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乡土历史
- 格式:doc
- 大小:126.50 KB
- 文档页数:2
介绍家乡潍坊潍坊,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它是我热爱的家乡,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家乡潍坊的特点和魅力。
潍坊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据历史记载,潍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历史的长河中,潍坊曾是鲁国的一部分,被誉为“鲁中之邦”。
这使得潍坊成为了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在潍坊的许多角落,您可以看到古老的建筑、传统的艺术和文化习俗的痕迹,这些都是潍坊独特的文化遗产。
潍坊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经济中心。
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潍坊拥有发达的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潍坊以农业闻名,被誉为“中国飞地”和“中国农机之都”。
这里的农田肥沃,气候宜人,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潍坊也是全国重要的农业机械生产基地,拥有众多农机企业和农机配套服务机构。
此外,潍坊还发展了多个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
这些都为潍坊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潍坊还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潍坊地处山东半岛,拥有壮丽的海岸线和美丽的乡村风景。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潍坊湿地公园,这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湿地保护区,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和自然爱好者。
此外,潍坊还有许多山川和自然公园,如金乡王母宫和昌乐白马山。
这些自然景观让人们可以远离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当然,潍坊还有许多美食和特色文化。
在潍坊,您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美食,如潍坊烧饼、潍坊牛肉糕、潍坊鱼丸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吸引了许多人。
此外,潍坊还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如潍剧、木雕和剪纸等。
这些文化元素展示了潍坊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总的来说,潍坊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美食和特色文化。
作为潍坊人,我为我的家乡感到自豪,并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和欣赏潍坊的魅力。
我相信,潍坊将继续发展壮大,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潍坊乡土历史历年中考试题集锦第一章典籍文献北朝农学家寿光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宋代潮汐专家青州燕肃与《海潮论》——明代状元青州赵秉忠的状元卷1.下列有关《齐民要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作者是今潍坊市寿光人 B反对农业生产靠天吃饭C强调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D总结了明代的农业生产技术●中国古代“第一农书”诞生在潍坊的A.青州市 B.安丘市 C.寿光市 D.昌邑市2.潍坊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曾诞生了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A《水经注》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也是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的故乡。
他的一部著作被称为“中国五大农书之首”,这部著作是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3科技专著《海潮论》和画中绝笔《寒林屏风》的作者同为一位学者,他是今潍坊籍的A燕肃 B贾思勰 C张择端 D赵明诚.4.对国家一级文物赵秉忠的状元卷,表述不正确的是A至今发现的仅有的一份状元卷 B赵秉忠的后代把它献给了国家C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青州博物馆留有复印件D对研究唐代八股取士,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名登龙虎黄金榜,一举成名天下知”。
反映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向往。
