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类作文高分策略
- 格式:docx
- 大小:18.67 KB
- 文档页数:4
漫画作文答题技巧说起漫画作文,那可真是让不少同学头疼的事儿。
但别怕,今儿个我就把自己琢磨出来的一些小技巧跟大家唠唠,保证让你觉得这事儿也没那么难搞。
就拿我自己的一次经历来说吧。
有一回考试,试卷上就出现了这么一幅漫画。
画里呀,有一个小孩站在一堆书旁边,累得直喘气,书都快堆到天上去了,小孩脸上那表情,简直是苦不堪言。
我拿到这漫画,先是不慌不忙地仔细瞧了几遍。
这第一遍呢,我就纯看,不思考,就像逛街似的,先把“街景”整个扫一遍。
然后第二遍,我就开始琢磨这画里的细节。
你瞧那小孩的汗珠,一颗颗豆大的,顺着脸颊往下淌,那眼神里透露出的无奈和疲惫,仿佛都能从纸上溢出来。
还有那堆书,有的书角都卷起来了,有的书皮都破了,一看就是被翻了好多遍。
这时候,我心里就有底了。
接下来,我就开始想这漫画到底想说啥。
是说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大?还是说读书方法不对,光堆数量不管质量?我又结合了一下题目给的提示,心里大概就有个方向了。
然后呢,我就开始构思我的作文。
开头,我可没啰嗦,直接就点明了漫画的主题,说这画反映了孩子们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
接着,我就详细描述了漫画里的那些细节,把我刚才看到的、想到的,一股脑儿都写进去。
我写那小孩的汗珠“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掉,每一颗汗珠仿佛都在诉说着他的辛苦”,写那堆书“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
中间部分,我就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我就说呀,学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把孩子给压垮了,得讲究劳逸结合,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还举了个例子,说我们班有个同学,以前也是整天埋头苦读,成绩却不见好。
后来他调整了学习方法,该学的时候认真学,该玩的时候放开玩,成绩反而上去了。
写着写着,我发现字数差不多够了,就赶紧收尾。
结尾的时候,我又呼应了一下开头,说希望大家能从这幅漫画中得到启示,让孩子们能在一个更健康、更快乐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交了卷以后,我心里还有点忐忑,不知道自己写得咋样。
等成绩出来,嘿,老师给了个挺高的分数,还在班上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念了呢!从那以后,我再碰到漫画作文,就没那么害怕了。
英语四级作文:应对漫画作文3大攻略英语四级作文:应对漫画作文3大攻略英语四级写作中,漫画作文也是常考的类型之一,为了帮助大家四级作文取得高分,以下是yjbys网店铺整理的关于英语四级作文:应对漫画作文3大攻略,供大家参考。
第一、读图审题四级漫画作文中的漫画通常反映一个社会现象或生活哲理,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漫画的理解来写作。
因此,要写好四级漫画作文,审题格外重要。
考生在下笔之前要仔细看漫画,弄清漫画的寓意,这是文章切题的保证。
此外,Directions部分都给出了写作内容的大致方向,这也为考生把握漫画寓意提供了帮助。
第二、谋篇布局在把握文章的主旨之后,考生就可以构思整篇文章的'架构了。
四级漫画作文的写作可以分为下面三个段落。
第一段:开门见山,简要描述一下漫画内容,并指出漫画的寓意。
描述漫画内容是为了揭示其中的寓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描述要简洁明快,一般来说一句话足矣。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写作的Directions部分虽然给出了大致的写作主题,但是也要求考生对漫画进行简要描述,因此考生切不可抛开漫画内容直接展开议论。
第二段:表达考生对漫画寓意的看法,这是文章的重心所在。
比如,就第一道写作题目而言,考生应在第二段阐述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就第二道写作题目而言,考生应在第二段论述为什么凡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就第三道写作题目而言,考生应在第二段论述掌握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第三段:指出漫画的寓意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结尾段一般并不需要实质性的分析,其主要作用是总结和升华,使文章结构完整。
所以结尾段的写作要简明扼要,点到即止。
第三、论证方法漫画作文的第二段要表达考生对漫画寓意的看法,这是文章的核心段落,也是作文字数达到要求的关键。
因此,考生在这一段要浓墨重彩,写深、写透。
在写这一段时,考生要尽量摆事实、讲道理,避免空泛的议论。
针对这一核心段落,笔者在此推荐以下三种展开议论的常用方法,希望对考生有所启发。
漫画类作文的写作要诀点拨漫画是图画的一种。
由于夸张、比喻、象征的手法,勾画形象,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是以讽刺或歌颂某些人和事为目的的。
因而漫画作文与其它作文有所不同,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哲理性,在中考、高考中经常出现。
第一步:对画面的内容进行精心构思,要“确保选材的新颖”。
就是要从画面上提取出“立意点”来。
即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可以运用联想和想像把画面内容写具体,也可以运用抒情议论的方式直接抒发自己的感受。
在表现手法上要力求新颖,在角度上要力求独特,尽量采用不同的手法来突出中心。
