对《细则》初稿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明确了进一步修改的原则、重点内容和基本要求。
2007年7月18日编写组在西安召开了《细则》配套的2个专题研究项目“公路路线运行速度设计方法”和“山区高速公路平均纵坡研究”审查会,将专题研究结论吸收到《公路路线设计细则》的编写中,完成了《细则》征求意见稿并开始广泛征求意见。
2008年5月28~30日,在西安召开《公路路线设计细则》送审稿院内初审会,2008年8月9~13日,在西安召开《公路路线设计细则》送审稿院内终审会。
2008年12月3~5日,交通运输部公路司在西安组织召开了《公路路线设计细则》(送审稿)审查会。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细化、扩展、延伸和补充,在编写和专题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采纳吸收了2000年以来交通部公路司组织的“公路通行能力研究”、“高速公路运行速度设计方法与标准”和“公路货车停车视距”等10多项相关研究成果,为送审稿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