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机肥养分含量表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3
有机肥养分含量标准
1. 全氮含量:有机肥中氮含量一般在1.5%-5.0%之间,其中牲
畜粪便中氮含量较高,一般在4.0%-5.5%之间。
2. 磷含量:一般有机肥中磷含量较低,一般在0.2%-2.5%之间。
其中畜禽粪便中的磷含量较高。
3. 钾含量:有机肥中的钾含量一般在1.0%-3.0%之间。
4. 有机质含量:一般有机肥中的有机质含量在30%-50%之间。
5. 水分含量:有机肥中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50%以下。
6. pH值:一般有机肥中的pH值在6.5-8.5之间。
7. 微量元素含量:有机肥中还包含着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钼、铜等。
不同种类的有机肥微量元素含量不同,但一般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8. 有害物质含量:有机肥中也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细菌、病毒等,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作物生长、土壤、环境等造成危害。
因此,有机肥的有害物质含量也应受到严格的控制。
9. 细菌数量:有机肥中的细菌数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有机肥养分含量标准,不同地区、不同作物
和不同使用目的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有机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控制。
一、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推荐的土壤肥力分级狭义的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应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的能力,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有关标准,将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分为以下级别(见下表)。
表1 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主要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缓效钾(二者合称有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
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对照或若参考这个标准,对要进行施肥的土地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状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索。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钼(Mo)、锌(Zn)、铜(Cu)、硼(B)、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坡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C、H、O、S及微量元索,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有效态的钙(Ca)、镁(Mg)、硫(S)为土壤中存在的,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而且能够被吸收利用的中量元素养分,其分级标准共有五级,且五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表2 土壤中量元素养分分级标准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分级如下:表3 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分级标准广义的土壤肥力就是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同时不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及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所以把水、肥、气、热称为四大肥力要素。
因此土壤肥力除了养分指标之外,还包括其它物理、化学指标,部分指标分级标准如下:二、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1、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评分规则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选择土壤有机质、全氮(N)或碱解氮(N)、有效磷(P)和速效钾(K)共4个指标,各指标的评分规则如表1所示。
有机肥含量标准有机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其含量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有机肥含量标准主要包括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和微生物含量等方面,下面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有机质含量是衡量有机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机质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有机肥的施用效果。
一般来说,有机质含量在30%以上的有机肥属于优质有机肥,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而有机质含量低于15%的有机肥则属于劣质有机肥,施用效果较差,甚至可能引起土壤污染。
因此,有机质含量标准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有机肥进行科学制定,以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施用效果。
其次,养分含量是评价有机肥肥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养分含量包括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
合理的养分含量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氮、磷、钾的含量分别在2%以上、1%以上和1%以上的有机肥属于高养分含量的有机肥,适合作为基肥使用。
而养分含量低于这个标准的有机肥则适合作为追肥使用。
因此,养分含量标准的制定应当考虑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和不同土壤的养分状况,以保证有机肥的施用效果。
最后,微生物含量是评价有机肥成熟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微生物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有机肥的发酵成熟和施用效果。
一般来说,微生物含量在1亿个/g以上的有机肥属于高微生物含量的有机肥,发酵成熟,施用效果好。
而微生物含量低于这个标准的有机肥则发酵不充分,施用效果差。
因此,微生物含量标准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有机肥进行科学制定,以保证有机肥的发酵成熟和施用效果。
综上所述,有机肥含量标准是保证有机肥质量和施用效果的重要依据。
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和微生物含量是有机肥含量标准的重要内容,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有机肥和不同农作物的需求进行科学制定,以推动有机肥的生产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是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
