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508.50 KB
- 文档页数:15
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C.D.2.(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D.3.(3分)若点P在直线y=2x+3上,则点P的坐标可以是()A.(1,5) B.(0,2) C.(﹣1,0)D.(1,﹣1)4.(3分)已知y与x成正比例,且当x=2时,y=3,则当y=2时x的值为()A.B.C.D.35.(3分)如图,已知在▱ABCD中,∠A+∠C=140°,则∠B的度数是()A.110°B.120°C.140° D.160°6.(3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C=6,BD=8,则菱形的边长为()A.5 B.10 C.6 D.87.(3分)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4,则它的高为()A.B.2 C.4 D.88.(3分)下列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B.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C.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2:2:3D.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1,60,619.(3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2,4,8,x,10,14.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9,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A.6 B.8 C.9 D.1010.(3分)数据0,﹣1,6,1,x的众数为﹣1,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A.2 B.C.D.11.(3分)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k1x+b与正比例函数y2=k2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满足y1≥y2的x取值范围是()A.x≤﹣2 B.x≥﹣2 C.x<﹣2 D.x>﹣212.(3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判断中,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是()A.AB=CD,AD=BC,∠BAD=90° B.OA=OB=OC=ODC.AB∥CD且AB=CD,AC=BD D.AB∥CD且AB=CD,OA=OC,OB=OD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3分)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4.(3分)数据1,1,1,3,4的平均数是,众数是,中位数是.15.(3分)如图,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若BC=4,则AD=.16.(3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DAF=25°,AF交对角线BD于点E,连接EC,则∠BCE=°.17.(3分)如图,过点(0,3)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B,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18.(3分)若矩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把矩形的一条边分成3cm和5cm的两段,则该矩形的周长为.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19.(12分)计算下列各题:(1)(2)(2﹣3)÷(3)﹣(﹣)(4)(+3)(+2)20.(7分)如图,在△ABC中,D是边BC上一点,若AB=10,BD=6,AD=8,AC=17,求BC的长.21.(8分)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求S△AOB22.(8分)如图,在▱ABCD中,AE=CG,BF=DH,连接EF,FG,GH,HE.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3.(9分)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延长AB至点E,使BE=AB,连接CE.(1)求证:BD=EC;(2)若∠E=50°,求∠BAO的大小.24.(10分)已知某市2017年企业用水量x(吨)与该月应交的水费y(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当0≤x≤50时,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当50≤x≤60时,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若某企业3月份用水量为40吨,求该企业3月份应交的水费;(4)若某企业5月份用水量为620吨,求该企业在5月份的用水量.25.(12分)八(1)班组织了一次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甲、乙两队各5人的成绩如表所示(10分制).甲810969乙108978(1)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分;(2)乙队成绩的众数是分;(3)分别计算甲队、乙队的方差;并判断哪队的成绩更稳定?为什么?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C.D.【解答】解:A、=2,不是最简二次根式;B、3不能再开方,是最简二次根式;C、=,不是最简二次根式;D、=|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B.2.(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D.【解答】解:A、与不能合并,所以A选项不正确;B、×=,所以B选项不正确;C、﹣=2=,所以C选项正确;D、÷=2÷=2,所以D选项不正确.故选:C.3.(3分)若点P在直线y=2x+3上,则点P的坐标可以是()A.(1,5) B.(0,2) C.(﹣1,0)D.(1,﹣1)【解答】解:A、当x=1时,y=2x+3=5,∴(1,5)在直线y=2x+3上;B、当x=0时,y=2x+3=3,∴(0,2)不在直线y=2x+3上;C、当x=﹣1时,y=2x+3=1,∴(﹣1,0)不在直线y=2x+3上;D、当x=1时,y=2x+3=5,∴(1,﹣1)不在直线y=2x+3上.故选:A.4.(3分)已知y与x成正比例,且当x=2时,y=3,则当y=2时x的值为()A.B.C.D.3【解答】解:设y=kx,把当x=2时,y=3,代入得:k=,故此函数的解析式为:y=x,所以当Y=2时,则2=x,解得x=,故选:B.5.(3分)如图,已知在▱ABCD中,∠A+∠C=140°,则∠B的度数是()A.110°B.120°C.140° D.160°【解答】解:∵平行四边形ABCD,∴∠A+∠B=180°,∠A=∠C,∵∠A+∠C=140°,∴∠A=∠C=70°,∴∠B=110°,故选:A.6.(3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C=6,BD=8,则菱形的边长为()A.5 B.10 C.6 D.8【解答】解:设AC与BD相交于点O,由菱形的性质知:AC⊥BD,OA=AC=3,OB=BD=4在Rt△OAB中,AB===5所以菱形的边长为5.故选:A.7.(3分)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4,则它的高为()A.B.2 C.4 D.8【解答】解:如图,∵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D为BC的中点,BD=DC=2,在Rt△ABD中,AB=4,BD=2,∴AD==2,故选:B.8.(3分)下列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B.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C.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2:2:3D.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1,60,61【解答】解:A、180°×=90°,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32+42=52,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22+22≠32,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112+602=612,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9.(3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2,4,8,x,10,14.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9,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A.6 B.8 C.9 D.10【解答】解:由题意得,(8+x)÷2=9,解得:x=10,则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10,故众数为10.故选:D.10.(3分)数据0,﹣1,6,1,x的众数为﹣1,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A.2 B.C.D.【解答】解:=(0﹣1+6+1﹣1)÷5=1,s2=[(0﹣1)2+(﹣1﹣1)2+(6﹣1)2+(1﹣1)2+(﹣1﹣1)2]=.故选:B.11.(3分)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k1x+b与正比例函数y2=k2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满足y1≥y2的x取值范围是()A.x≤﹣2 B.x≥﹣2 C.x<﹣2 D.x>﹣2【解答】解:当x≤﹣2时,直线l1:y1=k1x+b1都在直线l2:y2=k2x的上方,即y1≥y2.故选:A.12.(3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判断中,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是()A.AB=CD,AD=BC,∠BAD=90° B.OA=OB=OC=ODC.AB∥CD且AB=CD,AC=BD D.AB∥CD且AB=CD,OA=OC,OB=OD【解答】解:A、由“AB=CD,AD=BC”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BAD=90°,则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以判定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可以判定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AB∥CD且AB=CD”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AC=BD,则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以判定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AB∥CD且AB=CD”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OA=OC,OB=OD,则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以判定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3分)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x≤.【解答】解:由题意得,1﹣2x≥0,解得x≤.故答案为:x≤.14.(3分)数据1,1,1,3,4的平均数是2,众数是1,中位数是1.【解答】解:平均数=(1+1+1+3+4)÷5=2;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所以众数为1;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中位数是1.故答案为2,1,1.15.(3分)如图,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若BC=4,则AD=4.【解答】解:∵∠C=45°,∠BAC=90°,∴△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C==AB=4,∴AB=2.在Rt△ABD中,∠ABD=90°,∠D=30°,∴AD=2AB=4.故答案为:4.16.(3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DAF=25°,AF交对角线BD于点E,连接EC,则∠BCE=65°.【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B(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ABE=CBE(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在△ABE和△CBE中,,∴△ABE≌△CBE,∴∠BCE=∠BAE,∵∠DAF=25°,∴∠BAE=90°﹣25°=65°,∴∠BCE=65°.故答案为:65°.17.(3分)如图,过点(0,3)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B,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3.【解答】解:当x=1时,y=2x=2,则B(1,2),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把A(0,3),B(1,2)分别代入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y=﹣x+3.故答案为y=﹣x+3.18.(3分)若矩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把矩形的一条边分成3cm和5cm的两段,则该矩形的周长为22cm或26cm.【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B=CD,AD∥BC,∴∠AEB=∠CBE,∵BE平分∠ABC,∴∠ABE=∠CBE,∴∠AEB=∠ABE,∴AB=AE,当AE=3cm时,AB=AE=3=CD,AD=3cm+5cm=8cm=BC,∴此时矩形ABCD的周长是AB+BC+CD+AD=3cm+8cm+3cm+8cm=22cm;当AE=5cm时,AB=AE=5cm=CD,AD=3cm+5cm=8cm=BC,∴此时矩形ABCD的周长是AB+BC+CD+AD=5cm+8cm+5cm+8cm=26cm;故答案为:22cm或26cm.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19.(12分)计算下列各题:(1)(2)(2﹣3)÷(3)﹣(﹣)(4)(+3)(+2)【解答】解:(1)原式=2=2;(2)原式=2﹣3=2﹣6;(3)原式=2﹣3+2=;(4)原式=5+2+3+6=11+5.20.(7分)如图,在△ABC中,D是边BC上一点,若AB=10,BD=6,AD=8,AC=17,求BC的长.【解答】解:在△ABD中,AB=10,BD=6,AD=8,∴AB2=BD2+AD2,∴△ABD为直角三角形,∴AD⊥BC,即∠ADC=90°,在Rt△ADC中,AD=8,AC=17,根据勾股定理得:DC==15,∴BC=BD+CD=6+15=21.21.(8分)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求S△AOB【解答】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1,4)、B(0,6),∴,解得:,∴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6.当y=2x+6=0时,x=﹣3,∴点A的坐标为(﹣3,0),=OA•OB=×3×6=9.∴S△AOB22.(8分)如图,在▱ABCD中,AE=CG,BF=DH,连接EF,FG,GH,HE.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AD=BC,又∵BF=DH,∴CF=AH,在△AEH和△CGF中,,∴△AEH≌△CGF(SAS),∴EH=GF;同理:GH=EF;∴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3.(9分)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延长AB至点E,使BE=AB,连接CE.(1)求证:BD=EC;(2)若∠E=50°,求∠BAO的大小.【解答】(1)证明:∵菱形ABCD,∴AB=CD,AB∥CD,又∵BE=AB,∴BE=CD,BE∥CD,∴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BD=EC;(2)解:∵平行四边形BECD,∴BD∥CE,∴∠ABO=∠E=50°,又∵菱形ABCD,∴AC丄BD,∴∠BAO=90°﹣∠ABO=40°.24.(10分)已知某市2017年企业用水量x(吨)与该月应交的水费y(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当0≤x≤50时,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当50≤x≤60时,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若某企业3月份用水量为40吨,求该企业3月份应交的水费;(4)若某企业5月份用水量为620吨,求该企业在5月份的用水量.