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1.18 MB
- 文档页数:51
南京人居环境城市更新案例南京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南京的居住环境逐渐面临各种挑战。
为了改善南京的居住环境,南京市政府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工作,通过改造老旧社区、提升居住品质、改善交通配套设施等措施,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以下是南京人居环境城市更新的十个案例:1. 仙林新城:位于南京东郊的仙林新城是南京市政府重点打造的现代化城市。
通过规划建设高品质住宅区、商业中心、科技园区等,仙林新城成功吸引了大量人才和企业,提升了南京的整体居住环境。
2. 石头城小区改造: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的石头城小区是南京市政府重点改造的老旧小区之一。
通过拆除老旧房屋,建设新型住宅楼和配套设施,石头城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3. 鼓楼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南京市鼓楼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南京市政府重点保护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通过修缮古建筑、恢复传统文化活动等措施,鼓楼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留了南京的历史记忆,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文化环境。
4. 江东新城:位于南京市江东新区的江东新城是南京市政府打造的现代化城市。
通过建设高品质住宅、商业中心、公园绿地等,江东新城吸引了大量人才和企业,提升了江东地区的居住环境。
5. 雨花台区生态城:南京市雨花台区生态城是南京市政府推动的生态城市建设项目。
通过规划建设生态公园、绿道系统等,雨花台区生态城提供了更多的绿色空间,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6. 高淳区农村改造项目:南京市高淳区农村改造项目是南京市政府推动的农村发展项目。
通过改造农村住房、提升基础设施等,高淳区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7. 江北新区城市更新:南京市江北新区是南京市政府推动的城市更新项目之一。
通过规划建设高品质住宅、商业中心、科技园区等,江北新区吸引了大量人才和企业,提升了江北地区的居住环境。
8. 栖霞区科技城:南京市栖霞区科技城是南京市政府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区。
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扩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熊圆圆;李禕【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24(63)2【摘要】以南京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20年5期遥感影像提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从扩张强度及扩张强度差异指数、聚类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及多元回归模型对南京都市圈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基于扩张强度指数分析,2000—2020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扩张强度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2015—2020年城市用地扩张强度最高。
基于城市用地扩张强度差异指数分析,南京都市圈高速扩张区域集中在都市圈边缘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与西南方向,城市用地扩张布局向均衡化发展。
基于聚类分析模型分析发现,南京都市圈城镇用地扩张2000—2010年呈随机分布,2010—2015年城镇用地扩张呈高值聚集,2015—2020年用地扩张呈随机分布。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发现,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扩张集聚度逐渐提高,斑块分布愈发集中化,斑块形状在不断整合扩张中趋向复杂化,城市用地斑块内交通连接度不断提高,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扩张向协同化发展。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增长、城市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等因素为推动城市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
【总页数】10页(P101-110)【作者】熊圆圆;李禕【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3.2【相关文献】1.徐州城市用地扩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1949-2007年)2.住房价格与城市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度分析——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为例3.时空视角下都市圈创新活动分布特征与对策——基于南京都市圈的实证分析4.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扩展特征分析5.南京都市圈居民非通勤出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南京都市圈的形成所谓南京都市圈通常的界定就是以南京为中心,以一小时的路程,相当于100公里为界线的一个区域,也称为“南京一小时都市圈”。
该区域总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
南京在长三角都市圈中,由于地理位置距离上海较远,受上海经济辐射微弱,南京的发展与苏锡常相比,更多的依托自身及其周边腹地。
南京的地位目前也受到很大的挑战,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大的长三角都市圈中,南京和杭州并列为副中心,但从经济的发展状况看,南京却落后杭州很多。
同时同作为长江流域的城市,南京与上海,重庆,武汉比较,在国家经济格局中地位稍逊。
而在省内南京的经济也不如距离上海较近受上海经济辐射大的苏州,无锡等地。
这就促使南京为了加快发展,从2001年起就进行很多调整。
首先调整自身城市布局,扩展发展空间。
如加快郊县城市化进程等。
同时也在谋求向外部扩展。
与此同时,地处南京周边的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等地也亟待谋求机遇发展。
芜湖的建材、家电制造和汽车工业、马鞍山的钢铁工业、巢湖、滁洲的农业、镇江的化工、造纸工业、扬州的汽车、化工工业等,均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地位。
南京与上述城市间在产业结构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协同发展是有基础的。
因此构筑南京都市圈,就其本身而言能加强彼此之间合作,提升彼此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对外来说,东面与苏锡常都市圈乃至上海相联系,西面挺进安徽,扩展南京发展的腹地空间,增强南京都市圈的对外竞争力,加强南京都市圈在国家经济格局中的地位都大有裨益。