右图是在青州发现的明代万历年间的一张状元卷真迹,他的作者是A.宋伯行 B.马保三C.郑板桥 D.赵秉忠5.潍坊历史上的下列名人,按生活年代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张择端②贾思勰③郑板桥④赵秉忠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6.山东大学是山东第一所综合大学,它初创时设置了农、工、矿、医、法、商、文等多门学科。
它的创始人是清末年民国初年山东潍县人A曹鸿勋 B王寿彭 C宋占魁 D丁殿宁7.下图是我国北朝时期的一部优秀农学著作的影印件及其作者的肖像。
请仔细认读并回答问题。
(1)简介该著作的书名。
(2)指出该书作者及其故乡所在地的古今归属。
(3)该著作如何体现了作者生活的时代特征?(4)简要指出齐民思酒与《齐民要术》的关系。
潍坊的风俗
潍坊风筝:潍坊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潍坊风筝是山东潍坊传统手工艺珍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过年穿新衣:过年穿新衣是潍坊城区的年俗传统之一。
在春节里,人们不仅要备年货、买新花,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外,还会追求新的服饰。
潍坊核雕:传统工艺核雕,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清朝晚期,潍县人都师从著名核雕艺人张大眼学习核雕,以娴熟技艺闻名乡里。
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也有她自己的独特风格,同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并称为中国三大民间画市。
嵌银漆器:嵌银漆器是潍坊独有的手工艺品,曾在一九一四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最优等奖。
关于潍坊的历史潍坊,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山东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潍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这里已经有人类定居,开始了农耕生活。
在后来的历史中,潍坊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迁。
在古代,潍坊是鲁国的一部分,是鲁国的东北边疆。
鲁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潍坊作为鲁国的边境,承受着来自外族的威胁。
然而,潍坊的人民勇敢抵抗,保卫了家园。
在这个过程中,潍坊形成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随着时间的推移,潍坊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在唐朝时期,潍坊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吸引了许多商人和文化人才。
这个时期,潍坊的经济迅速发展,人口也大幅增加。
同时,潍坊也成为了文化艺术的中心,许多文人墨客聚集在这里,进行文学创作和学术交流。
潍坊的历史也与中国革命息息相关。
在清朝末年,潍坊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要据点之一。
辛亥革命时期,许多潍坊的革命志士积极参与了反清起义,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后,潍坊也成为了山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的潍坊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潍坊以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发达的工业基础而闻名,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潍坊还拥有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和合作。
同时,潍坊也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拥有许多高等学府和文化艺术机构,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潍坊的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它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和变迁。
从古代的农耕社会到现代的工商业都市,潍坊不断地追求进步和发展。
潍坊的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潍坊的历史不仅仅是一段过去,更是一种精神和传承,它将继续激励着潍坊人民不断前行。
总而言之,潍坊的历史是一个辉煌的篇章,它见证了潍坊人民的奋斗和拼搏。
潍坊的历史是一个奋斗的历史,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山东历史文化名村潍坊杨家埠
潍坊寒亭区杨家埠位于寒亭区南部城郊。
现村址曾出土战国时期文物,汉代陶器、铜镜。
明初杨姓人家由四川迁此处建杨家埠村,村内现有明古槐与明古屋。
杨家埠为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
