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品质分析与适纺性研究开题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8.75 KB
- 文档页数:13
棉花品质及加工对纺纱的影响研究摘要:棉花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军需民用的重要战略物质,是纺织企业生产产品的主要原料,占据了纺织总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比例,棉花到达纺织厂前需要经过生产,收购,加工,公证检验等一系列的环节,最终才能到达纺织厂进行纺纱、织布,而棉纤维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纱线和织物的质量,而决定棉花质量的几个重要指标就是棉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等。
关键字:棉花品质;加工;纺纱一.纱的基础概念纤维经过初次加捻而制成的细而长的产品我们称之为纱,纺纱就是要将无序纤维转化成纤维集合体。
原棉以压紧棉包形式进入棉纺厂,纤维呈块状无序状态,内含多种杂质和疵点,因此纺纱中需对其先松解,后集合,即先破除纤维间不需要的联系,清除杂质和疵点,将纤维变成单纤维,使之沿轴向排列成需要粗细的纱条,通过适当捻回,最后就形成我们需要的棉纱。
二.棉花的品质对纺纱的影响(1)棉纤维长度对纺纱的影响原棉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棉纤维的长度,也是决定纺纱价值高低的主要因素。
纤维长度越长,棉纱中纤维与纤维间的接触面积越大,纤维之间抱合摩擦力越大,拉伸时滑脱机会越少,单纱断裂强力越高。
整齐度好的棉花,在纺纱过程中,纤维运动容易控制,成纱强力高,而且条干均匀好,因为这种棉纤维成纱后的纤维之间摩擦力大,不容易滑脱。
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纤维的长度决定了成纱的强力高低和纱线的细度。
所以说,棉纤维的长度和成纱强力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2)棉纤维断裂比强度对纺纱的影响棉纤维断裂比强度是纺纱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提高纺织品的质量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与棉纤维的成熟度、细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棉纤维比强度越高,纺纱的强力也就越好。
纤维比强度低时,纺纱过程中易折断,增加短绒,使断头率增高,影响成纱条干,落棉增加,加大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3)马克隆值对纺纱的影响马克隆值是棉纤维的细度和成熟度的综合指标,具体的测量方法是以一定量的棉纤维在规定条件下透气性的量度,以马克隆值表示。
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世界主要产棉国棉花品质分析及适纺性研究研究生姓名:袁志清导师姓名:高翼强所在院、系:纺织服装学院学科、专业:纺织工程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2012 年10 月25日说明一、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各项容,要客观实际,逐条认真填写。
表达要明确、严谨,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评议组由教授或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的副教授组成,评议组成员一般不得少于五人。
每个评议组成员应有一位组长。
每个评议组可另有一位记录员,记录员应具有讲师以上(含讲师)职称,并应熟悉相应专业。
三、开题报告应对评议组成员所提出的问题及研究生的回答给出具体、准确的记录。
开题报告结束后,由评议组成员综合评议意见,写出具体评议结论。
并由专业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研究生学院备案。
四、本报告中,研究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部分应不少于5000字。
第二页以后各栏空格不够时,可另行加页。
五、根据论文工作的最终研究结果,研究生所提交学位论文的题目可以在本开题报告的基础上有适当改动。
六、本开题报告一式三份,学生个人和导师留一份,学科留一份,交研究生学院学位办一份备案(除签字部分外必须按A4纸打印),研究生学院不负责查询。
一、立论依据(所选课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国外研究现状分析,主要参考文献目录):1. 所选课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和消费大国,长期以来,纺织业在满足人们衣着消费、提供劳动力就业岗位、增加出口创汇、积累建设资金和为相关产业配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我国的纺织企业在保持原来传统服装用纺织品生产加工优势的同时,家纺类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纺织这一传统的行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由于贸易环境的改善,纺织企业订单增多,国家棉花进口配额增加,关税大幅度降低,国棉花市场缺口增大等因素,国外棉花大量进入我国。
陆地棉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陆地棉是世界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子品质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由于种子品质有很强的遗传性,遗传分析有助于深入研究种子品质的性状形成机制,从而指导陆地棉品种选育。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遗传分析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应用,开展陆地棉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研究,对于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遗传分析技术,探讨影响陆地棉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因素,为陆地棉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三、研究内容:
