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21.00 KB
- 文档页数:18
世界近代史测试题一。
、选择题( 25 分)1、 17— 18 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A .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开辟了新航路B.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活动C .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2.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檄文有①《权利法案》② 《独立宣言》③ 《人权宣言》④《国际歌》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③④3、下列哪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两重性A. 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4下列事件中,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①文艺复兴②启蒙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三角贸易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5.观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 A 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B. B 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C. C 点处,该国通过了《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该示意图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6.下列有关《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 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B. 都具有历史进步性C.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D.都反对封建专制7.下列属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A .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B.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C.专制王权同议会矛盾斗争尖锐D.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列历史文献中,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而颁发的法律文件是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权利法案》③《法典》④《土地法令》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D. ①④9、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 年美国宪法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
它们的内容各具特点,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A.《权利法案》——是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C.《人权宣言》——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 1787 年美国宪法——宣告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10、长达三百多年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劳力 B.摧毁了腐朽的封建统治C.打通了各洲的贸易通道 D.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11、 2013 年 3 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一)一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最先在()兴起,它以()为指导思想。
2“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是(),他的代表作是()3达.芬奇的代表作是(),4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进行了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5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的兴起。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的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领导的“新模范军”打败了国王的军队。
4 1649年,()被推上了断头台,英国宣布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
5 1660年流亡国外的()被扶上了王位,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
6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发动了(),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史称“光荣革命”。
7为了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这标志着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它规定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8 ()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三美国独立战争1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1775年的()。
3第二届大陆会议任命()为“大陆军”的总司令。
4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1777年的()大捷。
5北美独立战争的嬴得了()的国际援助。
6 1783年英美签订了《》,英国承认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
7北美的独立战争,它是以()运动形式出现的()革命。
8美国的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由各州组成的()制国家。
四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的发展。
2 1789年7月14日,攻占()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3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提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成为反封建的旗帜,此文件的实质是维护()利益。
4 1793年法王()被送上断头台。
5以()为首的雅各宾派由于采取了严厉的革命措施,一度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6 1799年,拿破仑发动()执掌了国家政权。
世界近现代史复习试题(考试形式:开卷 试题共二大题15小题 卷面分数:50分 )班级 姓名题号 一 13 14 15 总分得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小题,满分50分。
历史与政治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考生可携带教材和其它资料进入考场。
考试时,考生应独立思考和答题,不得相互讨论和借阅资料。
(3)答案中,凡涉及历史人名、地名和专用名词,出现错别字的,该得分点均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每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把下列各题选择的序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下答案里)1、某班同学正在排练历史剧《哥伦布》,他们在设计此剧的旁白时有这样四句话。
你认为正确的是A.他经过了70多天的航行,终于到达印度和中国B.他橫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等地,而他却认为是印度C.他经历了千难万险,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D.他的船队经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最终发现了新大陆2、“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谐社会必然弘扬法治精神。
