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基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137.50 KB
- 文档页数:4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邻氨基苯酚化学品英文名:2-aminophenol企业名称:企业地址:传真:联系电话: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
吸入有害。
怀疑会导致遗传性缺陷。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4急性吸入毒性类别4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02 吞咽有害。
H332 吸入有害。
H341 怀疑会导致遗传性缺陷。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o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o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o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o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o P201 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o P202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o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o P301+P312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 医生o P330 漱口。
o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o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o P308+P313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o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o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吞咽有害。
吸入有害。
怀疑会导致遗传性缺陷。
环境危害:无资料无资料。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第6部分泄露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新安全生产)苯酚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苯酚;石炭酸化学品英文名:phenol;carbolic acid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 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 717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苯酚108-95-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
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引起头痛、头昏、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表现。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气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可发生胃肠道穿孔,并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
眼接触可致灼烧。
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
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高毒,具有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甘油、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皮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再用饱和硫酸钠溶液湿敷。
或用大量流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用生理盐水、冷开水或清水至少冲洗15分钟,对症处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立即给饮食植物油15-30ml。
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带防毒面具、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SDS编号004 编制日期:201607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苯酚化学品中文别名:石碳酸、工业酚、羟基苯化学品英文名称:phenol化学式:C6H5OH生产者或供应商信息公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宁波路52号推荐用途和限制用:/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GHS危害分类急性毒性经口-3皮肤腐蚀/刺激-1B严重眼损伤/眼睛刺激性-1生殖细胞突变型-2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2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2长期慢性-2标签要素危害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可燃液体;吞食有害;皮肤接触有毒;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防范说明置容器于通风良好的地方;若与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洗涤并及时就医,衣服一经污染立即脱掉,如遇意外或感觉不适立即就医。
预防措施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式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性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事故响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遇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甘油、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皮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再用饱和硫酸钠溶液湿敷。
或用大量流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用生理盐水、冷开水或清水至少冲洗15分钟,对症处理。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立即给饮食植物油15-30ml。
催吐。
就第5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带防毒面具、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公司地址:上海化学工业区奉贤分区银工路28号E栋楼客服热线:400-133-2688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 产品标识符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苯酚CAS No.:108-95-2别名:石碳酸;石炭酸;羟基苯;酚;1.2 鉴别的其他方法无数据资料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无数据资料2 危险性概述2.1 GHS分类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经口):AcuteTox.4急性毒性(经皮):AcuteTox.3严重损伤/刺激眼睛:EyeDam.1皮肤腐蚀/刺激:SkinCorr.1B生殖细胞敏感性:Muta.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单一接触):STOTSE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STOTRE2环境危害急性水生毒性:AquaticAcute1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危害类型GHS05:腐蚀性物质; GHS06:急毒性物质; GHS08:健康危害;信号词 【危险】危险申明H302 如果吞食有害健康。
H311 皮肤接触将中毒。
H314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以及眼睛损伤。
H331 吸入将中毒。
H341 也许可能会导致遗传缺陷。
H371 可能危害人体器官。
H373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危害人体器官。
H402 对水生生物有害。
警告申明P201 使用前获得特别指示说明。
P202 别急! 先阅读并理解安全防范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P264 在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或 …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防护服/护眼/防护面具。
P301+P312 如误吞咽:若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
不得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 如沾染皮肤或头发?: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污染的衣服。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日期:SDS编号:产品名称:版本:邻苯基苯酚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邻苯基苯酚化学品英文名:o-phenylphenol;2-biphenylol供应商名称:########化工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路###号###室供应商电话:4571-5858####邮编:###248供应商传真:4571-5858####电子邮件地址:####*************供应商应急咨询电话:4571-5858####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4571-5858####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消毒与贮存蔬菜和水果,工业上用作杀菌剂、消毒剂、防腐剂及染料中间体。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H315:造成皮肤刺激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H335: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H400: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应急响应: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21: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P332+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62+P364: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37+P313: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P304+P340: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休息姿势。
苯酚安全技术说明书SDS 编号 004编制日期:07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 1 部分 --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苯酚化学品中文别名:石碳酸、工业酚、羟基苯化学品英文名称:phenol化学式:C6H 5OH生产者或供应商信息公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宁波路52 号电话:应急联络电话:推荐用途和限制用: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GHS危害分类急性毒性经口 -3皮肤腐蚀 / 刺激 -1B严重眼损伤 / 眼睛刺激性 -1生殖细胞突变型-2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重复接触-2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 -2长期慢性 -2标签要素危害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可燃液体;吞食有害;皮肤接触有毒;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防范说明置容器于通风良好的地方;若与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洗涤并及时就医,衣服一经污染立即脱掉,如遇意外或感觉不适立即就医。