1.通过收集不同陆地棉品种的种子品质数据,筛选差异明显的品种进行研究。
2.采用遗传分析技术,如单因素遗传分析、双因素遗传分析、基因型-表型关联等方法,分析陆地棉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
3.通过基因定位和克隆以及比较基因组学等方法,克隆与种子品质性状有关的候选基因,并对其功能及表达调控进行深入研究。
四、研究意义:
1.为陆地棉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推进陆地棉品种选育的科学化、高效化。
2.为其他棉花家族作物种子品质性状研究提供参考。
3.为其他作物品种的遗传分析提供借鉴。
五、关键技术:
1. PCR扩增技术
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的分离与分析
3. 基因克隆技术
4. 遗传图谱分析
5. 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
六、预期成果:
1.明确陆地棉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
2.筛选出与种子品质性状有关的基因。
3.为陆地棉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我国棉花区域比较优势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农业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之一。
目前,我国棉花种植面积达到2100万公顷,年产量近6000万吨,居世界第一。
棉花产业是我国南繁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国棉花区域比较优势研究的重点是分析各个区域在棉花种植方面的相对优势,包括土地、气候、劳动力成本、交通、市场等方面。
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优劣势,以制定出相应的种植策略,提高棉花的种植效益。
二、选题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我国棉花种植区域的比较优势,为农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以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1.我国棉花种植区域的现状与发展通过统计我国各个主要棉花种植区域的种植面积、产量等数据,分析其发展趋势。
2.棉花种植区域比较优势的分析通过对各个棉花生产区的因素分析,包括气候、土地、劳动力、交通等,比较各区域的优势和劣势。
3.棉花种植区域调整的措施与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棉花种植区域调整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为农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四、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收集各个棉花生产区的资料,了解各个区域的地理、气候、土地、劳动力等情况。
2.实地考察法:赴各个棉花生产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
3.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各个生产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发展趋势和优劣势。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分析我国棉花种植区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比较各个棉花生产区的优劣势。
3.提出相应的棉花种植区域调整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4.为农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
六、进度安排本研究将在以下时间节点进行:1.3月~4月: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
2.5月~6月: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
3.7月~8月: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
4.9月~10月:论文修改和完善。
七、参考文献1.史婧慈:中高纬度地区棉花区域优势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第6期。
2.王斌:我国棉花生产的区域利用效益分析。
山东棉花生产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而山东省则是我国棉花生产大省之一,其中泰山区域是山东省主要的棉花种植区之一,棉花种植业是该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山东省的棉花生产受到了各种影响,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市场需求变化等,导致该省的棉花增产、减产、优化品质等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开展山东棉花生产发展研究,对于促进山东省的棉花种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题意义1. 探索山东省棉花生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通过对山东省棉花生产的调查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山东省棉花生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可对山东省棉花生产实施科学规划和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2. 提高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水平。