【解答】解:(1)当0≤x≤50时,设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y=kx经过(50,200),∴50k=200,∴k=4,y=4x.(2)设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y=k′x+b′,∵直线y=k′x+b′经过点(50,200),(60,260)∴解得,∴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y=6x﹣100;(3)∵40<50,∴当x=40时,y=4×40=160元.∴该企业3月份应交的水费160元.(4)由图可知,当y=620时,x>50,∴6x﹣100=620,解得x=120.∴该企业2013年10月份的用水量为120吨.25.(12分)八(1)班组织了一次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甲、乙两队各5人的成绩如表所示(10分制).甲810969乙108978(1)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9分;(2)乙队成绩的众数是8分;(3)分别计算甲队、乙队的方差;并判断哪队的成绩更稳定?为什么?【解答】解:(1)甲队成绩由高到低排列为:10,9,9,8,6,由此可知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9分.故答案为9;(2)乙队成绩中8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乙队成绩的众数是8分.故答案为8;(3)=(8+10+9+6+9)=8.4,甲队的方差为:[(8﹣8.4)2+(10﹣8.4)2+(9﹣8.4)2+(6﹣8.4)2+(9﹣8.4)2]=1.84,=(10+8+9+7+8)=8.4,乙队的方差为:[(10﹣8.4)2+(8﹣8.4)2+(9﹣8.4)2+(7﹣8.4)2+(8﹣8.4)2]=1.04;1.04<1.81,所以乙队的成绩更稳定.赠送初中数学几何模型【模型二】半角型:图形特征:45°4321A1FB正方形ABCD 中,∠EAF =45° ∠1=12∠BAD 推导说明:1.1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且∠FAE =45°,求证:EF =BE +DF45°DEa +b-a45°A1.2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且EF =BE +DF ,求证:∠FAE =45°DEa +b-aa45°ABE挖掘图形特征:a+bb x-aa 45°D Ba +b-a45°A运用举例: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E 、F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点,且∠EDF =45°.将△DAE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 . (1)求证:EF =FM(2)当AE =1时,求EF 的长.DE2.如图,△ABC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 是等腰三角形,且∠BDC =120°.以D 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 于点M ,交AC 于点N ,连接MN ,求△AMN 的周长.ND CABM3.如图,梯形ABCD中,AD∥BC,∠C=90°,BC=CD=2AD=4,E为线段CD上一点,∠ABE=45°.(1)求线段AB的长;(2)动点P从B出发,沿射线..BE运动,速度为1单位/秒,设运动时间为t,则t为何值时,△ABP为等腰三角形;(3)求AE-CE的值.变式及结论:4.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EAF=∠CEF=45°.(1)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如图1),求证:△AEG≌△AEF;(2)若直线EF与AB,A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M,N(如图2),求证:EF2=ME2+NF2;(3)将正方形改为长与宽不相等的矩形,若其余条件不变(如图3),请你直接写出线段EF ,BE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ABFEDCF。
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 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A. 以山地和丘陵为主B. 以盆地和高原为主C. 以平原和盆地为主D. 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故选:D.考点:南方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湖泊.2. 下列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气温、降水情况,其中代表我国北方地区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我国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与上图中A表示的气温及降水柱状图是一致的,故选A。
3. 关于下列省级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下万里长城’坎儿井是甲地区的著名水利工程②乙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③丙地区经济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D考点:我国的行政区划4. 作为古都之一北京,保留众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应该()A. 应全部拆除B. 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C. 应根据建设需要拆除D. 应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对北京众多的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我们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建筑要采用博物馆式的保存方式,有些建筑可以不改变使用性质继续利用,以便保护,有些则可以只保存外观,而对内部进行完全的改造.以上种种途径,都可以使古建筑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被合理地利用,使其发挥自身的效用,与现代城市开发建设良好地协调配合.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D.5. 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 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导致资源开采过多B. 工业污染日益严重C. 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D. 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答案】D【解析】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加上特殊的高原地貌,千沟万壑,自然环境比较差,山地环境多,平原少,可耕土地比较少,出现了过度开垦现象,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地理下册7.2“鱼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 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因土地不合理利用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耕地减少 D.土地盐碱化答案: A解析: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多山地丘陵,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
2.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与此问题成因无关的是()A.上游毁林开荒 B.中海围湖造田 C.中下游酸雨污染 D.夏季降水集中答案: C解析: 长江中下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中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围湖造田现象严重,泥沙淤积,使湖泊调蓄能力减小。
所以洪涝灾害频繁,中下游酸雨污染与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无关,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3. 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自古水运发达C.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D.长江三角洲地区濒临东海和南海。
答案: D解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故A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自古水运发达,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经过这里,故B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长江的入海处,故C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濒临东海和黄海,故D错误,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4. 下列地区中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是A.长江三角洲地区 B.华北平原 C.宁夏平原 D.东北平原答案: A解析: 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绝密★启用前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6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题型注释)1、下列各组数中,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 =1.5,b =3,c =3 B .a =7,b =24,c =25 C .a =6,b =8,c =10 D .a =3,b =4,c =52、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A .x≥B .x >C .x≥D .x >3、下列二次根式中不能再化简的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4、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有:(3)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4)有限小数都是有理数(5)实数分为正实数和负实数两类()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5、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 . B .C .D .6、面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7、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边长分别为cm 和cm ,那么此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 ) A .3cm B .3cm C .9 cm D .27 cm8、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2,3,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 .3+4 B .6+2 C .6+4 D .3+4或6+210、若5+=6,则y 值为A .B .1C .2D .311、直角△ABC 中,∠C=90°,AC=6,BC=8,则AB 的值是() A .6 B .8 C .10 D .712、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满足等式:(a+b )2﹣c 2=2ab ,则此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题型注释)13、如图,正方形ABCD的顶点C在直线a上,且点B,D到a的距离分别是1,2.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1.5,b=3,c=3 B.a=7,b=24,c=25C.a=6,b=8,c=10 D.a=3,b=4,c=52.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 B.1,1,C.6,8,11 D.5,12,233.△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下列条件:①∠A=∠B﹣∠C;②∠A:∠B:∠C=3:4:5;③a2=(b+c)(b﹣c);④a:b:c=5:12:13,其中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4.今年以来,某种食品不断上涨,在9月份的售价为8.1元/kg,11月份的售价为10元/kg.这种食品平均每月上涨的百分率约等于()A.15% B.11% C.20% D.9%5.下列命题的逆命题不正确的是()A.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C.若xy=0,则x=0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6.下列说法中的错误的是()A.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B.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C.一组对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D.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7.矩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则它的对角线长是()A.4 B.6 C. D.78.若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y=3x2,y=x2﹣2,y=﹣2x2+1的图象,则它们()A.都关于y轴对称 B.开口方向相同C.都经过原点D.互相可以通过平移得到9.已知点A为某封闭图形边界上一定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其边界顺时针匀速运动一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x,线段AP的长为y.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则该封闭图形可能是()A.B.C.D.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0cm,腰长y (cm)是底边长x (cm)的函数解析式正确的是()A.y=﹣0.5x+20(0<x<20)B.y=﹣0.5x+20(10<x<20)C.y=﹣2x+40(10<x<20)D.y=﹣2x+40(0<x<20)11.如果线段AB=5cm,BC=4cm,且A、B、C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A、C两点的距离是()A.1cm B.9cmC.1cm或9cm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12.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相等B.四边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四角相等二、填空题13.如图,正方形ABCD的顶点C在直线a上,且点B,D到a的距离分别是1,2.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4.在女子3000米的长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v=,则这个关系式中自变量是.15.函数y=的定义域是.16.如图,△ABC中,M是BC中点,AD平分∠BAC,BD⊥AD于D,若AB=12,AC=16,则MD等于.三、解答题17.如图,在▱ABCD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连接DE、BF、BD.(1)求证:△ADE≌△CBF.(2)当AD⊥BD时,请你判断四边形BF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8.在△ABC中,BC=a,AC=b,AB=c,设c为最长边.当a2+b2=c2时,△ABC是直角三角形;当a2+b2≠c2时,利用代数式a2+b2和c2的大小关系,可以判断△ABC的形状(按角分类).(1)请你通过画图探究并判断:当△ABC三边长分别为6,8,9时,△ABC为三角形;当△ABC三边长分别为6,8,11时,△ABC为三角形.(2)小明同学根据上述探究,有下面的猜想:“当a2+b2>c2时,△ABC为锐角三角形;当a2+b2<c2时,△ABC为钝角三角形.”请你根据小明的猜想完成下面的问题:当a=2,b=4时,最长边c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ABC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19.