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贸区平潭片区概述资料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4.28 MB
- 文档页数:31
1、平潭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在全国的岛屿中排名第5,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地理坐标北纬25°15' ~ 25°45'、东经119°32' ~120°10'。
恶劣的自然条件曾经给海岛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以往有过一夜沙埋18 村的历史悲剧,为了改变海岛风沙大困扰居民的问题,从20 世纪70 ~80 年代开始,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民众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在海岛各种地段营造起防风固沙林,通过防护屏障的作用,有力减轻了风沙对当地居民的不利影响,海岛的居住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
但由于自然衰老和常年风沙袭击,过去营造的防护林基本上处于退化状态,生态防护作用日趋减弱,风沙对海岛的影响逐渐恢复,为构建生态良好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必须加快海岛防护林的建设步伐。
(翁品荣.平潭岛沿海防护林发展现状和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11,17( 17))2、建国以来,平潭县在加快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镇人口继续增加,对资源的需求总量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同时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
因此,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平潭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社会问题。
历史上,由于平潭气候恶劣,风沙灾害形成,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60年代后,逐步建立起木麻黄防风固沙林体系,有效地控制了风沙。
但随着滨海土地的开发和建设,防护林带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一些土地开发蚕食了原有林带,使林带变衰;有的地方已出现风口;石英砂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导致人为的毁林取沙,滥采乱取,资源浪费的现象;部分新造的海岩基干林生长还很脆弱,难以承受风沙的袭击,沙荒面积不能向海岸前沿延伸扩大,并且部分已形成沙丘沙垅;部分海岸基干林,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树龄老化,生长衰弱而不断枯死,导致林木疏残,林分质量差,防护功能下降。
平潭旅游导游词介绍概况平潭县,福建省福州市下辖县,简称“岚”,俗称海坛。
位于福建省东部,与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主岛海坛岛也是著名的渔业基地。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平潭旅游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平潭旅游导游词1仙人井位于平潭岛流水镇东海村王爷山东南角,是平潭岛“东海仙境”中最具诱人的景点之一。
初闻名字,甚是期待。
既称仙人,定非人力之功,必为造化之杰作了!停车山腰水泥大埕,下车。
鱼腥味扑面而来,因靖海休渔,渔人在路旁整理修补渔网。
入山门,即见仙人谷。
濒海小山,仿若被达摩克利斯之剑齐齐劈成两半,露出一个面朝东海约三十米的门户。
透过门户,可窥见浩淼东海了。
海之蓝似乎在仙谷外随时听宣,入殿侍奉仙人沐浴以解一夏清凉。
谷中之鹅卵石,不论大小,粒粒浑圆,就算用珠圆玉润来形容亦不为过。
打磨出如此精致的鹅卵石,要花费浪花的多少心思啊!拾级而上,虽头顶烈日,却因海风习习,倒是凉爽不至于汗流浃背。
不一会儿,便登顶。
山,毕竟临海,海拔估计也不过百米。
凭栏四望,海岸蜿蜒曲折,岬角林立;海阔无边,蓝裙时皱时翻,意欲撩人!制高俯瞰,仙人井突现眼帘。
这是一口大井,莫非东海龙王的家井?它略呈方形,井口直径超过50米,深据说48米,四面均为悬崖绝壁,堪称鬼斧神工。
井底东面之南北各有一个大洞口通往海面。
,涨潮时,两股潮水如两条白龙从东海直奔大洞口而来,煞是壮观。
二白龙为争夺此井,皆赶借东风一口气冲进来,互不相让,南拳北腿,刀来剑往;搏杀嘶声,“响彻云霄,观者无不惊心动魄”,最终拼个九九八十一回,虽银甲乱飞,却难分胜负。
潮来而井内顺势暴涨,水漫过洞口,二龙终于心平气和,和平共处了。
据平潭县志记载,“每逢初一、十五大潮时,井中巨浪飞舞,涛声轰鸣,犹如龙宫奏乐。
风雨来临时,井口聚集成千上万蜻蜓。
”这现象被可爱的平潭人亲切地传说成“海怪出没”“龙宫献宝”了。
可惜来的不是时候,未能见此奇景。
待潮水退去,好事者可约船从山下大洞口穿行入井,井底尽是青色光洁的鹅卵石,虽无桃源之美景,亦必有“坐井观天”之奇趣。
平潭县概况平潭县,简称“岚”,俗称海坛,是福建省直管的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建省东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同时也是著名的渔业基地。
由以海坛岛为主的126个岛屿、702座岩礁组成,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
一、行政区划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是当前平潭县的行政管理机构,平潭县人民政府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下辖机构。
在行政区划上,平潭仍属于福州市行政区域范围,但管理方面,平潭县已归“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辖,不归福州市管辖。
截至2012年,平潭综合实验区辖平潭县,平潭区辖7镇8乡:潭城镇、苏澳镇、流水镇、澳前镇、北厝镇、平原镇、敖东镇、白青乡、屿头乡、大练乡、芦洋乡、中楼乡、东庠乡、岚城乡、南海乡。
居委会、行政村共计200个。
二、位置境域平潭县位于福建省东部,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市、莆田市为邻,南近莆田市的南日岛,北望白犬列岛。
全区陆地总面积392.92平方公里,主岛面积324.1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其中渔业经济海域约4000平方公里。
海岸线总长408.7公里,约占福建省海岛岸线的15%。
区位分析图三、人口情况据福建省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平潭2013年常住人口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万,农村人口24万,城镇化水平仅40%;全省总人口377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60.77%。
平潭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福建省城镇化平均水平。