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山东省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3. 推动山东省棉花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对今后棉花产业的趋势分析,指导农民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产品市场等,在增加产值的同时,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1. 分析山东省棉花生产的现状和问题。
主要包括山东省棉花产量、品质、销售渠道等方面的调查和统计,以及种植技术、资金、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分析。
2. 探究山东省棉花生产的技术改进策略。
重点研究新优种品种的引进、种植模式改进、灌溉水源建设等方面,寻求针对性强的质量和产量提高方式。
3. 分析山东省棉花市场现状和趋势。
主要在对国内外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其次对山东省棉花的产品结构、品质、销售渠道、价格趋势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指导农民生产和销售。
四、研究方法1. 调研法。
主要通过实地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把握山东棉花生产现状,了解农民棉花生产的所需支持和面临的困难,从而得到良好的研究数据。
2. 统计法。
通过历时性统计数据,对棉花产量、品质、价格等重要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实际产出收益情况,进而协助农民形成自身最佳的种植策略。
棉花质量分析报告范文标题:棉花质量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对某批次棉花进行了综合质量分析。
通过外观质量检查、物理性能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我们评估了棉花的纤维长度、纺织性能、弹性及化学组成等指标。
结果表明,该批次棉花具有较好的质量特性,适合用于纺织行业。
一、引言棉花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其质量对纺织品的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于棉花质量的评估十分关键。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批次棉花进行分析,为纺织行业提供可靠的质量数据。
二、方法1.样品来源:选取某地区某商业市场销售的一批棉花作为研究对象。
2.外观质量检查:对棉花进行外观观察,评估其色泽、净度、杂质含量等。
3.物理性能测试:包括纤维长度、单纤维强度、断裂延伸率等指标的测量。
4.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对棉花样品进行化学试验,分析其含水率、灰分、脂肪含量等。
三、结果与讨论1.外观质量检查结果表明,该批次棉花色泽均匀,白度高,净度较好,杂质含量较低,符合纺织行业要求。
棉花外观检查是对棉花原料质量的初步判断,而本次检查结果显示该批次棉花质量较好。
2.物理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批次棉花纤维长度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纤维长度在28mm左右,表明纤维较长,有利于纱线的制备和纺纱工艺的控制。
单纤维强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批次棉花纤维强度较高,在80cN/tex以上,实属优质棉花。
断裂延伸率测试结果显示,该批次棉花具有良好的延伸性能,可以更好地适应纺织加工工艺的需要。
3.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批次棉花含水率较低,仅为8%,表明干燥程度良好,利于后续纺纱和加工过程中的控制。
灰分含量仅为0.5%,表明纤维纯度高,有利于提高纺纱效果和纺织品的质量。
脂肪含量为1%,处于正常范围内。
四、结论通过对该批次棉花的质量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该批次棉花外观质量较好,白度高,净度较高,杂质含量较低,符合纺织行业要求。
2.该批次棉花具有较长的纤维长度,单纤维强度较高,断裂延伸率较好,适合纺织品的制备和加工。
棉花品质现状分析报告范文1.引言概述随着全球纺织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纺织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棉花作为纺织原料的重要来源,其品质和产量已成为全球纺织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棉花的品质现状,通过对棉花生产、加工和市场情况的全面调研,为棉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本报告还将重点探讨棉花产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推动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请编写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篇分析报告的结构和组织框架。
