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5
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面对的挑战分析1. 引言1.1 挑战现状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面对的挑战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监督执法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存在部门分散、职责不清、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监督执法效率和效果不高,监督工作难以有序开展。
第二,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作风不正,存在工作不尽职、不担当、不作为的情况,影响了监督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卫生健康监督执法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善,监督执法规范不统一,有些执法过程中存在法律适用不清晰、权责不分明等问题。
第四,信息化建设滞后。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也应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但目前信息化建设滞后,监督执法效率低下。
第五,社会舆论监督不足。
社会公众对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关注度不高,监督执法工作缺乏有效的社会舆论监督,容易导致监督执法工作不到位、不公正。
以上是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现状,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规范发展。
要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着力加强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提高监督执法效率和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字数:311】1.2 重要性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面对的挑战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个健全的监督执法体系不仅可以有效维护公共卫生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日益复杂的卫生健康问题和全球化的挑战,加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健全的监督执法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卫生健康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确保卫生健康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监督执法体系的建设可以提高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力和监督能力,减少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完善的监督执法体系还可以促进各级卫生健康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面对的挑战分析1. 体制机制不完善: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监督执法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明确,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监督执法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2. 人员素质不高: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来执行,但目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完成监督执法工作,这给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带来了困难。
3. 资金投入不足: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相关设备的采购、人员的培训以及常规工作的开展等,但目前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的进展。
4. 数据共享不畅: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但目前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多个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不畅,导致监督执法工作的效率低下。
5.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产权,如专利权、商标权等,但目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使得监督执法工作中的技术支持和专利权利的保护存在困难。
面对以上挑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2. 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
建立健全人员选拔、评价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3. 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卫生健康监督执法的资金投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确保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
加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和效益最大化。
4. 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的数据共享和互通机制,提高监督执法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中涉及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的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人员培训、资金投入、信息系统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就能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面对的挑战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我国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从立法、执法、监督、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一、立法方面的挑战在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方面,立法是首要的工作。
当前我国卫生健康监督执法领域的立法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立法不够完善。
卫生健康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够完善,部分领域的监管空白导致了监督执法的不足。
2.法规与实践脱节。
一些现行法规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了执法过程中的困难与阻碍。
3.立法权责不明。
目前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立法权责划分不够明确,导致了在执法过程中因为权责不明而发生的协调不畅等问题。
针对以上挑战,需要加强卫生健康领域的立法工作,完善卫生健康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立法与实践的结合,明确立法权责,提高卫生健康监督执法的法制化水平。
1. 执法力量不足。
由于卫生健康领域的执法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在实际执法工作中,执法力量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2. 执法标准不一。
目前卫生健康执法单位之间执法标准不一,执法效率与执法质量存在差异。
3. 执法手段落后。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执法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监督执法的需要,需要引入更加先进的执法手段。
针对以上挑战,需要加强执法力量的建设,统一执法标准,引入先进的执法手段,提高卫生健康监督执法的执法水平。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的监督是保障执法公正、严肃执法纪律的重要环节。
目前监督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1.监督力量不足。
由于监督工作的特殊性,监督力量的不足导致了监督执法的不足。
2.监督手段不畅。
监督执法工作需要依靠先进的监督手段,然而目前监督手段的不足导致了监督效果的下降。
