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第六章(土压力)
- 格式:doc
- 大小:184.00 KB
- 文档页数:6
第六章 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第一节 概述第五章已经讨论了土体中由于外荷引起的应力,本章将介绍土体作用在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讨论土压力性质及土压力计算,包括土压力的大小、方向、分布和合力作用点,而土压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主要与土的性质及结构物位移的方向、大小等有关,亦和结构物的刚度、高度及形状等有关。
一、挡土结构类型对土压力分布的影响定义:挡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岩土工程建筑物,它是为了防止边坡的坍塌失稳,保护边坡的稳定,人工完成的构筑物。
常用的支挡结构结构有重力式、悬臂式、扶臂式、锚杆式和加筋土式等类型。
挡土墙按其刚度和位移方式分为刚性挡土墙、柔性挡土墙和临时支撑三类。
1.刚性挡土墙指用砖、石或混凝土所筑成的断面较大的挡土墙。
由于刚度大,墙体在侧向土压力作用下,仅能发身整体平移或转动的挠曲变形则可忽略。
墙背受到的土压力呈三角形分布,最大压力强度发生在底部,类似于静水压力分布。
2.柔性挡土墙当墙身受土压力作用时发生挠曲变形。
3.临时支撑边施工边支撑的临时性。
二、墙体位移与土压力类型墙体位移是影响土压力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
墙体位移的方向和位移量决定着所产生的土压力性质和土压力大小。
1.静止土压力(0E )墙受侧向土压力后,墙身变形或位移很小,可认为墙不发生转动或位移,墙后土体没有破坏,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墙上承受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0E 。
2.主动土压力(a E )挡土墙在填土压力作用下,向着背离填土方向移动或沿墙跟的转动,直至土体达到主动平衡状态,形成滑动面,此时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3.被动土压力(p E )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着土体的方向移动或转动,土压力逐渐增大,直至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形成滑动面。
此时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p E 。
同样高度填土的挡土墙,作用有不同性质的土压力时,有如下的关系:p E >0E > a E在工程中需定量地确定这些土压力值。
Terzaghi (1934)曾用砂土作为填土进行了挡土墙的模型试验,后来一些学者用不同土作为墙后填土进行了类似地实验。
《土力学》教程 6 土压力计算
在土力学中,土压力是指土壤对结构或者潜孔壁的压力。
它的计算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土压力计算的几个重要方面:
1. 土压力类型:
根据土体排列方向,土压力可分为垂直于墙面的压力(横向土压力)和平行于墙面的压力(竖向土压力)。
2. 土体受力情况:
土壤对墙面的压力主要是由于土壤重力和土壤内部摩擦力等因素引起的。
如果土壤是干燥的,那么对墙面的压力就主要受到土重力作用。
如果土壤是湿润的,则需要考虑土壤内部摩擦力对墙面的影响。
3. 土体参数的确定:
在计算土压力时需要先确定土壤的内部摩擦角和土壤的内摩擦系数。
这些参数通常可以通过计算土壤试验或者实验室试验来确定。
4. 土压力的计算公式:
在计算垂直于墙面的压力(横向土压力)时,可以使用库伦(Coulomb)公式:
P = KaγH^2/2
其中,“P”表示土压力,“Ka”表示土体活动系数,“γ”表示土体单位重量,“H”表示土体高度。
在计算平行于墙面的压力(竖向土压力)时,可以使用排土曲线法或者排土公式来计算。
排土公式中主要包括:卡苏戈(Katsugo)公式,里米曼(Remmingan)公式等。
以上就是土压力计算的一些重要方面,通过正确使用公式和参数可以实现更准确的土压力计算,在土木工程中确保结构和基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土力学第六章土压力计算第六章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第一节概述第五章已经讨论了土体中由于外荷引起的应力,本章将介绍土体作用在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讨论土压力性质及土压力计算,包括土压力的大小、方向、分布和合力作用点,而土压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主要与土的性质及结构物位移的方向、大小等有关,亦和结构物的刚度、高度及形状等有关。
一、挡土结构类型对土压力分布的影响定义:挡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岩土工程建筑物,它是为了防止边坡的坍塌失稳,保护边坡的稳定,人工完成的构筑物。
常用的支挡结构结构有重力式、悬臂式、扶臂式、锚杆式和加筋土式等类型。
挡土墙按其刚度和位移方式分为刚性挡土墙、柔性挡土墙和临时支撑三类。
1刚性挡土墙指用砖、石或混凝土所筑成的断面较大的挡土墙。
由于刚度大,墙体在侧向土压力作用下,仅能发身整体平移或转动的挠曲变形则可忽略。
墙背受到的土压力呈三角形分布,最大压力强度发生在底部,类似于静水压力分布。
2.柔性挡土墙当墙身受土压力作用时发生挠曲变形。
3.临时支撑边施工边支撑的临时性。
