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氮磷钾含量表
- 格式:docx
- 大小:252.42 KB
- 文档页数:2
土壤氮磷钾含量标准土壤是作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科学测定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对于合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土壤中氮、磷、钾的作用。
氮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它参与构成植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磷素是植物体内的能量转移和储存的重要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花果的形成和生育期的延长都有重要影响。
钾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等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其次,关于土壤氮磷钾含量的标准。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肥力状况,制定了不同的土壤氮磷钾含量标准。
一般来说,氮素的标准含量为0.1%~0.3%,磷素的标准含量为0.01%~0.1%,钾素的标准含量为0.2%~0.5%。
这些标准是根据作物对养分需求的不同而确定的,科学合理地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通过土壤测试来测定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然后根据标准含量进行施肥。
合理施肥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除了施肥,我们还可以通过改良土壤来提高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
比如,可以通过有机肥、绿肥、秸秆还田等方式,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土壤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
总之,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测定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并根据标准进行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
同时,通过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重视土壤养分管理,科学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田作物需要的氮磷钾含量大田作物需要的氮磷钾含量引言:在农业生产中,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元素。
作为大田作物的主要营养需求元素,氮磷钾的合理供应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以及维持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大田作物需要的氮磷钾含量,以及这些元素对作物生长和土壤健康的重要性。
一、氮的重要性氮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主要元素之一,它参与了植物的生物合成过程,并构成植物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
氮素供应不足会限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导致产量下降和品质下降。
在大田作物生产中,合理的氮素供应对于提高作物产量至关重要。
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肥力状况,确定合适的氮肥用量是提高产量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关键。
二、磷的重要性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它参与了植物的能量代谢、细胞分裂和核酸等重要生物化学反应。
磷素供应不足会限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大田作物生产中,合理的磷素供应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关键。
根据不同作物对磷的需求和土壤的磷肥利用能力,合理选择和施用磷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减少土壤磷素的浪费。
三、钾的重要性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它参与了植物的渗透调节、光合作用和酶的活性等重要生理过程。
钾素供应不足会影响作物的养分吸收和转运,限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大田作物生产中,合理的钾素供应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关键。