3.监督对象不明。
一些监督对象对于监督执法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导致监督执法工作的难度加大。
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卫生监督工作涉及的公共卫生领域甚广,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食品卫生(包括餐饮业,党委和政府的重大活动与接待的食品卫生安全)、职业病防治、公共场所(包括娱乐场所旅店业、美容美发等)、学校卫生、放射卫生、医疗机构、化妆品、生活饮用水等,卫生执法监督是以社会为对象,以行政管理、法规监督、宣传教育为手段,通过宏观调控协调社会力量,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一种社会管理职能。
卫生监督执法就是履行社会责任,以卫生法律法规来确保供给人民维护健康条件。
本文通过实习过程中得到的知识,阐述卫生执法监督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出加强卫生监督执法的措施及对策,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把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使公共卫生监督执法更加法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卫生执法监督现状问题对策目录一、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现状 (2)二、目前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一)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大,对违法经营者的打击力度不够 (2)(二)卫生监督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损坏了卫生监督执法形象 (2)(三)经营者的卫生法律意识淡薄 (2)(四)传统的公共卫生监督内容、手段单一,监管效能和社会影响弱化和缺失 (3)(五)“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建设、应急能力建设、文化建设”与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发展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3)三、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提出以下对策 (3)(一)培训大众化,提高监管对象素质 (3)(二)信息公开化,增强社会互助功能 (3)(三)学习多样化,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4)(四)责任网格化,增强执法监管明确性 (4)(五)执法人性化,构建和谐执法氛围 (4)(六)管理规范化,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5)(七)督查经常化,提升监管工作效能 (5)(八)考核制度化,建立科学激励机制 (5)四、结束语 (5)参考文献 (1)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卫生监督执法是卫生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管理社会医药卫生事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确保国家各项医药卫生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浅谈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设想及解决措施1.概述卫生监督信息化石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卫生监督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他对提升卫生监督执法的现代化水平、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但卫生监督信息化工作由于起步较晚,投入较少,市目前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中的薄弱环节。
今后应进一步深化基础工作,从制度、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进行探讨,推进卫生监督信息化的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2.数据是核心卫生监督中心数据库市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对已有的基础资料和卫生监督管理中积累的数据进行整理,转化成可开发利用的卫生监督信息资源,建成涵盖全国的卫生监督中心数据库。
卫生监督中心数据库包括流程管理数据,业务管理数据、卫生监督信息卡、管理相对人数数据、电子政务等等。
卫生监督中心数据库的建设将遵循统一规划、合作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1)统一设计原则,充分实现数据的交换与共享(2)可扩充性原则,随着卫生监督业务的深入与发展,数据库的结构设计要具有可扩充性,从而保证数据库稳定性(3)标准化原则,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的数据需要与多个外度系统的数据进行交互,实现各单位间信息你的互联、互通、互操作。
整个数据库将根据实际应用要求,分期分批建设。
建成后的卫生监督中心数据库,将分成省中心、市中心和专业分中心。
中心数据库与各分中心数据库之间将自动定期交换数据,以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和同步性。
3.把握几点原则3.1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为何翁监督信息化建设必须着眼于全国,统筹规划、有序发展,统一标准与规范。
建立健全的卫生监督信息标准体系是卫生监督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3.2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涉及层面广,对技术和财力、人力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在进行规划时,应根据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情况,分步实施,突出重点。
3.3应用主导,注重实效卫生监督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卫生监督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因此,把“实效”作为检验信息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面对的挑战分析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包括制度建设、法律法规、信息化建设、制度执行、执法能力和协同配合等方面。
制度建设方面存在挑战。
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中的一些制度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执法规范的建立和执法手段的规范等方面。
在制度建设中,针对不同的监督执法工作需要制定相应的监管标准和操作规程,以确保监督执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法律法规方面存在挑战。
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涉及领域广泛,多个部门和法律法规的交叉作用,使得法律法规体系相对复杂。
监督执法者需要面对不同法律法规的矛盾和冲突问题,同时也需要尽力解决监督执法中的空白和盲区。
完善卫生健康监督执法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修订机制和协调机制,势在必行。
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挑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也逐渐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但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信息化水平整体较低,信息系统缺乏统一标准和接口,数据散落在不同的系统中,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存在困难。
要加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库,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制度执行方面存在挑战。
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中的一些制度难以执行,监督执法者的执法意识和执法标准存在差异。
这不仅导致监督执法工作的效果不佳,还容易出现执法过程中的腐败和违法行为。
加强监督执法的内部管理,提高执法者的执法意识和素质,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评估,是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的关键。
执法能力方面存在挑战。
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专业知识匮乏,执法技能薄弱。
这使得监督执法人员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卫生健康监管需求,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执法场景。