同样,对于周边城市而言,在经济上向南京靠近,有助于更为充分地吸取南京的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来做大经济总量、促进结构调整,有利于充分利用南京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也有利于其企业与南京的大企业联合在一起从而增强竞争力。
因此南京都市圈应运而生。
可以说南京都市圈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二、南京都市圈的现状南京都市圈是目前国内最为成熟的都市圈之一,《南京都市圈规划》已于2003年获批准并开始实施,其最大的特点是拆开了行政区划这个“围墙”,跨过省界将安徽省的马鞍山市,芜湖市,滁州市纳入区域规划当中。
南京都市圈产业合作园高质量发展研究:模式、经验与建议作者:王先柱黄河来源:《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01期[摘要]产业合作园作为跨区域合作的重要载体,其高质量发展对南京都市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产业合作园为切口,探讨推进南京都市圈跨省域产业合作的有效举措。
首先,探究产业合作园成立基础、类型、动力以及效应;其次,分析南京都市圈内合作园发展现状,重点对宁马产业合作园发展情况加以剖析,并总结产业合作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基于都市圈内各城市的比较优势,提出南京周边地区合作园应该做好产业配套工作以更好实现地区分工等政策建议,以期推动都市圈内产业合作园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南京都市圈;产业合作园;高质量发展;比较优势[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 1672-1071(2022)01-0090-07引言“十四五”开局之年,《南京市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国家批复的第一个都市圈规划,这标志着南京都市圈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入高质量发展的过渡阶段,重塑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对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江苏省会的南京,一方面,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上较周围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
另一方面,南京土地成本与劳动力成本高昂,不利于制造业的大范围生产,且其城市型经济不利于农业发展,农副产品的自给率较低。
而南京周边城市的生产要素价格相对较低,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与南京的互补性较强。
这为都市圈内城市群展开协调配合奠定了重要基础。
产业合作是城市间形成合理分工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地区间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无序竞争、存在行政壁垒等,制约着跨省产业合作进一步深入。
因此,在南京都市圈这一大的区域框架下,发挥苏皖各市政府的引领作用,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打破要素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地域行政壁垒,引导各地企业合理参与分工合作,是提升南京都市圈经济聚集度,培育更强劲地区增长极的基本策略。
南京新街口地下商业街案例分析南京作为我国的“新一线城市”,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更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商业城市。
位于南京市中心的新街口,商场林立、人流如织,因此还有着“中华第一商圈”的美誉,也是游客来到南京旅游必须要打卡的一个地方。
说到南京新街口的著名商场,大家应该都会马上想到营业额最高的“四大金刚”,那就是德基、新百、金鹰和中央商场等等。
可实际上,在南京新街口的核心地段,还有一家地下商场,相信很多南京人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那就是“时尚莱迪”。
“时尚莱迪”这家地下商场在南京新街口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就位于“四大金刚”中的新百和中央商场之间。
而“时尚莱迪”作为南京新街口唯一的地下商场,从2005年开业至今,也已经有些年头了,算是南京新街口最老牌的商场之一。
“时尚莱迪”商场共分为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规模还是相当大的。
不过,相对于南京新街口其他大型商场而言,“时尚莱迪”就显得档次比较低了,里面基本上都是个人商铺,质量也参差不齐,让人感觉似乎不太像是在南京新街口了。
虽然很多游客都不知道南京新街口还有这么一家名叫“时尚莱迪”的地下商场,但大多数南京人应该还是相当熟悉的,据说以前“时尚莱迪”里的人气也是特别旺,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时尚莱迪”似乎就变得有些萧条了。
— 1 —。
南京人居环境城市更新案例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市更新是近年来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之一。
下面列举了南京的十个城市更新案例,展示了南京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更新的成果。
1. 夫子庙商圈改造夫子庙是南京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原商业区的街道狭窄、拥堵,环境脏乱差。
经过城市更新,夫子庙商圈进行了改造,拓宽了道路、改善了交通,增加了绿化带,提升了整个区域的人居环境和游客体验。
2. 红山森林公园建设红山森林公园位于南京市中心,是南京的城市绿肺。
南京市政府对红山森林公园进行了城市更新,修复了湖泊、建设了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增加了儿童游乐设施和休闲广场,使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 江心洲生态园建设江心洲是南京市长江中心岛,曾经是一个废弃的工业区。
南京市政府对江心洲进行了城市更新,修建了生态园,恢复了湿地生态系统,增加了栈道和观景台,提供了市民休闲运动的场所,使江心洲成为南京的生态绿地。
4. 玄武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玄武湖是南京市的城市湖泊,过去存在着水体污染和环境杂乱的问题。
南京市政府对玄武湖进行了城市更新,建设了城市湿地公园,修复了湖泊水质,增加了湖畔步行道和观景台,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5. 栖霞山景区改造栖霞山是南京的知名旅游景区,原景区设施老旧,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
南京市政府对栖霞山进行了城市更新,修复了山路、建设了旅游设施,增加了观景台和休闲区,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居住环境。
6. 江宁城区改造江宁是南京的一个城区,原城区存在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
南京市政府对江宁城区进行了城市更新,拓宽了道路、改善了交通,建设了公园和绿化带,提升了城区的人居环境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7. 中华门城市广场建设中华门是南京市的著名地标,原广场破旧、环境肮脏。
