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飞吧,海鸥》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5
《飞吧,海鸥》教学设计1【内容简析】本文讲述了作者的朋友和海鸥之间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动物的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如何关爱动物。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应该如何关爱动物。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一种鸟常常翱翔于波澜壮阔的大海上,它那矫健优美的身姿时常吸引了人们的视线。
你们说说它是什么?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海鸥的课文。
(投影海鸥图片。
)3.板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
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2.检查。
①学生开火车读生词(投影)②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讲出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理解感悟(一)从外形体会海鸥的可爱。
1.出示海鸥图片,说说海鸥是什么样子的。
2.找出课文中描写海鸥外形的句子。
3.学生汇报。
4.指导朗读,提示画海鸥时注意:浑身雪白,翼尖灰黑。
(二)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 默读课文。
想:友人怎样喂小海鸥?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有着一种默契”?①学生汇报。
②读句子,评议。
③联系上下文谈体会。
2. 找找能表现出小海鸥和友人之间友情的语句。
①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说喜欢的理由。
②学生汇报。
③师指导朗读。
3.读中质疑:“霍然而起”“绕室徘徊”是什么意思?①师引导学生回忆理解词语方法: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联系上下文等。
②学生用动作演示,理解词语意思。
4.发散思维:友人与海鸥的深厚情谊真令人感动。
此时,你感受到什么?想给大家说什么?(生畅谈,师总结。
)5.组织讨论:“它应该属于大海”应怎样理解?四、总结升华,拓展训练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爱护小动物,人与动物应该和睦相处,关爱他人等。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飞吧,海鸥》,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学会尊重生命,关爱动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通过关键词、句子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海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海鸥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关于海鸥的知识。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子。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绘的生态环境。
(2)讨论如何保护海鸥、关爱动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保护海鸥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海鸥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2)观察身边的其他动物,了解它们的生存状况,思考如何保护它们。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2)评估学生在拓展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 阅读理解能力:(1)通过课后提问,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跃度,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飞吧,海鸥》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海鸥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等方法,了解海鸥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分析《飞吧,海鸥》是一篇描写海鸥的课文,课文通过讲述海鸥的生长过程,展示了海鸥勇敢、坚强的品质。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学生朗读和欣赏。
2.2 生字词解析(1)海鸥:一种生活在海洋上的鸟类,善于飞行和游泳。
(2)翱翔:在空中盘旋飞翔。
(3)觊觎:渴望得到某种东西。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海鸥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通过课文理解海鸥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探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海鸥的图片和生活习性,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纸质教材:提供课文原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展示海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鸥。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海鸥的了解。
5.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解答学生疑问。
5.3 探讨海鸥的生活习性(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海鸥的生活习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如“面临、一抹、乖巧、仿佛、欢愉、淡水、喂食、斩钉截铁、属于”等。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如“弥漫、气息”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作者对海鸥的喜爱和关心之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人与动物之间深厚的友谊。
(2)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人和小海鸥之间的默契。
2. 教学难点:(1)理解友人和小海鸥之间深厚的友谊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2)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海鸥图片、课件、生字卡片。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生字词的意思。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海鸥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海鸥的外形特点。
2. 提问:你们知道海鸥是什么样子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3. 介绍课文《飞吧,海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读音。
3. 学生交流阅读感受,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学习生字新词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 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友人和小海鸥之间的默契。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窗台上,常常飞来一只小海鸥,浑身雪一样的羽毛,翼尖一抹灰黑,一对光闪闪的小眼睛,偏着脑袋瞧人,那神情又机灵又乖巧。
”3. 学生讨论:为什么作者对海鸥这么喜爱?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飞吧,海鸥》教学设计【教学重点】通过自学、合作交流感悟友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感悟友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过程】一、自主积累时间:3分钟。