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是3,4,5,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A.4 B.C.D.20.如图,▱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OB的周长为15,AB=6,求对角线AC与BD的和是多少?21.如图,在▱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点E,BF平分∠ABC,交AD于点F,AE与BF交于点P,连接EF,PD.(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2)若AB=4,AD=6,∠ABC=60°,求tan∠ADP的值.22.已知二次函数y=x2﹣mx+m﹣2:(1)求证:不论m为任何实数,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都有两个交点;(2)当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6)时,确定m的值,并写出此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1.5,b=3,c=3 B.a=7,b=24,c=25C.a=6,b=8,c=10 D.a=3,b=4,c=5【解答】解:A、1.52+32≠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B、72+242=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62+82=10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32+4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 B.1,1,C.6,8,11 D.5,12,23【解答】解:A、∵42+52≠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A错误;B、∵12+1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B正确;C、∵62+82≠11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C错误;D、∵52+122≠2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D错误.故选:B.3.△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下列条件:①∠A=∠B﹣∠C;②∠A:∠B:∠C=3:4:5;③a2=(b+c)(b﹣c);④a:b:c=5:12:13,其中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解答】解;①∠A=∠B﹣∠C,∠A+∠B+∠C=180°,解得∠B=90°,故①是直角三角形;②∠A:∠B:∠C=3:4:5,∠A+∠B+∠C=180°,解得∠A=45°,∠B=60°,∠C=75°,故②不是直角三角形;③∵a2=(b+c)(b﹣c),∴a2+c2=b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③是直角三角形;④∵a:b:c=5:12:13,∴a2+b2=c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④是直角三角形.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3个;故选:C.4.今年以来,某种食品不断上涨,在9月份的售价为8.1元/kg,11月份的售价为10元/kg.这种食品平均每月上涨的百分率约等于()A.15% B.11% C.20% D.9%【解答】解:设平均每月上涨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得:8.1(1+x)2=10,即(1+x)2=,开方得:1+x=或1+x=﹣,解得:x=≈11%,或x=﹣(舍去),则平均每月上涨的百分率为11%.故选:B.5.下列命题的逆命题不正确的是()A.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C.若xy=0,则x=0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解答】解:A、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逆命题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此逆命题为真命题;B、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逆命题为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为正方形,此逆命题为假命题;C、若xy=0,则x=0的逆命题为若x=0,则xy=0,此逆命题为真命题;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逆命题为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此逆命题为真命题.故选:B.6.下列说法中的错误的是()A.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B.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C.一组对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D.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解:A、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目的要求;B、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目的要求;C、一组对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此说法错误,符合题目的要求;D、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故选:C.7.矩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则它的对角线长是()A.4 B.6 C. D.7【解答】解:∵矩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它的对角线长==.故选:C.8.若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y=3x2,y=x2﹣2,y=﹣2x2+1的图象,则它们()A.都关于y轴对称 B.开口方向相同C.都经过原点D.互相可以通过平移得到【解答】解:观察三个二次函数解析式可知,一次项系数都为0,故对称轴x=﹣=0,对称轴为y轴,都关于y轴对称.故选:A.9.已知点A为某封闭图形边界上一定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其边界顺时针匀速运动一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x,线段AP的长为y.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则该封闭图形可能是()A.B.C.D.【解答】解:A、等边三角形,点P在开始与结束的两边上直线变化,在点A的对边上时,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则y=(a<x<2a),符合题干图象;B、菱形,点P在开始与结束的两边上直线变化,在另两边上时,都是先变速减小,再变速增加,题干图象不符合;C、正方形,点P在开始与结束的两边上直线变化,在另两边上,先变速增加至∠A的对角顶点,再变速减小至另一顶点,题干图象不符合;D、圆,AP的长度,先变速增加至AP为直径,然后再变速减小至点P回到点A,题干图象不符合.故选:A.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0cm,腰长y (cm)是底边长x (cm)的函数解析式正确的是()A.y=﹣0.5x+20(0<x<20)B.y=﹣0.5x+20(10<x<20)C.y=﹣2x+40(10<x<20)D.y=﹣2x+40(0<x<20)【解答】解:根据三角形周长等于三边之和可得:2y=40﹣x∴y=20﹣0.5x,又知道x为底边⇒x<2y,x>y﹣y∴可知0<x<20故选:A.11.如果线段AB=5cm,BC=4cm,且A、B、C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A、C两点的距离是()A.1cm B.9cmC.1cm或9cm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解答】解:当点C在AB之间时,AC=AB﹣BC=5﹣4=1(cm);当点C在点B的右侧时,AC=AB+BC=5+4=9(cm).故选:C.12.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相等B.四边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四角相等【解答】解:A、对角相等,菱形和矩形都具有的性质,故A错误;B、四边相等,菱形的性质,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故B正确;C、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和矩形都具有的性质,故C错误;D、四角相等,矩形的性质,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3.如图,正方形ABCD的顶点C在直线a上,且点B,D到a的距离分别是1,2.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解答】解:∵∠MBC+∠BCM=∠NCD+∠BCM=90°∴∠MBC=∠NCD又∵∠BMC=∠CND=90°,BC=CD在△BMC与△NCD中,∴△BMC≌△NCD(AAS),∴MC=ND=2,∴BC==.故答案是:.14.在女子3000米的长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v=,则这个关系式中自变量是t.【解答】解:在女子3000米的长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v=,则这个关系式中自变量是t,故答案为:t.15.函数y=的定义域是x≥﹣1.【解答】解: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16.如图,△ABC中,M是BC中点,AD平分∠BAC,BD⊥AD于D,若AB=12,AC=16,则MD等于2.【解答】解:延长BD交AC于H,∵AD平分∠BAC,BD⊥AD,∴BD=DH,AH=AB=12,∴HC=AC﹣AH=4,∵M是BC中点,BD=DH,∴MD=CH=2,故答案为:2.三、解答题17.如图,在▱ABCD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连接DE、BF、BD.(1)求证:△ADE≌△CBF.(2)当AD⊥BD时,请你判断四边形BF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AD=BC,CD=AB,∵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CF=AE,在△ADE和△CBF中,,∴△ADE≌△CBF(SAS);(2)解:菱形,∵△ADE≌△CBF,∴ED=BF,∵DF=E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D,E为边AB中点,∴DE=AB,∴DE=EB,∴四边形BFDE是菱形.18.在△ABC中,BC=a,AC=b,AB=c,设c为最长边.当a2+b2=c2时,△ABC是直角三角形;当a2+b2≠c2时,利用代数式a2+b2和c2的大小关系,可以判断△ABC的形状(按角分类).(1)请你通过画图探究并判断:当△ABC三边长分别为6,8,9时,△ABC为锐角三角形;当△ABC三边长分别为6,8,11时,△ABC为钝角三角形.(2)小明同学根据上述探究,有下面的猜想:“当a2+b2>c2时,△ABC为锐角三角形;当a2+b2<c2时,△ABC为钝角三角形.”请你根据小明的猜想完成下面的问题:当a=2,b=4时,最长边c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ABC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解答】解:(1)∵两直角边分别为6、8时,斜边==10,∴△ABC三边分别为6、8、9时,△ABC为锐角三角形;当△ABC三边分别为6、8、11时,△ABC为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锐角;钝角;(2)∵c为最长边,2+4=6,∴4≤c<6,a2+b2=22+42=20,①a2+b2>c2,即c2<20,0<c<2,∴当4≤c<2时,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②a2+b2=c2,即c2=20,c=2,∴当c=2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a2+b2<c2,即c2>20,c>2,∴当2<c<6时,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19.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是3,4,5,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A.4 B.C.D.【解答】解:∵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是3,4,5,又∵32+42=52,∴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设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为h,根据3×4=5h,∴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为:h=.故选:D.20.如图,▱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OB的周长为15,AB=6,求对角线AC与BD的和是多少?【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2AO,BD=2BO,∵△AOB的周长为15,AB=6,∴AO+OB=15﹣6=9,∴AC+BD=2(AO+OB)=2×9=18.21.如图,在▱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点E,BF平分∠ABC,交AD于点F,AE与BF交于点P,连接EF,PD.(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2)若AB=4,AD=6,∠ABC=60°,求tan∠ADP的值.【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AE=∠AEB.∵AE是角平分线,∴∠DAE=∠BAE.∴∠BAE=∠AEB.∴AB=BE.同理AB=AF.∴AF=BE.∴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AB=BE,∴四边形ABEF是菱形.(2)解:作PH⊥AD于H,∵四边形ABEF是菱形,∠ABC=60°,AB=4,∴AB=AF=4,∠ABF=∠AFB=30°,AP⊥BF,∴AP=AB=2,∴tan∠ADP==.22.已知二次函数y=x2﹣mx+m﹣2:(1)求证:不论m为任何实数,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都有两个交点;(2)当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6)时,确定m的值,并写出此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解答】(1)证明:△=m2﹣4(m﹣2)=(m﹣2)2+4,∵(m﹣2)2≥0,∴(m﹣2)2+4>0,即△>0,∴无论m取何实数,抛物线总与x轴有两个交点.(2)解:∵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6),∴6=9﹣3m+m﹣2,∴m=,∴y=x2﹣x﹣.当x=0时,y=﹣,即该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点(0,﹣).当y=0时,x2﹣x﹣=2(x+1)(2x﹣3)=0,解得x1=﹣1,x2=.则该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1,0)、(,0).综上所述,m的值是,该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点(0,﹣),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1,0)、(,0).。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生物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蛙的发育与昆虫的发育都经历了变态发育B.蝌蚪用鳃呼吸,用尾游泳C.青蛙的变态发育经历了蝌蚪时期 D.青蛙用鳃呼吸,用四肢游泳答案: D解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等。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两栖动物的特征。
点评: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判断,较易,可以由两栖动物的定义来解答。
2. 在生物的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递下去的是A.性状 B.控制性状的基因 C.细胞核 D.生殖细胞答案: B解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遗传物质的桥梁。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染色体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3. 生物所以具有遗传现象。