四、交通条件对内交通:目前,平潭“一环两纵两横”等城市主干道基本形成。
环岛路龙王头、坛南湾、安海澳等路段建成,流水至平原段加快推进;金井湾大道进行主道和辅道施工,牛寨山隧道实现贯通;坛西大道基本贯通,坛东大道开工建设,渔平互通立交、福平大道等项目加快建设;东环北路、龙景路等市区道路已竣工验收,万北路、龙凤路、麒麟路等建设全面铺开,便捷快速的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在平潭未来20年规划中,主岛内部及组团间联系交通通过“两纵两横”快速路网和片区主干路网进行组织。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州市东南部海域的平潭县。
平潭县是大陆距离台湾省最近的县,面积392.92平方千米,由海坛岛等126个岛屿和近千个岩礁组成,主岛海坛岛为中国第五大岛。
人口35万。
辖7个镇、8个乡。
区管委会和县人民政府驻潭城镇。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定位为探索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
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言人表示将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实行“双币制”,福建省省长苏树林则表示要在实验区探索实行“五个共同”的新模式。
福建东部,有一个形似神兽麒麟的岛屿“舞动”在台湾海峡,那就是平潭县主岛——海坛岛,它的面积相当于香港本岛四倍、新加坡总面积一半。
地理坐标为北纬25°16′-25°44′,东经119°32′-120°10′。
围绕近中期目标(2010年~2015年)和中长期目标(2016年~2020年),地图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将积极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
通过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清洁能源等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低碳经济岛。
以构建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海岛城市。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近期将重点推进六大区域建设:产业发展区、国际旅游发展区、商贸合作区、现代物流港区、科技文化产业区、城市发展区。
福建平潭特区比特区还特,在这里任何新生事物都可以尝试,任何新政策都会先行先试。
平潭实验区目前在省内的行政级别为正厅局级(相当于设区市),但原来的平潭县五套班子仍保留。
发展定位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
积极探索采取两岸共建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实现合作规划、合作开发、共同受益,推进两岸经贸紧密合作、融合发展,构建两岸直接往来的重要快捷通道,推进两岸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先行先试,打造两岸合作的国际旅游岛和两岸贸易特别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
平潭岛导游词1000字平潭岛导游词1000字平潭岛是福建第一大岛,是近几年被确定为经济开发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平潭岛导游词1000字,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平潭岛导游词1000字各位团友,大家现在到了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平潭海坛天神景区。
海坛天神是平潭岛奇石“双绝”之一(另一为石牌洋),位于南海乡塘屿南中村南海中,天神头枕沙滩,足伸南海。
身长330米,体宽150米。
胸高36米,头长33米,头宽35米,头高31米,脖子长18.3米,下身斜翘一柱状风化岩体,如男性特征,其高4.15米,围径4.50米,为周边渔妇传宗接代膜拜物,相传只要触摸此物,即可生个大胖小子。
周身均为花岗岩球状风化造型,如此巨大的球状风化造型世所罕见,天下奇绝。
最妙的是,在海坛天神身上,居然还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景致,比如那个男性特征近看又是一只倒放的靴子。
天神身上围绕的天然海蚀裂纹好象万里长城。
在身体中部,有许多圆柱型的石头,大小不一,近乎纯圆柱,好象天庭的柱子折断,散落人间。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各位团友,现在到了位于平潭岛西北看澳村西侧500多米的是石牌洋景区。
远远望去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的两块碑形海蚀柱。
整个礁石象一艘大船两块巨石象两面鼓起的双帆,似乎正在乘风破浪前进。
这是平潭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石牌洋。
又称为“半洋石帆”和“双帆石”。
从看澳村岸边坐十几分钟的渡船就到达礁石上,礁石底部是一组平坦完整的岩石。
两个石柱均由粗粒灰白色的花岗岩组成东侧的一个高达33米,胸宽9米,厚8米;西侧的一个高17米,胸宽15米,厚8米。
两个石柱的底部都是近似四方形体,直立在礁石上。
据地质学家考证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球状风化海蚀柱。
由于它的奇特壮观,对游人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
建设部与中科院的专家称之为:“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
”明代旅行家陈第曾誉之为“天下奇观”,清朝女诗人林淑贞诗赞:“共说前朝帝子舟,双帆偶趁此句留;料因浊世风波险,一泊于今缆不收”与半洋石帆相对应,在看澳村海边,由于海水侵蚀和自然风化,岩壁花岗岩风化,形成一座光头凸肚的弥勒佛像。
平潭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平潭是福建省福州市下辖县级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是福建省唯一的海岛县级市。
近年来,平潭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以及福建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中,逐渐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为了进一步推动平潭的经济发展,提升其对外开放水平,制定了平潭实施方案。
二、发展目标1. 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通过优化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前来平潭旅游观光。
2. 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文化创意、信息技术等,提升平潭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实力。
3. 推动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与台湾地区的经济合作,拓展对外贸易渠道,吸引更多外资进入平潭。