杨家埠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繁荣于清代。
清康熙至嘉庆年间进入兴盛阶段,有“画店百家,年画千种,画版数万”,产品销往山东、东北地区及周边省份。
自19世纪起,杨家埠有记载的著名艺人有30多位,如清代以画“包公上任”闻名的杨芳、被人们称作神童王的杨万亮;近代擅长半印半画的杨同科、刻版传人杨洛书等。
建于明崇祯十三年的“吉兴号”年画作坊,保存完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埠也是潍坊风筝的发祥地,特别是明末清初以来,民间艺人把制作年画的工艺与风筝的扎制、绘画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明显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为我国风筝四大流派之一。
杨家埠的风筝和年画都已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章忆昔话今赞家乡1、西周时,潍坊最著名的诸侯国是(齐国)。
齐国出现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
2、潍坊是风筝的故乡。
1984年举办第一节风筝会。
风筝成为潍坊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2017年举办34届3、2000年,寿光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蔬菜博览会。
2017年寿光举办第18届蔬菜博览会。
“中国蔬菜大棚之父”王乐义发明的(塑料大棚技术)一、经学大师——郑玄1)郑玄,字康成今高密, 东汉著名的经学(儒家学说)大师,也是教育家。
2)最大贡献:编辑、注释了“三礼”,被后世治理学者奉为典范,为我们研究汉代的政治思想史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3)代表作: 《毛诗笺》, 《三礼注》. 3)其弟子将其言论编成《郑志》。
二、官清艺绝的清代名相——刘墉(浓墨宰相)1.刘墉,绰号"刘罗锅" ,今高密,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
2.主要事迹:①任山东巡抚查办贪污案;②编撰过《四库全书》《西域图志》和《日下旧闻考》3.书法: (1)特点:有"棉里裹针"之妙.《学书偶成》是书法理论著作.4.代表作:著有《刘文清公遗集》和《刘文清公应制诗》。
三、枝叶关情的潍县县令——清郑板桥1.任潍县县令赈济灾民,被称为"郑青天" .2.郑板桥"三绝": 诗、书、画。
他一生最爱画兰、竹、石。
3、撰《难得糊涂》《城隍庙碑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4、他的书法酷似乱石铺街,被称为六分半书四、陈介祺1.清代金石学家,今潍城人,他自号“万印楼主人”。
2.他收藏的毛公鼎,所作的《毛公鼎考释》,对研究西周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十钟山房印举》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成为篆刻学家的必备之书。
3.陈介祺生前为子孙立下三不规矩:一不许做官,二不需经商,三不许念佛信教。
第三章圣贤巨著一、天下第一农书——北魏寿光贾思勰的《齐民要术》1.地位:《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被誉为“天下第一农书”。
潍坊乡土历史一、潍坊历史1、潍坊在7000多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被称为,是潍坊文化最早的光辉。
2、周朝时,实行,今潍坊地区都是的领土。
3、在潍坊地区流传的神话传说:、4、第一批潍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第一批潍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有、、5、秦朝时,在地方推行,潍坊大部分地区属、、三郡管辖。
6、西汉汉武帝时,在地方推行,潍坊大部分地区属、两州管辖。
7、三国时,潍坊大部分地区属属地9、唐朝时,潍坊大部分地区、两州管辖10、元朝时实行制度,今潍坊直属管辖。
11、明清两朝潍坊直属、两府管辖。
12、今潍坊辖区、市、县。
二、潍坊俊杰(一)1、生于潍坊的文化名人有:三皇五帝中的;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齐国政治家;东汉经学大师;北魏农圣;北宋画家;潮汐学家;宋代女词人;清代浓墨宰相;2、、、、、、等也在潍坊地区执政理事3、1983年,的状元卷在发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4、清末潍城一条巷子出了两名、状元;在担任山东省教育厅期间,创办了。
5、清末著名的金石学家不但收藏颇丰。
而且对等民间工艺品、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二)、东汉经学大师1、今人,年轻时勤学不辍;2、后在家乡讲学,传授经典,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学派—,标志着经学进入了一个3、郑玄留给后人最大的贡献是编辑注释了,被后世治理学者奉为典范,郑玄的代表作主要有《》《》4、郑玄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在进行教学时注意采取和的方式5、在官渡之战时随军作战6、死后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论编辑为《》(三)、官清艺绝的清代名相—1、今人;2、为官清正廉明,在位期间查办了山东巡抚一案;文华殿大学士一案。
3、编撰完成了《》。