下列文件中,最能体现“平等、民主、自由”这一内容的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3、右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新航路的开辟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早期殖民掠夺D.英国工业革命4、下列现象,你认为哪一项是可以发生的A.14世纪,欧洲市场上产品越来越丰富,原产美洲的西红柿、玉米都有了B.16世纪,你可以坐火车出行;在海上你可以选择汽船这样的交通工具C.1870年,乘船去美国南部,你会发现大量的黑人奴隶在田间劳作D.1882年,在日本东京街头,你会发现一些穿西服的日本人5、在二中初三(13)班举行的“我看拿破仑”的辩论会上,辩手李强有这样一句推论:因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正义的。
李强的这个推论属于A.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D.前提错误,结论正确6、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促使英国加入三国协约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他们得出的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拥有盟友可以在战争中得到极大的帮助B.美国和德国实力的不断增强让英国感到不安C.此时世界和欧洲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英国奉行不结盟政策7、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世界近代史阶段复习题(一)1.14—16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人们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其中“世界被发现”是指( )A.法国大革命 B.文艺复兴 C.三角贸易 D.新航路的开辟2. 一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首航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计划到美洲。
最早开辟这条航路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3. 有史学家认为: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
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B.逐渐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C.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D.导致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4.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这主要反映了资产阶级()A、否定宗教信仰的思想B、倡导由开明君主执政的思想C、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D、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性的思想5. “哥伦布前后进行了四次前往美洲的航行,但都没有找到黄金、珠宝,或者香料、丝绸。
结果令资助他的西班牙国王深感失望。
”对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A、当时的美洲没有黄金、珠宝B、哥伦布历经千辛万苦才航行到美洲C、哥伦布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D、掠夺财富是哥伦布航行的直接驱动力6. 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是个“恶魔”,欧洲人说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
你认为下列哪个观点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哥伦布的远航活()A.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B.哥伦布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将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C.哥伦布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同时在客观上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体现了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7.“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
”“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A.基督教产生B.文艺复兴发生C.新航路开辟D.启蒙运动兴起8.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运动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C.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D.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9.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世界近代史单元复习(一)20、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人物,从但丁到加里波第,他们是无与伦比的完美典型。
”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C A工场手工业的兴起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运动D意大利的统一运动世界近代史单元复习(二)10、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B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B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C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机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15、法国拿破仑的最终失败说明了A法国封建传统根深蒂固B欧洲封建势力仍很强大C 拿破仑违背了历史潮流D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仍存在19、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发生、发展客观上起了推动作用的国际形势是1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成功2欧洲国家组织神圣同盟3欧洲反法同盟同法国交战4美国《门罗宣言》发表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这时期“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A西方的殖民掠夺B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工业革命的开展2、下列搭配对应错误的是AA迪亚士—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B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C达伽马—由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3、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是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加以采用”因为A法国教会势力强大,封建等级森严B科举是最好的选拔人才的制度C儒家思想有利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D儒家思想有利于法国的统一4、“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变革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说明CA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发生了变化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权C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互换位置发生质变D革命只改变形式未变本质5、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记录了200多年前法国革命理想的文件。
