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数量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汉字数量知多少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
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
到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
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
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49964个。
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
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
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是惊人,多达85000字。
如果学习和使用汉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万个汉字的音形义的话,那汉字将是世界上没人能够也没人愿意学习和使用的文字了。
幸好《中华字海》一类字书里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有人统计过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
因此,实际上人们在日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六七千而已。
GB2313字符集,收入汉字6763个BIG-5字符集,收入13060个繁体汉字GBK字符集,收入21003个汉字GB18030字符集,共计27533个汉字。
方正超大字符集,共计64395个汉字。
ISO/IEC 10646 / Unicode字符集,共计70195个汉字。
宋体-方正超大字符集字数:21003+6582+36862=64395超大字集支持包UniFonts5.0版字数:75000个汉字海峰五笔輸入法9.2版(可输入75000个漢字)菩提五笔Unicode单字版(可输入70244个漢字)新概念五筆輸入法(可输入70244个漢字)笔画最多的汉字传说,一位集怀才不遇愤世疾俗贫困潦倒饥寒交迫于一身的秀才来到咸阳,他路过一家面馆时,听见里面“biang——biang——”之声不绝,一时饥肠辘辘,不由得踱将进去。
中国汉字大全汉字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是全球使用时间最长没有出现断层的文字,汉字是古人象形表意造字唯一传承至今并硕果仅存的文字。
汉字的衍生文字越南喃字、西夏文、女真文、契丹文等已消亡,日文、朝/韩文只是部分保留汉字。
现代汉字分为繁体字和简化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音、形、义统一的特点。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所以又叫方块字。
如"车""上""明"等,"车""上""明"用字的形体来直接表达语言里的词义;"问"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门"表音,"口"表意。
汉字由最原始的石刻字符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汉字七体",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数量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大约将近十万个(北京国安咨讯设备公司汉字字库收入有出处汉字91251个),日常所使用的汉字只有几千字。
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000字则已到99%,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
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况。
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也有6万多的说法),其中多数为异体字和罕用字。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有22726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
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清代《康熙字典》有47000多字了。
中国史上最牛的10个汉字:99%国人都不认识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大约将近十万个,日常所使用的汉字只有几千字。
小编为您搜罗了网友评出的中国最牛的十个汉字,如果能认识五个以上,就绝对称得上大师了!仔细看看,你认识哪几个?一、最滑的汉字“鱻”这个字读作“鲜”,同时,也是鲜的异体字。
三条鱼,味道鲜美。
原指生鱼,解释为“新鲜”,“明丽”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
二、最闹的汉字“猋”这个字读作“标”。
三条狗纠缠在一起,象形字,表示狗奔跑的样子,引申一步,是迅速,飙升的意思。
三、最顶的汉字“麤”这个字读“粗”,也是“粗”字的异体字。