本文章按照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组织,并在每一个部分下分别详细介绍了具体的内容。
在正文部分中,主要分析了棉花生产现状、棉花加工现状和棉花市场现状三个方面。
在结论部分中,将总结当前棉花品质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通过本文的结构,我们将全面分析棉花品质的现状,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内容文章的目的是通过对棉花品质现状的深入分析,全面了解棉花生产、加工和市场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旨在为棉花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促进棉花产业的进步和提升,为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发布,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共同致力于棉花品质的提高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请编写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棉花生产现状2.1.1 产量分析目前我国棉花的产量居全球第一,但随着国内耕地资源减少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棉花产量逐渐呈现下降趋势。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棉花的产量逐年减少,这对于国内棉纺织行业来说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2.1.2 质量分析就棉花质量而言,目前国内棉花的质量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地区棉花受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质量不稳定,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导致棉花质量下降。
因此,在提高棉花质量方面仍需加大研究和投入。
2.1.3 品种分布国内棉花主要品种以长绒棉和短绒棉为主,品种分布不均衡。
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一、概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家,棉花质量对于纺织工业的发展及纺织品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对中国棉花的质量进行分析,以提供给生产者、贸易商及纤维加工企业参考。
二、质检标准1.外观:锈斑、杂质和种子比例等外观质量指标是棉花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合格的棉花外观应该清洁,无锈斑、杂质含量低且种子比例不高。
2.成熟度:棉纤维的成熟度会影响其纤维长度和细度。
高成熟度的棉花纤维会更细且更长,而低成熟度的棉花则会导致纤维较粗且较短。
成熟度一般通过酸碱法测定。
3.纤维长度:纤维长度是衡量棉花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通常使用纤维长度仪测定,较长的纤维对于纺纱工艺更有利。
4.长度统计曲线:通过细长度仪或高度丝密仪,绘制纤维长度统计曲线,可以更准确的描述棉花纤维长度的分布情况。
5.品质:棉花品质以纤维质量为主要指标,包括纤维长度、强度、断裂伸长率、颜色等。
高质量的棉花纤维应具有较长的长度、较高的强度和适中的断裂伸长率,并且颜色要均匀。
三、棉花质量分析1.外观分析:对一定量的棉花样本进行外观检查,记录锈斑、杂质和种子比例等关键指标的情况。
结果显示,样本中棉花外观整洁,锈斑、杂质和种子比例较低,符合合格标准。
2.成熟度分析:采用酸碱法对棉花样本进行成熟度测定,结果显示样本中棉纤维的平均成熟度较高,纤维细度较小,符合合格标准。
3.纤维长度分析:使用纤维长度仪测定样本中棉花纤维的长度,结果显示样本中棉花纤维较长,平均长度达到合格标准。
4.长度统计曲线分析:通过细长度仪或高度丝密仪绘制纤维长度统计曲线,结果显示样本中的棉花纤维长度分布均匀,无明显偏离情况。
5.品质分析:通过纤维强度仪等设备对样本中的棉花纤维进行品质测试,结果显示样本中棉花纤维强度较高,断裂伸长率适中,并且颜色均匀。
四、结论根据对中国棉花质量的分析,样本中的棉花外观整洁,成熟度高且纤维细度小,纤维长度较长且分布均匀,品质优良。
这些结果表明中国棉花质量良好,适合作为纺织原料。
棉花材质调研报告棉花是一种由棉籽毛发构成的纺织原料,经过加工后可以制成各种棉织品。
它具有柔软、舒适、透气、吸湿性强等特点,因此在纺织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调研报告将对棉花材质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以期了解其生产、使用和市场状况。
一、棉花生产情况棉花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家,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0%。
其他重要的生产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美国等。
目前,棉花主要种植在温带和热带地区,其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种植棉花需要经过播种、浇水、施肥、除草、防虫等多个环节,这些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和资源。
二、棉花的加工与制造棉花经过采摘后,需要进行加工和制造成各种纺织品。
首先,需要将棉花的籽毛从棉胚中分离出来,这个过程称之为棉花脱籽。
然后将脱籽后的棉花进行原棉的初步加工,包括除杂、除尘等环节。
再经过冷挤、卷曲、梳理、精梳等加工工艺,将棉花加工成各种规格和品质的棉纱,用于织造棉织品。
此外,棉花还可以进行漂白、染色等处理,以及应用于纺织机械、纺织化学品等方面。
三、棉花材质的特点1. 柔软舒适:棉花的纤维柔软,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穿着棉质服装更加舒适。