4、书艺独具色彩,被称为,他的论书绝句《》是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
5、1804年,嘉庆九年病逝。
(四)、枝叶关情的潍县县令——1、郑板桥,清乾隆年间任潍县县令,少壮勤学。
2、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期间最大的功绩是。
3、亲自撰写了《新修城隍庙碑记》,该碑成为我国著名的三绝碑之一4、郑板桥是的代表人物之一,以闻名于世,一生只画、、。
潍坊,是历史悠久的手工业名城。
古来曾以“二百红炉,三千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的赫赫阵容,名扬四海。
其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品,至今盛行不衰,如红木嵌银漆器、木版年画、风筝、布玩具、桃核雕刻、仿古铜器、麻布绒绣、书画拓片、泥塑玩具、金银首饰、字画揭裱、抽纱刺绣、屏风、彩灯以及各种地毯、挂毯等三十多种工艺美术品,仍称压市之作。
风筝的故乡在中国,而潍坊的风筝,在中国的风筝史上则自成一派。
它以选材讲究,造型精致,色彩鲜艳,式样美观而扬名中外。
特别是潍坊国际风筝会,牵动了全国和世界风筝爱好者的心。
潍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也有她自己的独特风格,同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并称为中国三大民间画市。
潍坊年画取材于农村生活,反映农民的理想、希望、寄托着他们丰收富裕、消灾祛祸、安居乐业的意愿,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嵌银漆器是潍坊独有的手工艺品,曾在一九一四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最优等奖。
嵌银漆器由艺人们用特制小刀小剪小锤,按照设计的图样,在硬质的红木上雕出细沟,再顺着细沟嵌入细如发丝的金丝或银丝,然后涂以数遍大漆,推光而成。
嵌银漆器色泽庄重清雅,线条洒脱简练,是绘画、镶嵌与雕刻的巧妙结合。
看了桃核雕刻《赤壁夜游》,无人不为艺人的精湛技艺而叹服。
在一个不大的桃核上,雕了六个人物和酒桌、酒壶、蓬门、风旗、锚链等多种器物,连蓬门两边的一副对联,在放大镜下也清晰可见。
真是神夺天工!潍坊不仅出产工艺品,还是古代文化荟萃的地方。
十笏园,布局谨严,小巧玲珑,是北方少见的中国园林建筑。
地处古青州(益都)的云门山、玲珑山和驼山,分别以石刻、石窟名闻遐迩。
临朐的“山旺化石”,更是首屈一指的“大自然的万卷书”。
所有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潍坊古老而又年青。
如今她在保留古老传统的同时,已经发展成一个新兴的现代都市。
民风民俗是一个民族或一定区域的风尚民情的总称。
民风民情又多源于民间节日或生产、生活习俗。
比如,潍坊境内的寒亭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的朴灰年画、临朐的手绘年画等,不论哪种,均植根于年俗上;它们都是依年为本,年画进而又丰富宣染了年节习俗的气氛。
潍坊的历史文化典故潍坊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文化典故。
以下是一些与潍坊市相关的历史文化典故:1. 孔子在潍坊:相传孔子曾经在潍坊的杏李树下讲学,这是潍坊市历史上的一段重要典故。
潍坊市也是孔子学院总部所在地之一。
2. 鲁迅曾访问潍坊:中国伟大的现代作家鲁迅曾多次访问潍坊,并在潍坊写作和发表过一些重要的作品。
他对潍坊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观察和思考。
3. 孟姜女哭长城:据传说,战国时期,孟姜女的丈夫被迫修筑长城而去世,她为此伤心欲绝,流泪哭倒了长城一部分。
这个传说与潍坊市的临朐县有关,被当地人广泛传颂。
4. 青花瓷的起源:潍坊市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产区之一,据考古发现,青花瓷的起源地之一就在潍坊市。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5. 曹州八绝:曹州八绝是潍坊地区著名的传统艺术形式,包括八种艺术表演形式,如曹州大鼓、曹州评弹等。
这些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6. 孙传芳与滨海抗战:20世纪初,潍坊市的孙传芳将军带领军队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激烈的滨海抗战。
他在保卫潍坊和滨海地区的抗日战斗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7. 卧龙城:卧龙城是潍坊市的一个历史遗址,相传是古代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
遗址内保存着古代城池的遗迹,展示了潍坊市古代历史的厚重和辉煌。
8. 杨宪益与铁道游击队:抗日战争期间,潍坊市的杨宪益率领铁道游击队在敌后进行游击战,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潍坊市的一段重要历史。
这些历史文化典故展示了潍坊市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传统,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丰富的人文魅力。
关于山东潍坊的介绍
