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笔记

  • 格式:pdf
  • 大小:265.29 KB
  • 文档页数:1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教育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笔记备注

学生心理发展概念: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死亡整个生命进程发生的心理变化幼儿期——3到6、7岁:幼儿园

童年期——6、7岁到11、12岁:小学

少年期——11、12岁到14、15岁:初中

青年期——14、15岁到25岁:高中

发展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强调年龄阶段

定向性与顺序性——由……到……;不可逆

不平衡性——A与A比,强调速度;品德关键期:三年级、初中二年级

脑开发关键期:5岁前

外语学习关键期:10岁前

语言发展关键期:2岁前

差异性——A和B比

Ps:没有互补性

影响发展因素成熟:有机体的自然生长

练习和经验:个体在练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

社会性经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平衡化: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

价值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遵循儿童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概述内容: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

高级心理——语言符号系统

最近发展区

个性形成

内化学说

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

低级心理机能:动物进化的结果,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人和动物共有高级心理机能: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心理机能;人类独有

心理发展观: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低级机能不断转化成高级功能的过程

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标志

外界环境的信息向内在心理结构的信息的转化

通过对文化工具的使用,主动建构、主动学习

工具是基础,自我中心语言起最主要作用

过程:儿童喃喃自语——耳语--口唇动作--内部言语和思维,从而完成内化过程

概念:实际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在教学是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

依靠他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得到的启示:要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要创造最近发展区,提高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强调“学习最佳期限”

对教学影响交互式教学:双边活动,指向“最近发展区”

合作型学习:生生互动,小组朝共同目标前进

建设学习者班级社区:“举全村之力”,拓展“最近发展区”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概

社会心理发展理论,着眼于一是生理与社会的矛盾,二是积极选择与消极选择的矛盾关注社会因素也关注文化因素

第一个研究人的一生

①1-1.5信任对怀疑——建立信任感、克服怀疑

②2-3自主对羞怯——建立自主感、克服羞怯——关注自己阶段

③4-5主动感对内疚感——建立主动感、克服内疚——关注家人阶段

④6-12勤奋感对自卑感——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

⑤12-18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性别认同和能力认同——职业定向

⑥18-30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⑦30-60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⑧60后完善感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1、既注重社会因素,也注重文化因素

2、强调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情感,意识,认知等

3、贯穿人的一生的发展

1、过分注重本能,缺少对意志思维的认知活动

2、各个阶段主要矛盾的划分上存在绝对性

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

帮助学生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中学生不应当做“孩子”看待

不应在公众场合轻视青少年

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注意同伴之间的关系

性格差异概念: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差异:特征差异——态度:对社会、他人、集体、工作、自己

理智: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情绪: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主导心境

意志:行为的控制和调节

类型差异——外倾

内倾

智力测验斯坦福—比纳量表:最早

IQ=(MA/CA)X100(智龄除以实龄再乘以100)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离差

IQ=100+15Z(Z=实际智商与平均智商的差除以标准差)

学生心理健康概念:1989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

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心理健康问题小学生:多动症——7岁开始,8到10岁高峰

学困症——智力正常但听、读、写、算能力差(诵读、计算、绘画、交往能力差)

焦虑症——担心不能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不安并伴有恐惧情绪

厌学症——认为因素造成的情绪失调状态

中学生:焦虑症——考前极度紧张——肌肉放松法、系统脱敏法、自我暗示法

抑郁症——持久性的心境低落

强迫症——身不由己的思考、反复去做不希望执行的动作——森田疗法

恐怖症——社交恐怖最常见——系统脱敏法

人格障碍——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班杜拉社会学习中的奖励原理

心理辅导目标:基本目标——学会调适

高级目标——寻求发展

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结合、尊重与理解学生学生主体性、个别化对待、整体性发展

方法:心理辅导课程、教育教学渗透、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