三、实施方案1. 旅游业发展(1)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2)举办国际性旅游活动,增加平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国际游客。
(3)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文化产业等的深度合作,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2. 现代服务业发展(1)引进金融机构和文化创意企业,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平潭的产业发展水平。
(2)加强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建设现代化商务区,吸引更多国际企业和跨国公司进驻平潭,促进对外开放合作。
3. 对外开放合作(1)加强与台湾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动两岸经济交流,共同开拓市场。
(2)拓展对外贸易渠道,加强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经贸合作,拓展平潭的对外贸易市场。
(3)吸引更多外资进入平潭,鼓励外资企业在平潭设立生产基地,推动平潭产业升级和转型。
四、实施保障1.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平潭实施方案的落地实施,为企业和项目提供政策支持。
2. 投资引导:加大对平潭的投资引导力度,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平潭的发展中。
3. 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平潭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好平潭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平潭综合实验区简介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州市东南部,东临台湾海峡,距台湾省新竹港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处。
北面、西面和南面分别与福州长乐市、福清市和莆田秀屿区隔海相望。
平潭综合实验区面积392.92平方千米,由海坛岛等126个岛屿和近千个岩礁组成,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08公里。
主岛海坛岛为中国第五大岛。
海坛岛面积324.12平方千米(相当于香港本岛四倍、新加坡总面积一半),人口40万。
辖7个镇、8个乡。
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条件的岛屿设立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
根据这一精神,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同年7月省委八届六次全会上正式作出了设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决定,提出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
平潭岛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东南沿海独具特色的海岛旅游胜地,著名景点有:半洋石帆(石牌洋)平潭是个悬在茫茫大海中的孤岛,不同位臵的岩石在海流和风力这两个“雕塑大师”的合作下被塑造成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
位于苏澳镇看澳村海面上的半洋石帆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处,这是一组造型独特的海蚀柱,远远望去,就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大船,迎风鼓起两片巨大的风帆乘风破浪前进。
仙人井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海蚀竖井,井壁是悬崖,井底有三个小洞与大海相连,小艇可以出没其中。
如果赶上涨潮风又大的时候,从洞口涌入的海浪便如雷鸣海啸般惊天动地,非常壮观。
仙人井旁有似山中间裂开之大峡谷,唤做仙人谷,满滩的青灰色鹅卵石被浪涛雕琢得圆润可爱。
澳前客滚码头位于平潭澳前镇观音澳,总投资4亿多元。
该项目是目前平潭综合实验区最重要的项目之一,为两岸构建起海上直航通道。
平潭是大陆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平潭澳前与台湾新竹直线距离仅68海里,从平潭到台湾只需2至3小时,是两岸间最快捷、最经济的海上航线龙凤头海滨浴场该浴场位于平潭岛南隅,距城关1.5公里。
对平潭综合实验区的调查分析对平潭岛的调查分析平潭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县份,有史以来就是大陆联系台湾的重要桥梁之一,改革开放后更成为两岸经贸交流的主要中转站。
从地缘、人缘、商缘优势和区域辐射能力、对台窗口形象等各方面因素考虑,平潭具有非常突出的特殊性和重要的战略区位。
下面对平潭岛的区位条件、优势、劣势和不足作出分析,并给予建议。
一、区位条件1.地理位置平潭岛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2008年末总人口38.47万人,陆地面积371.9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08公里,人均海岸线长度居全省第一。
其主岛海坛岛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19公里,面积251平方公里。
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莆田为邻,南靠莆田南岛,北望白犬列岛,基础设施建设中,2008年运输邮电的状况为:邮路单程长度108 公里,农村投递线路总长度651公里,公路通车里程508公里。
2. 气候、水域、地势地貌平潭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温热湿润,夏凉冬暖,霜雪罕见,年平均气温19.6 ℃,日照1919.7 小时,降水量1172mm,风速6.9米/秒季风明显,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其余多为东北风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地域奇特,山石居多。
3. 行政区域平潭岛属福建省福州市辖县,县人民政府驻潭城镇,全县辖7个镇(潭城镇、苏澳镇、流水镇、澳前镇、北厝镇、平原镇、敖东镇)8 个乡(白青乡、屿头乡、大练乡、芦洋乡、中楼乡、东庠乡、岚城乡、南海乡),200 个居委会、行政村。
4. 物产资源平潭富含矿产,有花岗岩、石英砂、明矾等,花岗岩储量约8 亿立方米;石英砂储量10 亿吨,含硅量高达96%以上,水生动物有鱼、虾、蟹等679种,海水软体动物(贝类)169种,漂游生物266种。
5 .经济产量2008年平潭地区生产总值60.49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0.28 亿元,第二产业中工业4.99 亿元,建筑业4.80 亿元,第三产业产值30.42 亿元,工业总产值为10.99亿元,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重为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