南京市政府对中华门广场进行了城市更新,修缮了广场、增加了绿化和景观,改善了周边的交通和人行道,提升了市民和游客的参观体验。
8. 鸡鸣寺景区改造鸡鸣寺是南京的历史名胜,原景区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
区域合作视角下南京都市圈规划的实践成效及反思杨柳青;季菲菲;陈雯【摘要】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域.由于南京都市圈跨省的地域特征,地方政府非常重视都市圈规划的顶层设计.尤其是《南京都市圈规划(2002-2020)》与《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2012-2020)》实施以来,都市圈的发展逐渐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在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回顾南京都市圈的缘起和历次规划编制历程,解析南京都市圈规划发挥作用的途径及区域合作成效:以规划共识促进城市联盟产生;以规划实施推动城市发展联盟3级运作机制形成;以规划平台吸聚多元主体关注;以规划意向引导众多合作事项落地.在此基础上,总结南京都市圈规划有效实施的经验,并指出规划实施过程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方面可以完善都市圈规划的实践方法论,另一方面也为南京都市圈规划修编和政策调整及其他都市圈建设提供借鉴.【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7页(P49-55)【关键词】区域合作;南京都市圈;都市圈规划;实践成效;问题反思【作者】杨柳青;季菲菲;陈雯【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10 引言都市圈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也是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产业专业化分工的经济协作区。
空间形态上表现为具有“核心—边缘”结构的城市群,基于发达的轨道交通网络,通过要素资源的集聚扩散实现跨行政区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最终实现空间帕累托最优[1-2]。
国内外都市圈发展经验表明,都市圈的构建是市场与政府共同推动的结果。
1850年代起,为了应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经济活动与行政边界冲突,基于区域一体化的都市圈规划成为西方国家解决跨行政区域协调问题的有效政策工具。
战后“恢复经济”的头20年,土地使用监管和城市开发投资策略是都市圈规划争辩的重点,这一阶段的都市圈规划重视城市形态和空间组织,是系统全面的蓝图式“总体规划”框架[3]。
策展为传统商办提升价值南京新地中心案例分析南京新地中心是南京市新街口商圈的地标性建筑,由南京新地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作为南京市的商务中心,南京新地中心已成为商业办公楼宇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该项目经过一系列的策展和改造,为传统商办提升了价值,成为商业地产领域的成功案例。
一、南京新地中心的建设背景南京新地中心位于南京市的新街口商圈,毗邻繁华的商业街区,交通便利,商业资源丰富,是南京市的商务中心之一。
该地块原先是一片老旧的办公楼和商业楼宇,建筑年代相对较老,商业价值大幅下降,需要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造。
南京新地置业有限公司将项目定位为商业办公楼宇,旨在打造一个集商务办公、商业配套、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项目,以提升该区域的商业价值。
二、策展为传统商办提升价值的意义在传统商办建筑的价值提升过程中,策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策展不仅包括了设计和装修,更是一个整体规划和打造商业品牌的过程。
通过策展,可以使商办建筑更具吸引力、更能吸引客户和租户,从而提升其商业价值,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南京新地中心的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策展对于传统商办建筑提升价值的重要性。
1. 规划设计: 南京新地中心在策展过程中,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设计。
不仅推崇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在建筑外观和内部空间设计上也注重提升品质和商业氛围。
在建筑外观上,采用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使整个建筑更具现代感和科技感,更能吸引目光。
在内部空间设计上,做到了室内外空间的融合,提供了多种商务办公、商业配套、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2. 装修改造: 南京新地中心在装修改造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结合规划设计,进行了全方位的装修改造,使建筑和内部空间更加美观、实用和舒适。
在装修材料和装饰风格上,注重了现代感和时尚感,使建筑更符合时代潮流,更具吸引力。
3. 商业运营: 在南京新地中心建设的初期,南京新地置业有限公司就积极推动商业运营的工作。
通过引入国际一线品牌,以及优质餐饮、娱乐等商业配套,使项目更具吸引力,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和租户,为项目的商业价值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
南京新街口商圈优势及特点南京新街口-中华第一商圈南京新街口业态齐全,商业密集度高。
在南京市的几大商圈中,新街口商圈在设施、商品、价格和服务方面具有全国领先优势,仅百货业态就包括:南京新百、中央商场、金鹰国际、商贸百货、大洋百货和东方商城等大型商业企业,在“都市圈”市场中形成了较强的集聚辐射功能。
街区的日均客流量达到40至50万人次,节假日最高客流量超过100万人次,还吸引了沃尔玛、万达购物集团、五星电器等知名商家的入驻经营。
新街口商业街区作为有近百年历史的商业街,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优势和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商业密集度高。
在新街口这块不到1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目前已经集中了近700家商店,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业企业就有近30家。
仅白下区侧0.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各种地面商务商贸设施120多万平方米,近500家工企单位,其中商业面积70多万平方米,娱乐面积8万多平方米,金融面积10万多平方米,商务面积37万多平方米,另外还有20多万平方米的地下商业设施,新街口商业街区的密集程度之高,在全国都不多见。
第二个特点是影响辐射力大。
新街口商业街区的销售额有30%是南京都市圈的马鞍山、滁州、芜湖、镇江、常州等城市的消费者实现的。
第三个特点是知名商贸企业多。
从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南京的市属商贸是省级文明行业,市属商贸系统的相当部分在新街口街区。
中央、新百都是首批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店。
新百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区内还有10多家市级文明单位,7家省级文明单位,各商家还有很多的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号及国家和省级劳模20多名。