根据不同作物对钾的需求和土壤的钾肥利用能力,合理选择和施用钾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减少土壤钾素的浪费。
四、大田作物的氮磷钾需求量不同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有所差异,了解作物的需求特点和土壤的养分状况对于合理施肥至关重要。
以下为几种常见大田作物的氮磷钾需求量:1. 玉米玉米是一种典型的高氮作物,在生长期间对氮的需求量较高。
据研究表明,玉米的氮磷钾需求比例约为5:1:2。
在种植玉米时,合理施用氮肥,并注意维持适宜的磷钾供应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2. 小麦小麦是一种中等氮磷钾需求的作物。
花卉的肥料种类及施用技术1、有机肥: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肥料称有机肥料,又称农家肥。
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和有机质,能为植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能提高土壤中难溶性硫酸盐的有效性,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作用,对于提高壤土肥力,改善土壤的结构均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有机肥有人粪尿、牲畜粪尿、禽类粪、骨粉、鱼粉、厩肥,堆肥,绿肥,饼肥,泥炭、草木灰、落叶、杂草、绿肥等。
有机肥中的有机质含量丰富,营养成分全面,肥效期长等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有机肥时要充分腐熟。
⑴堆、沤肥的施用堆肥和沤肥都是利用植物残落物,如秸秆、树叶、杂草、植物性垃圾以及其它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加进人粪尿或牲畜粪尿进行堆积和沤制而成的。
堆肥的堆制要为微生物创造好气分解的条件,发酵温度较高。
沤肥多在水下沤制,以嫌气分解为主,发酵温度低。
一般微生物发酵所需的C/N比为25:1最适宜。
不同有机物的C/N比不同,发酵时需要用适量的氮肥加以调整。
3不同有机物的碳氮比植物材料及肥料一一种类碳氮比(C/N)――野草25—45:1干稻草67:1木材和树皮480:1 苜蓿和三叶草20:1 紫云英10—17.3:1 锯末屑250:1 高温堆肥9.67 —10.67:1 —般堆肥16—20:1 ――堆、沤肥中含有较高的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的完全肥料,肥效缓慢而持久,一般用作基肥。
长期施用堆、沤肥可起改良土壤作用。
苗圃中施堆、沤肥的用量,通常750—1500Kg/ 亩。
堆肥中氮素因微生物的消耗而不足,最好施堆肥后,再追施速态氮肥。
各种沤肥材料的配合比例,应根据肥料用途而定。
如作当年追肥,要求肥料腐熟快。
可用50kg青草,加入10—15kg人粪尿,1—2kg石灰,或2.5—5kg 草木灰。
(有机肥氮磷钾含量见表1—4)。
如作翌年底肥,先将青草晾晒1—2天,切成7—10cm长段,将碎草铺在坑底,约17cm厚, 再铺骡马粪,并浇水和人粪尿,将草全部淹没。
肥料发酵,粪水变成黑绿色时再加一层黑土,然后再加青草、马粪和水。
经过中国农科院专家多年的时间论证农作物、果树、大棚、蔬菜每百公斤需要养分量一览表——由刘春侠专家提供按照此表进行表一、主要作物百公斤产量所吸收氮磷钾养分量注: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主要借助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从土壤中吸取的氮仅占1/3左右;块根、茎根为鲜重,籽粒为风干重。
表二、肥料主要成分、性质、养分含量和当年利用率参考数据表农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种田、坚持科学合理施肥、坚持科学管理才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同是一棚菜,收入不等;同时一块地,粮食产量不一样;同是一个品种,品质品味不一样;同是一时间播种,收获时间不等。
农民朋友种地施肥不是多多为好,用高含量的肥不一定高产。
要根据作物所需而定,即省钱又高产,低投入、高效益才是目的。
表5-2 番茄推荐施肥量表中的低肥力是指全氮含量为0.07%~0.10%,有机质为1.0%一2.0%,碱解氮为60—80mg/kg,磷(P205》40~70mg/kg,钾(K20)70—100mg /kg;中肥力是指全氮含量为0.10%~0.13%,有机质为2.0%~3.0%,碱解氮为80—100mg/kg,磷(P205)70—100mg/kg,钾(K20):100~130mg /kg;高肥力是指全氮含量为0.13%~0.16%,有机质为3.0%一4.0%,碱解氮为100~120mg/kg,磷(P205)130~160mg/kg,钾(K20)130—160mg /kg。
不允许使用的肥料:在生产中不应使用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生物菌肥是以活的微生物pH值7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
我国土壤酸碱度情况,共分为五级,pH值至为中性土,若其值为至,则为碱性土;pH 值大为强碱性土。
若pH值为至,则为酸性土;pH值小于为强酸性土,酸性肥料有哪些 ..?.化肥中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过磷酸钙.农家肥中鸡粪、羊粪蛋都是不错的酸性肥料。
