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规模经济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31
五、案例分析题(1题,15分)材料1:美国烟草业的掠夺性定价行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烟草托拉斯通过掠夺性定价来逼迫它的竞争对手以低价将公司卖给它。
例如,1901年,烟草托拉斯在北卡罗来纳州有个香烟品牌叫“美国丽人”,它与北卡罗来纳州的威尔斯白头烟草公司的类似产品相竞争。
“美国丽人”的价格是每千支1.50美元,恰与要求缴纳的税金一样多,可见这个价格是明显低于生产成本的。
不过烟草托拉斯声称低价是产品导入期的优惠措施。
在1903年,烟草托拉斯就顺利收购了无法与其竞争的威尔斯白头烟草公司。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掠夺性定价的含义、特征及其后果。
材料2:加成定价法美国许多行业中的巨人都采用加成定价法。
几十年来,通用汽车公司的加成定价法是以获得总投入资本的大约15%的税后利润为预定目标的。
公司的管理者假定第二年他们能销售足够的汽车来发挥其生产能力的80%,并在此假定基础上估算每辆汽车的成本,然后在成本上加上一个足够大的加成以实现所想获得的回报,最后得到的价格就是所谓的标准价格。
在20世纪60年代,其他的美国主要汽车制造商,福特和克莱斯勒,每年为各种型号汽车制定价格时似乎也采取了相同的程序。
这些价格一旦宣布,一般是整整一年内不发生变化。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成本加成定价的步骤及其优势。
材料3:波音公司收购麦道公司1996年12月15日,世界航空制造业排名第一的美国波音公司宣布收购世界航空制造业排名第三的美国麦道公司。
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在资源、资金、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都占有优势。
此外,波音和麦道都生产军用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军用生产技术应用于民用产品的生产,加速民用产品的更新换代。
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新波音公司的资产总额达500亿美元,净负债为10亿美元,员工总数为20万人,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企业。
这场不寻常的并购使得波音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提高到65%,牢牢站稳市场领导者地位。
产业经济学案例分析案例评析:中国汽车工业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第一家汽车制造厂开始,经过50年左右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工业体系。
1998年,全国汽车产业的总生产规模达到162.8万辆,其中轿车50.7万辆,货车66.2万辆,客车45.9万辆,在世界各国汽车产量中排名第十。
汽车保有量为1319.3万辆,摩托车保有量达4000万辆,国产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达90%以上。
1998年汽车工业总产值为2528亿元,全产业拥有固定资产1500亿元。
然而,同国外汽车业巨头相比,我国汽车工业投资分散、重复建设,缺乏规模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境内具备资格的汽车整车厂达120多家,其数目相当于全世界所有其他国家汽车厂商的总和。
1997年,我国各类汽车的总产量仅为155.7万辆,不及欧美一家汽车公司的年产量(参见表1和表2)。
1999年,全球汽车品牌年产量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的福特品牌,其年产量为600万辆,就连排名第18的大宇汽车,其年产量也达到90万辆的水平(参见表3)。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规模经济”的最低限度被大大提高了。
对整车企业来说,在20世纪80年代,几十万辆、一百万辆汽车的产量足以达到规模经济,而在90年代却变成了规模不经济。
我们以往所说的15万辆或20万辆产量的最小有效规模,至多是制造环节上单一工厂或生产车间的最小规模,远非一个独立存在的具有完整功能(包括研发、制造、销售、售后服务及独立品牌)的企业所应具备的经济规模。
反映企业综合能力的全球十大品牌,其年产量均超过150万辆。
的影响》(2002)。
其次,中国汽车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缺少自主开发能力,汽车核心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而真正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寥寥无几。
在全国119家汽车整车企业中,年产量5万辆以上的企业仅为8家,不到企业总数的10%。
另一方面,年产量1万辆以下的企业有100家,占总数的84%。
其中,年产量100辆以下的企业居然有15家,占企业总数的12.3%(参见表4)。
五、案例分析题(1题,15分)材料1:美国烟草业的掠夺性定价行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烟草托拉斯通过掠夺性定价来逼迫它的竞争对手以低价将公司卖给它。
例如,1901年,烟草托拉斯在北卡罗来纳州有个香烟品牌叫“美国丽人”,它与北卡罗来纳州的威尔斯白头烟草公司的类似产品相竞争。
“美国丽人”的价格是每千支1.50美元,恰与要求缴纳的税金一样多,可见这个价格是明显低于生产成本的。
不过烟草托拉斯声称低价是产品导入期的优惠措施。
在1903年,烟草托拉斯就顺利收购了无法与其竞争的威尔斯白头烟草公司。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掠夺性定价的含义、特征及其后果。
材料2:加成定价法美国许多行业中的巨人都采用加成定价法。
几十年来,通用汽车公司的加成定价法是以获得总投入资本的大约15%的税后利润为预定目标的。
公司的管理者假定第二年他们能销售足够的汽车来发挥其生产能力的80%,并在此假定基础上估算每辆汽车的成本,然后在成本上加上一个足够大的加成以实现所想获得的回报,最后得到的价格就是所谓的标准价格。
在20世纪60年代,其他的美国主要汽车制造商,福特和克莱斯勒,每年为各种型号汽车制定价格时似乎也采取了相同的程序。