是因为在传种接代过程中,传给后代的是()A、细胞质B细胞核C、性状D、控制性状的基因答案: D解析: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绝密★启用前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7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 )A .音调变高B .音调变低C .响度变大D .响度变小2、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列现象中,可用这个原理来解释的是( ) A .氢气球离开手后升向高处 B .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 C .人能够漂浮在死海海面上 D .船只并排航行易发生碰撞事故3、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甲图试管内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水又沸腾了,说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B .乙图中吸盘能将物体挂在墙上不掉下来,是因为重力与大气压力彼此平衡C .丙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若有空气进入玻璃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强值比实际值偏小D .丁图提供的信息说明大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4、(2分)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 ;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 ,烧杯质量为100g ,活塞面积为7×10﹣5m 2,g=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A .1.26×105PaB .1.10×105PaC .1.01×105PaD .0.96×105Pa5、下列事例可初步说明的道理正确的是A .沿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会向上升起,说明气体在流速大处压强大,在流速小处压强小B .下端带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在水中越深,膜向上凸起程度越大,说明水静止时,水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C .钢笔能把墨水吸上来,说明笔管对墨水有吸引力D .沙漠中的越野汽车装有非常宽大的轮子,说明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力6、下列有关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历史上是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B.用钢笔吸取墨水是利用了大气压强C.气体流速越快,气压越大D.大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低7、下列关于压强和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深海中的鱼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受到海水的浮力也大B.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C.将装有水的试管由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水未溢出),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变小D.用吸盘挂钩挂衣服,是利用了大气压强8、下列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A.端午节粽香飘---扩散现象B.驾驶员驾驶汽车需系安全带---惯性的利用C.飞机获得的升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D.高压锅易煮熟食物---沸点与气压的关系9、有关压强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对路面的压强B.人用吸管吸食饮料是靠大气压把饮料“压”进了嘴里C.深海潜水员必须穿抗压潜水服是因为海水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升力,是应用了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的原理10、关于运动项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踢足球时,足球能划出一道弧线绕过人墙,是因为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B.滑雪时,人从高处自由滑下,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人登上较高的山顶时,会感觉不适,是因为山顶气压大于山脚下的气压D.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11、个球,先后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A 、B 、C 、D 中保持静止,情况如图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A. B. C. D.12、王伟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图)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A .B .C .D .1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A .B .C .D .14、下列关于压强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B .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浮力就越大C .历史上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得了大气压的值D .将装有水的试管由竖直位置逐渐倾斜的过程中,水对管底的压强不变15、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A .B .C .D .16、关于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 .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B .水下的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C .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D .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17、某同学使用矿泉水瓶设计了下列几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18、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图所描述的四个现象中,可以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D.19、下面所示实验中不是解释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二、作图题(题型注释)20、下面甲乙两图所示容器中都装有水,但图中都只画出了左边容器中的水面,请在图中把未画的水面的大致位置补画出来。
绝密★启用前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72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题型注释)1、长期以来,我们对税收有一个经典的解释,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说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A .优先考虑公共利益,然后考虑个人利益B .调整贫富差距,提高社会福利C .为了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D .为了实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利益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 ①是英国和葡萄牙政府妥协的结果。
②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
③标志中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④说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3、关于“一国两制”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其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
②“两种制度”是指大陆和台、港、澳分别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③一个国家(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种制度的前提。
④“一国两制”的方针只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4、“如果还不珍惜,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与血等价!”这句话的意思是()A.水与血价值相等 B.必须保护水资源C.人类面临着生存危机 D.人类停止使用水资源5、人类呀。
醒悟吧,我们的地球在“哭泣!”地球之所以“哭泣”是因为()①资源日趋枯竭②环境日益恶习化③土地荒漠化严重④大自然进化的结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蔚蓝的海水,肥沃的土壤,青山绿水虫鱼鸟兽,各种各样的资源,都是大自然给与人类的慷慨馈赠。
下列对大自然认识正确的是()①人类的朋友②赐予人类富足的生活③人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创造和享受着诗意的人生④孕育了人类的生命,无私的养育着人类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是()A.学校 B.企业 C.军队 D.政府8、当前,由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推动着“地球村”的形成,我们的公共生活空间逐渐拓展到整个世界。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 我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你能正确排出对外开放格局的先后顺序吗()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内地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外开放格局。
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故选D。
2. 历史老师布置一道作文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
同学们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是()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C.实行改革开放 D.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史实。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故选B。
3.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其本质含义是A.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其本质含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选C。
4. 2011年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90周年。
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和美国罗斯福新政共同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为摆脱经济困难 B.都是在保留现有社会制度的前提下进行C.都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D.都强化了市场经济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共同影响。
本题中A、B两个选项都是三个事件的共同点,但A是目的,B是前提,罗斯福新是强化了计划经济,所以A、B、D都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C。
5.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快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党和政府做的努力包括①和平解放西藏②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③修筑了三条入藏公路和青藏铁路④建立西藏自治区⑤设立了经济特区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加快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采取的措施。
绝密★启用前【全国区级联考】广西省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62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 )A .有机物B .无机物C .糖类D .无机盐2、自然状态下,一对夫妇每胎生育男孩的可能性始终为()。
A .25% B .50% C .75% D .难以确定.3、“试管婴儿”的培育诞生和嫁接繁殖无核蜜橘在生物学上依据的原理依次是( ) A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B .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C .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 D .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4、原始生命的起源过程中,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场所是() A .岩石 B .原始海洋 C .原始大气 D .原始高山5、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12对)染色体。
有关水稻受精卵细胞中染色体来源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分别来自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6对B.分别来自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任意的12条C.全部来自精子或全部来自卵细胞D.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精子,一条来自卵细胞6、下列关于健康的概念,不正确的是()A.健康是连续性的,是一种动态状态,而且随时在变动B.健康是生活的必要条件C.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促进健康的一种方法D.身体没病强健有力就是健康的人7、白化病是一种常见的隐性遗传病。
如果双亲中一个人的基因组成为Bb, 另一个为白化病患者。
那么, 他们的子女发病的可能性是()A.25% B.50 % C.75% D.全部8、父、母是双眼皮,基因均为Aa,他(她)们生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孩子的基因是()A.AA B.Aa C.aa D.AA或aa9、蚊蝇等害虫对DDT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广西省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数学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8,则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5B.10C.11D.12考点: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分类答案:B试题解析:根据三角形边的性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得第三边的长大于8-3=5,小于8+3=11,则10在5~11之间,故选B。
2.长为9,6,5,4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选法有()A.1种B.2种C.3种D.4种考点: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分类答案:C试题解析:根据三角形边的性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得成立的有,“4,5,6”,“4,6,9”,“5,6,9”,故选C3.如图,∠ACB>90°,AD⊥BC,BE⊥AC,CF⊥AB,垂足分别为点D、点E、点F,△ABC中BC边上的高是()A.CF B.BE C.AD D.CD考点: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答案:B试题解析:∵AD⊥BC,∴△ABC中BC边上的高是AD,故选B。
