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检测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3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酒精饮料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酒精饮料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等酒精饮料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
本标准的检出限:当试样取2.0g时,本方法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检出限为1.0μg/kg。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酒精饮料系指供人们饮用的且乙醇含量在0.5%(vol)以上的饮料,包括各种发酵酒、蒸馏酒及配制酒。
4 原理酒精饮料加氨基甲酸乙酯同位素内标后,经过硅藻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洗脱,洗脱液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内标法定量。
5 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5.1无水硫酸钠(Na2SO4):450℃灼烧4h,冷却后贮于干燥器中备用。
5.2CLE-硅藻土固相萃取柱:4000 mg/12 mL。
5.3正己烷(C6H14): 色谱纯。
5.4乙酸乙酯(C4H8O2): 色谱纯。
5.5乙醚(C4H10O): 色谱纯。
5.6甲醇(CH3OH): 色谱纯。
5.7氨基甲酸乙酯标准品(C3H7O2N,CAS:51-79-6):纯度>99.0%。
5.8D5-氨基甲酸乙酯(C3H7O2N-d5)。
5.95%乙酸乙酯-乙醚溶液(V/V)。
5.10D5-氨基甲酸乙酯溶液:准确称取适量的D5-氨基甲酸乙酯标准品,用甲醇配制成浓度为1.0 mg/mL的标准储备液,使用时用甲醇稀释至1.0μg/mL。
5.11氨基甲酸乙酯标准溶液:准确称取适量的氨基甲酸乙酯标准品,用甲醇配制成浓度为1.0 mg/mL的标准储备液,使用时用甲醇稀释至0.2μg/mL。
5.12氨基甲酸乙酯标准使用液:准确吸取0.2μg/mL氨基甲酸乙酯标准溶液 0.1 mL、0.2 mL、0.4 mL、0.6 mL、0.8 mL,各加1.0μg/mL的D5-氨基甲酸乙酯溶液100μL,用甲醇定容至1.0 mL,得到浓度为20.0 ng/mL,40.0 ng/mL,80.0 ng/mL,120.0 ng/mL,160.0 ng/mL的标准使用液(含100.0 ng/mL D5-氨基甲酸乙酯)。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啤酒、葡萄酒、黄酒、白酒等酒类以及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啤酒、葡萄酒、黄酒、白酒等酒类以及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
2.原理试样加D5-氨基甲酸乙酯内标后,经过碱性硅藻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洗脱,洗脱液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注: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3.1试剂3.1.1无水硫酸钠。
3.1.2氯化钠。
3.1.3正己烷:色谱纯。
3.1.4乙酸乙酯:色谱纯。
3.1.5乙醚:色谱纯。
3.1.6甲醇:色谱纯。
3.1.7 碱性硅藻土固相萃取柱:4000 mg、12mL。
3.2试剂配制3.2.1无水硫酸钠:450℃烘烤4 h,冷却后贮于干燥器中备用。
3.2.2 5%乙酸乙酯/乙醚溶液:取5 mL乙酸乙酯,用乙醚定容到100 mL,混匀待用。
3.3标准品3.3.1氨基甲酸乙酯标准品(C3H7O2N):纯度大于99.0%。
3.3.2 D5-氨基甲酸乙酯标准品。
3.4标准溶液配制3.4.1 D5-氨基甲酸乙酯贮备液(1.0 mg/mL):准确称取0.01g (精确到0.0001 g)D5-氨基甲酸乙酯标准品,用甲醇定容至10 mL,4℃保存。
3.4.2 2.0 μg/mL D5-氨基甲酸乙酯使用液:准确吸取1.0 mg/mL D5-氨基甲酸乙酯标准贮备液0.1 mL,用甲醇定容至50 mL,4℃保存。
3.4.3 1.0 mg/mL氨基甲酸乙酯贮备液:准确称取0.05 g(精确到0.0001 g)氨基甲酸乙酯标准品,用甲醇定容至50 mL, 4℃保存。
3.4.4 10.0 μg/mL氨基甲酸乙酯中间液:准确吸取1.0 mg/mL氨基甲酸乙酯标准贮备液1.0 mL,用甲醇定容至100 mL,4℃保存。
3.4.5 0.5 μg/mL氨基甲酸乙酯中间液:准确吸取10.0 μg/mL氨基甲酸乙酯中间液5.0 mL,用甲醇定容至100 mL,4℃保存。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饮料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编制说明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〇一三年八月一、研究背景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 ate,又叫Urethane)是一种具有遗传毒性及致癌性的物质,可导致肺癌、淋巴癌、肝癌和皮肤癌等疾病。
氨基甲酸乙酯被广泛用于工业涂料及动物麻醉[1],它不仅是烟草叶及香烟的天然成分,也是发酵食物和酒精饮品在发酵或贮存过程中天然产生的污染物,它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如面包、酸牛奶、乳酪、酱油等)和酒(如葡萄酒、苹果酒、中国黄酒和口本清酒等)中。
不同的酒精饮品检出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是不一样的,例如烈酒(特别是由樱桃、杏和梅等核果制造的烈酒)的含量一般较高,而啤酒的含量则偏低。
不同种类的酒精饮品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差异很大(见图1)。
自从1943年,Nettle ship用实验证明了氨基甲酸乙酯具有致癌作用后,1971年Lofroth和 Gejvell 在发酵食品中发现了氨基甲酸乙酯,并测定了葡萄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
人体摄取氨基甲酸乙酯主要是通过饮用酒,调查显示, 如果饮用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大于30×10-5g/L的酒,人饮用后易患癌的机率大大增加。
根据加利福尼亚环保机构的一项统计数据得知, 假设每个人的患癌症的几率为1×10-5, 可推断这个人氨基甲酸乙酯的摄入量大约为0.7μg/day[2]。
由此可见,氨基甲酸乙酯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北美等国家法规规定了不同酒中所含氨基甲酸乙酯的数量及水平。
1985年,加拿大报道了某些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高,同年加拿大的卫生与预防部门规定了各类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的限量标准: 如佐餐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质量浓度不得超过30μg/L;强化葡萄酒100μg/L;蒸馏酒150μg/L;烈性酒、水果白兰地400μg/L。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规定1988年以后生产的佐餐葡萄酒(酒精度14% V/V)氨基甲酸乙酯质量浓度不得超过15μg/L,餐后甜葡萄酒60μg/L。