如《这个星期天》一文,在开头部分,作者由眼前一幅景物的对比描写,引发了他的感想,然后写道:“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宽容?请放慢你的脚步,等一等被‘成功’冲昏头脑的人们,等一等已经丧失了宽容的信念的人们吧!”这样的构思和立意,较之单纯的说理,更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
第二步:注意选材要新颖生动。
漫画式的文章,有时要追求一种[gPARAGRAPH3]效应,画面越简洁越好。
如果用过多的语言去描述,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首先看到的是它们最有特色的地方,并赋予它特殊的含义,作者可根据画面内容选择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点的东西来写。
如《痛并快乐着》一文中,一位运动员咬牙坚持比赛,终于夺得了冠军,但在比赛过程中,当他与冠军奖杯拥抱在一起的时候,那份快乐却是旁人无法体会的。
如此简短的文字,仅仅把运动员获奖的喜悦和夺冠后的兴奋心情交代得一清二楚,却能表达得酣畅淋漓。
第三步:对画面内容进行深刻反思,做到“反思角度的新颖”。
漫画作文的立意不宜太深,否则会把中心埋藏在里面,很难找到出口,但也不能太浅,太肤浅就没有社会意义。
既要切合中学生的实际,又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如《背影》一文,描绘了父亲送儿子上车时的背影,却不是单纯地叙述,而是揭示父亲的内心世界:父[gPARAGRAPH3]期望儿子成才,却又害怕他受伤;虽知儿子此行凶多吉少,却仍一路陪伴。
四谈漫画作文写作策略:读懂寓意,反向思维,写出独到见解的漫画作文七月份在媒体平台陆续发表了《【备考2020年高考】从三方面入手看懂漫画,立意、拟题出佳作》,《【备考2020年高考】挖掘漫画丰富意蕴、深刻哲理,写出令人叫绝的高考作文》,《再谈漫画作文写作:走近漫画,熟知特点,注意几点,五步出新》告诉考生如何看懂漫画寓意,审题立意,如何挖掘漫画丰富意蕴、深刻哲理,如何认识漫画,熟知漫画特点,写漫画材料作文必须注意几点,写漫画高考作文五步出新的方法。
可是面对2019年高考的漫画作文,不少考生出考场后惊呼:“我连作文题目都没读懂。
”冠华作文要告诉考生面对漫画作文题,首先要正确而且力求深刻地理解漫画的寓意,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其寓意的阐释,如果阐释得当,就算一篇合格的作文了。
但如果还能够深化意义,展开联想,联系现实,甚至反向思维,谈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表现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分就会明显提高,满分作文一定会在独到见解中产生。
今天冠华作文再次谈谈漫画作文写作策略:读懂寓意,表情达意,能给考生写漫画作文有所帮助。
作文语言材料的承载体之一,漫画是作者运用讽刺与幽默的艺术表达方式,来描绘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
漫画作者往往从时事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产生讽刺或歌颂的艺术效果,以此来考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能窥测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综合能力。
那么如何写好漫画作文赢得高分呢?高考语文全国乙卷的漫画“分数与赏罚”作文,很显然地属于讽刺、揭露型的。
漫画中两位家长的表现,折射出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态度与人生期待。
第一位家长是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当作骄傲资本的,他期待着孩子能通过考试通过学习找到人生进步的阶梯,实现人生的跨越,所以孩子考出了满分100时,他打心眼里高兴,给了一个吻以表内心的欢欣,孩子考试偶尔有点小失误,考了98分,他的期待值没有得到满足,一个巴掌打过去告诫孩子要有“不拿满分不光荣”的追求。
高考漫画类语言运用题的解题策略一、认识漫画,了解漫画题的特点及考查形式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常见的漫画题题型有:(1)描述(说明)漫画内容; (2)写出漫画寓意; (3)给漫画拟写标题; (4)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为漫画写一段赏析文字)。
二、漫画的艺术手法:夸张、变形、以小见大、以虚带实、荒诞中见真实、象征、比拟三、指导读图,了解漫画的五大特点。
1.夸张渲染,突出特质。
让我们来看漫画《好险》这是一个刚过铁路还站在轨道边的旅行者,他的西服已被切去了一角,裤子也被剐破,露出花内裤,旅行箱也被剐去了一半,显然是火车通过产生的后果。
这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旅行者早就命赴黄泉了,但漫画作者却没有让他去死,作者正是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违犯交通规则的危险。
2.借物喻人,巧妙表意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这是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一位师傅把一块块泥放进模子里,印出了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泥娃娃。
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教育——千人一面,抹杀个性。
该漫画通过比喻的手法告诉人们那种模式教学会阻碍大批有创造潜能的儿童的发展,并将导致综合国力的下降。
3.幽默诙谐,辛辣讽刺漫画最大的功效就在于针砭时弊,完成这一任务的手段,就是借助幽默诙谐,造成辛辣的讽刺的。
漫画类作文写作指导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是以夸张、变形的画面批判生活中的假、恶、丑,褒扬生活中的真、善、美的艺术形式。
