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造林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平原造林为例
- 格式:pptx
- 大小:8.65 MB
- 文档页数:130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强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新植树木养护管理确保成
活成林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京绿造发[2012]11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总指挥部
【发布日期】2012.05.14
【实施日期】2012.05.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强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新植树木养护管理确保成活成林的通知
(京绿造发〔2012〕11号)
各有关区县园林绿化局、区县指挥部办公室,各监理单位:
本市春季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已基本结束,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截止到5月10日,共栽植各种树木1320万株,实现新造林面积20.8万亩,提前超额完成了春季造林20万亩的计划任务。
当前,春季造林工程建设,已全面进入加强养护管理,确保树木成活成林的关键阶段。
为巩固春季造林的成果,按照市领导加强林木养护管理,
确保成活成林的要求,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养护管理,确保成活成林
“三分造,七分管”是多年造林经验的总结,充分体现了后期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养护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造林成活率和质量,各相关区县要高度重视,迅速将工作重心从种植转移到养护管理上来,加强新植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确保成活成林。
二、加强养护管理,严格质量要求
养护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支架固。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全市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管理重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日期】2021.01.26•【字号】京绿办发〔2021〕24号•【施行日期】2021.01.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全市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管理重点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区园林绿化局、市有林单位:为全面促进平原生态林管护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混交、复层、异龄、密度适宜的森林群落结构,培养健康、稳定、高效的平原森林生态系统,持续提升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多功能效益,使首都人民更好地享受绿色发展成果,现就2021年度全市平原生态林养护管理重点工作(见附件1)通知如下:一、全面推进养护经营分级分类管理为确保平原生态林养护工作突出重点、定向培育,实行区域资金统筹、差异化管理,要求参照《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技术规范(2020修订)》(京绿办发〔2020〕267号),全面推进平原生态林养护分级分类管理工作。
由新型集体林场养护、一个乡镇由一家养护单位养护或养护面积达3000亩以上的养护单位须对平原生态林地块实行分类经营、分级养护,填报《平原生态林分级分类工作计划统计表》(附件2),同时修正完善养护地块GIS数据库中的经营类型、养护级别和养护标准,上报地块分级分类信息表。
分类时应优先考虑过密林的林分结构调整、景观游憩改造提升、困难地沃土改良、生物多样性丰富和高质量发展等。
二、全面开展林分结构调整工作按照平原生态林管护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遵循近自然经营和全周期经营理念,培育高大、长寿、健康、稳定的平原森林,根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平原生态林林分结构调整工作的意见》(京绿办发〔2020〕188号),各养护单位要对栽植5年以上、郁闭度达0.7以上且林分结构不合理的平原生态林编制《平原生态林林分结构调整方案》(提纲见附件3),并将调整措施落实到年度养护方案计划中,区级主管部门汇总上报市局批复后,办理移植采伐手续后。
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技术实施细则(修订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〇一四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景观生态林和通道景观防护林技术实施细则一、适用范围 (1)二、建设原则 (1)三、技术要求 (1)(一)地块选择 (1)(二)地块处理 (1)(三)种植穴规格 (2)(四)树种选择 (2)(五)苗木要求 (3)(六)苗木栽植 (5)(七)地被种植 (6)(八)通道景观防护林 (6)(九)配套设施 (7)(十)养护管理 (8)附表1:工程重点推荐植物表 (10)第二章湿地建设与恢复技术实施细则一、适用范围 (11)二、建设原则 (11)三、主要建设内容 (11)四、技术要求 (12)(一)设计 (12)(二)施工 (12)(三)配套设施 (17)(四)养护管理 (17)(五)检查验收 (17)附表2:常见湿地植物种类及种植密度 (18)第三章施工设计方案编制要求一、总则 (20)二、外业调查 (20)三、施工设计编制单元 (21)四、设计文件组成 (21)五、设计内容和深度 (22)六、有关要求 (23)七、附则 (24)附表3:项目外业调查表 (25)附表4:细班主要施工设计内容统计表 (26)附表5:地块主要施工设计内容统计表 (27)3第一章景观生态林和通道景观防护林技术实施细则为规范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根据国家及北京市相关政策和技术规程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平原地区景观生态林和通道景观防护林建设。
二、建设原则(一)注重景观完整性,统筹考虑与现有林连接和周边景观的协调,实现集中连片,成带连网,营造自然协调、功能完备的森林景观。
(二)坚持森林多功能性,突出生态主导,兼顾社会、经济和文化功能的协调统一。
(三)强调近自然理念,优选苗木、优化配置,建设健康稳定的近自然森林。