2. 透气性好:棉花的纤维空隙多,空气通过纤维中的空隙流通,使皮肤可以呼吸,减少了出汗的概率。
3. 吸湿性强:棉花纤维中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可以吸收皮肤上的汗水和水分,保持皮肤干爽舒适。
4. 耐热性:棉花的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继续保持原有的性能。
5. 韧性强:棉花纤维具有良好的拉伸性,不易断裂,可以耐受较大的拉力。
四、棉花材质的应用领域棉花材质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领域,主要包括服装、家纺、工业用品等。
在服装领域,棉花纺织品具有柔软、透气、吸湿等特点,适合制作内衣、T恤、衬衫等。
在家纺方面,棉花纺织品常用于制作床单、被套以及各种家居用品。
在工业方面,棉花材质也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工作服等领域。
五、棉花市场状况随着人们对舒适性和环保性的要求提高,棉花纺织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大。
棉花研究报告棉花研究报告研究背景: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其纤维可纺成纱线,制成纺织品,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工业用品等领域。
随着纺纱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对高品质纺织品的需求增加,对棉花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本研究旨在探究影响棉花品质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棉花品质的方法,为棉花种植和纺织行业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棉花产量、纤维长度及强度、杂质含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找出影响棉花品质的因素。
同时,结合实地调查和采集棉花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以进一步验证统计结果。
研究结果: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棉花品质受多个因素影响,其中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种植技术和采收方式等是主要因素。
土壤类型对棉花生长影响较大,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的土壤可促进棉花根系生长和均匀发育,对纤维质量也有积极影响。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棉花花期和生长速度,高温干旱会使棉花纤维变短且易断裂。
种植技术包括灌溉和施肥等,适当的灌溉和合理的施肥可提高棉花纤维长度和强度。
对于采收方式,机械采摘比人工采摘损伤棉花纤维较少。
基于实验室检测结果,我们发现纤维长度和强度是衡量棉花品质的主要指标。
纤维长度与机械损伤、连杆损害程度相关,强度与纤维直径和织覆程度有关。
因此,改善种植技术和采摘方式以减少损伤和提高纤维质量是提高棉花品质的有效方法。
结论:棉花品质受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种植技术和采收方式等多个因素影响。
通过合理调控土壤环境、优化种植技术、选择适宜的灌溉和施肥方式,以及采用机械化采摘等方法,可以提高棉花纤维的长度和强度,提高棉花品质。
本研究结果为棉花种植和纺织行业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棉花产量和纺织品的质量。
同时,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其他可能影响棉花品质的因素,完善棉花品质改善方法。
河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世界主要产棉国棉花品质分析及适纺性研究研究生姓名:袁志清导师姓名:高翼强所在院、系:纺织服装学院学科、专业:纺织工程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2012 年10 月25 日一、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客观实际,逐条认真填写。
表达要明确、严谨,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评议组由教授或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的副教授组成,评议组成员一般不得少于五人。
每个评议组成员应有一位组长。
每个评议组可另有一位记录员,记录员应具有讲师以上(含讲师)职称,并应熟悉相应专业。
三、开题报告应对评议组成员所提出的问题及研究生的回答给出具体、准确的记录。
开题报告结束后,由评议组成员综合评议意见,写出具体评议结论。
并由专业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研究生学院备案。
四、本报告中,研究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部分应不少于第二页5000 字。
以后各栏空格不够时,可另行加页。
五、根据论文工作的最终研究结果,研究生所提交学位论文的题目可以在本开题报告的基础上有适当改动。
六、本开题报告一式三份,学生个人和导师留一份,学科留一份,交研究生学院学位办一份备案(除签字部分外必须按A4纸打印),研究生学院不负责查询评议组对课题及报告的评议:评议组组长:年月日专业负责人意见:专业负责人:,、立论依据(所选课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主要参考文献 目录):1. 所选课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和消费大国,长期以来,纺织业在满足人们衣着消费、提供劳动力就业岗位、 增加出口创汇、积累建设资金和为相关产业配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我国的纺织企业在保持原来传统服装用纺织品生产加工优势的同时, 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使得纺织这一传统的行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改善,纺织企业订单增多, 国外棉花大量进入我国。