这些价格一旦宣布,一般是整整一年内不发生变化。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成本加成定价的步骤及其优势。
材料3:波音公司收购麦道公司1996年12月15日,世界航空制造业排名第一的美国波音公司宣布收购世界航空制造业排名第三的美国麦道公司。
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在资源、资金、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都占有优势。
此外,波音和麦道都生产军用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军用生产技术应用于民用产品的生产,加速民用产品的更新换代。
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新波音公司的资产总额达500亿美元,净负债为10亿美元,员工总数为20万人,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企业。
这场不寻常的并购使得波音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提高到65%,牢牢站稳市场领导者地位。
第二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产业组织要讨论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就必须理解企业的选择,结构行为与绩效的关系为什么不同的企业会形成垄断竞争?对于结构问题的切入点,就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一)企业性质的理论梳理一.企业的界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直接组合和运用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营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依法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存在背景:市场经济条件;(非市场条件下,计划经济,缺乏企业的独立性-命令指令是纵向的,生产单元是中央政府命令的执行者-也不存在产业经济问题;市场经济,价格确定是横向的,是企业的个人选择与演化)——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目标其实是值得商榷的,有可能是产量最大化/销量最大化(市场占有率-单个产品给企业的收益是一样的)/利润最大化(考虑到成本和收益的落差-但可能会损害其他企业利益)/利益相关者最大化即价值最大化(多个利益相关者-股东、职业经理人、雇员、消费者、各类债权人、社区环境-价值最大化)【但如果是利润最大化中的长期利润,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和追求价值最大化是一致的】——运行前提:组合生产要素;(一定要有一种要素,土地资本或者无形的技术,如果没有这些要素的组合,就不存在【组织】是最重要的,企业能够获得要素,并且能够实现核心要素、进行组合TFP)——运行基础:自主性、独立性——角色定位:法人实体或市场竞争主体(竞争主体:收益风险对称,都是企业自身的)【慈善机构做企业企业做慈善】二.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新古典经济学(1890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形成的微观经济学分析传统以来)主要从技术角度对企业进行研究。
即将企业理解为生产函数,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是描述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产出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式。
一般表示为:Q=f(X1 ,K, Xn)这是不完整的,没有触及企业的本质,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三.现代企业理论R.Coase (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的发表,标志着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始。
产业经济学课后案例分析(仅供参考)目录(13题):第三章我国公用企业与铁路改革 P93第四章我国纺织业退出援助政策 P131第五章金松集团失败的合并 P157第六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P175 第七章湖北省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关联 P208第八章美国信息技术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P233 第九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协作P261第十章日本产业政策 P281第十一章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与治理政策P317第十二章让人头疼的成品油价格 P351第十三章英国广告行业与自律管理 P363第十四章浏阳花炮产业集聚 P387第十五章中国手机业的产业生命周期P407第三章我国公用企业与铁路改革P931、你认为我国公用企业的改革方向是什么?公用事业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其本身特殊性,公用事业改革不能套用一般行业或企业的改革模式。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我国公用企业未来的改革应该是坚持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在统一规划、统一服务质量标准、统一市场准入制度、统一价格收费监管制度的前提下,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改革公用企业垄断经营体制,加快公用企业的市场化进程,增强公用企业活力,提高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2、国外公用企业改革进程对我国有什么借鉴意义?发达国家公用企业改革在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满足公众多元化需求方面有重大成就,为此,对我国公用企业改革来说:(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服务、管理和监督作用;(2)在保证政府规划、建设和管理职能前提下,打破公用企业独家垄断经营局面,引入竞争机制;(3)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4)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法规体系;(5)转变监管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组织的功能。