这份文件,被历史学家们称为“新制度的诞生书“。
该文件是CA《废除封建制度的法令》B《人权宣言》C《1971年宪法》D《民法典》6、“我将法律比作一个庞大球体的中心,所有公民无一例外,在圆周上均与中心保持同等距离,所占位置相等;所有的人都同等地依存于法律,所有的人都将自由与财产交由法律保护,这就是我所称的公民的普通权利,在这点上他们彼此全部相同……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共同权利,也就保护了一切他能做事的权利,除非公民想要做的事已开始危害公共利益,否则这种保护绝不会停止。
测试06 世界近代史(试题分值:60分测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3世纪的意大利,城市教堂的建造一般由市政府领导,建造资金则由大行会募捐,教会人士也参与其中。
教堂被教会称为永恒的耶路撒冷的象征,在市民的眼里则是城市美化的首要标志,称为本城实力与威望之所寄。
这反映出当时()A.宗教改革导致教会地位降低B.文艺复兴推动人文思想传播C.商贸中心转移改变贸易格局D.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观念变化【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市民的眼里则是城市美化的首要标志,成为本城实力与威望之所寄”体现的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教堂在市民的眼中也发生了变化,说明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观念变化,D项正确;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时间不符,排除A项;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题干材料与文艺复兴运动无关,排除B项;商贸中心的转移与新航路开辟有关,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
故选D项。
2.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由此推断,中世纪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主要条件是()A.垦殖运动的兴起B.地租形式的改变C.手工工场的出现D.土地集中经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可知,中世纪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主要条件是地租形式发生了改变,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垦殖运动的兴起,排除A项;手工工场的劳动者是手工业者,与农奴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土地集中经营,排除D项。
故选B项。
3.14世纪时,意大利的新锐作家多以“教会活动”和“教士生活”为背景进行创作。
到了16世纪,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越来越多地从“市民纠纷”“市场交易”等场景展开叙事。
《世界近代史》期末复习题1、为限制王权,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688年通过的《》。
它的主要精神是什么?习惯上所说的“”由此在英国逐渐确立。
此后,议会的权力越来越大,国王逐渐处于“”的地位。
2、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3、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
其主要内容是什么?4、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简述宪法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简要的评价。
5、简述北美独立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6、简述法国大革命进程中发布的《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7、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即历史上的拿破仑一世。
他还颁布了《》,即通称的《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8、18世纪中期,英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扩展势力范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请简述殖民主义的罪恶和后果。
9、18世纪60年代起,工业生产逐渐由向过渡,传统的手工工场日趋衰落,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兴旺发达。
生产力大幅度增长,生产关系发生着巨大变革。
人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工业革命”,也称第一次工业革命。
在这次工业革命中,蒸汽动力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
10、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经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也建立起来,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1、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12、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共和党候选人当选为美国总统。
南北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1861年,南方公开分裂国家,向北方发动进攻。
美国内战爆发,历史上把这场战争称为。
13、简述美国内战的影响。
14、1864年、1866年和1870年,德意志分别同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了三次战争,逐步统一德意志各邦。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最终完成了统一。
世界近代史复习提要及答案一、选择题20分,二、填空题10分,注意联系名词解释复习三、名词1、《人权与公民权宣言》233《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18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8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
当时,欧洲大陆诸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有所发展。
各国封建君主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接过了法国启蒙学者要求改革的旗帜,宣称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他们利用伏尔泰希望有一个开明的君主,在哲学家的辅助下,改革社会生活的主张,把自己装扮成“开明”的君主,高喊“开明”的口号。
2、美国内战329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联邦)和美利坚联盟国(简称邦联)。
这场战争的起因为美国南部十一州。
以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就任总统为由而陆续退出联邦,另成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并驱逐驻扎南方的联邦军,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乱”州。
1865年4月3日,联邦军攻克里士满。
4月9日,同盟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率部2.8万人向联邦军投降,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结束,美国恢复统一。
由于南方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矛盾,大部分黑人奴隶被押送到美国的南方,并且要求独立。
南方首先发动了战争(萨姆特堡的炮击)3、启蒙运动:205启蒙运动,通常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
1.商业革命:15世纪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时代,世界性商业领域变革,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引起欧洲价格革命,物价上涨,封建势力衰落,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推广发展,推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推动世界连成整体,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2. 人文主义:社会价值倾向于对人性的注重和关怀,维护人性尊严,是文艺复兴运动核心理念,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形成的思想体系,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反对神本主义,把人类从神学束缚下解放,倡导个性解放,为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树立精神武器,有力推进资本主义发展。