潍坊,是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北依潍坊市区,南临大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潍坊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潍坊因地处“潍水”之南而得名,因潍坊风筝驰名海内外。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春秋时期属齐国领土,西汉时为胶东国都城;东汉时为广海郡治所;南朝刘宋时改广海郡为广泽郡;北齐置昌乐郡;隋初改昌乐郡为青州;大业三年(607)改青州为潍州。
潍坊地区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这里是人类早期活动的地区之一。
在距今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商周时期是潍坊地区文明的发轫时期,当时潍坊地区已有村落、城邑和较大规模的手工业作坊。
到战国时,这里已形成了以昌乐、潍县、临朐为中心的商业网络,初步具备了城邑和工商业城市的规模。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于今潍坊市境设置临朐县。
汉代初置昌乐县,东汉末年改为乐都县;东汉末年又改为安丘县;西晋时期又改为青州县;东晋时复为昌乐县。
—— 1 —1 —。
潍坊民俗(辛苦整理)潍坊,是历史悠久的手工业名城。
古来曾以“二百红炉,三千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的赫赫阵容,名扬四海。
其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品,至今盛行不衰,如红木嵌银漆器、木版年画、风筝、布玩具、桃核雕刻、仿古铜器、麻布绒绣、书画拓片、泥塑玩具、金银首饰、字画揭裱、抽纱刺绣、屏风、彩灯以及各种地毯、挂毯等三十多种工艺美术品,仍称压市之作。
风筝的故乡在中国,而潍坊的风筝,在中国的风筝史上则自成一派。
它以选材讲究,造型精致,色彩鲜艳,式样美观而扬名中外。
特别是潍坊国际风筝会,牵动了全国和世界风筝爱好者的心。
潍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也有她自己的独特风格,同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并称为中国三大民间画市。
潍坊年画取材于农村生活,反映农民的理想、希望、寄托着他们丰收富裕、消灾祛祸、安居乐业的意愿,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嵌银漆器是潍坊独有的手工艺品,曾在一九一四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最优等奖。
嵌银漆器由艺人们用特制小刀小剪小锤,按照设计的图样,在硬质的红木上雕出细沟,再顺着细沟嵌入细如发丝的金丝或银丝,然后涂以数遍大漆,推光而成。
嵌银漆器色泽庄重清雅,线条洒脱简练,是绘画、镶嵌与雕刻的巧妙结合。
看了桃核雕刻《赤壁夜游》,无人不为艺人的精湛技艺而叹服。
在一个不大的桃核上,雕了六个人物和酒桌、酒壶、蓬门、风旗、锚链等多种器物,连蓬门两边的一副对联,在放大镜下也清晰可见。
真是神夺天工!潍坊不仅出产工艺品,还是古代文化荟萃的地方。
十笏园,布局谨严,小巧玲珑,是北方少见的中国园林建筑。
地处古青州(益都)的云门山、玲珑山和驼山,分别以石刻、石窟名闻遐迩。
临朐的“山旺化石”,更是首屈一指的“大自然的万卷书”。
所有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潍坊古老而又年青。
如今她在保留古老传统的同时,已经发展成一个新兴的现代都市。
民风民俗是一个民族或一定区域的风尚民情的总称。
民风民情又多源于民间节日或生产、生活习俗。
比如,潍坊境内的寒亭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的朴灰年画、临朐的手绘年画等,不论哪种,均植根于年俗上;它们都是依年为本,年画进而又丰富宣染了年节习俗的气氛。
我的家乡潍坊_优秀作文800字我的家乡潍坊我的家乡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美丽城市,它就是潍坊。
潍坊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潍坊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这里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潍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在古代历史上,潍坊曾是齐国和晋国的交界地,是古代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
潍坊有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和历史古迹,如山东省博物馆、青州古城、寿光古城等,这些古迹见证了潍坊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潍坊还是孔子的故乡,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生在潍坊附近的曲阜。
潍坊有着深厚的孔子文化底蕴,是孔子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潍坊还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潍坊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北纬36度线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春天,潍坊的梨花盛开,美不胜收;夏天,麦田金黄,好似一幅幅油画;秋天,稻田金黄,丰收的季节;冬天,雪花飘洒,银装素裹。