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参照这个标准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情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铜(Cu)、锌(Zn)、硼(B)、钼(Mo)、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破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C、H、O、S及微量元素,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其中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土壤养分分级等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表1 土壤pH值分级注:按2.5:1水土比例浸拌土壤,pH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测定。
表2 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养分含量分级注:有机质测定为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碱解氮测定为碱解扩散法;速效磷测定为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Olsen法);速效钾测定为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
表3 中量元素养分临界值(mg/kg)注:有效钙和有效镁即交换性钙、镁,测定方法为醋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火焰光度计)测定;有效硫测定为磷酸盐-醋酸提取,硫酸钡比浊。
表4 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分级(mg/kg)注:铁、锰、铜、锌分析方法均为DTPA溶液浸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钼的分析方法为草酸-草酸铵浸提—极谱法;硼的分析方法为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
表5 阳离子交换量分级(meq/100g土)注: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方法为EDTA-铵盐浸提,蒸馏滴定法。
有机肥指标有机肥是指由动植物的残体、粪便、秸秆等有机物质经过发酵、腐熟而得到的一种肥料。
有机肥的指标是评价其质量和营养价值的重要标准,下面将详细介绍有机肥的指标及其意义。
一、总有机质含量总有机质含量是评价有机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机肥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而有机质中含有丰富的有机养分,如氮、磷、钾等,可以为作物提供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总有机质含量高的有机肥,其养分含量丰富,对作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氮、磷、钾含量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也是评价有机肥养分价值的重要指标。
氮素是植物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元素,磷素是植物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代谢的关键元素,钾素则是调节植物水分平衡和维持细胞渗透压的重要元素。
有机肥中含有合适比例的氮、磷、钾,可以满足作物各个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促进作物生长健壮。
三、有机质分解速度有机质分解速度是评价有机肥稳定性的指标之一。
有机质的分解速度与其来源、组成及加工方法等因素有关。
有机质分解速度快的有机肥,其养分能够迅速释放,为作物提供即时的养分供应;而有机质分解速度慢的有机肥,则能够持续为作物提供养分,有利于作物长期生长发育。
四、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含量是评价有机肥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机肥中存在一定量的重金属,如铅、镉等,其含量过高会对土壤和作物安全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有机肥中的重金属含量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作物生长的安全。
五、微生物含量微生物含量是评价有机肥生物活性的指标之一。
有机肥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它们能够分解有机质,产生有益于作物生长的物质。
微生物含量越高的有机肥,其生物活性越强,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也越好。
总结起来,有机肥的指标包括总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含量、有机质分解速度、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综合评价有机肥的质量和营养价值,选择合适的有机肥对于提高土壤质量、促进作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推荐的土壤肥力分级狭义的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应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的能力,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有关标准,将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分为以下级别(见下表)。
表1 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主要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缓效钾(二者合称有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
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对照或若参考这个标准,对要进行施肥的土地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状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索。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钼(Mo)、锌(Zn)、铜(Cu)、硼(B)、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坡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C、H、O、S及微量元索,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有效态的钙(Ca)、镁(Mg)、硫(S)为土壤中存在的,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而且能够被吸收利用的中量元素养分,其分级标准共有五级,且五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表2 土壤中量元素养分分级标准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分级如下:表3 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分级标准广义的土壤肥力就是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同时不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及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所以把水、肥、气、热称为四大肥力要素。
因此土壤肥力除了养分指标之外,还包括其它物理、化学指标,部分指标分级标准如下:二、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1、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评分规则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选择土壤有机质、全氮(N)或碱解氮(N)、有效磷(P)和速效钾(K)共4个指标,各指标的评分规则如表1所示。
农业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是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