吨以上, 突破了[2](1 )原棉品级。
品级是我国棉花一项极为重要的质量指标,也是棉花价格长期以来的关键决定性 因素之一 [8]。
品级检验时分级员对棉花品质优劣进行鉴定。
品级越高表明棉花的质量越好,反之越 差。
在进口棉花检验中,棉花品级包含三个因素,即色泽或色征、杂质和轧工[1]。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发 家纺类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也有 由于贸易环境的国家棉花进口配额增加,关税大幅度降低,国内棉花市场缺口增大等因素,2000年以来,我国棉花进口量持续攀升,每年的棉花进口量几乎都在百万2005年最高峰时甚至达到 411万吨。
作为纺织大省,河北省今年的棉花进口量目前也已经20万吨的历史高位。
这就决定了棉花价格成为企业安排经营行为的一大因素。
般纺织企业很 长度整齐低成本, 至于进口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棉花,该地区的棉花有什么特点,其各项性能指标如何,难有个全面而系统地了解。
研究证明,棉纤维品质直接关系纺织产品的质量,棉纤维长度、 度、短纤含量、回潮率、有害疵点、异性纤维、比强度及棉纤维细度等指标是决定棉纱质量好坏的最 重要的参数。
织物品质与构成织物的纱线品质密切相关,纱线品质又取决于原料性质 用途不同,选用原料也有区别。
不同的原料又是选择纺纱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的主要依据 进口的棉花的性能指标不了解, 或者一知半解, 也不分析本企业的纺纱品种等具体情况,外棉花,不仅棉花无法发挥性能上的优势,还可能延误生产,影响后续生产,带来一系列连锁问题。
例如,澳大利亚棉花精白绒长,轧工好,杂质少,马克隆值适中,断裂比强度高,一般在 ⑸,一直以高品质著称,适合纺高支纱;美国棉花种植、采摘和加工方式都很先进,棉花品质覆盖高中低等级 ⑹,既有加利福尼亚州圣加金河谷产的优质长绒棉比马棉,又有光泽较差、杂质较多、索丝 较多的低等级棉花;墨西哥棉花颜色精白,品质上乘,但是长度略短,一般在 1 3/32隆值偏粗;印度棉花多采用皮辊轧花,纤维损伤小,长度好,棉结少,受到用棉企业的普遍欢迎,但 是由于加工方式落后,回潮率普遍较高,板结甚至霉变的情况时有发生;来自西非各国的棉花受品种 [7]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其最基本的原则。
[3],纱线种类和 [4]。
如果对盲目引进国 30GPT 以上 左右,马克2009年,石家庄某纺织企业进口一批喀麦隆棉花,品级、棉纤维长度、马克隆值和断裂比强度等常规指标均优良,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棉纤维缠绕皮辊的现象, 后经分析是纤维含糖量太高导致, 需要反复地刷消糖剂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的麻烦。
鉴于以上原因, 我们拟对进口原棉的现状及各国棉花的性能指标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决策依据。
分析研究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性地进口适合本企业使用的质优价廉的棉花。
给企业带来很大为企业提供[9]。
(2 )棉纤维长度是原棉品质的一项主要物理指标,也是纺织使用价值高低的主要因素长的棉花纺纱,纤维在棉纱中彼此相重叠的部分也较长,纺成的纱强力也就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纤维越长,成纱强力也就越高,纺出的纱支就越细。
纤维长且整齐度好,成纱后纤维之间摩擦力大,滑脱困难,成纱条干也好。
用强力高,长度较长的纤维纺细支纱时,对提高成纱强力有显著作用。
因此,棉纤维长度与成纱强力有密切关系。
纺纱工艺中调整罗拉隔距、粗细纱的捻系数等工艺参数的确定都与棉纤维长度有关。
由于纤维长度是决定纺纱工艺和设备的主要依据,罗拉隔距、加压、牵伸倍(3)回潮率是影响棉花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加工后的皮棉回潮率对纺织厂的纺纱也有很大的影响。
原棉回潮率高,棉块不易开松,层层粘结,容易造成棉卷不均匀[11]。
梳棉机分梳除杂效率低,棉网容易下垂,生条均匀度差,原棉回潮率太低,纤维在加工过程中容易被打断和损伤,使短纤维增多,静电增高,在皮辊、罗拉、皮圈等部位产生"干绕”现象。
因此,纺织用棉花回潮率一般控制在7 %〜9 %为宜。
(4)原棉含杂是影响成纱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原棉含杂分三类,第一类是容易清除的杂质,例如叶片泥沙和棉籽等;第二类是清杂中容易破碎、不易清除、对纱布影响较大的杂质,例如不孕籽、带纤维杆屑、破籽等;第三类是不好清除,对纱布质量危害明显的有害疵点,例如软籽表皮,僵片、黄根、异性纤维等。
轧工质量也是影响成纱质量的因素.轧工差的棉花,产生的索丝、棉结,特别是缠绕较紧的棉索和棉结,梳理排除困难,使成纱的棉结、杂质增多。
(5 )异性纤维具有细、长、轻的特性,不但在纺纱加工过程中难以去除,而且在清、梳等除杂工序中还会被拉断或分梳成更短更细的纤维,纺纱时易形成纱疵[12]。
在漂白和印染时易形成色疵,严重影响棉纱和织品的质量,给纺织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6)棉纤维强力是纺纱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提高纺织品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比强度越高,纺纱的品质指标也就越高[13]O纤维强力对纺纱生产效率也有影响,纤维强力低时,纺纱过程中易折断,使断头率增高,影响成纱条干,而且还使用棉量增加,加大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7)棉纤维细度直接影响成纱质量。
纤维细度细,手感柔软而富有弹性.成纱后纤维抱和良好,强力较高。
若纤维成熟不好,纤维虽细,则弹性较差,成纱过程中易形成短绒和棉结,影响成纱质量。