潍坊还有许多自然景点,如青州古城、寿光古城、昌乐古城等,这些景点都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潍坊的人文景观也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
潍坊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城市,这里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淳朴的乡土气息。
潍坊的人民勤劳勇敢,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潍坊的民风淳朴善良,人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在潍坊,你可以品味到地道的山东菜肴,体验到浓厚的地方文化,感受到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些都是潍坊的独特魅力所在。
如今的潍坊城市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潍坊是山东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个重要的城市。
潍坊有着良好的市政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城市内外的配套设施也日益完善。
潍坊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也是有条不紊,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成为了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城市。
在未来,潍坊还将继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城市。
一、家乡概况:1.介绍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1)云门献寿云门山景观群云门山,是古代青州的象征:“寿”字则是云门山的象征。
云门山是1985年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额风景名胜区之一。
云门山是佛、道两教文化胜地。
它与西边的驼山石座造像共同组成了青州石座造像群,被誉为齐鲁石座之冠。
(2)鲁东明珠--十笏园十笏西位于潍坊市胡家牌坊街。
此园建于明代,原是明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位的故宅。
清代被滩县文人首富丁警宝以重金购得,于光绪十-年改建为私人花园。
“十笏园”的精巧之处,就在于设计家集中国南北國林之精华于一体,以小巧精致著称,是我国古典造圆艺术中的奇范。
是潍坊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吴代表性的明清圆林建筑。
它也为我们研究明清园林建筑、金石学及潍坊历史人文提供了宝贵资料。
1988 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饮食文化(3)城隍庙肉火烧:最出名的在东风街与向阳路路口西北的第一个胡同,不知道叫什么巷子里,一处平房,人很多,需要排队,他的粘粥也很好喝。
(4)肉丸子面条:和平路泛海大厦北边的巷子里,猪蹄冻很好吃(5)南宫和乐:不知道哪是正宗的啦。
不过中百大厦后巷里的还不错,圣荣大厦对面针巷子和乐也不错。
(6)朝天锅:胜利街上的韩重庆拆了,也不知道搬哪去了,文化路一直往北,过了胜利街,在路东还有他兄弟的一家也不错。
(7)潍坊萝卜:鸢飞路上四处都卖,据说已经没有正宗的了(8)潍坊刚刚头火烧:买面食的一般都有得卖,烩火烧最好吃3.人文历史(1)潍坊的名人①官清艺绝的清代名相一刘塘刘塘,宁崇如,号石庵。
绰号刘罗钢”,今商密人。
清朝,乾隆年间的政治家书法家。
乾隆年间李旨查办山东巡抚国泰食污库银案;嘉庆年间李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结党营私勒索纳贿一案:筹办编撰过《四库全书》《西城图志》和《日下旧闯考》,其子刘绿之将其郁分墨迹加以整理,以《清褒堂石刻》刊行. 代表作著有《刘文清公遗集》和《刘文清公应制诗》②枝叶关情的潍县县令一郑板桥郑板桥,江苏扬州兴化人,清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扬州入怪”之一- .以“三绝诗节面”闻名于世。
潍坊乡土历史部分你相信它,它便存在。
一、典籍文献部分:1、中国五大农书之首~~《齐民要术》(1)历史地位:是我国现在的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是一部确定中国农业大国地位的“第一农书”。
它与《汜胜之书》、《王祯农书》、《陈农书》、《农政全书》一起被称为中国五大农书。
被称为“中国五大农书之首”(2)作者简介:贾思勰,今寿光人,生活在北魏时代,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3)主要内容:总结了6世纪以前近400年间我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方面的科学技术。
不仅总结了当时汉族人民的生产知识和技术,也记录了各兄弟民族宝贵的生产经验,以及各民族间生产经验交流的情况。
(4)书名的含义:平民百姓谋生的主要方法。
(5)世界影响:唐宋时期传到邻国日本,被称为“贾学”;约19世纪,传到欧洲,英国学者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时就参阅过这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对这本书赞不绝口。