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参照这个标准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情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铜(Cu)、锌(Zn)、硼(B)、钼(Mo)、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破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C、H、O、S及微量元素,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其中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土壤养分分级等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表1 土壤pH值分级注:按:1水土比例浸拌土壤,pH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测定。
表2 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养分含量分级注:有机质测定为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碱解氮测定为碱解扩散法;速效磷测定为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Olsen法);速效钾测定为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
表3 中量元素养分临界值(mg/kg)注:有效钙和有效镁即交换性钙、镁,测定方法为醋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火焰光度计)测定;有效硫测定为磷酸盐-醋酸提取,硫酸钡比浊。
表4 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分级(mg/kg)注:铁、锰、铜、锌分析方法均为DTPA溶液浸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钼的分析方法为草酸-草酸铵浸提—极谱法;硼的分析方法为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
表5 阳离子交换量分级(meq/100g土)注: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方法为EDTA-铵盐浸提,蒸馏滴定法。
国标有机肥成分标准介绍有机肥是一种以动植物残体、粪便、秸秆等为原料,经过发酵、腐熟等处理而制成的肥料。
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保护环境。
为了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机肥成分标准,以指导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
国标有机肥成分标准的制定国家对有机肥的成分进行标准化,主要是为了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制定标准,可以规范有机肥的生产过程,确保有机肥中的营养成分符合农作物的需求,同时排除有害物质对土壤和植物的危害。
有机质含量有机质是有机肥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评价有机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标准规定,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应大于30%。
有机质含量高的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养分含量除了有机质外,有机肥中还含有丰富的养分,如氮、磷、钾等。
国家标准对有机肥中的养分含量也进行了规定,以保证有机肥能够满足农作物的养分需求。
根据国家标准,有机肥中的氮、磷、钾含量分别应大于1.5%、0.5%、0.5%。
这些养分是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有机肥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除了主要养分外,有机肥中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
这些微量元素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也非常重要,能够调节植物的生理代谢,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国家标准对有机肥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规定,以保证有机肥能够提供充足的微量元素供应。
有机肥中有害物质的限制为了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标准对有机肥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进行了限制。
有机肥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国家标准规定,有机肥中的重金属含量应低于一定的限值,以保证有机肥不会对土壤和农作物产生污染。
同时,国家标准还规定有机肥中的农药残留应低于一定的限值,以确保有机肥的安全性。
有机肥的包装和标识为了方便有机肥的管理和使用,国家标准还对有机肥的包装和标识进行了规定。
有机肥规格
有机肥规格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有机物含量:相对于普通化肥而言,有机肥的主要特点就是富含有机物,其有机物含量通常在20%~60%之间。
有机物含量越高,肥效越好。
2. 养分含量:有机肥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通常较低,但是它们都是有机形态的,能够持续释放,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更为明显。
3. 水分含量:有机肥中的水分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如果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有机肥的质量下降,易于发霉变质。
4. pH值:有机肥中的pH值一般在6.0~8.0之间,这与土壤的pH值相当,不会对土壤造成不良的影响。
5. 粒度:有机肥的粒度大小不同,一般可分为粉末状、颗粒状和块状等,不同粒度的有机肥适用于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条件。
6. 氨氮含量:有机肥中的氨氮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不同作物对氨氮的需求不同,所以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求选择氨氮含量适宜的有机肥。
884有机肥执行标准引言:有机肥是一种利用有机废弃物和生物质资源进行转化和处理,具有丰富的养分、改良土壤性质和保护环境等多种功能。
为了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我国制定了严格的有机肥执行标准,其中884有机肥执行标准就是其中之一。
一、定义和分类:884有机肥执行标准将有机肥定义为经过发酵、腐熟和处理的有机废弃物和生物质资源。
根据肥料中有机质的来源和处理方式,将有机肥分为两大类:1)家禽兽畜粪便类有机肥;2)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类有机肥。
根据有机肥的总养分含量,将有机肥划分为一、二、三级。
二、营养成分要求:1.氮素含量:一级有机肥氮素含量不低于2.5%,二级不低于1.5%,三级不低于0.5%。
2.磷酸含量:一、二、三级有机肥磷酸含量分别不低于0.5%、0.3%和0.2%。
3.钾含量:一、二、三级有机肥钾含量分别不低于1.0%、0.8%和0.6%。
三、重金属限量标准:为了防止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对土壤和农作物安全造成威胁,884有机肥执行标准对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严格限制。
标准规定各级有机肥中镉、铅、铬、汞、铜含量必须低于限定的最高标准。
四、微生物指标要求:由于微生物对有机肥的发酵和腐熟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因此884有机肥执行标准对有机肥中菌群数量、菌种多样性和有害微生物限定了一定的要求。
五、有效成分标识:为了保证有机肥供应者和使用者能够准确识别和选择适合的有机肥,标准要求有机肥包装上必须标识有机质含量和养分成分的含量,以及有效菌群数量和有害微生物的检测结果。
六、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标准要求有机肥供应者必须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相关指标的监测。
同时,标准还对有机肥的包装、储存和运输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要求。