3. 路德教:称信教路德宗,16世纪由马丁路德在德意志创立的新教派别,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反对出售赎罪券,掀起宗教改革序幕,路德教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否定教皇及神职人员功用,简化宗教仪式其在德意志引发一场农民战争,沉重打击天主教势力,确立教随国定原则,标志路德教派确立。
4. 加尔文教:16世纪加尔文创立的新教派别,称长老宗,主张信仰《圣经》相信先定论,认为人分为弃民选民,每个人都应通过努力成为选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寻求理论依据,适应资产阶级需要,在瑞士日内瓦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法国形成胡格诺教,英国形成清教,推动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5.开明专制:18世纪欧洲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政策。
欧洲大陆诸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有所发展。
为巩固其专制统治,接过法国启蒙学者要求改革的旗帜,宣称进行自上而下改革。
在哲学家辅助下,改革社会生活的主张,装扮成开明君主,成为欧洲各国封建专制政府的特征。
6.彼得一世:俄国沙皇著名统帅,1682年即位。
他制定西方化政策使俄罗斯变成强国主要因素。
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继而发动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
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发展史皆源于彼得大帝。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日本明治政府实行发展工业的措施有[ ]①引进西方设备和技术人员,开办国营企业②政府向资本家提供贷款,鼓励开办私营企业③政府把持和出售盐、酒、肥皂的专卖权④政府把大量企业以优惠价格转给私人资本家经营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以下对印度民族大起义与伊朗巴布教徒起义的相同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均受到外国殖民者的侵略B.都是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的起义C.都是封建统治者领导的起义D.因为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均被镇压、失败3.在拉丁美洲最先受到丧失殖民统治地位打击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C.西班牙 D.葡萄牙4.下列各项符合意大利统一前撒丁王国情况的是[ ]①政体是君主立宪制②受法国势力控制③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中心④经济最发达A.①②③ B.①②④C.③④ D.①③④5.下列有关德意志与意大利统一的相似之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国家统一B.经济力量最强的邦成为统一的核心C.通过战争为统一开辟道路D.人民群众在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意大利统一的最终完成,是借助了[ ]A.普奥战争 B.普法战争C.加里波第的远征 D.意大利人民的起义7.俄国1861年改革与美国内战的背景相同之处是[ ]A.存在奴隶(或农奴)劳动制B.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C.统治阶级内在矛盾激化D.资本主义工业有迅速发展8.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进入了觉醒时期,也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下列这一时期的革命不属于这一性质的是[ ]A.中国的辛亥革命 B.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C.伊朗、土耳其的革命 D.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9.克里木战争中,俄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A.孤军奋战,势单力薄 B.国内人民革命运动形成高潮C.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 D.社会制度和政治统治腐败、落后10.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最主要的原因是[ ]A.货币和商品并没有转化为资本B.封建政权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C.封建特权商人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要求D.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劳动力的出卖者的关系没有形成11.下列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农奴制度瓦解的必然结果B.农民获得解放的同时却带上了沉重的经济枷锁C.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使俄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2.打败拿破仑后战胜国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提出了“重建社会秩序”,“恢复欧洲政治制度”的口号。
口号中的“社会秩序”是指[ ]A.封建秩序 B.资产阶级军事独裁制C.君主立宪制 D.共和制13.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萨多瓦战役②色当战役③葛底斯堡战役④来比锡战役[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 D.③①②④14.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说过,路易·波拿巴不自觉地充当了1848年革命遗嘱执行人的角色。
这是因为[ ]A.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第二帝国的领导权B.第二帝国取代了金融贵族的统治C.在第二帝国时期法国完成了工业革命D.法国工人阶级的数量不断增长导致巴黎公社革命15.主张“一切人都应当劳动”,认为未来社会应当属于劳动者的是:[ ]A.欧文 B.傅立叶 C.圣西门 D.莫尔16.下列关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近代世界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B.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有了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产生的C.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是这一历史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特征D.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7.一战期间及战后初期瓦解的帝国中主要是由于外部原因的是[ ]A.俄罗斯帝国 B.德意志帝国C.奥匈帝国 D.土耳其帝国18.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①德奥签订同盟条约②法俄签订军事协定③意大利加入德奥集团④英法签订军事协约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19.19世纪末,德皇威廉二世说:“俄国真正的使命是在东方,引导他向东发展,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
”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A.与俄国共同侵略中国B.德国侵略中国需要寻求俄国支持C.利用俄国在远东牵制英国D.支持俄国在东方与日本争夺20.下列各项,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三阶段的有[ ]①美国参加对德作战②俄国发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③中国参加对德作战④英法军队与德国军队进行索姆河战役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1.1908年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欧洲列强是[ ]A.俄国 B.奥匈帝国 C.德国 D.英国22.下列历史事件中并非典型属于亚洲觉醒性质的事件是[ ]A.朝鲜人民甲午农民战争B.中国的辛亥革命C.印度国大党激进派领导的斗争D.伊朗和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23.马克思指出:“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