(四)依靠科技创新,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三、技术要求(一)地块选择要在平原造林总体规划范围内,优先选择拆迁腾退地、撂荒地、废弃藕地鱼塘、砂石坑、煤场、河滩地、低效农用地等能实施造林绿化的地块,注重规模连片,对于独立的、与现状林难以连接的单个地块面积原则上不得少于30亩。
北京市平原生态林管护方案北京市平原生态林管护方案(模板)管护对象:区(县)乡(镇)村生态林管护单元:管护公司(单位):管护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方案编制机构:方案审核机构:一、基本情况(每个管护单元详细列出)1、管护区情况(1)管护单元编号及位置地块编号------。
位于------区(县)------乡(镇)------村(东、西、南、北)------公里处。
(2)面积及四至管护面积------亩。
东至------、南至------、西至------、北至------。
(3)管护合同编号------。
2、生态林情况生态林原所属建设工程、原建设年度;土地权属、林木权属;树种组成、林龄、平均胸径;所属管护分期;树木总体长势情况等。
3、基础设施情况林内道路延米;灌水管道米;可用机井口(权属);管理用房- -平方米;附属用房- -平方米;宣传及引导牌- -块;围栏的高度及长度等。
二、管护的目标依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加强平原地区林木资源管护的通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平原生态林管护技术导则>的通知》要求和管护合同约定,明确管护类型、管护分期,结合实际情况,细化目标事项。
三、管护内容及技术标准要求依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加强平原地区林木资源管护通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平原生态林管护技术导则>的通知》要求和管护合同约定,明确管护类型、管护分期,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管护的内容、标准、措施。
(生长期管护内容应包括)1、土肥管理(1)管护内容:修整树盘、松土、施肥等,需要实施该项管护的树种及株数;(2)主要技术标准:树盘修整的规格、松土的深度、施肥种类及数量等。
2、浇水(1)管护内容:返青水、冻水、生长期浇水,浇水的时间;(2)技术标准:浇水的方式、浇水的最佳时机、浇水量等。
3、修枝整形(1)管护内容:需要修剪的树种、株数,修剪的方式,要求乔木、亚乔及灌木分别加以说明;(2)技术标准:修剪的最佳时机、修剪量、剪口的处理、分枝点高度等。
北京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技术指导意见1. 造林的重要性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造林。
你可能会问,造林有什么了不起的?嘿,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北京的空气,有时候就像被闷在锅里,呼吸起来有点沉重。
其实,树木可不是只会装饰的“花瓶”,它们可是我们呼吸的“氧气机”呢!想象一下,走在阳光下,周围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得就像刚刚泡好的茶,真是惬意极了!所以,造林不仅让我们的城市更美,还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这可是大大的好事儿啊。
2. 造林的步骤2.1 选择合适的树种咱们造林可不能随便就种什么树,得根据当地的环境、土壤和气候来挑选合适的树种。
就像你不能把热带水果种在北方一样,不然树可就“闹脾气”了。
一般来说,北京平原地区适合种一些耐寒、耐干旱的树,比如白杨、柳树,还有小叶杨等等。
它们就像勤劳的“打工人”,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
选择树种时,还得考虑它们的生长速度,毕竟,等个十年八年才能见到效果,那可就太慢了。
2.2 科学种植好了,树种选好了,接下来就是种植的技巧了。
首先,选个好日子,万事开头难,但只要运气好,种下去就能顺风顺水。
树坑要挖得深些,给小树苗留个舒适的“卧室”,让它们在这里扎根。
种下去后,记得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像是给树苗洗澡一样,别让它们干渴得苦苦哀求。
再者,别忘了施肥,这可是让小树苗快速长大的“营养餐”,可不能怠慢哦!定期检查,看看小树们的长势,别让病虫害来“捣乱”。
3. 维护与管理3.1 定期检查种好树后,咱们可不能就不管了,得定期“上门探望”一下。
这就像对待朋友一样,树也需要我们的关心。
定期去看看,有没有虫子叮咬,或者树叶发黄的现象。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别让小树苗“受委屈”。
而且,树木长大了,还要注意修剪,保持它们的形状,避免变得“东倒西歪”。
树木长得好,就像孩子健康成长,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3.2 社区参与说到这里,大家可不要以为造林只是相关部门的事儿,其实,咱们每个人都能出一份力。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日期】2021.04.21•【字号】•【施行日期】2021.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区园林绿化局、市有林单位:为巩固平原生态林建设成果,培育健康、稳定、安全、高效、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系统,推动园林绿化行业高质量发展,依据国家和本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林木资源养护管理办法(试行)》(京绿造发〔2014〕7号)修订,形成《北京市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管理办法》(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21年4月21日北京市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巩固平原生态林建设成果,培育健康、稳定、安全、高效、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系统,推动园林绿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依据国家和本市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纳入市级财政养护补助资金范畴内的平原生态林,包括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营造的生态林、一道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生态林、"五河十路"绿色通道生态林及调整为生态公益林的退耕还林、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验收合格的生态林。