从字形上看,一头大鹿两头小鹿,死死地顶在一起,似乎彼此混搅,非常有力气。
可是,实际只表达了动粗的意思。
四、最畜生的汉字“羴”这个字读“山”,也是“膻”的异体字。
掉进羊群里还能闻见什么好味道啊?臊气!有句成语叫做“趋腥附膻”,所谓“膻”就是羊肉的味道。
五、最敏感的汉字“毳”这个字读作“脆”。
三根毛指的是毛发。
医学上专门有“毳毛”一词,指人体表面除头发、体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毛,俗称“寒毛”。
既然是“寒毛”就非常敏感,它代替人体传递冷热寒暑的细腻感觉。
六、最残忍的汉字“蛊”这个字读“古”。
古人把许多有毒的虫子聚敛到一起,让它们彼此吞噬,互相残杀,最后剩下的就是“蛊”–这玩意性情残忍,毒性最烈,放在食物中,足以致人死命。
七、最昂贵的汉字“赑”这个字读“必”“贝”就是钱,一上两下三个“贝”字码在一起,表示用力的样子。
俗话说得好,饭好吃,钱难挣。
金钱,名位所在,必然削尖脑袋往里钻,怎能不费劲呢!八、最土的汉字“垚”这个字读“尧”,形容山高并不是意外的巧合,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中,每个字都可以摆成品行结构,都能派生出一个截然不同的汉字。
虽然是一副土头土脸的模样,但是核心是霄拔巍峨,直插云霄九、最具力量的汉字“犇”这个字读“奔”,也是“奔”的异体字。
汉字200个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漫长的历史与文化沉淀,成为现代汉语的独特基石。
在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常用的汉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200个常用汉字。
一、表示时间的汉字1.年、2.月、3.日、4.时、5.分、6.秒、7.今、8.昨、9.明、10.昼、11.夜、12.钟、13.时、14.刻、15.半、16.闰、17.初、18.中、19.末等。
这些汉字都与时间的各种细节相关,其中一些汉字甚至代表了一个月的节气或特殊的时间点。
二、表示人类行为和状态的汉字20.人、21.我、22.你、23.他、24.她、25.自、26.以、27.之、28.者、29.什、30.呢、31.吗、32.谁、33.哪、34.怎、35.几、36.多、37.少、38.都、39.只、40.够等。
这些汉字都是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和状态。
三、表示空间和位置的汉字41.东、42.南、43.西、44.北、45.左、46.右、47.上、48.下、49.中、50.内、51.外、52.近、53.远等。
以上汉字都是与方位和方向相关的汉字。
四、表示数量和大小的汉字54.一、55.二、56.三、57.四、58.五、59.六、60.七、61.八、62.九、63.十、64.百、65.千、66.万、67.亿、68.大小、69.高低等。
这些汉字都是用来表示数量和大小的,例如“大小”就是形容大小的。
五、表示颜色的汉字70.红、71.黄、72.绿、73.蓝、74.白、75.黑、76.紫、77.灰、78.花、79.素、80.色等。
以上汉字都是用来描述颜色的。
六、表示天气和气候的汉字81.晴、82.阴、83.雨、84.雪、85.风、86.霜、87.露、88.气、89.温、90.冷等。
这些汉字都与天气和气候有关。
七、表示食品和厨房用品的汉字91.米、92.面、93.饭、94.面、95.馒、96.鱼、97.肉、98.虾、99.蟹、100.蔬、101.果、102.饮、103.啤、104.锅、105.碗、106.盘、107.瓶、108.杯等。
2023年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15篇)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1汉字是古代人们呕心沥血创造出来的,我们不应该写错。
调查时间:____年x月__日(星期日)调查人员:__x调查地点:市场街调查对象:街头招牌、广告等公共场所中的错别字、繁体字等不规范用字。
调查经过:我特地和另外两个同学针对街头错别字等做了一次调查。
现在虽是“文化世纪”,人人都有文化,可是街头错别字仍然不少,除了店家使用繁体字将自己的店名用繁体字作为商标注册,符合《商标法》外,其它的错别字、异型字等我们又发现了许多。
如:我们在一家饭店门口发现“抄”饭,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零售店铺门口:“另”售,装潢店门口:装“璜”等;还有一些是店主故意写错的,如:眼镜广告:一“明”惊人,药品广告:“咳”不容缓……在这条街上所有不规范店牌中,有90%是使用了繁体字和错别字。
而一家店中的告示牌竟全都用了繁体字!繁体字和错别字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不便。
而且特别是那些错别字,很可能会传播错误的知识,产生不良的影响。
调查体会:人们要是不想写错别字的话,就应该在写完的时候认真检查一下。
调查反思:在大街上走了一圈后,我们发现街头不规范的字还是挺多的,可还是有很多行人看了之后不以为然。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汉字的数量很多,总数约6万个,常用字约6000个。
汉字有悠久的历史。
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距今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它们已是很成熟、很发达的文字。
据科学家推算,汉字的`历史有5000年左右。
汉字,就是记录汉语的文字。
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