特香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初探肖美兰;林培;吴生文【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6(000)012【摘要】The content of EC in Texiang base liquor in different fermenting period was measured by HPLC. Meanwhile, the effects of active carbon absorption technology on EC content in liquor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ctive carbon absorption could remove EC but the removal effects were unsatisfactory.%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特香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的含量,研究了不同发酵周期生产的基酒中EC的含量。
同时,研究了活性炭吸附过滤技术对白酒中EC含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过滤对EC有一定的去除能力,但是效果不显著。
【总页数】2页(P77-78)【作者】肖美兰;林培;吴生文【作者单位】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江西樟树331200;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江西樟树331200;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江西樟树331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3;TS261.4;TS261.7【相关文献】1.两种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的比较及阜阳市售瓶装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调查[J], 薛锡佳;杨牢记;吴宏萍;张夏子;时玉英;吴丽华;程伟;魏云2.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检测及在不同香型白酒中的含量分析 [J], 姚晓洁; 谷瑞丽; 姬建生; 杨森楠; 夏嘉3.芝麻香型与浓香型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研究 [J], 李拥军;陈雯;皮小弟;邬婷;周凯4.三种香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研究及聚类分析 [J], 卓俊纳;吴卫宇;陈静;苏占元;赵金松5.多种香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残留含量的研究 [J], 黄松;黄小清;张辉;刘佳;王宇;谭锦萍;彭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Manager'JournalSeptember 10,2019引言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 ,EC )是一种发酵食品(如烈酒、啤酒、面包、酱油和酸奶)中普遍存在的代谢污染物[1]。
1943年,Nettleship 等人首次报道EC 具有致癌作用[2]。
进一步研究表明,高残留的EC 可诱导肺癌、淋巴癌、肝癌和皮肤癌的发生,而乙醇对EC 的致癌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5]。
近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先后在蒸馏酒、黄酒和葡萄酒中检测出EC 。
其中,蒸馏酒和黄酒中的EC 含量较高,葡萄酒中EC 含量较低。
基于以上发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制定酒类饮料中EC 的限量标准。
其中,美国、法国、英国及日本等国家规定了含酒精的饮料中EC 限量标准,而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限量标准。
四川省是中国的产酒大省,素有川酒三分天下之美誉。
四川省的白酒主要有浓香型和酱香型两种类型,而浓香型白酒生产厂家占据比例较大。
浓香型固态白酒一般采用传统的酿造方法进行酿造,通过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混蒸混烧,量质摘酒,原酒贮存及勾兑等工艺即可获得浓香型固态白酒。
本文测定了160份不同厂家生产的四川浓香型原酒中EC 含量,进一步分析不同原酒中EC 含量分布,探讨了浓香型原酒生产过程EC 可能生成的机制并提出了减控氨基甲酸乙酯的主要策略。
料材与方法材料与试剂160份浓香型原酒取自四川宜宾、泸州、成都和德阳等地大中型原酒生产企业生产的原酒(贮存期约半年)。
碱性硅藻土固相萃取柱(填料4000mg,柱容量12mL )购自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D5-氨基甲酸乙酯购自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化学试剂如氨基甲酸乙酯、无水硫酸钠、氯化钠、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醚及甲醇等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仪器与设备GC-MS (7890B ,5977A ,带电子轰击源)为美国Aglient 公司产品;电子天平为德国RADWAG 公司生产;漩涡混合器为美国ThermoFisher 公司产品;氮吹仪及固相萃取装置为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浓香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形成途径解析氨基甲酸乙酯(EC)是一种具有潜在致癌作用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传统发酵食品中。
浓香型白酒中EC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的安全性,研究和阐释浓香型白酒中EC的形成途径对降低或消除白酒中的EC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
本论文对白酒生产的酒醅发酵过程、原酒蒸馏过程和原酒贮藏过程三个重要环节中EC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对储酒0-12年的浓香型白酒原酒样品中乙醇、EC及其前体物质尿素、瓜氨酸和氰化物含量进行了检测,发现原酒中氰化物含量极低(小于20μg·L-1),储酒时原酒中EC含量增加与尿素和瓜氨酸含量降低呈相关性变化。
通过建立尿素-乙醇和瓜氨酸-乙醇的模拟原酒EC生成的快速反应体系,证实了原酒中EC的主要前体物质是尿素和瓜氨酸,氰化物在储酒阶段对原酒中EC 的形成不起主要作用。
(2)通过测定蒸酒原料中的EC及其前体物的含量,确定了出窖酒醅和拌入粮食的物料中均含有EC及其前体物尿素和瓜氨酸。
用于白酒生产的未经发酵的粮食中也含有EC的前体物尿素和瓜氨酸。
通过建立含有单一粮食的模拟粮醅蒸馏体系,考察5种粮食在蒸酒过程对EC生成的作用。
结果表明,高粱和小麦是用于白酒生产的5种粮食中对EC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原料。