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提高执法机关的综合执法能力和协作能力,是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
协同配合方面存在挑战。
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协作和沟通不畅成为制约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效果的重要原因。
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一、充分认识推进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是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迫切要求。
二、整合卫生计生监督行政执法资源,大力推进综合监督行政执法(三)改革和完善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
各地可根据中央精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进改革。
卫生计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应整合卫生、计生现有行政执法机构和职责,明确行政执法工作任务。
整合后的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机构负责监督检查卫生计生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依法开展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医疗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传染病防治、计划生育和中医服务等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查处违法行为。
(四)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加强对卫生计生监督员的法治教育、业务教育和廉政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适应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要求。
实行卫生计生监督员资格管理、持证上岗等制度。
积极探索卫生计生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可先行先试。
三、强化监督执法,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五)健全行政执法制度,规范行政执法。
围绕社会高度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卫生计生突出问题,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和重点监督检查工作,依法查处各类案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进一步规范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的具体操作流程。
建立健全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协查的标准和程序,做好案件督办、部门之间案件移送以及跨区域案件协查工作。
建立完善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与党纪案件线索移送机制,规范内容和程序。
四、建立健全卫生计生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保障机制(七)强化监督执法能力保障。
(八)充实配备监督执法人员。
(九)切实提高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水平。
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体系建设状况调研报告摘要:卫生监督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维护卫生安全的重要机构。
在保障大众健康方面,卫生监督机构发挥着不行替代的作用。
然而,目前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如执法力气不足、执法标准不统一等。
本篇文章通过对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体系建设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引言近年来,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体系的建设亟待加强。
二、现状分析1. 执法力气不足:卫生监督机构执法力气不够,导致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存在困难。
部分地区,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人员缺乏专业培训,难以胜任执法工作。
2. 执法标准不统一:由于各地卫生监督机构之间的管理体制和执法标准不统一,执法工作的效果存在差异。
这给违法行为的打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3. 数据共享不畅:卫生监督机构之间存在信息共享不畅的问题。
这导致了卫生监督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受阻,也使得执法工作难以开展。
三、问题分析1. 执法力气不足的原因: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执法人员培训不足,对执法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要求不高等因素导致执法力气不足。
2. 执法标准不统一的原因:不同地区卫生监督机构之间的标准和规范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执法标准和流程指南。
3. 数据共享不畅的原因:卫生监督机构之间信息系统不互通,数据格式不一致,数据交换难以进行。
四、解决方案1. 增加执法力气: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
同时,增加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执法力气的数量。
2. 统一执法标准:建立和完善卫生监督机构执法标准和流程指南。
加强不同地区间的执法标准的协调,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性和统一性。
3. 增进数据共享: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完善数据交换的标准和流程。
推动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信息系统互通,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沟通。
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综合执法是指政府部门利用各种执法手段,共同协作、互相配合、分工协作、错位作战,从而达成铲除非法行为,维护社会安全、维稳的一种执法方式。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综合执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综合执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权责不清问题综合执法中涉及的部门、人员、法规等太过繁琐,导致权责不清,行政职能交织,造成执法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建议:健全权责分明的制度。
各部门在综合执法中应有明确分工,明确职责,避免职责交叉,有效协作。
二、执法标准不统一问题执法部门之间难以协调的最根本原因是执法标准不统一,各执法机构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导致执行情况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冲突。
建议:法律法规应明确各类执法部门的执法权限和执法标准,建立统一的执法标准和执法程序,保证各类执法人员执行标准的一致性。
三、监管问题原则上,综合执法的监管应该由公众进行监督,但现实情况中,监管氛围不够浓厚,监督渠道有限,并且各种利益团体如广告、商务等也会干扰执法结果,给综合执法带来了困难。
建议: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综合执法的监管力度。
频繁公示执法结果,提高社会各界的参与度,增强各利益方的合作意愿。
四、缺少执法信息化建设综合执法需要联合各部门的力量,但启用专业化、数据化的信息管理系统通常是昂贵的,对于多部门合力不足、执法规模较小的地方,很难实现信息化管理。
建议:建立一套数据共享规范体系,完善信息化支撑平台,促进各部门数据共享和协作,提高执法效率。
综合执法是维护社会安定和安全的重要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优化和改革执法制度,加强执法管理,完善透明度,使综合执法更加具备可执行性和公信力。
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面对的挑战分析一、执法标准和规范的不统一。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各地执法标准和规范存在差异,甚至出现相互冲突的情况。
一方面,不统一的执法标准影响了执法效果和公平性,容易给不法行为者留下漏洞和逃避执法的机会;不统一的执法标准也增加了监督执法人员的工作难度和负担。