而过粗的棉纤维韧性较差,会增加棉纱的断头,降低棉纱强力。
纤维越细、越强,纺织价值越高。
(8)棉纤维成熟度可以作为评定棉纤维内在品质的一个综合指标,它直接影响棉纤维的色泽、强力、细度、天然转曲、弹性、吸湿、染色等性能,因此,可以根据棉纤维的成熟度来估计或衡量棉纤维的其他各项物理性能指标。
成熟好的棉纤维天然转曲多,弹性好,色泽好,在纺纱过程中不宜形成棉结和索丝,纤维的抱和性和可纺性能好,成纱条干均匀,疵点少,其成纱强力也高。
而纤维成熟度太差时,纤维强力低,细度细,弹性和韧性差,在纺纱过程中易形成扭结,使纤维外观疵点增多,棉结杂质也增加。
但过成熟的棉花纤维粗,成纱截面积内的纤维根数相对减少,亦影响成纱强力。
通过对近几年来河北省所有进口棉花进行抽样,用国际上领先的HVI大容量棉花测试仪进行检测,根据棉花的品级、长度、马克隆值、断裂强度、短绒率、纺稳系数等各项指标的测试数据,对各主要进口国的棉花品质特性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总结世界各主要产棉国棉花品质变化规律,该研究将对地方政府的决策依据,为大中型纺织企业的棉花进口提供第一手数据,具有相当大的指导性意义。
[10]。
用较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据前期查阅的文献资料表明:国内外尚无对世界各国棉花性能指标在纺织厂适纺性能方面的详细的分析研究。
在《世界棉花产销与检验》一书中,对全世界各主要生产棉花的国家(包括中国)棉花的产、销、及其进出口情况,从棉花的种植、品种、品质直至国内消费和进出口数量,进行了详细地叙述和讲解,但是并没有从针对企业适纺性的角度来进行阐述和研究。
世界上约有60多个生产棉花的国家,大都制定有本国的棉花分级标准和检验方法,但更多的国家确认美国的分级标准和检验方法。
《进出口棉花检验》中对世界各国的棉花的品质概况均有详细的描述,从种植品种、种植面积、棉花特点、产量大小和进出口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但仍然没有从棉花适纺性角度进行阐述。
《一起进口棉花索赔纠纷引发的思考》一文中,再次强调了对进口棉花品质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棉检仪器学》主要对国内棉花检验仪器种类、原理及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讲解,主要包括天平、光学显微镜、水分测试仪、杂质测定仪、长度分析仪等。
我国的进口棉花涉足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的棉花又各具其特点,了解和掌握这些产棉国棉花品质情况,对纺织企业根据实际需求进口适合本企业需要的棉花,顺利进行贸易工作,是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1] 姚穆,周锦芳,黄淑珍,等.纺织材料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2[2] 谭守常,杨堂军.棉花商品经营,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11[3] 穆舒畅,棉纤维品质及其检测,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4] 丁静贞.棉检仪器学[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1[5] 李俊梅.一起进口棉花索赔纠纷引发的思考[J].中国纤检,2008.7[6] 邱玉.浅析棉花颜色级图数据库的构建[J].中国纤检,2011.10[7] 钱林森,汤魁中,王成礼.世界棉花产销与检验[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 王金凤.浅析光照度对棉花分级的影响[J].中国纤检,2012.4[9] 吴超杰,钟伟.棉花:手扯尺量法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J].中国纤检,2012.1[10] 商检群.进出口棉花检验[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8.1[11] 钱鸿彬.棉纺织工厂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1[12] 缪云.HVI检测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纤检,2008.9[13] 杨斌,于建平.影响原棉回潮率检验的因素[J].,中国纤检,2008.7二、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或成果(具体说明课题研究内容,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本课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或要取得的成果):1. 主要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合其几年来的进口原棉检验实际工作经验和所收集的几十个国家的进口原棉性能测试数据,通过运用一些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对历史数据以及现在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二是对河北省部分企业的引进原棉性能以及利用这些原料所纺纱线的性能测试数据进行收集,通过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为以后的原棉引进提供指导;2. 预期达到的目标本课题通过对多年来的引进原棉性能测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总结归纳出世界各主要产棉国棉花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对引进原棉的纺纱性能给出综合评价结论;根据石家庄市或周边地区的其他纺织企业的引进棉花使用情况,通过数据分析研究,找出进口棉花的性能参数与纺纱支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并结合纱线的价格因素,确立最佳的使用比例;将棉花商品检验与纺织企业的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