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5
中马智造城,共赢示范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在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两国企业在双边经贸合作领域开展的一次有益尝试,是我国继与新加坡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之后,第三个国与国合作共建的产业园区。
2011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中国—马来西亚经贸投资合作论坛时发表主旨演讲,提议中马双方合作共建钦州产业园区,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表示积极支持。
2011年10月21日,出席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共同见证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签字仪式并为园区揭牌。
2012年4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共同出席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园仪式并为园区揭幕。
中马钦州产业园选址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人。
钦州坐拥北部湾,背靠西南和中南,东连粤港澳,拥有海陆空三位一体、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
钦州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是孙中山先生在90多年前著作《建国方略》中规划的中国南方第二大港、是广西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已成为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和中国面向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枢纽。
钦州港建有30万吨级航道和一批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
已开通钦州至天津的南北直航航线和至越南海防、香港、台湾等地的外贸集装箱航线,将开通到马来西亚巴生港、新加坡港的外贸集装箱航线。
园区周边路网与中国内地的公路、铁路网络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已建成钦州至南宁、钦州至北海、钦州至防城港高速公路,正在建设钦州港至六景、钦州至崇左两条高速公路。
钦州至崇左高速公路开通后,可使钦州到友谊关越南等东盟国家口岸的时间缩短1.5个小时。
铁路方面已建成钦州至南宁、北海、防城港铁路,正在建设连通至上述三地的高速铁路以及钦州至黎塘、钦州港至保税港区、钦州东站至三墩、钦州港进港铁路复线等多条铁路。
钦州至南宁高速铁路2012年底通车后,钦州至南宁仅需30分钟。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下钦州对外贸易发展2023-11-30目录•背景介绍•钦州对外贸易现状分析•北部湾经济区下钦州对外贸易发展的优势与机遇•北部湾经济区下钦州对外贸易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发展钦州对外贸易的措施和建议•结论背景介绍北部湾经济区概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广西、广东、海南部分沿岸城市和海域组成,是连接东盟与我国的重要桥梁,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该区域以南宁为核心城市,以北海、钦州、防城港为支撑城市,旨在打造我国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重要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钦州市位于广西南部,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是广西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发展,钦州市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对外贸易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钦州地理位置及经济概况1. 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促进进口与出口的平衡发展。
目前,钦州市的对外贸易主要涉及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大领域。
在货物贸易方面,钦州市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轻工产品等,进口商品则以资源性产品为主。
在服务贸易方面,钦州市积极发展国际旅游、国际金融、国际物流等服务产业,推动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未来,钦州市将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发展目标包括积极开拓东盟国家市场,加强与周边省市的经贸合作,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3. 提升服务贸易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服务贸易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钦州对外贸易现状分析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如纺织品、鞋类、家具等。
同时,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也逐渐成为出口的重要部分。
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为主,如原油、矿产、农产品等。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口的工业制成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进出口商品结构进口商品出口商品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主要贸易伙伴,钦州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宣传推介手册编写内容(2009年2月17日定稿)一、钦州市基本概况钦州市是一座新兴的临海工业城市,现辖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和三娘湾旅游管理区。
全市总面积1.0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20.8公里,2008年末总人口364.5万。
钦州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位置,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城市和桥头堡,是西南地区进入东盟国家陆上最便捷的出海口(西南货物由昆明经钦州出海仅900多公里,比湛江港走黔贵线短136公里、走南昆线短294公里),在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服务大西南和实施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钦州是广西沿海交通枢纽,已基本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目前已建成10万吨级航道和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港口年吞吐能力4343万吨,远期吞吐能力可达2亿吨。