1.课前进行课前展示,一生主持,分四队分别展示不同的积累资料(资料可以是古诗、成语、词语,名言等)。
展示结束,主持人要评出最好的小队,进行口头鼓励。
然后主持人说:课前展示到此结束,请老师为我们上语文课。
老师说“上课”,全体同学起立,这时一生说“本周名言”,大家一起读黑板左侧写的名言。
读后老师说:“同学们好!”学生说:“老师好!”老师说:“请坐。
”2.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飞吧,海鸥》一课,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文章的段落结构。
(生回答)师板书:(1-2)交上朋友(3-14)深厚情谊(2)课文第一部分,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一只什么样的小海鸥?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生回答)小结:作者描写海鸥时,抓住了颜色、神情、动作的特点,寥寥几笔就把它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这是我们作文中可以借鉴的方法。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6课,看看这只小海鸥与友人结下了怎样的深厚情谊。
二、目标诱导时间:1分钟。
大屏幕出示教学目标,一名学生阅读,其他同学理解目标,明确这节课要朝什么方向学、学会什么。
三、学案自学时间:5分钟。
把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学案先自己学习,可以圈圈画画,标记自己不懂的地方。
在课前要充分地自学,在课上用5分钟梳理自己的学习情况。
学案: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友人与小海鸥之间的深厚情谊?1.结合友人的语言、动作、心情来理解。
2.结合海鸥的动作、神情来理解。
3.抓重点词来理解。
4.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来理解。
5.通过感情朗读来理解。
四、交流补充时间:18分钟。
1.阅读第二部分课文。
师: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第二部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翻开书,1-12小组的3号同学起立,每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指正。
(学生读文)2.学习交流。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飞吧,海鸥》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下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默契、寻觅、纠缠、攫住、霍然而起、恫吓”等词语的意思,理解有一定含义的句子。
2、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人应该学会关爱动物的道理,激发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理解人和自然界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该如何关爱动物。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收集鸟类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
2、听写生字:临、乖、喂、抹、默、斩、截、属。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海鸥有了什么了解?4、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体会海鸥的机灵乖巧及动作上的特点。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㈠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自然段,其余思考: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友人和海鸥结下了深厚的友情?2、反馈:友人常常为它留……用光闪闪的小眼睛瞧着他。
3、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友人爱海鸥,才会给海鸥留东西吃;海鸥喜欢友人,它才来去自由。
4、那么你知道“默契”的意思吗?(联系上下文理解)5、齐读这一自然段。
㈡学习第4—7自然段。
1、自由读4—7自然段,读后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反馈: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写了友人怎样欣赏飞翔时的小海鸥。
)3、当友人工作感到“累了的时候”,他会怎么做?他会“常常倚窗眺望”,让小海鸥那时而“悠悠回旋”时而“直插波心”时而“和海浪嬉戏”的优美的飞翔动作给自己带来几分快乐,让自己疲惫的身体得到一砦放松;当小海鸥亳飞时,友人还在“眯着眼睛寻觅它的踪影”,即使是看不到了,他也会从海鸥传来的叫声中判断出“它并没有受到伤害,还在飞呢!”因此而感到兴奋,4、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了友人和小海鸥的友情很深。
㈢学习第8—12自然段1、默读这几个自然段,思考:你又读懂了什么?小海鸥飞到很远的地方,又飞回来,在这期间友人对它的牵挂与惦念。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友人和小海鸥之间的默契,懂得环境污染给动物带来的伤害。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会用“是……是……还是……”造句。
重点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人和小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课时两课时。
1飞吧,海鸥友人住的小楼,面临大海。
波光水色映进窗来,楼里弥漫着海洋的气息。
[①作者用简练的文笔写面临大海,为什么?]2段导读:本段写友人小楼的位置。
窗台上,常常飞来一只小海鸥,浑身雪一样的羽毛,翼尖一抹灰黑,一对光闪闪的小眼睛,偏着脑袋瞧人,那神情又机灵又乖巧。
3[②你知道把海鸥当人来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吗?]它经常在窗台上跳跃、歇(xiē)脚。
有这个活跃的小生命在窗前,是令人高兴的,仿佛(fǎnɡ fú)触摸到了生命的欢愉(yú)。
4[③“令人高兴”“欢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友人非常喜欢它,我也是。
5[来源:]段导读:本段写小海鸥长的样子以及“我们”对小海鸥的喜爱。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讲友人住在海边,和海鸥交上了朋友。
1知识点详解☜2①为友人和海鸥交上朋友做了铺垫。
3②拟人。
4③表达了友人对小海鸥的喜爱之情。
5友人和这只小海鸥结下了友情,常常为它留一勺(sháo)清清的淡水,一盘青色的鲜虾,任它自来自去。
他有时还把小海鸥托在手心上喂食。
6[④这几句写友人给小海鸥喂食,说明了友人与小海鸥的关系是怎样的?]那小海鸥呢,也仿佛和他有着一种默契(qì),当他埋头工作的时候,就在窗台上用嘴巴梳理着自己的羽毛,用光闪闪的小眼睛瞧着他。
7[⑤你认为友人和小海鸥已经友好到了什么程度?]段导读:本段写友人和小海鸥的相处。
海鸥悄悄飞来,又悄悄飞去,飞到很高很高的蓝天上。
友人工作累了的时候,常常倚(yǐ)窗眺(tiào)望,望着那海鸥在透明的天空中悠悠回旋,时而直插波心,时而和海浪嬉(xī)戏。
《6、飞吧,海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鸥、翔”等7个生字,会写“海、鸥”等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海鸥的喜爱之情。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海鸥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观察大自然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海鸥吗?谁能告诉我海鸥是什么样的?2.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海鸥的文章——《飞吧,海鸥》。
二、初步感知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感情的表达。
三、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2.小组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四、品词析句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的画面。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灰色的海鸥勇敢地飞向高空,盘旋,翻飞,它的翅膀像一对黑色的剪刀,一张一合,剪开了蓝天,裁出了白云。