二、墙体位移与土压力类型墙体位移是影响土压力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
墙体位移的方向和位移量决定着所产生的土压力性质和土压力大小。
1•静止土压力(E0)墙受侧向土压力后,墙身变形或位移很小,可认为墙不发生转动或位移,墙后土体没有破坏,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墙上承受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E0。
2•主动土压力(E a)挡土墙在填土压力作用下,向着背离填土方向移动或沿墙跟的转动,直至土体达到主动平衡状态,形成滑动面,此时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3•被动土压力(E p)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着土体的方向移动或转动,土压力逐渐增大,直至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形成滑动面。
此时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E p。
同样高度填土的挡土墙,作用有不同性质的土压力时,有如下的关系:E p > E o > E a在工程中需定量地确定这些土压力值。
Terzaghi (1934)曾用砂土作为填土进行了挡土墙的模型试验,后来一些学者用不同土作为墙后填土进行了类似地实验。
第六章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第一节概述第五章已经讨论了土体中由于外荷引起的应力,本章将介绍土体作用在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讨论土压力性质及土压力计算,包括土压力的大小、方向、分布和合力作用点,而土压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主要与土的性质及结构物位移的方向、大小等有关,亦和结构物的刚度、高度及形状等有关。
一、挡土结构类型对土压力分布的影响定义:挡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岩土工程建筑物,它是为了防止边坡的坍塌失稳,保护边坡的稳定,人工完成的构筑物。
常用的支挡结构结构有重力式、悬臂式、扶臂式、锚杆式和加筋土式等类型。
挡土墙按其刚度和位移方式分为刚性挡土墙、柔性挡土墙和临时支撑三类。
1.刚性挡土墙指用砖、石或混凝土所筑成的断面较大的挡土墙。
由于刚度大,墙体在侧向土压力作用下,仅能发身整体平移或转动的挠曲变形则可忽略。
墙背受到的土压力呈三角形分布,最大压力强度发生在底部,类似于静水压力分布。
2.柔性挡土墙当墙身受土压力作用时发生挠曲变形。
3.临时支撑边施工边支撑的临时性。
二、墙体位移与土压力类型墙体位移是影响土压力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
墙体位移的方向和位移量决定着所产生的土压力性质和土压力大小。
1.静止土压力(0E )墙受侧向土压力后,墙身变形或位移很小,可认为墙不发生转动或位移,墙后土体没有破坏,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墙上承受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0E 。
2.主动土压力(a E )挡土墙在填土压力作用下,向着背离填土方向移动或沿墙跟的转动,直至土体达到主动平衡状态,形成滑动面,此时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3.被动土压力(p E )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着土体的方向移动或转动,土压力逐渐增大,直至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形成滑动面。
此时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p E 。
同样高度填土的挡土墙,作用有不同性质的土压力时,有如下的关系:p E >0E > a E在工程中需定量地确定这些土压力值。
Terzaghi (1934)曾用砂土作为填土进行了挡土墙的模型试验,后来一些学者用不同土作为墙后填土进行了类似地实验。
解:由题意知, 静止土压力系数为:0K 1sin =1sin 300.5土层中各点的静止土压力值为:0a 0b 01a0c 012a a e =0b e =K H =0.516216kPc e =K H +H =0.5162+189.8328.3kP 点:点:点:静止土压力的合力0E 为:00b 10b 0c 21111E e H +e +e H 162+16+28.3345.53kN m 2222静止土压力0E 的作用点距离墙底的距离0y 为:122200b120b 20c 0b 0H H H H 11y e H +H +e H +e e E 23223112322 162+3+163+28.31645.53232233.14m作用在墙上的静水压力合力w P 为:22w w 211P H 9.8344.1kN m 22静止土压力及水压力的分布如下图所示:e 0a =0e 0c =28.3kPa解:由题意知,墙背竖直且光滑,墙后填土表面水平,故使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
又知填土由两层无黏性土组成,故c 0 。