(3)对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不同时间的酒醅中EC及前体物质含量的分析发现,酒醅中EC前体物尿素和瓜氨酸在发酵过程中均有增加,其中瓜氨酸含量增加显著,增幅达到63.9%。
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从酒醅中分离获得了四类积累瓜氨酸的菌株,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乳球菌属、足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
通过考察四类菌株在酒醅中积累瓜氨酸的能力及验证菌株精氨酸脱亚氨酶途径(ADI途径)的关键基因,证实了细菌通过ADI途径利用精氨酸生成瓜氨酸是酒醅中瓜氨酸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酸足球菌对酒醅中瓜氨酸的积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测定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熊晓通,胡峰*,尤小龙,尹艳艳,陈明学,程平言,钟方达(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习水564622)摘 要:利用氨基甲酸乙酯(ehthy carbamate,EC)源内裂解的特殊性质,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一级全扫描模式下,以EC母离子(m/z 90.05)及其子离子(m/z 62.02)作为定性离子,m/z 62.02作为定量离子,开发酱香型白酒中EC的一级子离子定量法,有效解决了一级母离子定量噪音较大、二级子离子定量响应较低的问题。
结果表明,在12.2~244 μg/L内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为0.95 μg/L,加标回收率在83.46%~106.7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67%~3.54%。
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检出限低、准确度高等优点,适用于酱香型白酒中EC的监控。
关键词:氨基甲酸乙酯;源内裂解;Q Exactive Focus质谱;一级子离子定量;酱香型白酒。
Determina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Ethyl Carbamate in Chinese Baijiu by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XIONG Xiaotong, HU Feng*, YOU Xiaolong, YIN Yanyan, CHEN Mingxue, CHENG Pingyan, ZHONG Fangda(Guizhou Maotai Distillery (Group) Xijiu Co. Ltd., Xishui 564622, China)Abstract: A new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on of ethyl carbamate (EC) in Maotai-flavor Baijiu was developed using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with primary daughter ion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it has the special property of in-source fragmentation, EC was detected under the full scan model. The primary parent ion with m/z 90.05 was used as qualitative ion and its daughter ion with m/z 62.02 as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ons considering that a great noise and low response values were achieved respectively when using the primary parent ion and the secondary daughter ion as quantitative ions. The calibration curve showed good linearity in the range of 12.2–244 μg/L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greater than 0.999. The limit of detection (LOD) was 0.95 μg/L. The recoveries of EC from spiked samples were 83.46%–106.79%,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 of 0.67%–3.54%. Overall, the method was suitable for the quantitation of EC in Maotai-flavor Baijiu with the advantages of rapidity, low detection limit and high accuracy.Keywords: ethyl carbamate; in-source fragmentation; Q Exactive Focus mass spectrometry; primary daughter ion quantitation; Maotai-flavor Baijiu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1030-333中图分类号:TS261.1;TS20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21)08-0283-05引文格式:熊晓通, 胡峰, 尤小龙, 等.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测定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J]. 食品科学, 2021, 42(8): 283-287.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1030-333. XIONG Xiaotong, HU Feng, YOU Xiaolong, et al. Determina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ethyl carbamate in Chinese Baijiu by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J]. Food Science, 2021, 42(8): 283-287.(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1030-333. 收稿日期:2019-10-30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5]6012));遵义市科技计划项目(遵市科合(2018)29号;遵市科合R&D(2019)4号)第一作者简介:熊晓通(1992—)(ORCID: 0000-0001-8067-4889),男,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白酒食品风险监测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