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是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
……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上述这段话说明了[ ]①英国向印度倾销工业品②英国掠夺印度的原料③英国摧毁了印度传统的手工业④印度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24.19世纪后半期美、德、日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共同的政治原因是[ ] A.封建势力被消灭B.资产阶级政权开始对外扩张C.政局稳定和地域统一D.开始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25.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是[ ]A.法德矛盾 B.英德矛盾C.美日矛盾 D.日俄矛盾26.反对“非常法”斗争的胜利对德国工人运动最大的影响是[ ]A.无产阶级政党壮大 B.社会民主工党更名为社会民主党C.党内滋长右倾机会主义情绪 D.俾斯麦下台27.巴黎公社以后,欧洲工人运动中心从法国转移到德国是因为[ ]①德国完成统一②巴黎公社被镇压以后,法国反动势力猖獗一时③社会主义思想在德国工人中有很大影响④德国无产阶级最早建立自己的独立政党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8.使石油成为重要能源的重要发明先后是[ ]①轻内燃机②汽车③飞机④柴油机A.①④ B.④① 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29.1857年,经济危机从美国扩展到世界范围,这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美国向外转嫁危机C.经济危机向外曼延的特性 D.美国已成为新的“世界工场”30.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场”,下列有关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办工厂B.英国向世界各地输出机器C.英国工业品销往全世界D.世界范围内的原料输往英国31.下列关于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活动的提法中,不准确的是[ ] A.西、葡、英、法进行海外殖民活动的目的都是抢占市场和掠夺财富B.这些国家开始强占殖民地时还都是封建专制国家C.英国在北美和印度开始殖民活动都早于法国D.从17世纪晚期起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主要在英法之间32.在英国对荷兰的三次殖民战争期间,英国国内的状况是[ ]A.处于资产阶级革命前夕 B.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C.处于工业革命前期 D.处于工业革命后期33.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有[ ]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②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的资本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④打败了日本和美国,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34.下列各阶层不能体现生产关系变革的是[ ] A.英国新贵族 B.法国自由派贵族C.日本新兴地主 D.明朝机户35.1846~1849年,英国议会取消了二百多种商品进口税,废除许多限制进口的规定,其根本原因是[ ]A. 政党政治发生了深刻变化B.英国对外商品需求增加C.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D.英国主张平等贸易36.“只有用鲜血才能洗清这个罪恶深重的国度的罪行”,这句话是谁说的[ ]A.林肯 B.塔布曼 C.约翰·布朗 D.华盛顿37.下列法国各历史时期,按存在时间长短排列顺序应为:①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②法兰西第二共和国③法兰西第一帝国④法兰西第二帝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38.在英国圈地运动中,新贵族大量圈占农民土地,而反对圈地的农民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却支持新贵族,以下对这一矛盾的历史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B.新贵族和农民之间不存在阶级矛盾C.新贵族和农民因反对共同的敌人形成同盟D.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3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下列哪一项斗争不属于革命阵营内部的斗争?[ ]A.议会同军队的斗争 B.克伦威尔镇压掘地派运动C.克伦威尔驱散议会 D.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40.斯图亚特王朝一度出现无国会统治时期,是在:[ ]A.1603-1625年 B.1629-1640年C.1626-1649年 D.1653-1658年41.美国宪法确立的国家制度,集中体现了下列哪本书的思想?[ ]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C.《乌托邦》 D.《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42.1787年美国宪法中的规定,属于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主之间妥协结果的是[ ]A. 总统由各州选的总统选举人选出B.最高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C.众议员按各州纳税人口比例确定名额D.黑人奴隶按3/5比例折算纳税人口43.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对新能源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有[ ]①马可尼②詹姆士·瓦特③富尔敦④法拉第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4.19世纪前期,促使美国南北矛盾激化的因素有[ ]①共和党掌权②工业革命的影响③西部领土的扩张④废奴运动的高涨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5.19世纪60年代,俄国废除农奴制,美国内战,德国和意大利走向统一的相同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扩展 B.科学共产主义创立C.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D.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46.《宅地法》的实施,对美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 ]A.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加速西部开发扩大国内市场C.小农经济比重越来越大D.种植园经济不断扩大47.下列关于拿破仑的军事活动,按其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带兵侵入埃及②越过阿尔卑斯山突入意大利③收复土伦④平定巴黎保王党人发动的武装叛乱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48.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亡说明了[ ]A.法国封建传统根深蒂固B.拿破仑违背了历史潮流C.军事专政不符合资产阶级的要求D.欧洲封建势力仍十分强大4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之间斗争激烈,这表明[ ]A.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B.他们在是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方面尖锐对立C.资产阶级不同阶层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D.资产阶级内部不可能实现联合50.促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阶段的直接动力是[ ]A.启蒙思想家充分的思想动员B.《人权宣言》的颁布C.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D.雅各宾派的革命措施二、材料解析题5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