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对民主政治的批判与哲学王统治
- 格式:ppt
- 大小:687.50 KB
- 文档页数:32
柏拉图哲学家统治思想柏拉图哲学家统治思想柏拉图哲学家统治思想摘要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一书中提出了哲学家统治的思想。
依据著作本身本文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全面梳理。
这一思想究竟是如何被提出来的,提出的依据又是什么,又是怎样得以实现的,对于我们又有哪些启示。
本文试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索与解答。
关键词柏拉图哲学家哲学政治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一书中提出了哲学家统治的思想,可以说这一思想贯穿了整个著作,是《理想国》的核心与精华所在。
全面解读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理解柏拉图,理解《理想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哲学家统治思想的提出《理想国》一书以探讨什么是正义开始,敢说真话、欠债还债就是正义?助友害敌就是正义?强者的利益就是正义?选择正义是因为没有力量去干不正义,或仅仅是为了得到正义的好名声?各种说法莫衷一是。
那么正义与不正义本身到底又是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采取了由大见小的方法,即首先探讨城邦的正义,然后再考察个人的正义。
城邦的建立是为了满足人类多样化的需求,因为每一个人都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给自足。
个人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每个人在适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这样就会为城邦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东西。
在不同天性的人为了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而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城邦里有必要进一步维护和加强这种专业上的分工,在论证分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时,柏拉图这样写道“人性好象铸成的许多很小的钱币,它们不可能成功地模仿许多东西,也不可能做许多事情本身。
所谓各种模仿只不过是事物本身的摹本而已”,“从小到老一生连续模仿,最后成为习惯,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城邦里因此有了统治者、护卫者、农民以及其他技工的划分。
这样建立起来的城邦就是一个善的城邦,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美德。
城邦因是有很好的谋划的所以是智慧的,因护卫者是勇敢的所以是勇敢的,因是天性优秀的部分统治着天性恶劣的部分所以是节制的,因“能够使节制、勇敢、智慧在这个城邦产生,并在它们产生之后一直保护着它们的这个品质了”,所以是正义的。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政治哲学:建构理想统治
导言
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中,他探讨了一个政治哲学的经典课题:如何建构一个理想的统治体制。
本文将从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几个经典对话入手,探讨他对政治理念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理想统治的构想。
对话一:关于哲学家王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立了一个理想的统治体制,其中包括了哲学家王的
概念。
他认为真正有智慧和道德良知的人应该成为统治者,以确保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对话二:守护者阶级的选拔
柏拉图认为,只有具备哲学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人才能成为守护者,保障社会的
稳定。
他提倡通过教育来选拔和培养统治者,而非基于家族背景或权力关系。
对话三:三阶级制度
柏拉图构想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结构,分为哲学家王、守护者和生产者三个阶级。
哲学家王统领政治决策,守护者捍卫正义,生产者负责生产和劳动,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共生。
结论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政治哲学思想关乎建构理想统治体制,强调智慧与道德的重
要性,并通过教育和选拔确保了统治者的合法性。
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价值和启示。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政治哲学:构建理想统治与治国之道
在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中,他阐释了他的政治哲学,提出了构建理想统治
和治国之道的思想。
以下是柏拉图对话录中关于政治哲学的精华内容:
1. 理想统治的构想
柏拉图认为理想的统治应当由哲学家王者或者哲学家政权来实施,因为哲学家
具有智慧和正义的品质,能够引导人们追求真理、美德和理想。
哲学家应当担任统治者的角色,指导人们向着最高境界迈进。
2. 三个阶级划分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社会分为哲学家、卫士和劳动阶级三个阶级。
哲学家担任统治者,卫士负责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劳动阶级从事生产与劳动。
这种分工的安排旨在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 正义的本质
对于正义,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每个人履行自己职责的状态。
只有当每个人都
能够做到与自己的本性相符的事情时,整个社会才能实现和谐与正义的状态。
4. 治国之道
柏拉图强调,统治者应当具备智慧、公正、勇气和节制等品质,才能够领导国
家走向繁荣与稳定。
同时,作为统治者,应当注意人民的幸福与利益,推行以德治国、治理国家的思想。
从《理想国》中可以看到,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主张关注理想国家的建立和正义
的实现,以及统治者的品质和治国之道。
这些思想对后世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思考。
以上是柏拉图对话录中相关的政治哲学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和思考。