南北高速公路、钦防高速公路、南北二级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钦州至崇左高速公路、钦州港至六景高速公路等在此交汇,贯通整个西南、华南公路网。
南防、黎钦、钦北铁路在钦相接,可与全国铁路干线和泛亚铁路联网,南宁至钦州高速铁路正在加快建设。
近年来,钦州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东油沥青、钦州燃煤电厂、新天德能源、大洋粮油、东方资源铁合金等一批企业建成投产;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金桂林浆纸一体化工程今年将建成投产;中石油二期1000万吨炼油厂、燃煤电厂二期、金桂林浆纸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钦州形成了以石化、能源、造纸、电子、冶金、粮油加工为主的大型临港工业框架,临港工业集聚效应正在加速形成。
预计到2012年,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800亿元。
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为钦州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5月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钦州保税港区,将钦州推向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4月16日,国家批准钦州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为钦州发展外向型经济增添了一块“金字招牌”,钦州市的对外开放合作不断向纵深拓展,发展前景广阔。
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新型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淡水湾)施工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进展
三、项目意义
四、未来发展
正文
一、项目概况
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新型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 (淡水湾) 是钦州港片区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项目位于钦州港片区的核心区域,涵盖了住宅、商业、公共服务设施等多种功能。
项目的建设旨在推动钦州港片区的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项目进展
目前,该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施工现场已经完成了土地平整、基础工程等前期工作,主体建筑已经开始动工。
根据项目计划,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完成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
三、项目意义
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新型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 (淡水湾) 的建设,将极大地提升钦州港片区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成为钦州港片区的新型城市地标。
同时,该项目的建设还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未来发展
随着项目的建设推进,钦州港片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未来,钦
州港片区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进入,推动片区的快速发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北部湾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组成。
该区域以北部湾港为核心,集聚了一大批产业和企业,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发展。
与此该经济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介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该区域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已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该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82亿元,同比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进出口总额增长23.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4.4%。
北部湾港口集团作为该区域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货物吞吐量也不断攀升,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之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均衡。
尽管北部湾港地理位置优越,但周边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发展速度较慢。
产业结构亟需优化。
当前,该区域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缺乏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
环境污染问题存在。
工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压力。
人才流失也是一个问题,限制了该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针对以上挑战,可以采取多方面的对策。
要加大对周边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可以通过设立产业园区、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进入。
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可以通过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引进优秀人才、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等方式,提升产业链水平。
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可以加大对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加强对企业的环保监管。
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吸引,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可以通过设立科研机构、提供人才住房等方式,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落户。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取得显著成绩的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位于钦州市南部沿海,管辖面积约151.9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含滩涂)面积54.08平方公里,海洋面积97.89平方公里,规划分为金谷工业园(50)、金光工业园(88)、保税港区(10)。