3、我国铁路运输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什么?根据我国国情,铁路运输业改革,可以采取多种目标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我国铁路运输业改革应该采取“网运分离+区域公司”的混合模式。
为什么规模不经济案例:探讨某公司为什么会发生规模不经济的原因E公司是国内摩托车行业叫得上名的民营企业,老总秦幼清是个敢作敢为的人,短短几年时间,公司就由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发展到上千人的中型企业。
面对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走俏的形式,秦总的一个朋友,当地知名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建议,抓住机会扩大规模。
经过半年的时间,企业的规模上去了,但效益却下来了,秦总感到困惑,不是说规模经济吗,为什么到我这里规模就不经济了呢?规模经济是什么意思?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19世纪末,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高效大型机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必然导致规模扩大,而规模扩大可以带来单位产品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可以为生产者带来单纯要素追加以外的收益,这就是所谓的“规模经济”。
一般来说,规模经济是以一定的经济规模为基础的。
而经济规模是指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
生产力要素组合的不同层次和方式,形成不同的经济规模。
经济规模就其范围来说,可分为行业经济规模和企业经济规模。
行业经济规模反映的是行业总体的生产经营能力;企业经济规模则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规模经济的基本涵义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N倍的投入产生了大于N倍的产出。
在特定的限度内,企业规模扩大后,产量的增加幅度会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
随着产出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逐步降低。
如轿车在年产10万辆的基础上,产量每增加10%,单车成本可以降低15%左右。
这种生产成本随产品产量增加而降低的现象就是规模经济,或称递增的规模效益。
规模经济一般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采购的规模经济。
因一次大批量采购而引起采购成本的下降。
比如价格的数量折扣,谈判和签订合同的时间节约。
2.生产的规模经济。
就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到单个产品上的厂房设备、经营管理等固定成本就会减少。
3.储藏的规模经济。
即由于投入品采购后,产品出售前的集中存放因存放数量的增加而使单位储藏成本减少。
什么是规模不经济呢?如果企业规模过小,达不到企业所属行业要求的最低规模,或规模扩大超过了一定限度,产品产量的增加幅度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甚至产品产量绝对减少,这两种现象都称之为规模不经济。
第二章我国航空业的规模经济1.根据民航业特征,说明民航业规模经济来源答:在技术水平与机队规模结构一定的情况下,航空公司规模经济主要是通过“提高旅客和货物的运输量、周转量”来实现。
航线网络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航空公司追求运输网络规模经济过程。
运输工具的运载能力经济,指的是在运载率有保障的条件下,大型飞机的每座成本通常低于小型飞机。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大型飞机往往在动力系统等技术装置方面较小型飞机更为先进,所以大型飞机飞行同等距离所消耗的燃料并不一定比小飞机多;再加上大型飞机也无须额外飞行员,维修费较小飞机也非按比例等量增加等原因,所以使得使用大型飞机较小飞机更“合算”。
机队规模对航空公司规模经济的实现也有较大影响。
在较大空间范围内,随着通航城市的增加,对运输的需求总量也会增加,这样航线、航班的增加使航空公司的运输能力得到充分利用,航空公司的总成本呈现弱增性。
但是,当航空公司脱离自身规模水平,盲目追求市场范围的扩张时,因组织客货源及运营能力的不足,这种经济性就会丧失。
在航空业中还存在密度经济,即在一定时间内,随着往返飞行频率的提高,飞机的平均利用率显著上升,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公司一部分固定运力成本被逐渐摊薄,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
需要注意的是,密度经济效应的实现有赖于机场运营效率的提高。
如果机场不能有效调度,即使航空公司有意安排更多的航班架次,也会因无法保证飞行起降时间,最终削弱以上经济效果。
2.简述民航业网络经济的成因答:航空公司存在航线网络经济。
传统点对点航线网络结构是指在通航点之间开辟直达航线,网络中基本没有通过枢纽中转连接的通航点。
中枢辐射式航线网络是指选择适当机场作为中心枢纽,周边客流量较小的城市不直接通航,而是在枢纽机场通过航班衔接方式加以联接。
中枢辐射式航线网络结构为航空公司提供了一种用有限的机队资源覆盖最大市场范围的可能。
中枢辐射航线网络特点是航班在枢纽机场紧密衔接,旅客在不同航班之间进行中转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