二、监督执法力量有限。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需要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但是目前的监督执法力量相对薄弱。
一方面,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涉及的领域广泛,执法对象众多,监督执法力量难以覆盖全面;一些地方政府对卫生健康监督执法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导致监督执法力量不均衡。
三、监督执法手段不足。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需要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技术支持,当前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一些健康监管部门缺乏先进的监控技术和手段,无法对可疑情况进行准确、及时的监测和跟踪;现有的执法手段和方式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复杂监管环境的需求,监督执法效果受到一定制约。
四、执法过程中存在腐败问题。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涉及到利益分配和资源调配,部分监督执法人员存在以权谋私、打招呼、索贿受贿等问题。
一方面,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涉及利益关系较多,监督执法人员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干扰和诱惑;一些地方监管机构对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不重视,管理不严,也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五、多部门合作不够密切。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和合作。
但是现实情况是,各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职责不清、利益冲突等问题,导致监督执法工作的协调难度较大,执法效果不佳。
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建设,明确责任分工,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执法,提高监督执法的整体效能。
一、加强执法标准和规范的统一。
建立健全卫生健康执法的标准体系,确保各地执法标准相互协调、制度规范。
加强执法标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行力。
二、增加监督执法力量。
加大对卫生健康监督执法的投入,优化执法资源配置,提高执法效能。
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面对的挑战分析1. 监督执法能力不足:由于卫生健康监督执法领域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许多执法人员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这导致了监督执法的效果不佳,也使得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和错误。
解决这一挑战的关键在于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其专业素养和监督执法能力。
2. 执法环境复杂多变:卫生健康事业涉及的领域广泛,涉及的对象众多,执法环境复杂多变。
面对这种挑战,监督执法部门需要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以应对不同情况和问题。
3. 信息化建设不足: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执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受到限制。
监督执法部门需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立起便捷高效的信息系统,使得监督执法工作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
4. 执法权力与责任不匹配:在当前的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中,执法权力与责任往往存在不匹配的情况。
一方面,一些执法人员滥用权力,执法过度,影响市场活动的正常进行;一些执法人员却存在不作为、漠视执法责任的问题。
监督执法部门需要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明确执法权力和责任的界限,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5. 客观因素限制: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的实施往往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如资源短缺、经费不足、地域因素等。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监督执法部门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高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的覆盖面和质量。
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监督执法部门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建立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规范执法行为,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以提高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卫生监督存在的问题1. 效果不明显目前,卫生监督执法办案的效果并不明显,部分地区和单位存在着监管不严、执法不力的情况,导致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2. 执法不规范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执法不规范的情况,一些执法人员滥用职权、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不仅损害了执法公信力,也影响着卫生监督执法的效果。
3. 执法透明度不足当前卫生监督执法的透明度不足,部分执法信息和案件处理结果未及时向社会公开,导致公众对执法工作的监督和参与程度不高。
二、卫生监督执法办案存在的不足1. 信息化水平不高目前,卫生监督执法办案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工作还依赖纸质文件和人工操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反应不及时。
2. 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卫生监督执法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一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执法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目前的卫生监督执法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对于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评估不够及时、全面,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机制。
4. 执法手段和技术不够先进卫生监督执法办案在执法手段和技术上还存在不足,一些先进的执法技术和手段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制约了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5. 执法标准和规范体系尚未健全目前卫生监督执法的标准和规范体系还不够健全,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标准不统一、规范不规范的问题。
三、改进建议1.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为了提升卫生监督执法的水平和效果,需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2. 推进信息化建设应当加大对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广先进的执法技术和手段,提高卫生监督执法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3. 健全监督机制应当完善卫生监督执法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全程监督和评估,确保执法行为的规范和公正。
4. 健全执法规范体系应当建立健全的卫生监督执法规范体系,推广统一的执法标准和规范,提高卫生监督执法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浅谈基层卫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建议摘要:落实卫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信息化建设为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对基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效率提高提供重要支持。