”五、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飞吧,海鸥》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作者对小海鸥的喜爱之情。
2.请同学们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你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飞吧,海鸥》这篇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课文内容?2.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小海鸥?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如“我看着它,心里充满了喜悦。
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力量,这就是勇敢的精神。
”三、感悟作者情感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喜欢小海鸥的原因。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勇敢的人或事。
四、读写结合1.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以“小海鸥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2.小组交流,分享写作心得。
3.全班交流,展示优秀作品。
三年级下册语文《飞吧,海鸥》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飞吧,海鸥》。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简介:《飞吧,海鸥》是一首描绘海鸥自由飞翔的诗歌。
诗歌通过描绘海鸥的飞翔、觅食、休息等生活场景,展现了海鸥的自由、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能够理解海鸥自由飞翔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海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海鸥的外貌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海鸥的生活习性和飞翔方式。
3.2 朗读与理解: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海鸥飞翔的意义。
3.3 口语表达与创作: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描述海鸥飞翔的场景。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海鸥的飞翔和叫声。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朗读作业: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正确朗读课文《飞吧,海鸥》,并录制下来。
4.2 写作作业:学生以“我眼中的海鸥”为主题,写一篇简短作文,描述自己对海鸥的观察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表现和口语表达能力。
5.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录音和作文,关注学生的发音准确性、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三年级下册语文《飞吧,海鸥》优秀教案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海鸥的图片和生活场景。
《飞吧海鸥》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海鸥的特征和生活习性;2. 学习海鸥的分类和分布情况;3. 掌握海鸥的飞行技巧和捕食能力;4. 培养学生保护海鸥及其生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海鸥的特征和生活习性;2. 学习海鸥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三、教学难点:1. 掌握海鸥的飞行技巧和捕食能力;2. 培养学生保护海鸥及其生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投影仪;2. 相关的海鸥图书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0分钟)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通过图片和简短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海鸥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惯。
并提问学生对海鸥的印象和了解程度。
第二节:海鸥的分类和分布(20分钟)1. 通过课件和图片介绍海鸥的分类和分布情况,包括不同种类的海鸥的特点和分布范围。
2. 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对海鸥的分类和分布情况的理解。
3. 导师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讨论不同种类的海鸥的适应生态系统和分布情况。
第三节:海鸥的飞行技巧(30分钟)1. 介绍海鸥的飞行技巧,包括滑翔、盘旋、风帮助等。
2. 分析并解释为什么海鸥能够在海洋环境中如此灵巧地飞行。
3.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海鸥在飞行过程中的技巧和动作。
第四节:海鸥的捕食能力(30分钟)1. 介绍海鸥的捕食技巧,包括快速俯冲、潜水捕食等。
2. 分析并解释为什么海鸥能够如此熟练地捕食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
3. 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对海鸥捕食技巧的认识。
第五节:保护海鸥及其生境(2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海鸥的生境受到的威胁和影响,如污染、人类活动等。
2. 介绍保护海鸥的措施,如限制污染、保护海洋环境等。
3. 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保护海鸥及其生境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教师进行小结和点评。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海鸥为主题,撰写一篇300字的小作文,介绍自己对保护海鸥的看法和建议。
六、课堂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当地的海鸥种类和分布情况。
兴奋地说。
”抓住“微微地笑、无比兴奋”体会友人发自内心的对海鸥飞翔的欣赏。
指导朗读。
(4)“友人什么也没说,但从他霍然而起,绕室徘徊中,我知道他在担心。
”抓住“霍然而起,绕室徘徊”理解感悟友人内心深处对海鸥安危的牵挂和担心。
(5)“我不知它经历了什么:是风雨的侵袭,是雷电的恫吓,还是恶浪的阻拦?”指导朗读。
抓住“是……是……还是……”体会海鸥那不畏凶险、顽强抗争的精神和能力,并练习说话。
4.小组汇报交流成果,感悟友人情感,并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释疑。
5.讨论:友人和小海鸥是如何成为朋友的?(信任)
(三)相爱
1.自由读,思考:我为什么建议友人把海鸥留在笼子里?如果这样做,留下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2.深入体会“它属于大海!”的含义。
(1)友人很喜欢海鸥,可他为什么又说“它属于大海”?联系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因为它属于大自然而不属于友人;因为它只有在大海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自由;因为不对它的行为进行干扰,是对它最好的关爱……)
(2)友人的心愿是什么?(联系课题“飞吧,海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引读课题,再一次走进友人的心,感悟友人的情。
看着窗台上跳跃又机灵的海鸥,友人深情地说:“飞吧,海鸥!”
欣赏着蓝天上飞翔的海鸥,友人无比兴奋地说:“飞吧,海鸥!”
牵挂着大海上与巨浪搏击的海鸥,友人大声呼唤着:“飞吧,海鸥!”
4.讨论:友人和小海鸥是如何成为好友的?(自由)
三、总结拓展,升华“深厚情谊”。
1. 总结:友人与海鸥的深厚情谊真令人感动。
是啊人与动物之间有了平等、信任,我们就能创造出这种美好的境界。
2. 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对大家说什么?(生畅谈,师总结。
)
3. 你知道如何和小动物相处并成为好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