预防措施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式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性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事故响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 7:3 )抹洗,然后用水彻底吸入食入清洗,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遇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危险组分第 3 部分 -- 成分组成信息浓度或浓度范围CAS NO.√物质苯酚108-95-2混和物第 4 部分 --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甘油、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皮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再用饱和硫酸钠溶液湿敷。
或用大量流动水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 眼睛接触:用生理盐水、冷开水或清水至少冲洗15 分钟 ,对症处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立即给饮食植物油 15-30ml 。
邻苯二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邻苯二酚化学品英文名称: o-dihydroxybenzene中文名称2:儿茶酚英文名称2: Catechol技术说明书编码: 785CAS No.: 120-80-9分子式: C6H6O2分子量: 110.1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邻苯二酚 120-80-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在生产中发生急性中毒较少见。
急性中毒时症状与酚相似。
接触工人中体检发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及皮疹患病率增高,并见到儿茶酚胺代谢异常、血压升高、体温不稳定及肝、肾损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
催吐。
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苯酚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公司表记化学品中文名:苯酚化学品英文名:phenol第二部分成分/构成信息纯品√混淆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No.苯酚108-95-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括危险性类型:急性毒性-经口,类型3*;急性毒性-经皮,类型3*;急性毒性-吸入,类型3*;皮肤腐化/刺激,类型1B;严重眼伤害/眼刺激,类型1;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型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频频接触,类型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型2;危害水生环境-长久危害,类型2侵入门路:吸入、食入、经皮汲取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激烈的腐化作用,可克制中枢神经或伤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
误服惹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炙烤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即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伤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
眼接触可致灼伤。
可经灼伤皮肤汲取经必定潜藏期后惹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可惹开端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惹起蛋白尿。
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高毒,具强腐化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举措皮肤接触:立刻脱去污染的穿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淆液(7:3)抹洗,而后用水完全冲洗。
或用大批流动清水冲刷起码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刻提起眼睑,用大批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完全冲刷起码15分钟。
就医。
吸入:快速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达。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刻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立刻给饮植物油15~30mL。
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举措危险特征: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焚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带防毒面具、穿浑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苯酚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苯酚化学品英文名称:phenol中文别名:英文别名: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
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
眼接触可致灼伤。
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
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
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
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
邻氨基苯酚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2-氨基苯酚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邻氨基苯酚化学品英文名称:2-aminophenol;o-aminophenol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邮箱:传真号码:企业联系电话: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用途:邻氯基苯酚是除草剂噁唑禾草灵和杀虫剂伏杀硫磷的原料,也是染料中间体。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健康危害:吸入其粉尘可引起上呼吸道刺激,引发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还可引起神经系统的抑制。
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吞咽有害,对肾脏、肝脏造成损伤,对造血系统造成伤害。
环境危害:会造成环境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国家标准(GB 30000.2~29-2013),该产品属于:生殖细胞突变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1,对水环境的危害- 长期慢性类别1,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急性毒性-吸入-类别4。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怀疑可致遗传性缺陷;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吞咽有害;吸入有害。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之前,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防护工作服,戴橡胶防护手套。
防止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事故响应:如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如发生火灾,用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2-异丙基苯酚;邻异丙基苯酚化学品英文名:2-isopropylphenol;o-hydroxycumen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邻)异丙基苯酚88-69-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3类其它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接触后可引起咳嗽、烧灼感、喘息、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等。
长时间接触引起眼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可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二醇300至400或聚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 (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
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
催吐。
口服活性碳,导泻。
就医。
不能使用石蜡油或酒精。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遇热分解出高毒的酚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 61067 CAS: 108-95-2中文名称: 苯酚英文名称: phenol;carbolic acid别名: 酚;石炭酸分子式: C6H6O;C6H5OH 分子量: 94.11熔点: 40.6℃沸点:181.9℃密度: 相对密度(水=1)1.07;蒸汽压: 79℃溶解性: 可混溶于乙醇、醚、氯仿、甘油稳定性: 稳定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有特殊气味危险标记: 14(有毒品)用途: 用作生产酚醛树脂、卡普隆和己二酸的原料,也用于塑料和医药工业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
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
眼接触可致灼伤。
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
可致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317mg/kg(大鼠经口);850mg/kg(兔经皮);LC50316mg/m3(大鼠吸入);人经口1000mg/kg,致死剂量。
刺激性:家兔经眼:20mg(24小时),中度刺激。
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中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长期吸入酚蒸气(115.2-230.4mg/m3)可引起呼吸困难、肺损害、体重减轻和瘫痪。
致突变性:DNA抑制:人Hela细胞1mmol/L。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5μmol/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1200mg/kg(孕6-15天),引起胚胎毒性。
致癌性:小鼠经皮最低中毒剂量(TDL0):16g/kg,40周(间歇),致癌,皮肤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