本文通过分析卫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中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信息化建设建议,希望对卫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的推进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基层卫生监督监督执法执法全过程记录信息化建设为贯彻落实开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建立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的通知》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建设工作”的决定,卫生监督机构把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作为重要工作。
卫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信息化建设是指卫生监督机构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机构实施执法全过程记录的效率和水平,以促进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现代化的过程。
信息化建设为推行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提供基本保障,为提高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实施效率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信息化建设在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设建议,以促进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的推进。
一、执法全过程记录信息化建设的情况现状卫生健康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包括纸质记录,信息系统记录及音像记录。
执法记录仪系统和卫生监督综合业务系统实现三种执法记录的相互印证,是卫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平台。
执法记录仪系统和卫生监督综合业务系统都对执法记录进行分类分项目管理。
执法记录仪系统可以通过照片或视频实现卫生监督执法重要环节信息的记录,记录信息可以现场上传、上报储存。
卫生监督综合业务系统实现对卫生监督时限进行自动监测提醒,对卫生监督重要环节记录及查阅,同时还进行监督覆盖率等数据统计。
可见,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的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已经完成,信息采集、信息管理和信息应用等功能已在建设。
浅谈卫生监督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当前的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各个领域对其都有了应用,卫生监督信息化对提高卫生监督的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卫生监督信息化受电子政务以及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卫生监督为社会服务的一种重要的手段,由于我国的卫生监督信息化的起步相对较晚,所以整体上还存在著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从而来推动其更加稳步的发展。
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的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研究对实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卫生监督;信息化;对策1.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及特征分析1.1 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分析在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卫生监督信息化非常的必要,这对于促进我国的卫生监督工作以及对各级的卫生监督的机构在执法水平方面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中对卫生监督管理的决策者方面,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卫生监督管理者提供大量工作信息以及机构的运行情况,从而满足决策者对实际情况的分析以及查询;还有就是对卫生监督者来说能通过信息系统将复杂的问题以及工作简单化,例如通过掌上电脑以及IC卡读写器等能够在数据的处理上比较的方便,进而提高卫生监督的效率以及力度;同时还能够为制定卫生监督计划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检查卫生监督计划的落实情况提供依据,为评价卫生监督工作提供指标以及依据,为卫生监督科学管理以及决策提供依据[1]。
1.2 卫生监督工作的特征分析在卫生监督工作自身有着比较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公共性以及强制性和基础性这几个重要方面,其中公共性就是代表着政府对公共卫生事务所进行的管理,监督具有跨区域性;请执行则是在法律以及法规等基础上代表卫生行政部门所行使的卫生事务管理的职权,打击违反卫生法规的活动;基础性主要就是在内容上是固定的,监督有着长期性,这就需要建立相关的卫生监督档案数据库。
2.当前我国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我国的卫生监督信息化的发展在时间上相对比较短,所以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的卫生监督信息化的管理发展有着重要的阻碍作用。
2024年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卫生计生事业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4年,作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我们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国家卫生计生工作大局,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监督执法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卫生计生权益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一、工作总体情况1. 组织人员结构合理。
我们严格按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职能配置标准》的要求,对监督执法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试,确保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形成了一支能力较强、作风过硬的监督执法队伍。
2. 加强协作联动机制。
我们积极推动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沟通,建立了定期会商、信息共享等机制,加强了协作联动,确保了监督执法工作的高效推进。
3. 加强督查考核。
我们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定期进行督查考核,对各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和工作人员进行精准排查和绩效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工作重点与成效1. 加强医疗机构监督。
我们加强了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执法工作,严格落实医疗卫生法和相关法规,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同时,加强了对医疗器械的监督,确保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 加强卫生计生基层工作。
我们通过加强对乡村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监督执法工作,推动基层卫生计生工作的改善和提升。
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监督和支持,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3. 加大对生育政策宣传和监督力度。
我们深入开展对生育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生育政策的了解和认同度。
同时,加大对非法超生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对违反生育政策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了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稳定。
4. 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我们针对新冠病毒肺炎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了监督执法工作。