第三条平原生态林林木养护经营应当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确保林地绿地属性,坚决禁止民宿餐饮、私搭乱建、私圈乱占、私栽乱种、乱砍滥伐、取土堆物等侵害森林资源的行为,在不影响森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科学论证,可依法开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活动。
第四条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应当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实行区域资金统筹、差异化管理、分类分级精准化养护,突出重点、定向培育。
通过森林抚育、林分改造、采伐更新、护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和园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促进森林生态效益持久发挥、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昌平区平原造林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及意义昌平区位于北京城区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区,也是北京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昌平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在平原地区,土地退化、水源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提高区域的生态质量,保护自然资源,减轻城市的生态压力,昌平区决定开展平原地区造林工程,以提高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昌平区平原造林工程2. 项目地点:昌平区平原地区3. 项目规模:总面积约1000公顷4. 项目目标:通过造林工程,恢复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壤质量,增加水源保护区,促进区域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及实施方案1. 土地治理(1)治理沙地和荒地,进行土地改良,提高土壤质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地的肥力和透气性。
(2)开展水土保持工程,修筑沟渠,植被梯田,增加土地的保水性和抗风蚀能力。
2. 植被恢复(1)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造林植树。
推广多种多样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丰富植被类型,提高植被覆盖率。
(2)推广农田林网格化模式,采取多种栽植方式,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和生态效益。
3. 生态修复(1)建设生态园林和湿地公园,增加绿地面积,提高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2)创建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促进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4. 水资源保护(1)开展水土保持工程,修筑沟渠,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增加土地的保水性和抗风蚀能力。
(2)修建水源保护林带,培育水源涵养林,提高地下水位,保护水源安全。
四、项目效益1. 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昌平区平原造林工程,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促进区域的绿化建设和生态修复。
2. 促进生态恢复通过造林工程,修复退化的土地,恢复退化的植被,提高土地的肥力和水土保持能力,促进区域的土地生态恢复。
北京平原造林养护标准如下:
•管护组织、制度健全,管护措施科学,管护档案齐全,管护资金使用规范,配套设施完善。
•树木生长正常,密度合理,修枝适度,无明显有害生物为害。
枯梢、枯枝率低于5%,树木保存率达到100%,林分郁闭度达
0.7-0.8。
•林内清洁整齐,无建筑废弃物、生活垃圾,无堆料、搭棚、违章建房、违规种植农作物等行为,无林木旱涝现象。
•林下地被生长正常,裸露地表不超过20%。
无明显草荒、有害杂草和人畜为害现象。
•新植树木三年内树盘规整完好,树干涂白整齐有效。
•灌排水系统、围栏等设施完整、有效,林内道路平整、清洁、安全、畅通,警示与宣传标牌牢固、醒目、字迹清楚。
•针对森林火灾、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及干旱、冻害、冰雹、暴雨、暴雪、大风、水灾等自然灾害有应急预案和措施。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做好2012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工作的通知各区县园林绿化局、平原造林指挥部办公室: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高水平高质量完成2012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为搞好今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施工设计工作,确保工程建设不走样,我局依据《北京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技术指导意见(试行)》和有关技术规定,就做好施工设计方案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以种植大乔木为主,结合不同地域特点合理确定各地块内主要树种、植物配置、种植结构等种植设计内容。
整体形成大尺度、大规模,近自然、原生态的城市森林系统。
注重彩色树种的选用、搭配,营造自然协调、稳定健康、色彩丰富、季相鲜明的特色森林景观。
(一)坚持生态优先,景观为辅原则。
按照建设稳定、健康的森林植物群落的要求,正确把握“造园”与“造林”之间的区别,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兼顾近期景观与实现远期生态效益目标。
要以植物种植为主要手段,营建自然生态景观,防止“公园化”和“简单化”两个极端。
严禁随意建房、硬化铺装,设置园林小品;禁止简单化栽植成片的杨柳树纯林。
(二)总体布局自然协调。
要充分考虑新建工程与周边环境、原有林地绿地的衔接。
注重树种选择、苗木规格、色彩搭配,突出整体效果。
(三)组团式混交种植。
不同树种斑块之间林缘线自然式耦合,主要景观面林冠线丰富,远近景群落层次鲜明清晰。
(四)根据作业和后期管护以及健康绿道建设的要求,统筹考虑规划建设林内作业道路。
二、施工设计的重点要求(一)树种选择、配置1、按照适地适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要求进行树种选择。
选择适合北京气候特点、具有鲜明景观特色、节水耐旱、固碳释氧、滞尘效果明显的优良乡土树种。
2、初植密度,主要常绿及落叶乔木40-50株/亩,灌木50-80株(丛)/亩。