漫画反映生活具有隐晦性、含蓄性。
漫画类作文以漫画替代了材料作文的文字材料,漫画类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漫画,即就是将漫画转化为文字,在此基础上抓住画面核心内容,联系社会现实进行立意。
【经典试题】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方法技巧】本题是一道漫画作文题。
读懂漫画内容,挖掘漫画寓意,依据内容寓意,联系现实生活来立意。
首先,我们来读漫画内容。
读漫画内容,可抓住漫画标题、漫画的构图要素、漫画的夸张变形处、漫画中的文字说明等展开。
当然,读漫画内容一定要抓住漫画的主体内容,舍弃掉那些细枝末节。
本幅漫画内容的主体是一头犀牛在画画,它画的每一幅画的主体都是自己的牛角。
这幅漫画有一个夸张变形处就是犀牛画的每一幅画都突出了犀牛长长的牛角。
【病例展示】正如漫画所示,犀牛为了画出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那幅画,不断练习,不断修改。
四幅画,从水果到山水,再到夕阳晚霞,越来越好看。
【病例分析】小作者在读漫画时候根本没有抓住漫画的主体,而是抓了漫画的细枝末节。
【病例升格】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板,正如漫画中的犀牛一般,它虽然看似一直在画美丽的风景,但每个画板上都有自己的角。
其次,我们来探究漫画寓意。
抓住漫画的标题、构图要素、夸张变形处得到漫画反映的内容,然后将漫画反映的内容投射到现实社会和生活中去,看它揭示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从而得到漫画的寓意。
为什么犀牛画的每一幅图画的主体都是自己的牛角呢?原来是自己的牛角遮蔽了犀牛的视野,或者说犀牛患了“近视症”,眼中只有自己的牛角。
对接现实生活,我们发现犀牛不就是现实生活中那种视野狭窄、在认知世界时被自己某些因素限制的人吗?漫画的寓意在于批判现实生活中那种视野狭窄、在认知世界时被自己某些因素限制的人,也告诉我们在认识现实时要突破自身局限,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
漫画型作文写作指导一、写作目标漫画型作文必须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这种作文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抓住漫画的主要内容,在构思中展开联想和想象,准确生动地把漫画表现出来,做到情节清楚、层次分明、形象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审题指导漫画题多以简洁幽默的手法,对事物进行比喻或拟人,讽刺和批评不良现象或不良倾向,令人发笑,但笑过之后,又引人深思。
因此要认真读懂漫画,理解漫画的意义,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与漫画的主题保持一致,达到讽刺与教育的目的。
有时漫画中的主要人物是我们所熟悉的社会某个阶层或某类人物,如果看完后你从中悟出了一点什么道理,这样的漫画就很有教育意义,不妨一改前面一个标题为“一幅漫画,启示了我”。
1。
漫画题中含有讽刺意味的文字。
2。
漫画的标题,语言和图画都有较强的暗示性。
3。
漫画通常具有夸张、荒诞的特征。
4。
漫画多是针对当前存在的某种社会问题、现象或某个人,如计划生育、人口膨胀等。
5。
漫画的内容是以“格言警句”形式出现的。
三、结构形式:主标题+副标题+说明主标题往往用漫画的标题,也可以直接揭示漫画内容,更可以揭示漫画的主旨。
副标题一般用来补充说明漫画的内容,揭示漫画所讽刺的事物,揭示漫画蕴涵的意义,使读者透过漫画看本质,明白漫画的寓意。
写作漫画型作文要按照由一个小漫画引起联想到另一个小漫画,再引起联想到同一个大漫画的顺序来写。
四、思路指导在构思时要做到:选好材料。
漫画型作文的选材范围非常广泛,但要注意:要尽量选择能够表现自己真实思想感情的材料;要选择那些让人觉得有趣的,或让人觉得耐人寻味的材料。
这样才能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只要符合漫画的标题要求,或全用,或以其中几种方式为主综合运用,只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就行。
写好过渡。
漫画型作文的过渡,主要指事情的转折处和事物的结尾处。
漫画的结尾通常是以某个哲理性的话来收束全文,或是以某个问题的答案,来激励人们的行为。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第一轮复习专题四:漫画类作文审题立意·学生版必备知识漫画作文审题立意的三个关键:漫画是一种带有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以漫画为材料的作文,同文字型材料作文一样,审题时要弄清画面内容,理解漫画寓意,方可进行立意。
1.读懂漫画内容(1)弄清漫画要素。
弄清漫画有哪些构成要素,漫画中所涉及的人、物,哪怕是一棵小草、一枚图章,都不要放过。
观察主要人物的特征,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其心理特点等。
(2)理清人物关系。
弄清了漫画里有哪些人、物后,我们还要从整体着眼,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
漫画中若人物众多,要注意理清关系,先给人物分类,再根据人物的类型探求他们之间的关系。
2.把握漫画寓意漫画的寓意是立意的前提。
把握寓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握人物、事件的比喻义、象征义;二是从人物的关系中把握漫画寓意;三是根据漫画中人物的语言、解说性的文字或漫画标题把握漫画寓意。
漫画中的文字,往往是理解寓意的关键,有时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作用。