以上文章对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代哲学家柏拉图的政治理论与社会治理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政治理论与社会治理观点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柏拉图的政治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其中的“理想国”概念成为了他政治思想的核心。
柏拉图认为,理想的国家应该是由哲人统治的。
他将哲人与统治者联系在一起,认为只有具备哲学思维能力的人才可以真正了解普遍的真理和正义,从而确保最好的统治。
这种观点与他的“哲人王”理论相呼应,即只有真正懂得智慧和真理的人才能够成为国家的领导者。
柏拉图认为哲人应该接受专门的教育,培养他们专注于追求真相和公共利益。
他们必须超越私利,把公共利益置于个人之上,以保证国家的良好发展。
柏拉图的政治理论也涉及到社会阶级的问题。
他认为人类社会应该由三种阶级组成:哲人统治者、守卫者和生产者。
哲人统治者负责制定法律和实施政策,守卫者则负责保卫国家的边界和维护社会秩序,而生产者主要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柏拉图认为,每个阶级都应该履行自己的责任,相互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以保证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共同体”。
他认为人们应该团结在一起,共同追求国家的利益和幸福。
个人的私利应该服从于整个集体的利益,柏拉图强调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主张个人的行为和利益应该与整个共同体的发展相一致。
这种观点对于社会治理非常重要,它提醒我们要关注整体的利益,而不是个体的私欲。
另外,柏拉图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哲人和统治者的关键,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们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柏拉图提倡全面教育,包括理论知识和体能训练,以培养人们的全面素质。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和训练,使人们在思维和品德上得到培养,从而为将来的统治者和领导者做好准备。
总体来说,柏拉图的政治理论与社会治理观点体现了他对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高度关注。
他强调了理想国家应该由哲人统治,阶级分工明确,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同时重视教育的重要性。
理想国:哲学与政治的相互作用引言《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部重要著作,涉及了广泛的主题,包括政治、正义、教育和美德等。
本文将探讨《理想国》中哲学与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重点分析柏拉图对于政治优秀人才选拔、统治者贤良导师和思维者王者理念。
政治优秀人才选拔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他独特的观点来选拔执政者。
他认为应该通过智慧良好的人来统治城邦,并称之为“哲王”。
这种方法被称为“哲学君主制”。
根据柏拉图的观点,只有那些经过严格思辨和哲学训练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公共利益和正义,并为其服务。
因此,他认为只有那些达到灵魂最高境界的哲学家才能胜任执政者的角色。
这种选举方式确保了智慧和道德高尚的领导者。
然而,《理想国》中也提到了一种理论“哲者王的明暗两面”。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哲学家应当使自己远离权力,并拒绝成为统治者。
因此,这一选举方式遭受了一些批评。
统治者贤良导师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讨论了统治者应该是一个贤良导师的概念。
他认为真正优秀的统治者不仅要通过哲学训练来培养智慧,还要具备高尚品格、道德价值观和公共利益意识。
柏拉图强调,只有那些具备这种品质和能力的人才能成为合适的领导者。
这样的领导者将以自己作为范例来影响整个城邦,并对其居民进行正确教育和塑造。
这种思想融合了政治和教育之间相互依赖、互补关系。
思想者王者理念《理想国》中引入了“思想者王者”这个概念,表达了柏拉图对于最高形式政权的理念。
根据他的观点,真正优秀的统治者应该是智慧、善良和公正的。
思想者王者应当从哲学家中选举产生,并通过他们的智慧领导城邦。
他们要以理性和道德的准则来制定合理而公正的法律。
思想者王者将在政府中扮演重要角色,指导政策决策,并确保社会达到正义和幸福。
总结《理想国》体现了柏拉图对于哲学与政治相互作用的深刻思考。
他提出了以哲王为核心的选拔制度、统治者贤良导师概念以及思想者王者理念等观点。
这些观点展示了柏拉图对于如何建立一个稳定、公正和幸福的社会所提出的特殊见解。
理论月刊2007年第1期学术论坛摘要:本文对柏拉图反民主思想中的反民主成分与民主成分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又做了简要评价,认为柏拉图反民主思想是有一定价值的,无论从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是从它对现代的影响来考虑,都不应该将它完全地加以否定。
关键词:柏拉图;民主;反民主;整体主义中图分类号:D0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7)01-0071-03柏拉图反民主思想:阐释、分析与评价徐百军(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300387)一、概念的界定:从民主到反民主关于民主的概念在柏拉图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美国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很可能是雅典人创造了民主(democracy或demokratia)一词,这一词语来源于希腊语demos(即人民)和希腊语kratos(即统治)这两个词的组合。
在当时的雅典,demos一词通常是指全体希腊人民,有时仅仅指普通民众或仅指穷人;有时,民主一词也被贵族批评家们当做一种用来表达对普通人民的蔑视的称呼。
[1]作为生活于那个年代的柏拉图也必然会认同关于民主概念的这一界定。
其实在柏拉图那里民主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政体的民主概念。
他把民主定义为一种社会形式,这种社会“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确保每一个个体都可“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模式”。
柏拉图认为这种对政治平等和自由的崇尚是民主的标志,也是它最可悲的特点之根源。
[2]基于对民主概念的这一界定,柏拉图的“社会地位和他的家庭联系是很容易使他鄙视民主制的”。
[3]他对民主的这种态度流露于他关于民主思想的字里行间。