3、每100亩林地面积内,原则上不少于5种主要乔木树种,不少于15种花灌木树种。
4、单块主导树种面积不应超过30亩,每个主要树种种植面积比例不应小于10%。
为提高平原地区造林工程质量和水平,促进工程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根据国家、行业及北京市各级各类相关技术标准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特制订北京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技术指导意见。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北京平原地区造林工程中的景观生态林、绿色通道、健康绿道、郊野公园以及湿地保护等建设工程。
二、总体要求(一)坚持生态优先、自然和谐原则。
满足生物多样性需求,营造结构合理的近自然森林景观。
(二)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
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立地条件和建设类型,实现森林综合效益最大化。
(三)坚持创新驱动、节约建设原则。
推广应用耐旱节水、节能环保、科学抚育和生物防治等新技术,实现造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惠及民生原则。
在改善首都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提高城市品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升市民宜居环境和幸福指数。
三、植物选择根据北京平原地区的主要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多年园林绿化的实践,植物选择应坚持生物多样性,重视长寿慢长与速生树种的合理比例。
以乡土植物为主,乡土植物与引进植物相结合;以落叶树种为主,落叶与常绿树种相结合;以乔木树种为主,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相结合;以生态景观树种为主,食源、蜜源植物相结合。
形成春花烂漫、夏荫遮蔽、秋彩斑斓的优美景观和稳定的植物群落。
本项工程推荐植物见附件6,重点推荐以下主要植物。
(一)乔木20种:槐树、柳树类(♂)【注1】、栾树、元宝枫、银杏、白蜡类、杨树类(♂)、刺槐、榆树类、椿树、泡桐、柿树、桑树、丝绵木、楸树油松*【注2】、白皮松*、桧柏*、侧柏*、华山松*(二)花灌木20种:观赏桃类、观赏海棠类、月季类、榆叶梅、金银木、黄栌、绣线菊类、丁香类、棣棠、珍珠梅、胡枝子、小檗类、紫穗槐、连翘、金叶女贞、红瑞木、锦带花、迎春沙地柏*、锦熟黄杨*(三)地被20种:地锦类、鸢尾类、马蔺、八宝、萱草类、大花秋葵、宿根观赏菊类、旋覆花、甘野菊、匍枝委陵菜、蒲公英、紫花苜蓿、小冠花、二月兰、地被竹、蛇莓、麦冬、崂峪苔草、大油芒、狼尾草、野牛草(四)水生植物20种:芦苇、香蒲、千屈菜、水生鸢尾类、斑茅、红蓼、野荞麦、旱伞草、水莎草、藨草、水葱、荷花、睡莲、水芹、菖蒲、芡实、莕菜、慈姑、竹叶眼子菜、穗状狐尾藻【注1】类——凡带类字均指不是单一树种。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平原生态林林分结构调整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20.09.09•【字号】京绿办发〔2020〕188号•【施行日期】2020.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平原生态林林分结构调整工作的意见京绿办发〔2020〕188号各有关区园林绿化局、区财政局,市有林单位:随着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的实施,平原地区已形成了大尺度的城市森林,拓展了城市绿色空间,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由于平原地区立地条件较好,林木生长速度快,随着生态林林龄的增加,部分地块已进入林木快速生长阶段,逐渐形成郁闭状态,林木生长竞争加剧,个别树种出现烧膛、干梢、病虫危害等问题,林木健康状况受到一定影响。
为了提高平原生态林林分质量效益,现就开展平原生态林林分结构调整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以培养健康、稳定、高效的平原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以培育长寿命高大乔木为主要经营方向,通过以林分结构调整为主要措施的森林经营,构建混交、复层、异龄、多功能森林群落,持续提升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多重效益,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基本原则――坚持保护优先原则。
严格保护林地和林木资源,巩固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确保面积不减,活立木蓄积量逐年增长,森林质量持续提升。
――坚持森林经营方案主导原则。
根据区位、功能和立地条件,编制森林经营方案,适时、适度调整林分结构,并严格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
――坚持生物多样性丰富原则。
移、伐树木要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保护原生地被、抚育萌生幼苗和补植补种食源、蜜源、多刺、蔓生植物,促进人工林向近自然林转变,为小型野生动物、鸟类提供食源和栖息地。
平原林区造林技术及管护杨昊(密云区园林绿化局,北京101500)摘要:由于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平原地区。
对此,我国政府部门提出了百万亩平原造林战略。
百万亩平原造林战略的实施,不仅增加了人均森林与绿化面积,同时也改善了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
为了解决造林种植与管护中的问题,就以平原林区为例,在详细阐述平原林区造林技术要点的同时,提出加强造林工程管护的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经验借鉴,提升平原造林工程中苗木的成活率,进而推动平原林区造林工程的持续开展。
关键词:平原;造林技术;管护中图分类号:S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08-0121-030引言平原地区具有地势平坦、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的特点,而城市发展以及人口等都会对生态功能造成破坏。
为了改善平原地区生态环境,政府部署了百万亩平原造林战略。