硫铵氯化钾、硫酸钾、氯化铵、硫酸氨 ...过磷酸钙、硫酸...化肥的酸碱性是指肥料溶于水中所呈现的酸碱性,按照这一定义,又可把肥料分为化学酸性肥料、化学碱性肥料、化学中性肥料;如:硫酸铵、过磷酸钙等,溶于水中呈现酸性或弱酸性,称为化学酸性肥料;氨水、碳酸钾等,溶于水中呈现碱性或弱碱性,称为化学碱性肥料;碳酸氢铵、硫酸钾、硝酸钙等,溶于水中呈现中性或接近中性,则称为化学中性肥料。
马铃薯产业是陕西省榆林市一项支柱性产业,马铃薯的种植与食用,不但要注重增产增收,还要注重绿色环保,因此马铃薯种植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为有机马铃薯的绿色生产及增产增收[1-2]。
一般马铃薯增产的主要方法是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料,据统计,每生产500kg 马铃薯,需要吸收的氮、钾、磷分别为2.5~3.0kg 、4~5kg 、1kg 。
氮钾磷施用量的提高可促使马铃薯对其吸收量的提高,但过多的氮钾磷元素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增产剂的使用也会使马铃薯的产量大幅提升,但是由于增产剂是一种激素,同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此外,植物对氮钾磷肥料的吸收率一般是30%~50%,因此过度施肥会导致土壤中残留的氮钾磷元素破坏土壤的有机质,造成土壤板结和土质恶化。
有机肥的施用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通气性,促使各种成分之间保持平衡,还可以使土壤微生物系统得到改善,大大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减少化肥的施用,对马铃薯的产量提高和病虫害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铃薯专用有机肥原料来源广、数量大、养分全,以畜禽粪便、秸秆等为主要原料,其中氮钾磷总含量≥5%,有机质含量≥45%。
本试验通过梯度试验法和田间观察记载研究马铃薯专用有机肥在马铃薯种植中的肥料效应,分析不同有机肥施肥量对耕层土壤养分、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实现增产增收、增质增肥的目的。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选择冀张薯12号(226)为供试品种;45%硫酸钾型复合肥[m (N)∶m (P 2O 5)∶m (K 2O)=15∶15∶15]、马铃薯专用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5%,氮钾磷总含量≥5%)为供试肥料。
1.2试验地点试验地块选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镇黄土梁村,试验地土壤类型为典型的砂壤土,土质肥沃,地势平整,土层深厚,耕性良好,排灌便利。
1.3试验设计采用阶梯试验法,在每667m 2马铃薯种植地块上施50kg 硫酸钾型复合肥,在此基础上,处理1(CK )、2、3、4每667m 2分别增施0kg 、100kg 、200kg 、300kg 的有机肥,重复3次,共12个小区,随机安排(图1)。
水稻肥氮磷钾比例
水稻肥氮、磷、钾比例可以根据土壤类型、生长期、品种等因素进行
调整,但一般来说,不同生长阶段的水稻肥氮、磷、钾比例如下:
1.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氮磷钾比例为1:1:1,一般采用有机肥为主。
2.长叶期和分蘖期:氮磷钾比例为2:1:1,适量添加有机肥。
3.吐丝期和灌浆期:氮磷钾比例为1:2:1,适量添加磷肥和钾肥。
4.成熟期:适量添加钾肥,促进籽粒充实,促进成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品种的水稻肥氮、磷、钾比例会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另外,施肥量也要根据土
壤肥力和作物需要进行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浪费和污染。
鸡粪是一种比较优质的有机肥,其含纯氮、磷(P2O5)、钾(K2O)约为1.63%、1.54%、0.085%。
鸡粪在施用前必须经过充分的腐熟,将存在鸡粪中的寄生虫及其卵,以及传染性的一些病菌通过在腐熟(沤制)的过程得到灭活。
由于鸡粪在腐熟的过程中产生高温,容易造成氮素损失。
因此,在腐熟前要适量加水,以及加入5%的过磷酸钙,肥效会更好。
腐熟的方法可将鸡粪投入粪池泡沤,也可以进行表面封土堆沤。
鸡粪经充分腐熟后成为种植作物的优质基肥,或在种植果树中常作为冬季施下全年利用的基肥。
鉴于鸡的生理特点,鸡摄入的饲料并没有完全消化吸收,约有40%-70%的营养物被排出体外,因此鸡粪在所有禽畜粪便当中养分是最高的。
但是鸡粪不被处理或腐熟而直接施用到作物上,则存在很大的害处及隐患:直接施在土壤中,在合适条件下发酵并产生大量的热量,烧毁作物根系。
同时鸡粪本身带有大量病菌,给作物带来病害隐患。
因此须将鸡粪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完全腐熟后才能施用于作物。
传统方法是将鸡粪密封堆沤,进行厌氧发酵,一般要3-4个月才能腐熟,现在通过生物技术,采用好氧发酵,腐熟速度比传统的快10-20倍,将鸡粪的蛋白质等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作物可直接吸收。
腐熟完全的鸡粪已基本闻不到臭味。
鸡粪发酵喂猪技术:鸡肠道短,吃进的饲料消化利用不充分,大量的营养物质,随粪便排出。
鸡粪的营养物质含量与鸡的生长时期和鸡的经济用途有一定关系,肉仔鸡由于是高能量,高蛋白质饲养,其粪便中营养物质含量较高,蛋鸡粪则含钙量很高。
一年每只蛋鸡大约能排粪36.4公斤,每只肉鸡能排粪4.09公斤(1-2月)。