在这里,可以用反民主这一概念来概括柏拉图有关民主的思想,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柏拉图反民主并非完全反对民主本身,而是反对实行民主的时间,他认为民主不适合当时的条件,所以反对;第二是柏拉图的反民主思想中又是含有民主成分的。
二、柏拉图对民主与现实矛盾性的论证柏拉图生活的年代,正值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遭到失败,民主制出现危机,整个希腊城邦制度也走向衰落的时期。
哲学王: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
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
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
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
他认为,这体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
这样城邦才会发展,个人才会完善。
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1.城邦的理念是至善。
城邦的正义体现在社会分工上。
2.哲学家治国要做到:1建立社会分工制2在哲学家和军人内部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3教育等出于政治目的,靠人治,忽视法治。
3.整体主义思想,文化专制主义的始作俑者。
评价:1.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哲学家,是对希腊民主制度的否定。
2.体现了文化专制主义精神。
3.忽视了法律的作用阿奎那: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合身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神学大全》是他最重要最系统的着作。
坚持基督教信仰,致力于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他论证了教权高于俗权,以阐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
他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基督教神学具有重大影响,有“神学界之王”之称。
上帝之城: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
他认为,上帝之城可以由教会来代表,世人之城可以由异教国家来代表。
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
双城理论是古罗马时期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
奥古斯丁依据双城论所提出的教会与国家关系的主张,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基本信条,对中世纪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奥古斯丁本人也因此在基督教会内享有巨大的声望。
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政治哲学:重新思考统治与公正
引言
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探讨了众多政治哲学问题,引领人们重新思考统治与公正的关系。
本文将从柏拉图的对话录中选取几段重要对话,拆解其中的政治哲学思想,并就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进行探讨。
对话一:关于哲人王
柏拉图认为,理想的政治体制应当由哲人王领导,因为哲人具有理性和智慧,能够超越私利,最适合担负起统治的责任。
哲人不为金钱、权力所诱惑,而是以追求真理和公正为导向。
对话二:关于“阶级特性”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不同阶级各司其职,每个人依照其天赋和能力所处的位置,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社会结构。
这种“阶级特性”形成了柏拉图对于社会公正的一种理解方式。
对话三:关于教育的重要性
柏拉图认为,良好的教育是理想国的基石,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培养出合格的统治者和公民,从而确保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现代启示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对现代社会仍有着深远的启示。
在一个复杂多元的世界中,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统治与公正的关系,通过建立有效的政治体制、推动社会公正和提升教育水平,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结语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政治哲学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引导我们建设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理念成为现实!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政治哲学的精彩内容,希望能为读者带来思考和启示。
感谢阅读!。
柏拉图力主哲学王之治的原因:
1、历史背景:柏拉图的一生处于雅典政治的急剧变革时期,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给社会带来的混乱,特别是知道自己的恩师被处死后,他开始憎恨和鄙视雅典的民主制,从而提出了哲学王治国。
2、哲学家的特性是智慧、节制、理性。
“美德即知识”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提出的哲学观点,柏拉图从于苏格拉底时也继承了这一观点。
“美德即知识”的原则是成为统治者的依据之一,也是统治者必须具备的德行素质。
3、柏拉图认为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而柏拉图的社会分工思想也是他力主哲学王之治的重要原因。
他认为国家分为三个等级:统治者(哲学家)、辅助者(军人)和生产者等级。
并且给每个等级赋予应该有的美德即: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而只有有智慧的哲学家才能统治国家。
xx“哲学xx”思想述评xx哲学王的思想是《理想国》(以下简称《理》)这本书的核心,也是柏拉图(以下简称柏)写作本书的意图之所在。
本文意欲简要地说明这一思想的内容、逻辑以及《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以下简称《开》)一书中波普尔(以下简称波)对这一思想的批评,最后是我的一些想法。
(一)哲学xx思想的内容:对该思想的论述,主要集中于本书的从第五卷后半部分中对哲学的论述到第七卷的篇幅中。