我们希望人们都能重视起来,正确、规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传播祖国的优秀文化。
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2调查时间:11月11日调查地点:城市街头调查目的:搜集街头错别字,思考为什么会写错别字,并杜绝错别字出现。
调查经过:行走在街头,商店的招牌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说文解字》540部首歌诀《说文》540部首,是汉字的基本字根,除去许慎为凑足“六九五十四”的540部而放入一些合体字“鼻、蓐、杀”等,还有纯笔画“丨、丿”之类,用于构成合体字的独体字根和常用字形只有470来个。
2500常用字―3500常用字―5000汉字―10万汉字,都是是由这470个基础汉字组合出来的。
甲骨文形声字占27%,《说文解字》占80%以上。
一、汉字数量汉字数量有多少呢?一般人认2500个就可以看书看报发短信了,好的高中生认3500字,能教古文的高中语文老师认5000字。
《新华字典》收__字。
东汉《说文解字》收正篆9353个字,为东汉时期的常用字形。
据清人《十三经集字》统计,先秦“十三经”所用不重复的单字只有6544字。
南朝顾野王《玉篇》收__字。
宋代《集韵》收__字除去异体实收__字。
清代《康熙字典》收__字,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参与编撰的《汉语大字典》收__多字,而今天电脑内能搜集到的汉字文化圈的汉字字形在10万以上。
二、《说文解字》与基础汉字(字根)不管汉字总量多到什么程度,组成这些字形的基本构字部件是不多且不变的,只在500个以内。
若再从楷书字形中拆出笔画,就只有“一丨丿丶^”五种笔画形态了。
《说文》540“部首”,大致就是汉字的基本构字部件,也就是构成众多汉字的字根。
许慎编撰《说文》时,从9353个字形中分析构形,按义类归纳出540部,各部选一个字形来统领各自大义类的字,称为“部首”。
如跟水相关的归属“水”,跟狩猎有关的归属“犬”,跟动作有关的归属“手”等,条理清晰,纲举目张,是汉字研究史上的伟大创举。
540部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正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观察、概括与反映。
据研究者统计,540部大致可分为六大类:人体类字97部、动物类字61部、植物类字31部、自然界类字37部、器用类字180部、数目类字34部。
许慎《说文》540部首,是汉字的基本字根,除去许慎为凑足“六九五十四”的540部而放入一些合体字“鼻、蓐、杀”等,还有纯笔画“丨、丿”之类,用于构成合体字的独体字根和常用字形只有470来个。
汉字的起源与数量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来历: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
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
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
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
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
汉字的难易与学习掌握生活中的汉字现象汉字,作为中文的基本书写单位,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
汉字的形体繁复,整体结构丰满,寓意深远,因而给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然而,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逐渐掌握汉字,并从中领略到汉字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一、汉字的发展与特点汉字的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黄河流域。
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汉字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特点的书写系统。
汉字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象形性,即字形与其所代表的事物或概念有一定的相似性。
例如,“山”字的字形就像一座山峰。
“木”字的字形则像一棵树木。
这种象形性使得汉字在一定程度上易于理解和识记。
然而,汉字的另一个特点是声旁形旁的结构。
汉字中的许多字形由一个“声旁”和一个“形旁”组成,既有发音的提示,又有字义的暗示。
例如,“听”字由“耳”和“王”组成,暗示了这个字与听觉有关。
这种声旁形旁的结构不仅增加了汉字的难度,也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线索和思考的方向。
二、汉字学习的困难性对于非汉字文化背景的人来说,汉字的学习可谓艰巨。
首先是汉字的数量庞大。
据统计,目前汉字的数量已超过50000个,而常用的汉字也有几千个之多。
学习者需要逐个甚至逐笔地认识和书写这些汉字,对记忆力和细致性要求较高。
其次,汉字的书写形状复杂多样。
有的汉字由数十个笔画组成,每个笔画的顺序和形状都有严格的规定,一旦书写错误,字义就会完全改变。
这需要学习者进行反复的练习和模仿,以熟练掌握每个汉字的正确书写方式。