1只成年鸡日均排泄鲜鸡粪约100克。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资料,产蛋鸡干粪含粗蛋白质25.0%,是玉米的2.94倍,干鸡粪的钙是5.0%,磷是2.1%,鸡粪中还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大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含量也较多,尤其是维生素B12较多,这是谷类饲料不可比拟的。
大量的鸡粪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有机肥中氮磷钾含量测定(消煮法)一、试验步骤1 消煮(1)称风干样品,过80目筛样品0.1g,加入消煮管底部(消煮管使用前需洗净烘干),加1-3滴水湿润样品(防止加入硫酸后样品凝结为颗粒,影响实验结果),加浓硫酸5ml,轻轻摇匀,在瓶口盖一小漏斗后备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放置过夜,使反应更充分)。
(2)将消煮管放入消煮炉中,首先使用240℃消煮(温度稳定后计时,时间约30min),待消煮管中冒白烟时后再升高温度至370℃(H2SO4分解冒出大量白烟),消煮至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时间约3h),加10滴H2O2,摇匀,再加热至微沸,消煮约 5min,取下,重复加H2O2 5-10 滴,再消煮。
如此重复3-5 次,每次添加的H2O2的量应逐次减少,消煮到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应该为水的颜色),再加热约5-10min,以除尽剩余的H2O2。
将消煮管取下,冷却。
并用少量水冲洗弯颈漏斗,洗液流入消煮管。
将消煮液无损的洗入100m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摇匀。
过滤或放置澄清后供氮、磷、钾的测定。
(3)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试剂用量和操作与测定试样时相同。
测磷含量时需要大量的空白液,可增加两个空白(50ml×2)。
2 全氮测定(2)计算N(%)=(V-V0)×c×14×10-3×100×分取倍数/m式中:V—滴定试液时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V0—滴定空白时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c—0.01mol/L(1/2H2SO4)标准溶液浓度m—烘干样品的质量(g)3 全磷测定(1)试剂制备:(1)钒钼酸铵试剂。
称钼酸铵(NH4)6Mo7O24·4H2O 12.5g溶于200ml水中。
另将偏钒酸铵(NH4VO3)0.625g溶于沸水150mL中,冷却后,加入浓HNO3 125mL,再冷却至室温。
将钼酸铵溶液缓慢地注入钒酸铵溶液中,随时搅拌,用水稀释至500mL。
有机肥中有机质、氮、磷、钾的测定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摘要:本文旨在介绍有机肥测定中有机质、氮、磷和钾的关键问题,为有机农业提供识别有机肥测定性能的参考。
通过数据分析、实验检测等手段,我们发现有机质的测定对有机肥的性能评价至关重要;氮、磷和钾的测定需要遵循特定的分析技术;有机肥的测试结果应及时反馈到生产和使用中,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质量。
关键词:有机肥;有机质;氮;磷;钾正文:有机肥的准确测定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它不仅影响作物的产量,而且可以帮助提高土壤和作物健康状况。
在有机肥测定中,有机质、氮、磷和钾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们是影响有机肥营养性能的关键性因素。
首先,有机质的测定对于有机肥的性能评价至关重要。
它可以反映有机肥的有机物含量,因此有助于改善土壤的肥力,增强土壤的保健能力,减少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
因此,识别有机质含量对于理解有机肥性能是必要的。
其次,有机肥中氮、磷和钾的测定需要遵循特定的分析技术。
这种技术需要有相应的仪器和条件,并且可能需要一定的耗时间和精力,而且也可能会产生额外的污染。
因此,在测定有机肥中氮、磷和钾时,应重视控制参数的精确性和精确度,同时确保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最后,有机肥的测试结果应及时反馈到生产和使用中,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质量。
只有实时准确的测试结果,农户和科学家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有机肥的性能评价结果,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机肥施用措施,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作物收获量。
综上所述,精确测定有机肥中有机质、氮、磷和钾的浓度,是评估其营养和性能特性的关键环节。
为了更精准识别有机肥测定性能,应注意控制参数准确性、保证测试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同时及时将测试结果反馈到生产和使用中去。
农业生产中使用有机肥,除了要注意上述几种元素的测定外,还需要控制土壤中其他元素的含量。
例如,硒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元素,许多作物都需要硒来提高其产量,因此,在有机肥的使用过程中,应该对硒的含量也要加以检测。