"只有在某些必然性碰巧迫使当前被称为无用的那些极少数的未腐败的哲学家,出来主管城邦(无论他们出于自愿与否),并使得公民服从他们管理时,或者,只有在正当权的那些人的儿子、国王的儿子或当权者本人、国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爱上了真哲学时--只有这时,无论城市、国家还是个人才能达到完善。
"(《理》P251)简言之,哲学家作统治者,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这便是"哲学王"的政治主张。
也即,是谁应当统治者以及统治者应当符合何种标准的问题。
当然,这一主张是与柏对世界本质看法的理念论、哲学本身的特性、哲学家的特性以及哲学家的职责及其培养(即统治者变成哲学家)等等问题的论述紧密相联的。
前面三个方面是该思想的逻辑基础,将在本文的下一部分论及;最后一方面即哲学家的职责及其培养问题是"哲学王"主张应有的组成部分,所以先在本部分简述。
有关哲学家的职责,柏强调了两点:优生、教育及制定法律。
优生方面,即由他们挑选天性最优秀的男女婚配,婚配过程由统治者秘密操作,以抽签的形式决定;以此生育出天性最好的婴儿。
教育方面,他们在不知道自己父母的情况下被送至育儿院,接受音乐和体育方面的良好训练,以期成为合格的护卫者。
并为以后成为哲学王打好基础。
最后一方面,哲学家应为城邦制定法律,因为要是国家稳定而不分裂、不出现衰退,就必须是国家神圣形式或理念的真实仿制品;而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看到并仿制神圣的原物。
哲学王的后继者的问题,即哲学家的培养问题。
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基本内容对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的实现,柏拉图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同家最高权力上。
由哲学家治国。
是柏拉图提出的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
他之所以给哲学家以如此待殊的地位,是由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决定的,他指出,现实城邦政制可分为四种类型,即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
这四种政体一律都是坏的,且一个比一个更坏。
柏拉图对这四种政治的批评集中在社会的分裂和混乱、统治者的无知无能和人的品性堕落等方面。
其中,他特别指出人的品性是政治的基础。
而人的品性的堕落是政治败坏的根源、要改造现实的不良政治.必须从改选人的品性入手,柏拉图相信,只有哲学家才能承担这个使命。
柏拉图赋予哲学家特殊的内涵。
根据他的描述,哲学家的本质特征无疑是具有知识、但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柏拉图刻意区分了“知识”和“意见”两个范畴。
他把一般人所谓的知识归结到“意见”范畴。
只有哲学家才具有“知识”。
它是对”理念”的把握。
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至于其他人,包括其他学者的知识只是“意见”而已。
包就是说,只有哲学家才达到了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家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
根据专业分工的原则,治国是—门专门的知识,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掌握它、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执政,同时柏拉图接受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信念,认为善处于知,恶出于无知。
没有人有意作恶或无意为善,人一旦有了关于善的真知识,就会具备完善的德行。
哲学家是最有智慧的人,也是唯一掌握了真知识的人,因而必然是德行最完美的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矫正国人恶劣的品性。
柏拉图赋予哲学家的独特素质和地位,意味看他们肩负着非凡的使命。
要把他们所看到的天上的国家原型在人世间予以实现、将绝对的正义、至善的国家理念贯彻到现实的城邦生活中。
这样,所谓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他把这种哲学家视为城邦的”拯救者”。
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及评析□陈为福(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哲学王处于核心地位,也是正义城邦借以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只有哲学家才懂得事物的实在知识和善本身的知识,从而能够按照神圣的原理描绘出理想的政治制度。
同时这一思想的整体主义价值观有极权主义倾向,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理想国柏拉图哲学王一、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柏拉图对哲学王的崇拜可以从他的一句经典名言中看到"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着目前我们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的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那些得此失彼不能兼有的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排除出去。
否则的话……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
"柏拉图对哲学王思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的:(一)正义城邦"正义"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思想支柱,也是他构建"理想国"的出发点和归宿。
柏拉图所谓的"正义",即不是"欠债害债"意义上的正义,也不是"把善给予敌人"意义上的正义,而是"德性"意义上的正义;同时,"正义"也不应该仅仅是"个人的正义"而应当是"整个城邦的正义"。
柏拉图对城邦的构想就是以这种正义为基础的。
柏拉图天才的认识到社会的产生在于每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每个人必须依靠别人才能生活;并且每个人如果在国家里只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出于效率的考虑,则比他执行多项的职务更好。
为了对应这一理论他把公民分为三个等级:手工业者及商人、武士和统治者。
手工业者和商人是城邦的供给者,他们并不参与统治;武士是城邦的维护者,他们属于统治集团,其天性是勇敢;统治者是按正义的理念,统治者城邦,其天性是智慧。
三个等级共同的天性是节制,即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在谁应该统治这个问题上具有一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