马克思也说过这种“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如魔鬼般征服了外邦人。
贾思勰因此成为屈指可数的世界农学文化名人,被人们称为“农圣”。
2、四海孤本~~状元卷(1)状元卷的基本情况:1983年发现于山东青州,是明代万历年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用宣纸做成,品相完好,精美夺目,分三部分,用馆阁体小楷书写,是典型的八股文体。
(2)状元卷内容:题目为《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反复强调:“实政”(法治)、“实心”(德治)的重要性,其民本思想、法治和德治主张,在四百年前是进步思想的体现,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意义:这份状元卷,对研究我国古代尤其是明代政治、文化尤其是科举制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们国家明代殿试卷,发现的只有这一份真迹,是无价之宝,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3、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1)作者简介:张择端,诸城人,北宋现实主义画家。
画作大部分散失,只有《清明上河图》保存下来,被誉为“一卷长画传千古,一代巨匠美名传”。
(2)《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情况:属于风俗画,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描绘了北宋末年,宋徽宗时代的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且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3年中考试题
1.祖籍潍坊高密的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曾说:“师,教人以道者之称……尊师以教民……治政则无过差矣。
”这一主张反映了他
A.潜心整理经学B.宣传道家思想
C.强调道德教育D.主张社会变革
2.张择端是潍坊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为后人留下了一幅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作属于
A.人物画B.山水画C.风俗画D.花鸟画
3.在潍坊青州,至今流传着一个“雪蓑献寿戏衡王”的故事,讲述了一处名胜古迹的由来。
这处名胜古迹是
A.云门巨寿B.驼山石窟C.十笏园D.万印楼
4.潍坊风筝历史悠久,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描写潍坊风筝的优美诗句。
下列诗句中描写“放飞风筝”的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C.家家画店会点染,户户画工善丹青D.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5.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人民解放军已经不但能打运动战,而且能打阵地战。
”其中在潍坊大地上发生的“阵地战”是
A.五井战役B.孟良崮战役C.潍县战役D.碾庄战役
2012年试题
1.今潍坊境内,早在隋、唐时期就深受佛教影响,开凿了很多石窟。
其中被誉为齐鲁石窟之冠的是
A.青州石窟 B.云门摩崖巨寿 C.十笏园 D.东镇沂山
2.明朝状元赵秉忠在《状元卷》中提出“天民说”,认为皇帝必须爱护人民,否则就违背天意。
这一观点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A.无为思想 B.法治思想
C.非攻思想
D.民本思想
3.潍县县令郑板桥为官政绩卓著,艺术成就斐然。
其闻名于世的艺术成就是
A.古籍整理 B.三绝诗书画
C.盖世收藏
D.金石之学
4.在潍坊千里民俗旅游线上,杨家埠是重要的一站。
形象地描写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繁盛景
象的是
A.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
B.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C.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D.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观察右图,它是人民解放军某部在解放战争一次攻坚战中获得的荣誉。
这次攻坚战是
A.牛头镇起义
B.五井战役
C.潍县战役
D.攻打济南
8.王尽美是从潍坊大地上走出来的早期共产党人。
他的主要事迹是A.参加了中共“一大”B.领导了潍坊抗日斗争
C.建立了中共潍县县委D.指挥了潍县攻坚战
13.潍坊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被誉为“鲁东明珠”的著名景点是
A.云门山B.公冶长书院C.十笏园D.诸城龙骨涧14.“三通”密切了海峡两岸经贸往来。
潍坊为海峡两岸企业界沟通搭建的平台是
A.国际风筝会B.蔬菜科技博览会
C.技术交易会D.鲁台经贸洽谈会
4.20世纪80年代,在青州发现了一份状元卷真迹,其作者是
A.赵秉忠B.张择端
C.郑板桥D.刘墉
5.“作坊百家,画种上千”描绘了乾隆年间潍坊工艺品生产的繁荣局面。
此工艺品是
A.潍坊风筝B.杨家埠木版年画
C.昌邑丝绸D.潍坊嵌银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