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9.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9.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运算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背后的数学原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但是,他们在面对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困惑,比如不知道如何处理中间或末尾的0,以及对除法运算的规律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自主探索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加深他们对除法运算规律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背后的数学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探索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勇于尝试、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背后的数学原理,以及如何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我将以引导探究法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自主探索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手段: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商中间或末尾有0 的除法》(1)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4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特别是当商的中间或末尾出现0时的情况。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除法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但是,他们在处理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时,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难点,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特别是当商的中间或末尾出现0时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理解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商的末尾出现0的情况,理解并能够正确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直观演示法相结合。
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理解和掌握除法运算规律。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商的末尾有0的情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问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自主尝试,解决具体的例题,感受商的末尾有0的情况。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讲解和解答,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运算规律。
5.巩固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特别是商的末尾有0的情况。
的除法》说课稿《商中间或末尾有0杨晓燕哈尔滨市三棵树小学一、说教材:、教学内容:《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 1 。
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例7的除法,它是在口算除法、0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有关基本的笔算除法及除法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了扎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让学除法的算理,探索合理的竖式。
生在活动中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
探时就商03、教学目标:知道“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培养学0的计算方法。
0,商中间或末尾也商索并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生认真、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时就商014、教材重点、难点:知道“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的算理和竖式简便写0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商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法的书写格式。
(二)说学生: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已经非常熟练,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规律已掌握。
有一部分学生已会计算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本班学生笔算除法的基础较扎实,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笔算算理理解不够;另外,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易分散,于是我针对此特点,创造了生活中有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三)说教法、学法: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所以,在教学时我准备采取以下策略:1、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力求每个教学环节都是有效的,都是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的,而且每个环节都能突出一个点,2、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尝试计算例7的1、2题,自己找到计算的方法,再通过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教师设问、强调重点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
商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通用6篇)商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商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1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
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再交流比较不同的算法,得到简便的方法。
并能规范书写、正确笔算。
教学重难点: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过程方法,0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图片出示)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 让学生说说,说明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去采桃子。
2、(出示问题)平均每只兔能采几个蘑菇? 地上有几个蘑菇?让学生列出算式:6÷3=2(个) (出示问题)平均每只猴能采几个桃? 树上有几个桃子?一个桃子都没有,我们用哪个数表示?0。
那每只猴子能采到几个桃?0个请学生列出算式:0÷3=03、那如果有4只猴子去采呢?怎样算?0÷4=0 那0÷7等于几呢?0÷9、0÷13……呢?(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归纳出结论。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强调除数不为0))二、教学笔算1、复习0在记数中的占位作用27、207、270这三个数一样吗?哪里不同?有0、无0或0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相同吗?2、出示例题,请学生读题。
怎样列式?请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说明隐含条件:一个星期是7天。
210÷7=3、结果是多少呢?你能自己算一下吗?让学生独立计算4、交流算法,让学生起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进行板书记载并做总结评价,对于好方法给予表扬。
5、用竖式计算根据前面我们学习的除法笔算方法,这道题目是这样笔算的,6、教学一般写法我们看到最后把0移下来后,商0,再乘与除数又等于0,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可以简单的写:板书一般写法。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一、说教学内容: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科书第28页---29页的例5、例6)二、说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的道理,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商中间有零和末位有零的除法。
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在除的过程中0的占位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1、首先创设情境:出示情景图,讲猪八戒故事;然后谈话导入: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怎样分呢?2、探究体验: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0÷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3、教授新课:(1)学习例题6:309÷3要求学生试算;学生汇报交流;强调0起占位的作用。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算理:根据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在哪一位上写上商。
后做练习,巩固知识点。
4、学习例题6(2)420÷3 :先由学生独立试做;后汇报、交流明确: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教师借助竖式指导学生正确地列竖式计算)师生共同小结:在做除法时,如果被除数前面一位或几位的数正好除尽,后面数位上还有0,可以不要再除下面了,只要在商的末尾写上0就可以了。
做练习,当堂巩固。
5、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计算的好习惯。
5、全课总结: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并从中发现问题。
6、布置作业,巩固当天所学的新内容。
五、说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笔算309÷3和420÷3。
根据学生笔算情况,把正确的与错误的、竖式简便的和不简便的进行对照,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1、当商的十位或个位为0时,这个0一定要写,0起占位的作用;2、由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因此,写竖式时,可省略用0做被除数的这一过程,得出竖式的简便写法。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所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的数的计算。
例6是其中“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0”的情况。
在这一例题之前,教材先安排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和“除法的验算”内容。
因此,在学习本例题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算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础。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只是除法中的特殊情况,是除法计算法则的补充,也是这一单元的难点内容。
关键是让学生亲历“0占位”的思维过程,为以后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或多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教学中学生可能只是盲目地按照所讲述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在体验学习中理解算理。
三、教学目标1、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理解算法,提高学生节约意识。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仔细、认真的计算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在除的过程中要商0的情况即: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0。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关键是0占位及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五、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发展的空间。
因此,本节课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基本上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例六。