及时落实疫情报告和处置工作,加强对医疗机构和人员的监督,严禁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不当行为,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快速、有效进行。
探讨新形势下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法律政策的调整、执法工作的深入,执法形势发生了变化。
我县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面对新形势下的问题和挑战,如何转移执法重心、调整发展思路和利用政策机遇,做到迎难而上、乘势发展,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办公用房建设滞后。
我县卫生监督所办公用房是借用,面积不足400平方米,且陈旧不堪,属于危房。
有限的场所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是工作用车困难多。
县监督所除自治区项目配备的执法用车外,还有一辆县政府配备的工作用车,但已经超过15年。
监督所作为行政执法机构,政府既没有给驾驶员编制,又没有解决车辆费用支出,因此,只能从有限的工作经费中列支聘用驾驶员及车辆费用,这样不仅给监督所增加了沉重的经济压力,而且还存有问题隐患。
三是卫生执法监督服装费用未列入县财政预算。
我县于2006年由卫生局筹资定制了执法服装,至今已经4年有余了。
目前,许多服装(尤其是夏装和春秋装)磨损较大,实属陈旧,已经严重影响了执法人员的形象,需要更换新装,但经费没有着落。
四是取证工具和办公设备紧缺。
我县卫生执法监督所用的取证工具由于使用时间长,有的已经损坏,有的已经过时,不能与现在的执法需求相匹配。
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基本的办公设备部分也已陈旧不堪,远远跟不上现行的现代化办公的需要。
目前,要增添和更新办公设备难度较大。
(二)机构及人员待遇设置不合理。
县卫生监督所在2006年卫生局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被县编委确定为相当于副科级单位,不设内设机构。
由于级别设置的不合理,给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带来了诸多矛盾:一是造成卫生监督所内设职能科室划分和干部配备困难重重,所内执法人员无论工作多少年都是科员,无法确定级别,更不能调动积极性,无法形成竞争向上的机制。
二是卫生执法监督难度大,矛盾重重。
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面对的挑战分析当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安全的需求日益增加,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的建设亟待加强。
本文将从监督执法体系存在的问题、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监管责任不清晰。
目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中各部门职责不明确,存在监管漏洞,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处罚。
2. 法律法规不健全。
当前卫生健康领域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难以覆盖日益多样化的卫生健康问题,造成监管法规滞后、执法难度大等问题。
3. 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中专业人才短缺,执法人员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执法效率和质量。
4. 执法手段滞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违法行为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传统的执法手段显得滞后,难以有效打击违法行为。
二、面临的挑战1. 新兴行业的监管难度。
随着医疗科技和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新兴行业层出不穷,如医疗美容、互联网医疗等,这些行业的监管难度增大,也对监督执法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跨部门协作不顺畅。
卫生健康领域牵涉到多个部门的监管,要求各部门之间密切合作,但实际情况中存在协同配合不够、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制约了监督执法效果。
3. 行业乱象丛生。
一些医疗机构和药品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如虚假宣传、假冒伪劣产品等,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身体健康,对监督执法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社会监管意识不强。
部分群众对卫生健康问题的认识不足,对监督执法工作不够理解和支持,需要加强群众意识的引导和教育。
三、应对措施1. 完善监督执法法规。
加强对卫生健康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规,以满足新形势下监管的需要。
2. 推进跨部门协作。
加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合力,提高监管效果。
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设备的使用率,减少设备闲置与资源浪费,同时应加大快速检测设备的投入,增加消毒、灭菌器械的检测频次,认真落实《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WS/T 458-2014)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以实验室为依托,以现场快速检测为支持的卫生监督模式,全面提高卫生监督质量。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卫监督发〔2006〕223号)[Z].2006.[2]刘洪亮.公共场所卫生与传染病预防[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8-81.[3]米虹.成都市医院侯诊室的卫生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472-473.·调查报告·[收稿日期]2019-01-09作者简介:孙志坚(1972~),男。
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孙志坚1,于集开1,唐珂1,蒋书昭1,李先春2,李斌2(1上饶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江西上饶334000;2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西南昌330000)[摘要]为系统掌握江西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现状,加快推进全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信息化建设进程,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局组织开展全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专题调研,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信息化建设;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DF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6131(2019)01-0057-05Doi :10.3969/j.issn.1007-6131.2019.01.010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for comprehensive supervision and enforcement of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in JiangxiSun Zhijian 1,Yu Jikai 1,Tang Ke 1,Jiang Shuzhao 1,Li Xianchun 2,Li Bin 2(1Shangrao City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prehensive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 Bureau,Jiangxi Shangrao 334000;2Health Commission of JiangxiProvince,Jiangxi Nanchang 330000)[Abstract]In order to systematically grasp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prehensive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accelerate the informationization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prehensive supervision in Jiangxi Province,the Comprehensive Su⁃pervision Bureau of Jiangxi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rganized a special investigation on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prehensive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 in Jiangxi Province,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upervisory;Information construction;Status;Countermeasure.《“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遵循“改革创新”的原则,发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
