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复式记账法的运用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10
会计第三章等式与复式记账-图文202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纲辅导教材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一、会计等式的含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权益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通常把这个等式称为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平衡公式。
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也称之为会计恒等式。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例】2022年1月2日,A企业收到所有者追加的投资50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使银行存款增加了500000元,即等式左边的资产增加了500000元,同时等式右边的所有者权益也增加500000元,因此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
【例】2022年1月10日,A企业用银行存款归还所欠B企业的货款20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使A企业的银行存款即资产减少了20000元,同时应付账款即负债也减少了20000元,也就是说等式两边同时减少20000元,等式依然成立。
【例】2022年1月15日,A企业用银行存款80000元,购买一台生产设备,设备已交付使用。
这项经济业务使A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了80000元,但同时银行存款减少了80000元,也就是说企业的资产一项增加一项减少,增减金额相同,因此资产的总额不变,会计等式依然保持平衡。
【例】2022年1月28日,由于资金周转困难,A企业向银行借入100000元直接用于归还拖欠的货款。
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应付账款减少了100000元,同时短期借款增加了100000元,即企业的负债一项减少一项增加,增减金额相同,负债总额不变,等式仍然成立。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变动的方式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1.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仍然保持平衡。
2.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仍然保持平衡。
3.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左边即资产内部的项目此增彼减,增减的金额相同,变动后资产的总额不变,等式仍保持平衡。
会计基础第三章复式记账法1. 简介复式记账法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通过记录每项经济交易的借方和贷方,以实现会计等式的平衡,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报告中。
本文将介绍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记账流程、常见交易类型以及理解和解决记账错误的方法。
2.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复式记账法基于会计等式的原理,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根据该等式,每一笔经济交易都应该对应着至少两个账户的借贷方向,保证借方和贷方金额的总和相等。
这样可以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复式记账法的记账流程复式记账法的记账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交易类型首先,需要确定每一笔交易的类型,例如收入、支出、资产增加或负债增加等。
3.2 确定借贷方向根据交易类型和会计规则,确定每个账户在该交易中的借贷方向。
通常情况下,收入、资产增加的借方是正数,而支出、负债增加的贷方是正数。
3.3 记账根据确定的借贷方向,将交易金额记录在相应的账户中。
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应该相等。
3.4 检查平衡在完成记账后,需要检查借贷方金额是否平衡。
如果不平衡,可能是记账错误或者遗漏了某些账户。
4. 常见交易类型及记账示例以下是常见的交易类型及其相应的记账示例:4.1 销售商品•交易类型:收入类•记账示例:账户借方贷方库存1000销售收入10004.2 购买货物•交易类型:支出类•记账示例:账户借方贷方采购成本1000库存10004.3 借款•交易类型:负债增加类•记账示例:账户借方贷方现金1000长期借款10005. 理解和解决记账错误的方法在使用复式记账法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记账错误。
常见的记账错误包括借贷方金额不平衡、错误的账户选择、错误的借贷方向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5.1 仔细检查交易凭证在记账之前,要仔细检查交易凭证,确保金额和账户选择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错误,及时进行修改。
5.2 逐笔核对在完成记账后,逐笔核对借贷方金额是否平衡。
第一单元授课计划
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本章内容概述: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正确理解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掌握账户结构、复式记账原理与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知识,了解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涉及章节:
第三节账户的设置(1课时)第四节复式记账原理(1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了解会计科目设置意义和原则;
熟记会计科目名称和类别;
熟练地叙述账户结构;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原理;
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各类别账户的结构。
教学重点:
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类别;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
账户的结构。
教学难点:
对“借”、“贷”记账符号的理解;
区分不同类别的账户结构。
思考与训练
试说明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与联系?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课后练习。
下一单元预习内容要求
第四节复式记账原理第五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第二单元授课计划
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本章内容概述: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正确理解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掌握账户结构、复式记账原理与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知识,了解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涉及章节:
第四节复式记账原理(1课时)
第五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1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进一步理解借贷记账法;
初步掌握编写会计分录,登记T型账户以及编制试算平衡表的能力;
熟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教学重点:
会计分录三要素;
试算平衡表;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教学难点:
正确编写九大类型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正确理解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思考与训练
什么叫会计分录?编制会计分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平行登记的规则是什么?
试说明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的方法。
课堂练习。
下一单元预习内容要求
实训一账户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