经过各地区相关单位与劳动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在平原林区造林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不仅形成了片、廊、环相连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也构建了绿色廊道,促使城市生态空间扩大,进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平原林区造林技术与管理作为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就对平原林区造林技术与管护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平原林区造林技术要点1.1优选树种树种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平原林区造林效果,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合理配置树种。
选取树种时通常会经历两个阶段,分别是调研阶段与实操阶段。
调研阶段主要是对林区的环境进行考察、分析,充分掌握造林区域的实际情况,如土壤条件、气候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同时重点考察当地自然分布的树木种类以及生长情况[1]。
在调研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树木种类。
例如,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中除了北京乡土树种之外,还选种了北京生态气候相似区域的苗木,苗源应控制在距离北京造林地300km以内。
在本地乡土树种中应优先选择实生苗,禁止山地苗的选择,且本地苗圃培育3年以上。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平原生态林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日期】2018.10.23•【字号】•【施行日期】2018.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平原生态林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部门、市各有林单位:为加强和规范本市平原生态林保护管理,维护生态资源安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平原生态林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18年10月23日北京市平原生态林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加强和规范本市平原生态林保护管理,巩固绿化建设成果,提高森林林木质量水平,发挥多重功能效益,维护生态资源安全,根据国家、本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象】本市以下平原生态林适用本办法:(一)第一道、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森林林木林地(绿地);(二)平原地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滨河公园等公园绿地;(三)平原地区实施“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营造的林地林木;(四)以“五河十路”为重点的道路、铁路、河流等通道、廊道两侧营造的景观防护林;以上平原生态林,国家和本市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有其他规定的,应一并遵守。
第三条【原则】平原生态林保护管理工作应当遵循“政府主导、严格保护、分类管理、科学经营、绿色惠民”的原则,建立严控严管的制度。
第四条【职责】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平原生态林的保护管理、技术指导、监督检查。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平原生态林保护管理相关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平原生态林建设、保护、管理的责任主体。
各区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平原生态林保护管理、技术指导、监督检查等具体工作。
第二章管控和保护第五条【管控原则】坚持总量不减、质量提升、功能增强的原则,在平原生态林内严格限制与保护管理无关的活动,必要的建设工程实行分类管控,确保平原生态林植被面积不减少。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实施平原地区造林工程的意见正文:----------------------------------------------------------------------------------------------------------------------------------------------------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实施平原地区造林工程的意见(京政发〔2013〕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2012年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得到了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加快建设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相适应的生态保障体系,在继续执行2012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政策措施、工作要求的基础上,现就2013年实施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设任务1.建设规模。
2013年计划实施平原地区造林工程面积35万亩(约2.33万公顷)。
要力争超额完成建设任务,为提前实现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建设范围。
2013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以城市发展新区为主体,以城市功能拓展区为重点,以生态涵养发展区为补充,主要安排在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昌平区等5个区和全市干线公路、主要道路、铁路、河流两侧。
加快推进南中轴六环路以内地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北规划楔形绿地、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拆迁腾退区和干线公路、主要道路、铁路和河流两侧绿化建设。
3.实施重点。
2013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仍以景观生态林、绿色通道建设为主。
景观生态林建设重点包括:东郊森林公园、首都机场周边和航空走廊可视区、南中轴六环路以内地区、北京新机场、燕山石化周边及昌平区南口砂石坑等。
绿色通道建设重点包括: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荒滩荒地,京密引水渠和南水北调干线两侧,京平、京开高速公路两侧等。
启动实施湿地建设与恢复和森林防火等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