主动土压力系数:221a1222a230K tan 45tan 450.33332235K tan 45tan 450.271022墙背各点主动土压力强度为: a a1ab111a1a b211a2ac 1122a2d 1122ae =q K 200.3333 6.666kP b e =q+H K =20+18.530.333325.1642kP e =q+H K =20+18.530.271020.4605kP c e =q+H +H K 20+18.53+18.530.271035.501c e =q+H +H +kPa 点:点:点:点:33a2aH K 20+18.53+18.53+209.840.2710 46.5578kP 主动土压力的合力a E 为:a a b11b2c 2c d 3111E e +e H +e +e H +e +e H 22247.7453+83.9425+164.1176=295.8052kN m作用在墙上的静水压力合力w P 为:22w w 311P H 9.8478.4kN m 22总压力为:a w E E +P 78.4+295.8052=374.2052kN m 总压力E 的作用点距离墙踵的距离0y 为:1112a 0123b1a023b22303333322c b23c23d c2w 3H H H H e H +H +H +e e +H +H +e H +H 22321y E H H H H H H H +e e +H ++e H +e e +H 23223231169.983+221.9784+337.5983+112.8038+284374.2052.008+29.4848+104.53333.37m 主动土压力及水压力的分布如下图所示:习题6-3解:由题意得,填土为c 0的黏性土,填土受拉区的最大深度0qz主动土压力系数为:221a 15K tan 45tan 450.588822e a =6.666kPae d =46.5578kPa则0q 10z 0.89m 18主动土压力强度为:a a a e q+H K 10+1870.588821064.73kP 主动土压力a E 的作用点距离墙底的距离 0011y H z 70.89 2.04m 33被动土压力系数为:221p 15K tan 45+tan 45+ 1.698422p0p a e qK 10 1.6984+21043.0485kPp1p e q+H K 10+187 1.6984+210257.0469被动土压力的合力p E 为 p0p1pe +e 43.0485+257.0469E H 71050.3339kNm 22被动土压力p E 的作用点距离墙底的距离0y0p0p1p0p1H H H y e H +e e E 223177743.04857+257.046943.04851050.33392232.67m压力分布图如下图所示:q=10kpae a =64.73kPa习题6-4解:由题意知,墙背竖直且光滑,使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
第六章:土压力
名词解释
1、土压力:指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侧压力。
2、静止土压力:挡土墙在压力作用下不发生任何变形和位移,墙后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挡土墙背的土压力。
3、主动土压力:挡土墙背离土体方向移动时,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土压力降为最小值,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
4、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向着土体方向移动时,当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土压力达到最大值,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
5、挡土墙:为了防止土体的滑坡或坍塌而修建的支挡结构物。
简答
1、什么是土压力?分为哪几种?其定义和产生条件是什么?
答: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侧压力称为土压力。
根据墙的位移情况和墙后填土的平衡状态将土压力分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三种。
挡土墙在压力作用下不发生任何变形和位移,墙后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挡土墙背的土压力为静止土压力。
挡土墙背离土体方向移动时,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土压力降为最小值,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为主动土压力。
挡土墙向着土体方向移动时,当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土压力达到最大值,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为被动土压力。
2、朗肯理论和库仑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答:朗肯理论的基本假定:1、挡土墙墙背垂直;2、挡土墙墙后填土水平;3、挡土墙墙背光滑,墙与填土间无摩擦力,剪力为零。
库仑理论的基本假定:1、滑动破坏面为通过墙踵的平面;2、滑动土楔为一刚性体,本身无变形;3、墙后的填土是理想散粒体,土楔整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3、已知土体某点应力状态,定性绘出该点处于主动、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的摩尔圆。
答:如图中B 圆为主动极限平衡状态的摩尔圆,图中C 圆为主动极限平衡状态的摩尔圆。
4、挡土墙远离填土方向产生一段位移后,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即为主动土压力吗?为什么?