4.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垂足为E,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AB=AD B.AC平分∠BCDC.AB=BD D.△BEC≌△DEC考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答案:C试题解析:∵AC垂直平分BD,∴AB=AD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故A正确;由三线合一可得AC平分∠BCD,故B正确,从而D选项△BEC≌△DEC 正确,没有任何条件可以证明AB=BD ,故C错,故选C。
5.如图, BE、CF都是△ABC的角平分线,且∠BDC=110 0,则∠A的度数为()A.50°B.40°C.70°D.35°考点: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答案:B试题解析:∵BE、CF都是△ABC的角平分线,∴∠A=180°-(∠ABC+∠ACB),=180°-2(∠DBC+∠BCD)∵∠BDC=180°-(∠DBC+∠BCD),∴∠A=180°-2(180°-∠BDC)∴∠BDC=90°+∠A,∴∠A=2(110°-90°)=40°.故选B.6.如图,在△ABC中,∠B=46°,∠C=54°,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交AC于E,则∠ADE的大小是()A.45°B.54°C.40°D.5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答案:C试题解析:∵∠B=46°,∠C=54°,∴∠BAC=180°-∠B-∠C=180°-46°-54°=80°,∵AD平分∠BAC,∴∠BAD=∠BAC=×80°=40°,∵DE∥AB,∴∠ADE=∠BAD=40°.故选:C.7.如图,∠ACB=90°,D为AB的中点,连接DC并延长到E,使CE= CD,过点B作BF∥DE,与AE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AB=6,则BF的长为()A.6B.7C.8D.1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答案:C试题解析:如图,∵∠ACB=90°,D为AB的中点,AB=6,∴CD=AB=3.又CE=CD,∴CE=1,∴ED=CE+CD=4.又∵BF∥DE,点D是AB的中点,∴ED是△AFD的中位线,∴BF=2ED=8.故选:C.8.如图,点D是△ABC的边BC上任意一点,点E、F分别是线段AD、CE的中点,则△ABC 的面积等于△BEF的面积的()A.2倍B.3倍C.4倍D.5倍考点: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答案:C试题解析:∵点E是AD的中点,∴S△ABE=S△ABD,S△ACE=S△ADC,∴S△ABE+S△ACE=S△ABC,∴S△BCE=S△ABC,∵点F是CE的中点,∴S△BEF=S△BCE.∴△ABC的面积等于△BEF的面积的4倍.故选C.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α,∠ABC的平分线与∠BCD的平分线交于点P,则∠P=()A.90° αB.90°+ αC.D.360°α考点: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答案:C试题解析:∵四边形ABCD中,∠ABC+∠BCD=360°-(∠A+∠D)=360°-α,∵PB和PC分别为∠ABC、∠BCD的平分线,∴∠PBC+∠PCB=(∠ABC+∠BCD)=(360°-α)=180°-α,则∠P=180°-(∠PBC+∠PCB)=180°-(180°-α)=α.故选:C.10.下列正多边形的组合中,能够铺满地面的是()A.正六边形和正方形B.正六边形和正三角形C.正五边形和正八边形D.正十边形和正三角形考点:平面图形的镶嵌答案:B试题解析:A、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20°,正方形的每个内角是90°,120m+90n=360°,显然n取任何正整数时,m不能得正整数,故不能铺满;B、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20°,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为60°,一个正六边形和一个正三角形刚好能铺满地面;C、正五边形每个内角是180°-360°÷5=108°,正八边形每个内角为135度,135m+108n=360°,显然n取任何正整数时,m不能得正整数,故不能铺满;D、正三角形每个内角为60度,正十边形每个内角为144度,60m+144n=360°,显然n取任何正整数时,m不能得正整数,故不能铺满.故选B.掌握好平铺的条件,算出每个图形内角和即可.11.一幅美丽的图案,在其顶点处由四个正多边形镶嵌而成,其中三个分别为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则另一个为()A.正三角形B.正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考点:平面图形的镶嵌答案:B试题解析:∵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的内角分别为60°、90°、120°,又∵360°-60°-90°-120°=90°,∴另一个为正四边形.故选B.12.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一条直线将该矩形 ABCD 分割成两个多边形,若这两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分别为 M和 N,则M + N 不可能是()A.360°B.540°C.720°D.630°考点: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答案:D试题解析:如图,一条直线将该矩形ABCD分割成两个多边(含三角形)的情况有以上三种,①当直线不经过任何一个原来矩形的顶点,此时矩形分割为一个五边形和三角形,∴M+N=540°+180°=720°;②当直线经过一个原来矩形的顶点,此时矩形分割为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M+N=360°+180°=540°;③当直线经过两个原来矩形的对角线顶点,此时矩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M+N=180°+180°=360°.故选D.二、填空题(共4小题)13.用一种正五边形或正八边形的瓷砖_______铺满地面.(填“能”或“不能”)考点:平面图形的镶嵌答案:不能试题解析:根据平面镶嵌的条件,可知用一种正五边形或正八边形的瓷砖不能铺满地面。
绝密★启用前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69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根据文章的思路,排列下面的句子的顺序。
①深情地回忆莫泊桑的文学生涯,对其文学天才予以热情礼赞。
②充分肯定莫泊桑的光荣所在,预言并强调莫泊桑将与其作品一样获得永生。
③抒发对死者炽烈的痛惜之情和深切的缅怀之情,奠定了演讲的感情基调。
④精辟论述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对其文学创作给予崇高的评价。
答:排列顺序为________。
2、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组是(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婉约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A .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若大江东去 B .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试卷第2页,共10页C .如小桥流水似风拂杨柳若大江东去如旭日喷薄D .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若大江东去3、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新年的钟声雄浑激越,响彻天宇。
钟声召唤着天边那新年第一抹红霞,钟声歌唱着神州大地又一个灿烂的春天,__________。
A .我们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 B .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 C .我们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 D .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强悍(hàn ) 跻身(jǐ) 秉烛夜读(bǐng ) B .精湛(zhàn )醒豁(huò)卷帙浩繁(yì) C .晦涩(sè) 斗胆(dòu )杳无音信(yǎo ) D .寥寥(liáo ) 和谐(xié)无懈可击(xiè)5、对文章中的精美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这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对莫泊桑及其文学创作给予了崇高的评价。
绝密★启用前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57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由果到因、从现象说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
B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一文的作者伽利略无法知道蝉发音的部位,这说明每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大自然的奥秘是无限的。
C .《叫三声夸克》以盒子里面有盒子为比喻,来说明物质结构的特点。
D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说明自然选择时,先说风媒花,后说虫媒花。
用“蜂争粉蕊蝶分香”说明了昆虫给花传粉授精的特殊功能。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海燕》、《白杨礼赞》都运用了象征手法:《石榴》、《紫藤萝瀑布》都是状物抒情散文。
B .《多一些宽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都运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手法。
C .屠格涅夫的《鸽子》一文折身出作者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试卷第2页,共10页D .《马说》作者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
3、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北宋韩愈的《马说》、郭沫若的《石榴》都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B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总体结构是总-分-总。
C .《海燕》是高尔基早期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诗。
运用象征手法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D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
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A.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B.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C.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D.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2.(3分)一艘装着石头的船浮在水面上,若把石头都丢进水里,水面高度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3.(3分)把重为5N,体积为600c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A.物体漂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4.(3分)三个体积完全相同的物体,放入容器中静止后如图,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说法正确的是()A.木球最大B.铜球和铁球一样大C.铁球最小D.密度不同,无法判断5.(3分)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5A,该用电器可能是()A.电视机B.白炽灯C.洗衣机D.空调6.(3分)下列过程中,属于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推开弹簧门的过程B.用力拉长弹弓橡皮条的过程C.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的过程D.跳水运动员将跳板踏弯的过程7.(3分)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B.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C.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D.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8.(3分)对于物理学习中涉及到的物理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析出实际杠杆的五要素是建立模型的方法B.将电流比作水流是转换法C.通过比较木桩被重物打入沙中的深度来比较重力势能大小是控制变量法D.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要多测几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二、实验题9.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地理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我国北方民居具有的特点是()A.屋顶坡度较小 B.屋顶坡度较大 C.墙体较薄 D.墙体较高2. 位于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A.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辽东丘陵 B.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山东丘陵C.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江淮平原 D.长白山地,阴山,内蒙古高原3. 造成右图中两地区耕地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 B.土壤 C.降水 D.地形4.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下列描述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相符的是(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D.农业以旱地为主,多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5. 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多高原山地 B.能源不够 C.劳动力资源不足 D.水资源紧张6. 某中学黑板报新增设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如下,其中“真”的是( )①北方居民食以米饭为主②北方居民交通以陆路运输为主③北方居民房屋,都注意通风散热④北方居民房屋屋顶坡度小,墙体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 地理区域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华北平原属于A.自然区域 B.经济区域 C.行政区域 D.工业区域8. 以下处于北方地区范围内的是()A.东北地区B黄河流域C.甘肃、宁夏的全部D.江苏、安徽两省的大部分9. 关于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四季如春 B.全年高温多雨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D.终年干燥少雨10.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气候的共同特点是A.雨热同期 B.冬季寒冷干燥C.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D.1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11. 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山东丘陵12. 北方地区的中学生寒假长,主要原因是()A.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B.寒假时间长是为了充分的休息,有利于健康C.学生喜欢放长假 D.