本节课是有关0的除法,它是在口算除法、除法估算、基本的笔算除法及除法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除法的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根据修订版新课标提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基要求,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学会计算商中间有零和末位有零的除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是理解商0的算理和竖式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二、说教法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学生在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的基础上,再来学习,比较容易理解。
因此,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自主的进行知识的建构,提高计算的技能。
一是引导探究,在对比中理解算理,促进算法。
复习了0的除法后,我提问学生愿不愿意接受更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学生情趣高涨。
随后,我出示了例题的主题图,先引导学生列式,尝试解决第一道算式:商中间有0的除法算式。
通过梳理,示范出简便算法。
比较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出:当首位除完了,十位上的0可以不必带下来继续除,但是商上面要写0占位。
熟悉了算法后,我组织学生开展巩固练习,强化学生对商中间有0的除法竖式计算方法的掌握。
紧接着,我开始引导学生解决第二道算式,商末尾有0的除法算式。
由于有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经验的积累,学生在尝试计算时,大多愿意用简便的算法。
解决了两个问题后,我引导学生与之前的除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归纳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一般算法。
二是强化估算,注重验算,提高计算技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7.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7.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计算法则和商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计算中商中间或末尾出现0的原因,以及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于简单的除法计算已经能够熟练掌握。
但是,学生在处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问题时,可能会存在困惑和不理解。
因此,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总结,理解除法计算中商中间或末尾出现0的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总结,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释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原因,并能够灵活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同伴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总结规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计算中商中间或末尾出现0的情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除法计算的基本法则和商的概念。
2.新课讲解: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
3.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的第九课时。
1、教材的特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有关0的除法,它是在口算除法、基本的笔算除法及除法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了扎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除法的算理,探索合理的竖式。
教材安排了3个例题,例5是0的除法,主要让学生明白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例6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本节我安排了例5、例6。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理解商0的算理和竖式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3、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探索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商中间或末尾也商0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说教法与学法小学教学设计网 W Ww.xxj XSJ.C n1、教法:用课件出示以“兔子和猴子找食图”为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自主探究。
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讨论理解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
2、学法: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三、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笔算除法的基础较扎实,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笔算算理理解不够;另外,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易分散,于是我针对此特点,创造了生活中有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复习铺垫,建立联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领悟算法--→巩固新知,应用新知--→回顾反思,升华提高。
详见教案五、说板书本节课针对重点和难点,设计板书如下: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03=0(个)3093=103(千瓦时) 4203=140(千瓦时)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在的上方画,在的下面画,在的左边画,在的右边画。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汇总3篇)1.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与学情分析【说课内容】《商中间有0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教材解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这部分知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基本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依据课标要求和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中间商0的道理,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应用意识;学会用估算判断计算结果,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
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笔算。
【教学难点】理解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应在十位商0占位的道理。
【教具及学具准备】一、准备工作: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学具:428根小棒每组一份二、教法与学法指导(一)教法指导数学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教学中将采用以下教法:1、尝试教学法2、直观教学法3、启发式教学法(二)学法指导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渗透以下学习方法:1、动手操作法。
2、合作交流法。
三、教学程序设计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由于教材中提供的参观果品厂的情境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因此我创设了参加全运会火炬传递的情境。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1页-第32页例题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除法计算中,当不够商1时写0占位的计算方法。
2、能熟练地进行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
3、解决笔算除法的难点。
教学用具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口算(卡片出示)
2、列竖式计算。
(课件出示,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算)
408÷4 960÷6
二、探讨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7的第一小题:
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1)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再列式。
列式:532÷4
(1)请全班同学想一想,商是几位数,并尝试列竖式该怎样算?
提问: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十位上的3去4,商够不够1呢?不够1怎么办?
(2)指名板演:竖式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教师:当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
够商,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3)教师可边说边板书:十位上商0以后,用除数4乘0得0,把0写在3的下面。
3减0得3,与被除数个位上落的2合在一起就是32,32除以4商8,8写在个位上。
竖式:哪一步可以省略不写?为什么?
简便写法:竖式
(4)小结:今天我们学习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当我们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被除数的那一位上写0占位。
2、练习:完成教科书第31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针对具体的题目提问,为什么商要写0?
3、出示例题7的第二小题:
56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克隆鼠展览,平均每批有多少个,还剩多少人?学生独立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后列式。
列式:562÷4
(1)提问:这道题商的最高位是什么位?为什么?商是几位数?让学生试算。
(2)讨论:十位上商是4表示什么?这时被除数的十位已除尽,个位上的2除以6够商1吗?怎么办?在商的个位上为什么要写0?被除数个位上的3是什么?
指名板演:竖式。
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4、练习,完成教科书第32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提问,为什么商末尾写0?
5、小结:一位数除多位数时,如果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正好除尽,而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就是余数。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548÷5 726÷7 340÷2 590÷4
2、解决问题
(1)学校有714本图书,平均分给7个班,每个班分多少本?
(2)把842盆花摆成7行,平均每行摆多少盆?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商中间或末尾也有0的”即出生进行学习的。
(二)学生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商中间或末尾也有0的”规律已掌握。
有一部分学生已会计算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题目。
(三)教法、学法分析;
我通过阅读教材、教参和新课标,分析学生学习状况,认为对这一教学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所以,在教学时我准备采取以下策略:
1、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尝试计算例7的1、2题。
再通过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教师设问、强调重点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
2、通过学生反复叙述算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使他们自主探索“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商中间或末尾有0”这一知识形成的过程。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二)》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更注重的是让学生体验质时形成的过程并能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时,我努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节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朴实无华、扎实高效。
所有知识都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并亲身体验出来的,在这里教师真正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二)》时,学生在试一试、算一算等过程中,给自己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从而真正理解了掌握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师教学语言生硬,没有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2、练习量太少,学生在算理方面说的太少。
3、
三课活动材料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二)
城关四小
宁淑贤
200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