3.联系现实,确定立意联系现实生活,这是漫画类作文的关键,即由材料推开去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或历史或现实,或集体或个人,实际上是跳出画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多角度、多侧面地挖掘漫画隐含的现实价值。
典型题型1.哲理性漫画所谓哲理,即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智慧。
哲理性漫画,就是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和见解的一种漫画样式。
命题者通过呈现一些典型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现象等,对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进行考查。
这类漫画要聚焦漫画寓意的核心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由此及彼——由漫画的寓意对接现实与人生。
(2021·新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1.选定“触发点” ,联想发散即借助漫画类作文题中的重点信息或漫画的中心,以此为“触发点”,联想发散与之有关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能够选个“定点” 在一个面长进行平行发散,也能够从不一样层面进行立体式的发散,也能够用追想、畅想的形式翻开行文思路。
如:“你们再看看书”包括着老师对学生追求优异的期望。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老师的殷殷叮咛,老师们铭刻在心。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老师们深知我们这些“清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对国家、民族的将来的重要性“活到老,学到老” ,为实现梦想而念书,亦“为中华之兴起而念书” ,此乃新时代青年的荣耀使命“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是老师以学生为念的崇高人品的真切写照汶川大地震时,谭千秋、袁文婷、张米亚等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献出了可贵的生命;张丽莉,为救学生遭车轮碾轧致使高位截瘫;李芳,为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年青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健康以致生命,解说了一个人民教师“全部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全部”的崇高人品。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既是陶行知先生对老师的要求,也是老师们光芒人品的写照。
老师啊,老师,爱您到天涯,敬您到永久。
(摘自2019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优异作文《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在这两个选段中,考生用漫画中的重点句“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作为联想的“触发点” 。
第一段由“你们再看看书” 联想到邓小平、梁启超、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名言,并以此来论证老师对学生追求优异的期望。
第二段由“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联想到为学生奉献健康以致生命的众多老师的案例,并进一步指出这些是老师们以学生为念的崇高人品的真切写照。
文章正是在选定“触发点”的基础上联想发散到与之有关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使漫画的寓意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对接起来,再加上全文构想谨慎,内容丰富,论证充足,因此遇到了阅卷老师的喜爱。
2.聚焦“寓意处” ,由此及彼漫画的寓意是考生确立写作要旨的前提。
1. 选定“触发点”,联想发散
即借助漫画类作文题中的关键信息或漫画的核心,以此为“触发点”,联想发散与之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可以选个“定点”在一个面上进行平行发散,也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立体式的发散,也可以用追忆、畅想的形式打开行文思路。
如:“你们再看看书”包含着老师对学生追求卓越的期待。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老师的殷殷叮咛,老师们铭记在心。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老师们深知我们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对国家、民族的未来的重要性……“活到老,学到老”,为实现梦想而读书,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乃新时代青年的光荣使命……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是老师以学生为念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汶川大地震时,
谭千秋、袁文婷、张米亚等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张丽莉,为救学生遭车轮碾轧导致高位截瘫;李芳,为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诠释了一个人民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高尚人格。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既是陶行知先生对老师的要求,也是老师们光辉人格的写照。