当地政府规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二、综合题(1)河流 A(2)山脉 B(3)平原 C (我国最大的平原)(4)首都 D(5)邻国 E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 下面所示实验中不是解释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答案: A.解析: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饮料进入口中,符合题意.B、没有吹气时,硬币上方和下方都受到相同的大气压的作用,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上方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硬币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产生向上的升力,因此硬币就“跳”过了栏杆,不合题意.C、没有吹气时,纸的中间和外侧的压强相等,纸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垂.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不合题意;D、A管中上端开口处空气流速大,A管的下端水面上空的空气流速小.由流体压强特点可知: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所以,管内水会在容器内空气的较大压强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不合题意.故选 A.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图所描述的四个现象中,可以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答案: A解析: A、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则轿车在合巢芜高速公路上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所以小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会发“漂”.故本选项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B、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C、用滴管吸取液体,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D、水坝上宽下窄,利用了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及物体的稳度的知识,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选 A.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液体的压强;大气压的综合应用.点评:(1)大气压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吸盘、抽水机、呼吸、吸管吸饮料等都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2)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问题.(3)本题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3. 某同学使用矿泉水瓶设计了下列几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答案: D解析: A.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有压力和受力面积,图中受力面积一定压力不同,可以探究压强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所以A错误;B.往两空瓶中间吹气,改变两空瓶中间的气流速度,而两空瓶外的气流速度不变,随意可以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所以B错误;C.装满水的瓶子倒立在水槽中,瓶中的水柱如不能下降,则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所以C错误;D.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改变液体的密度,而D中只有一种液体,所以不能验证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所以D正确;选择D。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是BC的中点.若OE=3cm,则AB的长为()A.3 cm B.6 cm C.9 cm D.12 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则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B.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C.图形可以向某方向平移一定距离,也可以向某方向旋转一定距离D.由平移得到的图形也一定可由旋转得到3.解关于x的方程产生增根,则常数m的值等于()A.﹣1 B.﹣2 C.1 D.24.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6,12,13 B.3,4,7 C.8,15,16 D.5,12,135.如图,直线y1=﹣x+m与y2=kx+n相交于点A,若点A的横坐标为2,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k>0 B.m>n C.当x<2时,y2>y1 D.2k+n=m﹣26.在今年的中招体育考试中,我校甲、乙、丙、丁四个班级的平均分完全一样,方差分别为:S甲2=8.5,S乙2=21.7,S丙2=15,S丁2=17,则四个班体考成绩最稳定的是()A.甲班 B.乙班 C.丙班 D.丁班7.化简二次根式得()A.﹣5B.5 C.±5D.308.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A.AB∥CD,AD=BC B.∠A=∠B,∠C=∠D C.AB=CD,AD=BC D.AB=AD,CB=CD9.如图中的图象(折线ABCDE)描述了一汽车在某一直线上的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米)和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给出下列说法:①汽车共行驶了120千米;②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0.5小时;③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千米/时;④汽车自出发后3小时至4.5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在逐渐减少.其中正确的说法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把直线y=﹣5x+6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直线的解析式为()A.y=﹣x+6 B.y=﹣5x﹣12 C.y=﹣11x+6 D.y=﹣5x11.已知甲乙两组各10个数据的平均数都是8,甲组数据的方差S甲2=0.12,乙组数据的方差 S乙2=0.5,则()A.甲组数据的波动大 B.乙组数据的波动大C.甲乙两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 D.甲乙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不能比较12.某地区某月前两周从周一至周五每天的最低气温是(单位:℃)x1,x2,x3,x4,x5,和x1+1,x2+2,x3+3,x4+4,x5+5,若第一周这五天的平均气温为7℃,则第二周这五天的平均气温为()A.7℃B.8℃C.9℃D.10℃二、填空题:13.若分式方程=有增根,则这个增根是x= .14.如图所示,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D=8,AB=6,将△ABO向右平移得到△DCE,则△ABO向右平移过程扫过的面积是.1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且DC≠AD,过点O作OE⊥BD交BC于点E.若△CDE的周长为6cm,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三、解答题17.如图,在Rt△ABC中,∠BAC=90°,点D在BC边上,且△ABD是等边三角形.若AB=2,求△ABC的周长.(结果保留根号)18.已知,如图1,D是△ABC的边上一点,CN∥AB,DN交AC于点M,MA=MC.(1)求证:四边形ADCN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若∠AMD=2∠MCD,∠ACB=90°,AC=BC.请写出图中所有与线段AN相等的线段(线段AN除外)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3)和(2,0),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0.因式分解:(1)x(x﹣y)﹣y(y﹣x)(2)﹣8ax2+16axy﹣8ay2.21.某文化用品商店用2000元购进一批学生书包,面市后发现供不应求,商店又购进第二批同样的书包,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数量的3倍,但单价贵了4元,结果第二批用了6300元.(1)求第一批购进书包的单价是多少元?(2)若商店销售这两批书包时,每个售价都是120元,全部售出后,商店共盈利多少元?22.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任意一点,过E作EF⊥BC,交BD于F,G为DF 的中点,连AE和AG.(1)如图1,求证:∠FEA+∠DAG=45°;(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设BD和AE的交点为H,BG=8,DH=9,求AD的长.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如图,▱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是BC的中点.若OE=3cm,则AB的长为()A.3 cm B.6 cm C.9 cm D.12 cm【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A=OC;又因为点E是BC的中点,所以OE 是△ABC的中位线,由OE=3cm,即可求得AB=6cm.【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又∵点E是BC的中点,∴BE=CE,∴AB=2OE=2×3=6(cm)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三角形第三边的一半.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则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B.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C.图形可以向某方向平移一定距离,也可以向某方向旋转一定距离D.由平移得到的图形也一定可由旋转得到【考点】旋转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分析】根据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解答】解: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同样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故错误;B、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故正确;C、图形可以向某方向平移一定距离,旋转是围绕中心做圆周运动,故错误;D、平移和旋转不能混淆一体,故错误.故选B.【点评】要根据平移和旋转的定义来判断.(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成为平移;(2)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3.解关于x的方程产生增根,则常数m的值等于()A.﹣1 B.﹣2 C.1 D.2【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分析】增根是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本题的增根是x=1,把增根代入化为整式方程的方程即可求出未知字母的值.【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x﹣1),得x﹣3=m,∵方程有增根,∴最简公分母x﹣1=0,即增根是x=1,把x=1代入整式方程,得m=﹣2.故选:B.【点评】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确定增根的值;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4.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6,12,13 B.3,4,7 C.8,15,16 D.5,12,13【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求证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出三边的长,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62+122≠1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B、32+42≠7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C、82+152≠1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D、52+1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5.如图,直线y1=﹣x+m与y2=kx+n相交于点A,若点A的横坐标为2,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k>0 B.m>nC.当x<2时,y2>y1 D.2k+n=m﹣2【考点】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分析】由函数图象可判断A;由直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可判断B;由函数图象可知当x>2时,对应的函数值的大小关系可判断C;把A点横坐标代入两函数解析式可判断D;可得出答案.【解答】解:∵y2=kx+n在第一、三、四象限,∴k>0,故A正确;由图象可知直线y1与y轴的交点在直线y2相与y轴交点的上方,∴m>n,故B正确;由函数图象可知当x<2时,直线y1的图象在y2的上方,∴y1>y2,故C不正确;∵A点为两直线的交点,∴2k+n=m﹣2,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函数的交点问题,能够从函数图象中得出相应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6.在今年的中招体育考试中,我校甲、乙、丙、丁四个班级的平均分完全一样,方差分别为:S甲2=8.5,S乙2=21.7,S丙2=15,S丁2=17,则四个班体考成绩最稳定的是()A.甲班 B.乙班 C.丙班 D.丁班【考点】方差.【分析】根据四个班的平均分相等结合给定的方差值,即可找出成绩最稳定的班级.【解答】解:∵甲、乙、丙、丁四个班级的平均分完全一样,方差分别为:S甲2=8.5、S乙2=21.7、S丙2=15、S丁2=17,且8.5<15<17<21.7,∴甲班体考成绩最稳定.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明白方差的意义.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熟练掌握方差的意义是关键.7.化简二次根式得()A.﹣5B.5 C.±5D.30【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意义化简.【解答】解: ==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绝对值等考点的运算.8.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A.AB∥CD,AD=BC B.∠A=∠B,∠C=∠D C.AB=CD,AD=BC D.AB=AD,CB=CD【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⑤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判定定理逐项判定即可.【解答】解:如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知,只有C符合条件.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掌握情况.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平行四边形的五种判定方法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呼应,每种方法都对应着一种性质,在应用时应注意它们的区别与联系.9.如图中的图象(折线ABCDE)描述了一汽车在某一直线上的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米)和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给出下列说法:①汽车共行驶了120千米;②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0.5小时;③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千米/时;④汽车自出发后3小时至4.5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在逐渐减少.