2005年3月23日,中国步行街工作委员会评选出首批全国10大“中国著名商业街”,新街口商圈排名第三,紧随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之后。
新街口商圈在0.275平方公里内集聚了1600多家商店,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6亿元,是十大商业街中最高的。
为让新街口以新姿态展示南京现代化新形象、展示出南京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提出了新一轮大手笔的新街口商圈业态升级和环境升级计划。
现代城市研究2020.12r城市建设I URBAN CONSTRUCTION文章编号:1009-6000(2020)12-0126-06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9-6000.2020.12.016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城乡协同发展”战略下江苏特色小镇创新发展路径及运营机制研究(2019SJA0679)o作者简介:徐德(1973—),男,硕士,讲师,江苏开放大学智能建造与区块链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研究方向:智慧城市、智能建造、区块链技术等;陈从建(1970—),男,通信作者,硕士,江苏开放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宜居城市建设。
中心城市创新首位度提升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novate UrbanPrimacy Index in Central Cities:Case Study of NanjingMetropolitan Area徐德陈从建XU De CHEN Congjian摘要:南京市是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江苏省会城市和长三角特大城市,但城市首位度不高通过对南京都市圈的城市规模、综合经济、科技人才、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对外开放的分项首位度综合研究,属于中度首位度城市,应围绕战略统筹规划创新、资源协同融合创新、产业集群政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和智慧城市整合创新等策略,提升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创新首位度关键词:省会城市;都市圈;首位度Abstract:Nanjing city is an important central city,the capital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megacity ofYangtze River Delta,but the urban primacy index is not high.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urbanscale,comprehensive economy,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industrial development,public services,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it was found that the primacy indexis at the average level.We should focus on strategies such as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nnovation,resourcesynergy and innovation,industrial cluster policy innovation,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andsmart city integration innovation,and promotion of the innovate urban primacy index in central cities of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Key words:provincial capital city;metropolitan area;urban primacy index南京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是中国唯一的跨省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综合实力评价与发展探讨韩艳红【期刊名称】《南京晓庄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6【摘要】The paper calculates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8 cities and35 counties of the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by SPSS software. Research shows Nanjing is the central city of the single core metropolis area. Thereis a big comprehensive strength gap among the cities of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of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Nanjing should take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central city. Other cities should dock with the central city by means of communications integr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integration.%该文借助SPSS软件分别计算了南京都市圈8城市和35县(市)的综合实力,研究表明,南京都市圈各城市的综合实力差距较大。
实现南京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整个区域发展,周边城市则要努力实现与中心城市的无缝对接,充分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
【总页数】7页(P99-104,116)【作者】韩艳红【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11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7【相关文献】1.都市圈腹地对都市圈中心的金融支撑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J], 韩慧霞;王大星;张海永2.中国12大都市圈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兼论南京都市圈提升策略 [J], 叶南客;丰志勇3.一体化视域下合肥都市圈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J], 崔琚琰;万艳4.智慧赋能都市圈市域快轨绘新篇南京地铁创新推进南京都市圈智慧市域快轨示范工程建设 [J], 佘才高5.住房价格与城市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度分析——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为例 [J], 杜金莹;汪德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