管辖7个社区(不设乡镇建制),常住人口1.8万,流动人口3万左右。
一、发展历程
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把钦州港规划为中国“南方第二大港”。
解放后,由于钦州地区归属变更(原属广东)及海防建设需要,钦州港作为军港一直未能开发,主要由几条小渔村构成,处于人口少,不通电、不通路、不通讯、缺淡水的状况。
1992年钦州人民开始自筹资金建设钦州港。
1994年1月钦州港两个万吨级起步码头建成使用。
1996年6月,开发区获批为省级开发区。
1999年,定位为临海工业港和临海工业园区。
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钦州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重点承接地,5月29日批准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中国第六个保税港区,西部沿海唯一保税港区),2009年12月,批准为全国第五个整车进口口岸,2010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口岸扩大对外开放,总长28.776千米的作业区岸线,98个泊位被正式列入口岸扩大开放范围。
钦州港经济开发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
二、港口区位优势
地理优势突出。
开发区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处于南宁、北海、防城港等广西沿海地区的中心位置,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和西南地区出海陆路运输最近、最便捷的海港,是走向东盟及国际市场的门户。
交通条件便捷。
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交通枢纽中心,开发区初步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是广西沿海地区海陆交通枢纽。
南北、钦防高速公路、南北二级公路等在钦交汇,南防、黎钦、南北铁路在钦相接,并与全国铁路干线联网。
距离南宁、北海机场也只有110公里的高速公路里程。
现正建设钦州至南宁、钦州至防城港、钦州至北海高速铁路、钦州至黎塘和钦州港至保税港区铁路等五条铁路;钦州港至六景、钦州至崇左两条高速公路。
港口资源丰富。
钦州港三面环陆,南部向海,避风条件良好,航道水深,潮差大,回淤少,腹地广,属天然良港。
有86多公里长的码头岸线,其中深水岸线54公里,可建1-30万吨级码头200多个,建成后可形成3亿吨以上的吞吐能力。
目前,已建成码头泊位2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港口吞吐能力5400多万吨,已建成10万吨级航道,乘潮可进出15万吨级船舶,已
开通南北和至香港、越南海防的外贸集装箱航线,目前正建设30万吨级航道,向着亿吨大港迈进。
基础设施完善。
土地资源丰富,多为滩涂、低丘荒坡荒山,劳动力充足,淡水资源充沛,日供水能力已达5.5万吨,大风江调水工程、郁江调水工程建成后,可达120万吨。
供电方面,500KV变电工程,及120万千瓦/时燃煤发电厂完全能够满足大型重化工业用电需求。
物产丰富。
近海有海鱼虾贝类5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高的有50多种。
对虾、大蚝、青蟹、石斑鱼被称为钦州湾四大名产。
与闻名遐迩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和“中国大蚝之乡”相邻,矿产资源质优量多,目前已经探明的矿产有30多种,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钦州市还拥有三娘湾、八寨沟、刘冯故居三个4A级旅游景区。
三、工业发展态势
至2010年,开发区累计引进10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800多亿元;随着中国石油、国投电力、印尼金光集团、中粮集团、来宝集团、中信集团等特大型企业先后进驻,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初现雏形,临海大工业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了与大港口相配套、“前港后厂”的石化、造纸、冶金、能源、粮油加工、物流等产业群,已成为环北部湾及大西南地区的石化、能源、物流加工基地。
已建成投产的工业企业有中石油广西石化、金桂林桨纸一体
化、东油沥青、国投燃煤发电厂、大洋粮油、华港粮油、等24家,全部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14家企业产值超亿元。
中粮油脂、玉柴石化、泰兴石化等重大项目也即将竣工投产,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已从1999年的200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116亿元、2010年306亿,预计到2011年,开发区工业产值将超500亿元,税收达到60亿元以上。
随着临海工业的迅猛发展,钦州港将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工业园区,成为引领北部湾经济发展的龙头基地。
开发区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力推进临海工业主战场建设,大力发展石化、能源、浆纸、粮油加工、治金、船舶修造六大支柱产业,打造国家能源保障基地、中国西南油气基地、煤碳进口(配送)基地、矿产品集散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力争尽快建设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最主要的大型临海工业区,成为泛北部湾区域的核心工业区、环北部湾沿海产业组织中心,2011年至2013年,钦州港计划在港口、铁路、公路建设、及相关公共基础设施、工业项目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8个,投资66 7亿元,其中2011年预计投资187亿元。
四、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国税局组织税收收入情况:2004年3000万元,2005年4833万元,2006年达1.38亿元,2007年4.51亿元,2008年5.6065亿元,2009年8.2449亿元,2010年22.5323亿元。
钦州港经济开发区重大项目简介近几年来,开发区发展迅速,现已入园的知名企业及重大项目:
中国石油:一期投资千万吨炼油项目,2010年9月8日全面竣工投产,同时计划在"十二五"期间上马建设二期工程。
中国石化:已投资三万吨油气码头,主要经营成品油、LPG中转储运。
国投电力:720万KW火力发电,一期2×60万KW燃煤发电,已竣工,二期2×100万KW燃煤发电,三期4×100万KW发电。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8×30万KW热电联供机组,实现石化园区集中供热。
印尼金光集团(APP):投资林桨纸一体化项目,年产60万吨纸,25万吨液体包装纸,二期扩建至180万吨桨、310万吨纸。
新加坡来宝集团:80万吨/年大豆加工项目,计划扩建200万吨/年加工能力
香港中华煤气集团:投资工业园区管道燃气供应项目
新希望集团:与云南恒昊集团投资大型有色金属加工项目
中信集团:投资大型锰铬镍金属加工项目
台湾正新集团:投资码头及商住综合开发项目
香港华润集团:投资码头仓储项目
新加坡万邦集团:将投资煤化工及化工园区综合开发项目
新加坡胜科集团:将投资高COD污水处理项目
中化国际集团:将投资化工园区化工物流项目
钦州保税港区是我国七大保税港区之一。
2008年5月29日获国务院批准,规划面积10km2,其中一期2.5km2,二期4.21km2,三期3.29km2;规划建设10万吨泊位8个,5万吨泊位2个,设计吞吐能力640万TEU;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底之前正式封关运营。
分港口作业区、保税物流区、出口加工业、综合服务区四大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