其中正确的说法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图象上的特殊点的实际意义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由图象可知,汽车走到距离出发点120千米的地方后又返回出发点,所以汽车共行驶了240千米,①错;从1.5时开始到2时结束,时间在增多,而路程没有变化,说明此时在停留,停留了2﹣1.5=0.5小时,②对;汽车用4.5小时走了240千米,平均速度为:240÷4.5=千米/时,③错.汽车自出发后3小时至4.5小时,图象是直线形式,说明是在匀速前进,④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由图象理解对应函数关系及其实际意义,注意总路程应包括往返路程,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10.把直线y=﹣5x+6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直线的解析式为()A.y=﹣x+6 B.y=﹣5x﹣12 C.y=﹣11x+6 D.y=﹣5x【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平移时k的值不变,只有b发生变化.【解答】解:原直线的k=﹣5,b=6;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了新直线,那么新直线的k=﹣5,b=6﹣6=0.∴新直线的解析式为y=﹣5x.故选D.【点评】求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时要注意平移时k和b的值的变化,注意向上平移加,向下平移减.11.已知甲乙两组各10个数据的平均数都是8,甲组数据的方差S甲2=0.12,乙组数据的方差 S乙2=0.5,则()A.甲组数据的波动大 B.乙组数据的波动大C.甲乙两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 D.甲乙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不能比较【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方差越大数据越不稳定.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甲乙两组各10个数据的平均数都是8,甲组数据的方差S甲2=0.12,乙组数据的方差 S乙2=0.5,∴S甲2<S乙2,∴甲组数据的波动小,乙组数据的波动大;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12.某地区某月前两周从周一至周五每天的最低气温是(单位:℃)x1,x2,x3,x4,x5,和x1+1,x2+2,x3+3,x4+4,x5+5,若第一周这五天的平均气温为7℃,则第二周这五天的平均气温为()A.7℃B.8℃C.9℃D.10℃【考点】算术平均数.【分析】根据算术平均数的算法可得x1+x2+x3+x4+x5=7×5=35,然后再求出x1+1,x2+2,x3+3,x4+4,x5+5的和,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第一周这五天的平均气温为7℃,∴x1+x2+x3+x4+x5=7×5=35,∴x1+1+x2+2+x3+3+x4+4+x5+5=35+1+2+3+4+5=50,∴第二周这五天的平均气温为50÷5=10(℃),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均数,关键是掌握对于n个数x1,x2,…,x n,则=(x1+x2+…+x n)就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二、填空题:13.若分式方程=有增根,则这个增根是x=2.【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分析】增根是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解答】解:∵分式方程=有增根,∴x﹣2=0∴原方程增根为x=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确定后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②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14.如图所示,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D=8,AB=6,将△ABO向右平移得到△DCE,则△ABO向右平移过程扫过的面积是48.【考点】矩形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分析】首先根据平移的知识可知S△ABO=S△DEC,进而可知△ABO平移过程扫过的面积是矩形ABCD的面积,于是得到答案.【解答】解:∵△ABO向右平移得到△DCE,∴S△ABO=S△DEC,∴△ABO平移过程扫过的面积是矩形ABCD的面积,∵AD=8,AB=6,∴矩形ABCD的面积为48,∴△ABO向右平移过程扫过的面积是48,故答案为4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平移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知道△ABO平移过程扫过的面积是矩形ABCD的面积,此题难度一般.15.若﹣5是5x2+mx﹣10=0的一个根,则m取值为﹣23.【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5代入一元二次方程得到关于m的一次方程,然后解此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解:把x=﹣5代入5x2+mx﹣10=0,得5×52+5m﹣10=0,解得m=﹣23.故答案为﹣23.【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1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且DC≠AD,过点O作OE⊥BD交BC于点E.若△CDE的周长为6cm,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12cm.【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CD,BC=AD,OB=OD,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E=DE,由△CDE的周长得出BC+CD=6cm,即可求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BC=AD,OB=OD,∵OE⊥BD,∴BE=DE,∵△CDE的周长为6cm,∴DE+CE+CD=BE+CE+CD=BC+CD=6cm,∴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2(BC+CD)=12cm;故答案为:12cm.【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周长的计算;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如图,在Rt△ABC中,∠BAC=90°,点D在BC边上,且△ABD是等边三角形.若AB=2,求△ABC的周长.(结果保留根号)【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求出∠B=60°,求出∠C=30°,求出BC=4,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相加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BD是等边三角形,∴∠B=60°,∵∠BAC=90°,∴∠C=180°﹣90°﹣60°=30°,∵AB=2,∴BC=2AB=4,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2,∴△ABC的周长是AC+BC+AB=2+4+2=6+2.答:△ABC的周长是6+2.【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的应用,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的能力,此题综合性比较强,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18.已知,如图1,D是△ABC的边上一点,CN∥AB,DN交AC于点M,MA=MC.(1)求证:四边形ADCN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若∠AMD=2∠MCD,∠ACB=90°,AC=BC.请写出图中所有与线段AN相等的线段(线段AN除外)【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CN∥AB,MA=MC,易证得△AMD≌△CMN,则可得MD=MN,即可证得:四边形ADCN是平行四边形.(2)由∠AMD=2∠MCD,可证得四边形ADCN是矩形,又由∠ACB=90°,AC=BC,可得四边形ADCN是正方形,继而求得答案.【解答】(1)证明:∵CN∥AB,∴∠DAM=∠NCM,在△ADM和△CNM中,,∴△AMD≌△CMN(ASA),∴MD=MN,∴四边形ADCN是平行四边形.(2)解:∵∠AMD=2∠MCD,∠AMD=∠MCD+∠MDC,∴∠MCD=∠MDC,∴MC=MD,∴AC=DN,∴▱ADCN是矩形,∵AC=BC,∴AD=BD,∵∠ACB=90°,∴CD=AD=BD=AB,∴▱ADCN是正方形,∴AN=AD=BD=CD=CN.【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注意证得△AMD≌△CMN与四边形ADCN是正方形是解此题的关键.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3)和(2,0),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分析】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把A、B两点的坐标代入可求得k、b的值,可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答】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把A、B两点的坐标代入可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是y=3x﹣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掌握待定系数法的应用步骤是解题的关键.20.因式分解:(1)x(x﹣y)﹣y(y﹣x)(2)﹣8ax2+16axy﹣8ay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1)利用提公因式法即可分解;(2)首先提公因式,然后利用公式法即可分解.【解答】解:(1)原式=x(x﹣y)+y(x﹣y)=(x﹣y)(x+y);(2)原式=﹣8a(x2﹣2xy+y2)=﹣8a(x﹣y)2.【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要求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一般来说,如果可以先提取公因式的要先提取公因式,再考虑运用公式法分解.21.某文化用品商店用2000元购进一批学生书包,面市后发现供不应求,商店又购进第二批同样的书包,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数量的3倍,但单价贵了4元,结果第二批用了6300元.(1)求第一批购进书包的单价是多少元?(2)若商店销售这两批书包时,每个售价都是120元,全部售出后,商店共盈利多少元?【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1)求的是单价,总价明显,一定是根据数量来列等量关系.本题的关键描述语是:“数量是第一批购进数量的3倍”;等量关系为:6300元购买的数量=2000元购买的数量×3.(2)盈利=总售价﹣总进价.【解答】解:(1)设第一批购进书包的单价是x元.则:×3=.解得:x=80.经检验:x=80是原方程的根.答:第一批购进书包的单价是80元.(2)×(120﹣80)+×(120﹣84)=3700(元).答:商店共盈利3700元.【点评】应用题中一般有三个量,求一个量,明显的有一个量,一定是根据另一量来列等量关系的.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任意一点,过E作EF⊥BC,交BD于F,G为DF 的中点,连AE和AG.(1)如图1,求证:∠FEA+∠DAG=45°;(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设BD和AE的交点为H,BG=8,DH=9,求AD的长.【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作GM⊥BC于M,连接GE、GC,如图1,由正方形的性质得DA=DC,∠ADB=∠CDB=45°,再证明△ADG≌△CDG得到AG=CG,∠DAG=∠1,∠AGD=∠CGD,接着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到GC=GE,∠5=∠4,∠2=∠3,从而得到∠1=∠6=∠DAG,GA=GE,再证明△AG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AEG=45°,从而得到∠FEA+∠DAG=45°;(2)把△ADG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Q,连接QH,如图2,利用旋转的性质得∠ABQ=∠ABD=45°,AQ=AD,BQ=DG,∠QAG=90°,再证明△QAH≌△GAH得到HQ=HG,设BH=x,用x 表示出则HG=HQ=8﹣x,BQ=x+1,然后在Rt△BQH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x+1)2+x2=(8﹣x)2,解得x=3,则BD=BH+DH=12,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AD.【解答】(1)证明:作GM⊥BC于M,连接GE、GC,如图1,∵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DA=DC,∠ADB=∠CDB=45°,在△ADG和△CDG中,∴△ADG≌△CDG,∴AG=CG,∠DAG=∠1,∠AGD=∠CGD,∵G点为DF的中点,FE⊥BC,GM⊥BC,DC⊥BC,∴GM为梯形CDFE的中位线,∴EM=CM,∴GE=GC,∠5=∠4,∴GM平分∠EGC,∴∠2=∠3,∴∠1=∠6=∠DAG,GA=GE,∵GM∥CD,∴∠MGD=180°﹣∠GDC=135°,即∠2+∠DGC=135°,∴∠AGD+∠3=∠2+∠DGC=135°,∴∠AGE=90°,∴△AG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G=45°,即∠FEA+∠6=45°,∴∠FEA+∠DAG=45°;(2)解:把△ADG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Q,连接QH,如图2,∴∠ABQ=∠ABD=45°,AQ=AD,BQ=DG,∠QAG=90°,∵∠FEA+∠DAG=45°;而∠FEA=∠BAE,∴∠BAE+∠DAG=45°;∴∠EAG=45°,∴∠QAE=45°,在△QAH和△GAH中,∴△QAH≌△GAH,∴HQ=HG,设BH=x,则HG=BG﹣BH=8﹣x,∴HQ=8﹣x,∵DH=BG+DG﹣BH,∴DG=9﹣8+x=x+1,∴BQ=x+1,∵∠ABQ+∠ABD=45°+45°=90°,∴△BQH为直角三角形,∴BQ2+BH2=QH2,即(x+1)2+x2=(8﹣x)2,解得x=3,∴BD=BH+DH=3+9=12,∴AD=BD=6.【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具有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全等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八年级(下)期中政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食物、水、衣服、住房、车、船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A.自然资源B.自然环境C.各种生物D.不可再生资源2.石油、煤炭、天然气和其他所有矿产资源。
它们经过了上亿年才得以形成,这些资源的储量随着人类的消耗而越来越少。
它们是()A.可再生资源B.不可再生资源C.自然界的重要特征D.基因资源库3.“大自然愤怒地给人类留下的警告”是()①人类要成为大自然的主宰②珍惜大自然③尊重大自然的一切生命④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由全球95个国家的1360名科学家联合研究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人类活动已使地球上约的自然资源面临枯竭,人类的生存前景十分严峻。
自然资源枯竭的表现有()①物种减少②土地荒漠化③水资源短缺④能源匮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维护公共利益,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①履行自己的职责②遵守社会公德③心系社会,关爱他人④珍爱生命、自尊自爱。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④6.下列同学的做法,对于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具有直接作用的是()①节假日到小区敬老院为老人服务②节假日参加社区义务宣传活动③星期天到小区广场捡拾游客扔掉废弃物④每天都上网了解当天的新闻报道。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①②③7.公共利益具体地体现在每个人的实际利益之中。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A.保障个别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B.保障所有国家领导的共同幸福C.保障所有工人阶级的共同幸福D.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老王今年五十岁,祖祖辈辈住在南湖附近,拥有耕地2亩,2009年他刚盖了100平米的住宅,自己还开了个肉类加工的门头房(30平米),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可是,由于唐山南湖生态城的建设,老王的耕地要被占用,房屋需要拆除。