结论:884有机肥执行标准是我国有机肥行业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它对有机肥质量的要求以及对环境和农业生产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各级有机肥供应者和使用者应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以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土壤肥力分级指标一、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推荐的土壤肥力分级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有关标准, 将土壤养分含量分为以下级别(见下表)。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 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星不同。
而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可以对照或若参考这个标准, 对要进行施肥的土地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状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索。
包括碳 (C )、氮(N )、氧(O )、氢(H )、磷 (P)、钾(K )、钙 (Ca )、镁(Mg )、硫(S )、铁(Fe )、锰(Mn )、钼(Mo )、锌(Zn )、铜(Cu )、硼(B )、氯(Cl )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 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坡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室的C 、H 、O 、S 及微量元索,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其中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级三、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1、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评分规则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选择土壤有机质、全氮(N)或碱解氮(N)、有效磷(P )和速效钾(K )共4个指标,各指标的评分规则如表1所示。
注:各指标数值分级区间的分界点包含关系均为下(限)含上(限)不含,例如有机质“ 高” 等级中, “25-20” 表示“ 大于或等于 20,且小于 25的区间值” ,其他类同。
常用有机肥养分含量厩肥氮0.5 五氧化二磷0.25 氧化钾0.5人粪氮1.0 五氧化二磷0.36 氧化钾0.34人尿氮0.43 五氧化二磷0.06 氧化钾0.28人粪尿氮0.5~0.8 五氧化二磷0.2~0.6 氧化钾0.2~0.3猪粪氮0.6 五氧化二磷0.4 氧化钾0.44牛粪氮0.32 五氧化二磷0.21 氧化钾0.16鸡粪氮1.63 五氧化二磷1.54 氧化钾0.85鸭粪氮1.00 五氧化二磷1.40 氧化钾0.62草灰氮—五氧化二磷1.6 氧化钾4.6木灰氮—五氧化二磷2.5 氧化钾7.5谷壳灰氮—五氧化二磷0.8 氧化钾2.9普通堆肥氮0.4~0.5 五氧化二磷0.18~0.26 氧化钾0.45~0.70紫云英氮0.48 五氧化二磷0.09 氧化钾0.37城市垃圾氮0.25~0.40 五氧化二磷0.43~0.51 氧化钾0.70~0.80棉子饼氮5.6 五氧化二磷2.5 氧化钾0.85菜籽饼氮4.6 五氧化二磷2.5 氧化钾1.4稻草氮0.63 五氧化二磷0.11 氧化钾0.85常用化肥养分含量:氮肥:硫酸氨氮20 ~21 硝酸氨氮34氯化氨氮24 ~25 碳酸氢氨氮17 尿素氮46磷肥:过磷酸钙五氧化二磷12 ~20 钙镁磷肥五氧化二磷12 ~20 重过磷酸钙五氧化二磷45磷矿粉五氧化二磷30.31 ~36.21钾肥:硫酸钾氧化钾50 氯化钾氧化钾60复合肥:磷酸二铵氮18 五氧化二磷46磷酸一铵氮13 五氧化二磷39硝酸钾五氧化二磷13 氧化钾48磷酸二氢钾五氧化二磷24 氧化钾27三元复合肥氮12 五氧化二磷12 氧化钾12三元复合肥氮20 五氧化二磷20 氧化钾20。
农业部有机肥525标准
农业部有机肥525标准是中国农业部制定的有机肥使用标准,其中"5"代表有机质含量不低于50%,"2"代表全氮含量不低于2%,"5"代表有效磷酸含量不低于5%,"标准"代表其符合国家有机农产品标准要求。
本文将从有机肥的定义、有机肥的优点、有机肥525标准的具体内容及其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农业部有机肥525标准是为了规范和促进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而制定的。
具体而言,有机肥525标准要求有机质含量不低于50%,全氮含量不低于2%,有效磷酸含量不低于5%。
其中,有机质含量是衡量有机肥质量的重要指标,其高低直接影响肥料的肥效;全氮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关键养分,其含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有效磷酸是促进作物开花结果的重要养分,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
农业部有机肥525标准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该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有效避免低质量和伪劣的有机肥进入市场;另一方面,该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有机肥的质量水平,促进有机肥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有机肥的使用也有助于减少对化肥的依赖,降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健康。
综上所述,农业部有机肥525标准是中国农业部制定的一项有机肥使用标准,其以有机质含量不低于50%、全氮含量不低于2%、有效磷酸含量不低于5%为基本要求。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提高有机肥的质量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一、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推荐的土壤肥力分级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有关标准,将土壤养分含量分为以下级别(见下表)。
表1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星不同。
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对照或若参考这个标准,对要进行施肥的土地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状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索。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钼(Mo)、锌(Zn)、铜(Cu)、硼(B)、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坡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室的C、H、O、S及微量元索,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其中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级三、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1、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评分规则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选择土壤有机质、全氮(N)或碱解氮(N)、有效磷(P)和速效钾(K)共4个指标,各指标的评分规则如表1所示。
“高”等级中,“25-20”表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25的区间值”,其他类同。
2、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权重根据北京市土壤养分特点和各养分指标在土壤肥力构成中的贡献,参考历史资料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确定北京市土壤养分各参评指标权重值(表2)。
3、土壤综合养分指数计算计算每个评价地块的养分综合指数,采用加法模型:I=∑F i×W i (i=1,2,3,……,n),式中:I代表地块养分综合指数,F i =第i个指标评分值,W i=第i个指标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