老师啊,老师,爱您到天涯,敬您到永远。
(摘自 2019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优秀作文《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在这两个选段中,考生用漫画中的关键句“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作为联想的“触发点”。
第一段由“你们再看看书”联想到邓小平、梁启超、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名言,并以此来论证老师对学生追求卓越的期待。
第二段由“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联想到为学生奉献健康乃至生命的众多老师的事例,并进一步指出这些是老师们以学生为念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
文章正是在选定“触发点”的基础上联想发散到与之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使漫画的寓意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对接起来,再加上全文构思严谨,内容丰富,论证充分,所以受到了阅卷老师的青睐。
2. 聚焦“寓意处”,由此及彼
漫画的寓意是考生确定写作主旨的前提。
一般来说,漫画的寓意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写作时要注意找到漫画寓意与社会现实的对接点,思考漫画所蕴含的现实意义,从而写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
即揣摩漫画类作文题命题者命题的意图,聚焦漫画寓意的核心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由此及彼——由漫画的寓意对接现实与人生,抒写深刻的感受。
看到孩子脸上鲜红的唇印或掌印,我不禁想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诚然,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饱受现实之苦的父母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大有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之意。
北大一母亲望子成龙,用各类兴趣班、培优班将孩子的课余时间挤占得满满当
当……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也。
然而,父母们,在你们心焦之时,是否想过,自己的判断标准是否合理呢……教育需要的不是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或者父母的奖罚,而是孔夫子于数千年前便提出的“因材施教”——了解、理解、引导;不是暴风骤雨,而是清风徐来——和煦地拂开孩子的心门,调动其积极性,在快乐中汲取营养……
进与退,或许是矛盾的,但爱与责,并不与其一一对应。
责,但不打击;爱,而不盲目。
遂成成功的教育。
(摘自 2016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优秀作文《进与退,爱与责》)
这篇文章的作者能够聚焦漫画的“寓意处”——以分数论成败,然后由此及彼,结合古今教育现象提出文章的观点:“责,但不打击;爱,而不盲目。
遂成成功的教育。
”文章运用丰富而贴切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与漫画的寓意对接,再加上作者条分缕析,将论述逐步引向深入,自然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3. 感悟“言外意”,拓展延伸
从漫画中挖掘出核心概念,还只能算是“原地踏步”。
为了使立意更深刻,还应抓住核心概念进一步感悟其“言外之意”,并拓展延伸到与漫画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即对接社会,站在时代的高度,及时提出并回答当代人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看法。
如:
或许,我就像那个摔了跤的小孩,此时正经历炉火的冶炼,
家庭、学校、社会的期盼、呵护让我手足失措。
虽然摔了一跤,然而我能够再重新爬起,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的这种能力。
是的,呵护可以给我力量,但是我还要拍打自己的翅膀去飞翔!
让我像洪战辉那样……
让我像丁晓兵那样……
重重呵护未必是件好事。
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只有凌寒冒雪的梅花才开得最香。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还是有那么多的人放不下心,丢不开手,总想把孩子握在手里,含在口里。
成长是一件急不得的事,它不因呵护的增多而加快;成长是一件自然的事,它不因呵护而更牢固……
(摘自 2007 年高考全国卷Ⅰ优秀作文《让我自己飞翔》)本文作者在审题时悟出了“摔了一跤”这幅漫画的“言外之意”。
在写作时,由漫画的内涵及“言外意”拓展延伸到社会生活。
文章从“孩子的角度”切入,明确给出答案:“呵护可以给我力量,但是我还要拍打自己的翅膀去飞翔。
”而后拓展延伸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运用社会生活中典型人物事例来论述年轻人对待挫折和失败应有的态度,很好地展示了新时代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极具正能量,获得高分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