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作用功效及识别方法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作用和功效一、氮肥:氮是蛋白质构成的主要元素,蛋白质是细胞原生质组成中的基本物质。
氮肥增施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使叶色深绿,叶面积增大,促进碳的同化,有利于产量增加,品质改善。
在生产上经常使用的氮素化肥有:①硫酸铵(硫铵):白色或淡褐色结晶体。
含氮20%一21%,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便于贮存和使用。
硫铵是一种酸性肥料,长期使用会增加土壤的酸性。
最好做追肥使用,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量为15—20千克。
②碳酸氢铵(碳铵):白色细小结晶,含氮17%,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易分解挥发。
可作基肥或追肥使用,追肥时要埋施,及时覆土,以免氨气挥发烧伤秧苗。
③尿素:白色圆粒状,含氮量为46%。
尿素不如硫铵肥效发挥迅速,追肥时要比硫铵提前几天施用。
尿素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尿素为中性肥料,不含副成分,连年施用也不致破坏土壤结构。
二、磷肥:磷是形成细胞核蛋白、卵磷脂等不可缺少的元素。
磷元素能加速细胞分裂,促使根系和地上部加快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
在生产上常用的磷肥有:①过磷酸钙:为灰白色或浅灰色粉末,也有颗粒状的,含P2O512%一18%,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固定而降低肥效,可作基肥和追肥使用,在施用时宜集中施用或和有机肥料混合施用,这样可以降低磷的固定,从而提高肥效。
也可用作根外追肥,使作物直接吸收。
②重过磷酸钙(重钙):含P2O5约45%左右,是一种高效磷肥。
施用重钙的有效方法和过磷酸钙相同,重钙有效成分含量高,用量要相对减少。
三、钾肥:钾元素的营养功效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作物体内淀粉和糖的形成,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
在生产上常用的钾肥有:①氯化钾:是易溶于水的速效性钾肥,含K2O60%左右,呈白色、淡黄色或紫红色结晶。
物理性状好,可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
DB41/T 2127—2021 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农田有机肥替减化肥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农田有机肥替减化肥的肥料种类、施用量、施用时期、施用方法和周年运筹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高产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T 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NY/T 309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 525 有机肥料NY 884 生物有机肥NY/T 1112 配方肥料NY/T 29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DB41/T 871 豫北灌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41/T 872 豫中南补灌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791 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农田在同一地块上常年以季节间轮换种植方式种植冬小麦夏玉米的农田。
3.2有机肥料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经过发酵腐熟的含碳有机物料,其功能是改善土壤肥力、提供植物营养、提高作物品质。
[来源:NY 525—2012,3.1]3.3高产田耕地地力等级为NY/T 309中4.2三等及三等以上耕地。
4 肥料种类与质量要求DB41/T 2127—20214.1 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选用商品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或农家肥。
其中商品有机肥料质量应符合NY 525的要求;生物有机肥应符合NY 884的要求;农家肥应充分腐熟,卫生学指标应符合GB/T 25246要求,重金属含量限值应符合GB/T 25246和NY 525的相关要求。
种肥同播时宜选用与化学肥料粒径相近的颗粒状有机肥料。
4.2 化学肥料化学肥料种类可为普通单质肥料、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或配方肥料,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或配方肥料应符合GB/T 15063和NY/T 1112的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