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是保障国家卫生计生法律法规落实,维护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适应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事业发展需要。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有关要求,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卫办发〔2012〕38号)文件精神[1],系统掌握江西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现状,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现况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和指导我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1对象及方法通过参观学习、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座谈研讨等形式,对江西省各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机构进行综合调研(相关数据截止2018年7月30日),客观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指导今后工作开展,全面推进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基本情况及问题2.1人力资源情况截止2018年7月30日,江西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共有监督员1832名,平均年龄为45岁,39岁以下监督员占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监督员整体年龄结构偏老化。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40岁以上监督员普遍缺乏互联网知识,思维相对固化,对信息化设备的应用认识不到位、相应技能欠缺,这批年龄段人员恰好是我省各单位从事卫生计生监督工作的主要中坚力量,此年龄段人员多年来已形成固定工作模式与经验,让其快速转变观念,重新学习信息化技术,难度较大,因此有效推进综合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亟需对卫生计生监督执法系统应用界面和操作进行简化处理,否则将严重制约目前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工作进程[3]。
表1江西省卫生计生监督员年龄与学历情况地区江西全国平均39岁以下卫生监督员占比(%)31.1036.27学历构成比(%)研究生1.602.32大学本科29.2039.95大专38.5039.49中专20.6013.50高中及以下10.104.742.2体系建设情况目前,江西省设有省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1个,设区市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11个,县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100个,全省各监督执法机构单独设立信息化管理科(股)室的共有42个,配备专职信息管理人员52名,其中信息相关专业毕业的管理人员37名。
设区市、县两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信息化管理科室设置及管理人员配备情况均不容乐观(见表2)。
由于认识不到位,信息化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监督执法信息化技术应用、管理、系统维护与需求脱节等现状均严重制约了江西省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信息化进程。
表2江西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信息化管理机构人员情况行政区划省级市级县级总计设立信息化管理科室单位(个)193242单位总数(个)111100112百分比(%)100.082.032.037.5单位配备专职信息管理人员(名)3143552信息相关专业毕业的管理人员(名)3232372.3经费投入情况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大量软硬投入,更需要财政持续提供信息化建设管理专项资金用于后期对系统进行不间断的升级维护和技术支持[4]。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江西省各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明显偏低(见表3)。
由于整体经费投入不足,各单位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维护等现象,经常是一次性购置软硬件设施设备后,对后期系统维护、升级、管理和人才培训等持续性投入不够重视,尤其对档案数字化管理、在线监测等新兴互联网应用等后期流程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信息化建设始终在低水平徘徊。
表32016—2018年江西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经费统计表(1)年份2016 2017 2018硬件投入(含执法设备配备)(万元)427.22438.89432.67软件投入(万元)38.0367.0360.69运行维护投入(万元)112.11147.76150.28人才培训投入(万元)61.5874.2694.70档案数字化管理投入(万元)9.5414.68137.90(1)运行维护投入主要用于支付网络相关费用;人才培训投入含国家信息报告系统网络教学、多媒体学习等开支。
2.4监督执法相关网站建设及新兴媒体应用情况相对全国来说,江西省目前卫生计生监督执法网站建设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首先是“量”,据调查我省市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建立网站的有5个,占比45.4%,县(区)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建立网站仅有7个,占比7%;其次是“质”,现有的监督执法网站资讯少、模式简单、功能单一,如何在新形势下焕发新活力,把网站做好做活,搭上“互联网+”快车,在展现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基础上,以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为重点,增加在线监测、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信息公示、监管二维码等内容,并与微信、QQ等新媒体应用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整合,使网站真正成为“互联网+”卫生监督产业链的重要枢钮和对内、对外交互重要载体[5]。
2.5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情况信息化建设主要依托网络平台和部分网站进行构建。
目前江西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信息化主要依靠国家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平台和自主开发的移动执法系统、监督协管系统构成。
由于国家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平台改版升级后数据标准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江西省本底数据有的不完整、更新不及时,江西省移动执法系统功能相对单一、尚未与国家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平台全方位对接,导致交互性较差,影响使用,从而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推进。
2.5.1移动执法系统建设情况。
为简化工作流程、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实现从卫生计生监督传统工作模式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转变,江西省卫生计生委自2016年起,在全省各地市陆续推广应用卫生计生监督移动执法系统。
目前,11家设区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中有7家正在使用移动执法系统,100家县(区)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中有55家在不同程度应用移动执法系统,应用比例达55%,部分机构移动执法系统已实现专业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