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121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目录一、危险化学品概述 (2)1.1 危险化学品定义 (3)1.2 危险化学品的特性 (4)1.3 危险化学品的识别与标志 (5)二、危险品的分类 (6)2.1 按照化学性质分类 (7)2.1.1 易燃气体 (9)2.1.2 易燃液体 (10)2.1.3 易燃固体 (10)2.1.4 自反应物质 (11)2.1.5 氧化性物质 (12)2.1.6 有机过氧化物 (13)2.2 按照物理性质分类 (15)2.2.1 常温下为气态的物质 (16)2.2.2 常温下为液态的物质 (17)2.2.3 常温下为固态的物质 (18)2.3 按照危险性分类 (19)2.3.1 爆炸品 (20)2.3.2 易燃液体 (21)2.3.3 易燃固体 (22)2.3.4 自反应物质和有毒品 (23)2.3.5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24)三、危险品管理 (24)3.1 危险品的生产与储存 (25)3.2 危险品的运输与经营 (26)3.3 危险品的使用与处置 (28)3.4 危险品的应急处理 (29)一、危险化学品概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爆炸物: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引起爆炸反应的物质,如炸药、雷管、火药等。
易燃液体:指在常温常压下,蒸汽压力大于kPa的液体,如汽油、酒精、丙酮等。
易燃固体:指在常温常压下,经摩擦或撞击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固体,如火柴、硫磺、火药等。
自燃物品:指在常温常压下,自然发生的易燃烧物质,如黄磷、硝化纤维等。
遇湿易燃物品:指在潮湿环境中能够迅速自燃或产生强烈氧化反应的物质,如金属钠、镁粉等。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指能够供给呼吸,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尤其在高温或受潮时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如钾钠合金、硝酸铵等。
有毒品:指吸入后能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抑制,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对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畸等危害的物质,如苯、汞、铅等。
危险化学品概述
危险化学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具有燃烧、
爆炸、腐蚀、毒性和放射性等性质,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伤害和
危害的化学物质。
危险化学品在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多个领
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许多物质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
也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
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种类
和特性,对预防和应对化学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UNCETDG(联合国委员会运输危险货物)的分类标准,危险
化学品主要分为九类: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
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感染性物质、腐蚀品和放射性物质。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类别的特点。
1. 爆炸品:指在短时间内产生爆炸的物质,包括易燃物质、氧
化物、有机过氧化物等。
爆炸品的特点是易自燃、爆炸力很大,会
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2. 气体:包括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和溶解气体。
气体的特点是
易燃、易爆、有毒、易增加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3. 易燃液体:指油、汽油、润滑油、柴油、酒精等低沸点有机
物质。
易燃液体的特点是易燃、易爆、挥发性强、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4. 易燃固体:指在普通温度下可以燃烧的物质,包括木材、棉花、纸张、煤炭、油脂等。
易燃固体的特点是燃点低、易燃、易爆炸、火势很大。
1。
危险化学品概述整理版前言危险化学品是指对人体、设备、环境等有危害性的化学物质。
它们广泛存在于生活和生产中,如化肥、农药、石油、化学药品、印染、制革、造纸、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等领域。
由于其具备剧毒、易燃、易爆、腐蚀、致癌等特点,对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安全构成了深刻威胁。
危险化学品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按其危险性质分为八类。
第一类:易燃物易燃物是指在标准条件下,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开始燃烧或能与氧气发生激烈反应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
第二类:压缩气体压缩气体是指在标准条件下,由于被包装在常压或低于其临界温度下的压力下,物质为气态,包括可燃气体、不可燃气体及腐蚀性气体等。
第三类:易爆物易爆物是指在标准条件下,能源一经释放,有可能发生爆炸的物质。
包括炸药、火药、烟花、火柴、火箭燃料等。
第四类:氧化剂氧化剂是指在标准条件下,能够引起其他物质在自身存在下氧化而自身还原的物质,包括氧化二氮、高锰酸钾等。
第五类:毒害物质毒害物质是指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包括各类农药、酸类、碱类、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
第六类: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物质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具有明显的腐蚀性质,能够破坏皮肤、黏膜、金属等物质,包括浓度较高的强酸、强碱、酸洗液等。
第七类: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如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衰变物,会发散出放射性粒子或电磁辐射,并对人员及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第八类:其它危险化学品除以上七类危险化学品外,还有其他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类但具有危害性的物质。
危险化学品危害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中,因不当操作、管理或遭受自然灾害、事故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危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巨大威胁。
具体表现如下:对人体的危害危险化学品对人体危害主要表现为中毒、皮肤烧伤、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对环境的危害危险化学品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等,严重危害生态环境。
危险化学品概述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是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而制定的一部行政法规。
危险化学品单位中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危险化学品审批制度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必备条件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或者储存方式、设施;2.工厂、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际有关规定;3.有符合生产或者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4.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5.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
生产、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要求1. 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生产、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包括通讯、报警装置。
并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2.定期进行安全评价生产、储存和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和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3.剧毒化学品保安措施剧毒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单位,应当对剧毒化学品的产量、流向、储存量和用途如实记录,并采取必要的保安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概述
1.1危急化学品的概念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急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简单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均属危急化学品。
1.2危急化学品的分类原则
对危急化学品分类时,把握“择重归类”的原则,即依据该化学品的主要危急性来进行分类。
1.3危急化学品的分类
标准《常用危急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按主要危急特性把危急化学品分为八类。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1.4危急化学品的危害
危急化学品的危害主要包括:燃爆危害、健康危害、环境危害。
燃爆危害
企业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中间产品及产品多为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有很大的破作用,会造成严峻后果。
据不完全统计2000~2002年,由火灾爆炸所导致事故占化学品事故的53%,伤亡人数占全部事故伤亡人数的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