此外,汉字中的偏旁部首数量众多,且形态各异。
学习者不仅需要理解和记忆每个部首的含义和构造,还需掌握不同部首在字义上的作用和用法。
这对于非汉字背景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三、生活中的汉字现象汉字作为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我们可以在各种场景中观察到汉字的存在。
首先是商品包装上的汉字。
购物时,我们可以看到商品包装上标注的商品名称、产地、用途等信息都以汉字形式呈现。
汉字的调查报告(通用8篇)汉字的调查报告篇一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汉字。
可你们真的了解汉字吗?且听我慢慢道来。
汉字的发明创造者是广大劳动人民,他们因为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生活实践出一个个生动、贴切的汉字。
汉字的“祖先”是甲骨文,它刻在龟甲、兽骨上面,字体比较纤细。
慢慢的,有了金文,金文刻在青铜器上,与甲骨文相反,它是个“小胖子”。
后来,篆书出现了,它可了不起啦!是第一种全国统一的汉字。
瘦劲挺拔,字体圆顿,粗细基本一致。
汉字的发展到了隶书手上,画风突变,原本篆书圆转的字体形成了方方正正的。
以前象形到这成了会意。
因为隶书成了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紧接着是草书,写起来龙飞凤舞,行云流水。
书写速度快,不过辨识度不太高。
要说使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非楷书莫属。
它字体方正,笔画工整。
后期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后,又有了一种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书写方便的字体——行书。
汉字也十分有趣。
猜字谜,大家都玩过吧!它是汉民族特有的文字游戏。
主要通过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四种方法来猜。
我给大家出个字谜吧!“七十二小时”打一字。
嘿嘿!猜不到吧!答案就是“晶”。
我们可以用会意的方法来猜,“七十二小时”是“三天”,“一天”也称作“一日”,三个“日”加起来就是“晶”。
你知道“半部春秋”是什么字吗?我们用离合法来猜,春的一半,加上秋的一半,不是“秦”字吗?汉字还是个“小音乐家”!汉字中,有一类词名叫“拟声词”。
“滴嗒,滴嗒”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春雨坐上滑滑梯从屋顶上滑落,落到了地上。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似乎在叫道:“同学们!回来学习知识啦!”“叽叽喳喳”从屋旁的树木中传出了动听的鸟叫,似乎正在比着谁的歌声更动听呢!汉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关于汉字的知识还有很多,让我说上一夜也说不完。
写一份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篇二我爱你,中国字——马徐方辰马,原来是一种动物,却因为时间的推移,演变成了一个字,这就是中国字。
中国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从商朝后期到现在经历了数代的变化,这其中就有马字。
汉字的数量多得惊人,在古代每个朝代都会新出很多字,从炎黄时期(公元前2698年)到现在(2012年),4700年间朝代时期那麼多,估计中华的汉字都超过了10万,学一生都学不完呐!
下面是收录汉字的字典:
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
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
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49964个。
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 字,当代的《汉语大字典》(2010年版)收字60,370个,1994年中华书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华字海》收字85,568个,这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
常用字有7000个左右,共有汉字90000多个。
<目前最全的汉字字库显示我国有出处汉字九万多个>
新华社
据日前通过专家鉴定的北京国安资讯设备公司汉字字库,收入有出处的汉字91251个。
专家说,这是目前收入汉字最全的字库。
据了解,在国安字库问世前,收入汉字最多的为1994年出版的《中华字海》,共收汉字8701 9个,其中重复字320个。
国安字库除包括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全部字符集汉字外,还涵盖了《说文解字》全部楷定字及《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的全部收字,并覆盖80年代台湾教育部门整理的全部汉字。
同时还专门收集了上述字集、字典、字书所不能包括的古今姓氏、地名用字。
专家们认为,国安字库不仅可供国内两岸四地及国外进行汉字文本印刷、古籍整理、辞书编写、汉字整理和研究使用,而且为人名名录及证件制作、中国地图地名标注提供了水平很高的字库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