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网络集
- 格式:doc
- 大小:380.50 KB
- 文档页数:8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xary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内含核糖体6、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7、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 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G 2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1.211.22癌细胞的特点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扁平梭形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G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1.24细胞的死亡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含核糖体6、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7、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 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G 2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1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 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nmx-=……………………………………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xmay18-=…………………………………………②或者xary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DNA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G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1.22癌细胞的特点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内含核糖体6、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7、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G 2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1.211.22癌细胞的特点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本章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学习笔记知识网络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学习目标] 1.认同在科学探究中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提出新概念以及应用符号体系表达概念的重要性。
2.通过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培养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的科学思维。
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优点豌豆的特点优势____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一般都是________具有易于区分的______且能够稳定地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遗传给后代花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子代个体数量较多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结果更可靠,且偶然性小2.相关概念(1)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如植物的______________、同株异花传粉均属于自交。
(2)相对性状:______生物的______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3)父本和母本: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提供花粉的植株叫________,接受花粉的植株叫________。
判断正误(1)玉米的黄粒与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2)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是一对相对性状()(3)小鼠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任务一:杂交实验的一般流程1.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图中的序号完善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步骤。
①(________)→套袋→②(________)→套袋。
(2)上述实验中父本和母本分别是哪株豌豆?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什么时间对豌豆进行去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二次套袋前,虽然已经完成了人工传粉,但存在部分传粉不成功的可能,如果不套袋,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套袋是防止____________、保证父本的花粉来自杂交实验指定父本的有效措施。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三章细胞的必备结构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章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学习笔记本章知识网络第1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学习目标] 1.简述传统发酵技术的特点,说出常见的传统发酵食品。
2.概述微生物发酵的原理。
3.尝试制作泡菜、果酒和果醋,说出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优点与不足。
一、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1.发酵的概念发酵是指人们利用________,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________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2.腐乳的制作(1)参与的微生物:酵母、________和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2)腐乳的特点: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__________和氨基酸,味道鲜美,易于________________,便于________。
3.传统发酵技术(1)概念:直接利用________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______、________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
(2)类型: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________发酵及________发酵为主,通常是家庭式或________式的。
(3)发酵产品: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食品有腐乳、酱、__________、醋、__________和豆豉等。
判断正误(1)发酵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缺氧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2)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参与腐乳发酵()(3)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真菌的有氧呼吸()任务一:建构发酵的概念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夏禹时期,已有了关于杜康造秫酒的传说。
我国酿造白酒的工艺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白酒一般是以谷物为原料,加酒曲发酵而成的。
资料二1857年,法国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酒精发酵是由活的酵母菌引起的。
资料三酒曲是用来酿酒的一种原料,又称块曲或砖曲,以大麦、小麦、豌豆等为原料,经过粉碎,加水混捏,压成曲醅,形似砖块,大小不等,让自然界各种微生物在上面生长而制成。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化合物分类兀素组成主要生理功能水① 组成细胞② 维持细胞形态 ③ 运输物质④ 提供反应场所 ⑤ 参与化学反应 ⑥ 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 ⑦ 调节渗透压无机盐① 构成化合物(Fe 、Mg ) ② 组成细胞(如骨细胞)③ 参与化学反应④ 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糖类单糖 二糖 多糖C 、H 、O① 供能(淀粉、糖兀、葡萄糖等) ② 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③ 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 组成细胞壁(纤维素)脂质脂肪磷脂(类脂) 固醇C 、H 、O C 、H 、0、N 、P C 、H 、0① 供能(贮备能源) ② 组成生物膜③ 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 Vit.D )④ 保护和保温 蛋白质单纯蛋白(如胰岛素)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C 、H 、0、N 、S(Fe 、Cu 、P 、Mo )① 组成细胞和生物体② 调节代谢(激素) ③ 催化化学反应(酶) ④ 运输、免疫、识别等 核酸DNA RNAC 、H 、0、N 、P① 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② 控制生物性状③ 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物质试剂操作要点颜色反应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临时混合加热砖红色脂肪苏丹川(苏丹W)切片高倍镜观察桔黄色(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先加试剂A 再滴加试剂B紫色DNA二苯胺加0.015mol/LNaCI 溶液5MI沸水加热5min蓝色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一一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名称化学组成存在位置膜结构主要功能线粒体蛋白质、呼吸酶、RNA、脂质、DNA动植物细胞双层膜能量代谢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蛋白质、光合酶、RNA、脂质、DNA、色素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内质网蛋白质、酶、脂质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单层膜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加工、运输有关咼尔基体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运输、加工、细胞分泌、细胞壁形成溶酶体:蛋白质、脂质、酶细胞内消化核糖体蛋白质、RNA、酶无膜合成蛋白质中心体蛋白质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关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n三个通过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 DNA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DNA 含量2a T 4a 4a 4a 4a 2a 染色体数目(个) 2N 2N 2N 4N 2N 染色体单数(个) 0 4N 4N 0 0 染色体组数(个) 2 2 2 4 2 同源染色数(对)NNN2NN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 2N 个,未复制时DNA 含量为2a 。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网络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概述: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进出。
3. 细胞核:包含DNA,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4. 细胞质:包含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是细胞内主要的代谢场所。
5. 细胞器:如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等。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定律: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DNA结构与复制:DNA双螺旋结构,半保留复制方式。
3. RNA与蛋白质合成:转录和翻译过程。
4. 基因突变与修复:突变的类型、影响及修复机制。
5. 生物进化: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等进化机制。
三、生物多样性与分类1. 生物分类原则:基于形态、生理、遗传等特征进行分类。
2. 域、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等级。
3.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结构特征与生活方式。
4. 植物界:从藻类到种子植物的进化及特征。
5. 动物界: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进化及特征。
四、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
2. 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3. 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维持生态平衡的方法。
4. 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5.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五、人体生理与健康1. 人体结构概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层次结构。
2.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循环。
3. 呼吸系统:肺的通气、气体交换。
4. 消化系统: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
5. 内分泌系统:激素的调节作用与重要性。
六、植物生理1. 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2. 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3. 植物的水分吸收与运输:根部吸水、蒸腾作用。
4. 植物生长与发育:生长素、赤霉素等植物激素的作用。
5. 植物的繁殖: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的方式与特点。
七、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1. 分子生物学基础:核酸、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高中生物知识网络记忆图例1.水盐平衡的调节
下丘脑下丘脑产生激素真不少通过垂体控性甲体温调节是中枢血糖平衡功不小水盐代谢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了
2.血糖平衡的调节
4.
机体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通过识别“自己”
与“非已”,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
6.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7.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
8.
癌细胞的特点
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
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
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
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
扁平梭形 球形
成纤维细胞癌变
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癌细胞膜表面含肿瘤抗原,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
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无氧供能 可移植在异种生物体内生长,形成癌瘤
主要是细胞免疫
永生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