据此回答8﹣﹣﹣9题。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而在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A. 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B. 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C.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D.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答案】D【解析】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对地面的压力也相等,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乙>S甲,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对地面的压力相等,但接触面积不变,还是S乙>S甲,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故A错误;因为V甲<V乙,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所以甲是铜块,乙是铁块,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铜块的质量大于铁块的质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所以压强不可能相等,故B错误;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甲乙对地面的压力仍然相等,接触面积还是S乙>S甲,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不同,故C错误;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乙减小的质量小,甲减小的质量大,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甲小于乙,又因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乙>S甲,所以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相等,故D正确,故选D。
2. 一艘装着石头的船浮在水面上,若把石头都丢进水里,水面高度将()A. 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石头在船上,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F浮=G总=G船+G石=G船+ρ石V石g,----①,石块放入水中后,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等于船受到的浮力F_船加上石头受到的浮力F石,F浮′=F船+F石,由于船漂浮,F船=G船,石头沉入水底,F石=ρ水V排g,F浮′=F船+F石=G船+ρ水V石g,----②,因为ρ石>ρ水,所以由①②可得:F浮>F浮′,即:石头在船上时,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把船上的石头投入水中,船和石头排开水的体积总体积变小,水位会下降,故选B。
3. 把重为5N,体积为600c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A. 物体漂浮F浮=6NB. 物体悬浮F浮=5NC. 物体漂浮F浮=5ND. 物体沉在水底F浮=5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假设物体完全浸没于水中,此时物体所受浮力为:,因为,所以该物体静止时将浮在水面上,因此物体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本题答案选C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4. 三个体积完全相同的物体,放入容器中静止后如图,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说法正确的是A. 木球最大B. 铜球和铁球一样大C. 铁球最小D. 密度不同,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木球漂浮,铜球悬浮,铁球沉在水底,铜球和铁球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木球排开水的体积小,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铜球和铁球所受浮力相同,且都大于木球受到的浮力.故选B5. 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5A,该用电器可能是A. 电视机B.白炽灯C.洗衣机D.空调【解析】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都是220V,根据P=UI得,工作电流为5A的用电器的电功率是1100W,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00W;白炽灯的电功率约为60W;洗衣机的电功率约为200W;空调的电功率约为1000W;所以空调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5A,故选D。
6. 下列过程中,属于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 推开弹簧门的过程B. 用力拉长弹弓橡皮条的过程C. 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的过程D. 跳水运动员将跳板踏弯的过程【答案】C【解析】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专题:应用题.分析: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特点是物体的弹性形变减小,弹性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增加.解答:解:A、推开弹簧门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形变程度增大,弹性势能增大,并非减小转化成动能,不符合题意;B、用力拉长弹弓橡皮条的过程中,橡皮条的形变变大,弹性势能增大,并非减小转化成动能,不符合题意;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D、跳水运动员将跳板踏弯的过程中,跳板形变的程度增加,弹性势能增加,并非减小转化成动能,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对于判断能量转化的题目,我们可以从影响能量大小的因素来分析能量的变化,找到能量转化的方向.7. 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 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B. 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C. 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D. 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解析】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A不符合题意;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不符合题意;石凳被晒得发烫,是内能的一种转移,C不符合题意;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是陨石和空气摩擦生热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D符合题意,故选D。
C.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D.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8. 对于物理学习中涉及到的物理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析出实际杠杆的五要素是建立模型的方法B. 将电流比作水流是转换法C. 通过比较木桩被重物打入沙中的深度来比较重力势能大小是控制变量法D.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要多测几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出实际杠杆的五要素是建立模型的方法,将电流比作水流是类比法。
比较木桩被重物打入沙中的深度来比较重力势能大小是转换法。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多次实验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代表性。
考点:物理方法二、实验题9. 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请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_________。
(2)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_______________有关系。
(3)实验中他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答案】(1). (2). 液体的密度(3). 控制变量【解析】分析:(1)表格中第一行中的数据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题中已给出,直接填写即可;第二行要求填写的是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空气中的重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之差.(2)对比②③④,相同的量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量是液体的密度,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研究的是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解答:解:(1)第一行数据无需计算,直接看图填写;第二行中浮力大小等于物体在空气中重力减去物体在液体中重力,即F浮=G-G/.(2)对比这四次实验数据,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液体的密度变大,物体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说明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3)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改变的变量是液体密度,是典型的控制变量法实验的思路.故答案为:(1)次数 1 2 3 4G/N 4.0F/N 0.35 0.40 0.50(2)液体的密度;(3)控制变量.10. 如图所示实验器材,请利用其中一种或多种器材,分别完成一个指定实验和另外设计一个力学实验。
根据示例的要求,将表格中的空白填写完整选用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锥子、橡皮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分别用锥子的两端用相同的力压橡皮泥用锥子尖压橡皮泥时,凹陷明显小石块、一张白纸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答案】(1). 略(2). 略(3). 略(4). 略【解析】分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要用一个小石块和一张白纸来探究惯性,可以将小石块放在白纸上,用力迅速的拉动白纸,看小石块是否会随着白纸一起运动;(2)由一个塑料瓶和水,可以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的关系,在塑料瓶壁不同深度处扎几个小孔,观察水射出的远近,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解:(1)要用一张纸探究惯性,可以将小石块放在白纸上,然后迅速的拉动白纸,白纸受力就会由静止变为运动,但小石块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静止的运动状态,就不会随白纸运动出去;(2)可以使用锥子和灌有水的塑料瓶来探究液体压强和深度的关系,在塑料瓶上扎上不同深度的小孔,水射出的远近不同,也就说明了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有关;故答案为:选用的器材实验内容操作方法发生现象示例:锥子、橡皮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分别用锥子的两端用相同的压力压橡皮泥用锥子尖压橡皮泥时,凹陷明显小石块、一张白纸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把小石块放在白纸上,迅速拉动白纸小石块落回到原来位置锥子、塑料瓶及水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在装满水的塑料瓶壁不同深度处用锥子打几个孔水射的远近不同11. (1)小琼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a.从图①②③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有关.b.从图①③④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2)a.如下图所示图甲中物块A重________N,图丁中烧杯重_______N;b.将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乙所示,物块A受的浮力为_______N;c.比较图__________可知,物块排开水的重力为_______N,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答案】(1).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2). 物体浸入液体后的深度无关(3). 40.6、1.6(4). 丙、丁(5). 1.6(6).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解析】(1)a.②③两实验步骤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也不同,因此结论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③④两实验步骤中,浸没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也相同,因此结论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2)a.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A,则图甲中物块A重G A=4N,图丁中烧杯重G杯=0.6N;b.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4N,则图乙中物块A受的浮力F浮=G A-F′=4N-2.4N=1.6N;c.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总=2.2N,由丙、乙可知物体A排开水的重G排=G总-G杯=2.2N-0.6N=1.6N,比较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力发现,二者大小相等,则可得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12. 小刚同学为了参加体育考试,想测试一下橡胶底和牛筋底的运动鞋哪双摩擦力更大.(1)如图甲所示,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橡胶底运动鞋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__N.(2)小刚发现牛筋底的运动鞋较轻些,于是便向鞋中添加了适量的砝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3)在拉动过程中小刚发现,匀速直线拉动鞋实际很难控制,于是他将鞋放在水平方置的木板上,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当他水平向左拉动木板时,鞋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1). 4(2). 使两鞋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增大压力,使两鞋对桌面的压力相等)(3). 水平向左【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甲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4N;(2)想测试橡胶底和牛筋底的运动鞋哪双摩擦力更大,应保证两鞋对接触面的压力相等,所以向较轻的鞋中添加了适量的砝码;(3)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木板,这样测力计的示数比较稳定,此时鞋相对于木板向右运动,所以其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