答:不一定,产生主动土压力有两个条件。
1、挡土墙背离土体方向移动;2、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土压力降为最小值,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才为主动土压力。
5、挡土墙设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答:1、初步设计挡土墙的断面尺寸;2、对挡土墙进行抗滑稳定、抗倾稳定、地基承载力大验算,分析是否满足稳定条件;3、若不满足稳定条件需重新假定断面尺寸,重复上述计算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4、对设计断面进行结构计算。
计算题
第1题
解:根据题意:
49.0)22045()245(21
21=-=-= tg tg K a ϕ 455.0)22245()245(22
22=-=-= tg tg K a ϕ kPa K c P a A 6.1949.0142211-=⨯⨯-=-= 存在受拉区
m K c Z a 16.249.05.1814
221
110=⨯==γ
kPa K c K h P a a B 86.4349.014249.075.18211111=⨯⨯-⨯⨯=-=γ上 kPa K c K h P a a B 73.42455.0122455.075.18222211=⨯⨯-⨯⨯=-=γ下kPa K c K h h P a a C 84.104455.0122455.0)75.1975.18(2)(2222211=⨯⨯-⨯⨯+⨯=-+=γγ总主动土压力为:
m kN E a /64.6227)73.4284.104(2
1773.42)16.27(86.4321=⨯-+⨯+-⨯⨯= 合力的作用点位置为:
m h 94.264
.6223739.2175.377.42)284.47(14.106=⨯+⨯⨯++
⨯=
第2题 解:根据题意:
283.0)23445()245(21
2=-=-=
tg tg K a ϕ kPa K c
qK P a a A 69.5283.0122283.0252-=⨯⨯-⨯=-= 存在受拉区
m q K c Z a 06.119
25283.01912220=-⨯=-=γγ kPa K c K h q P a a B 82.15283.0122283.0)41925(2)(1=⨯⨯-⨯⨯+=-+=γ
kPa K c
K h h q P a a C 14.27283.0122283.0)41041925(2)(21=⨯⨯-⨯⨯+⨯+=-++=γγ总主动土压力为:
m kN E a /2.1094)82.1514.27(2
1482.15)06.14(82.1521=⨯-+⨯+-⨯⨯= 合力的作用点位置为:
m h 5.22
.109344)82.1514.27(212482.15)284.47(26.23=⨯⨯-⨯+⨯⨯++
⨯=
第3题
解:根据题意:
283.0)23445()245(22=-=-=
tg tg K a ϕ m q K c Z a 26.22030283.02020220=-⨯=-=
γγ m KN Ka z H E a /54.169283.0)26.210(202
1)(21220=⨯-⨯⨯=-=γ 作用点位置 m h 58.23
26.210=-= 挡土墙自重
W=B ×H ×γ混=3.8×10×22=836KN/m
作用点位置 a=2
B =1.9m 抗滑稳定性验算
F S 滑=a
o E b C tg W ⋅+⋅0φ =54.1698.32010836⨯+︒⨯tg =1.1<1.3 ∴该挡土墙不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抗倾稳定性验算
F S 倾覆=h E a W a ⋅⋅=58
.254.1699.1836⨯⨯=3.63>1.6 ∴ 该挡土墙满足抗倾覆稳定性要求。
第4题
解:根据题意可知:
49.0)22045()245(21
21=-=-= tg tg K a ϕ
333.0)23045()245(22
22=-=-= tg tg K a ϕ Kpa K c P a A 0.147.010221-=⨯⨯-=-= 故出现拉力区
拉力区深度 m K C Z a o 54.121
11==γ kPa K c K h P a a B 62.449.010249.021921111=⨯⨯-⨯⨯=-=γ ()kPa K c K h h P a a c 42.1449.010249.02102192)(1112'111=⨯⨯-⨯⨯+⨯=-+=γγ上()kPa K h h P a c 31.19333.0210219)(22'111=⨯⨯+⨯=+=γγ下
()kPa K h h h P a D 29.41333.0611210219)(23'22'111=⨯⨯+⨯+⨯=++=γγγ
m kN E a /2026)29.4131.19(2
12)42.1462.4(21)54.12(62.421=⨯++⨯+⨯+-⨯⨯=
m KN H Pw /320810212122=⨯⨯==ωωγ m KN P P P a /522320202=+=+=ω
合力的作用点位置为:
m h 6.2=
第5题
解:根据题意:
361.0)2
2845()245(22=-=-= tg tg K a φ 拉力区高度 034.05.1970361.05.1923
220>=-⨯⨯=-⨯=m q K C
z a γγ 故存在拉力区 kPa K C K q p a a A 37.2361.0232361.0702-=⨯⨯-⨯=⨯-⨯= kPa K C K q H p a a B 91.46361.0232361.0)7075.19(2)(=⨯⨯-⨯+⨯=⨯-⨯+=γ主动土压力大小为:
m kN z H p E B a /21.156)34.07(91.462
1)(210=-⨯⨯=-⨯⨯= 挡墙自重为:m kN A G /6.53772.324=⨯⨯=⨯=砼γ 滑动面上的摩擦系数为:213.00==φμtg
粘聚力为:m kN B C C /6.252.380=⨯=⨯=
抗滑稳定性验算
30.1][9.021
.1566.256.537213.0=<=+⨯=+⨯=Fs E C
G K a μ ∴该挡土墙不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根据公式计算承载力系数39.7=c N 93.4=q N 93.3=γN
kPa c N d N p f c q cr 04.2182339.793.45.05.19][=⨯+⨯⨯=+==γ
m G
G z H E B G C a 96.0334.072.15622.36.537320=-⨯-⨯=-⨯-⨯
= m C B e 64.096.02
2.32=-=-= kpa kpa B e B G p 6.33/6.369)2.364.061(2.36.537)61(max min -=⨯±=±= 0min <p
kPa f p 6.261][2.16.369max =>=
∴该挡土墙不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