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生成语法
- 格式:ppt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15
转换生成语法一、背景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由美国学者诺姆·乔姆斯基于 20 世纪 50年代创建,以乔姆斯基 1957 年发表的《句法结构》为标志发展至今已经有近 60 年历史。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其影响力波及到语言学、心理学、哲学、教育学、逻辑学、翻译理论、通讯技术、计算机语言等领域,英国当代语言学家约翰·莱茵斯曾经作出这样的评论:“无论乔姆斯基的语法理论正确与否,它无疑是当前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力的语法理论。
”二、发展阶段转换生成语法自乔姆斯基创建以来不断修改发展共历经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从1957 年转换生成语法诞生到1965 年,这一阶段也被称为转换生成语法的古典理论阶段,其主要代表作是《句法结构》,当时转换生成语法对当时美国流行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提出了挑战,从研究方法到研究对象,转换生成语法对结构主义进行了全面颠覆。
在这一理论阶段,乔姆斯基认为语义学是独立于语法学之外存在的,合乎语法并不意味着必须要有意义,某些句子尽管没有意义,但是确实合乎语法规范。
第二阶段是以1965 年出版的《语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为代表,这一阶段属于标准理论阶段。
在此阶段中,乔姆斯基开始将语义纳入语法范畴,并认为语义是由深层结构所决定的,因为如果不考虑语义,生成语法将产生大量无意义的句子,这些句子的存在无疑会降低生成语法的解释力和应用力。
所以在标准理论阶段,生成语法包括了三部分:句法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
其中句法部分是整个语法的核心。
由于考虑了语义成分,生成语法比起其他语法在语义敏感性方面要更具优势。
第三阶段从1972 年到1977 年,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是从标准理论发展到扩充式标准理论的转折点。
在标准理论时期,乔姆斯基认为语义是由深层结构决定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被转换为表层结构,表层结构对语义解释不起作用。
tggrammar是一种语言学名词,它是指“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转换生成语法)的简称。
这一术语通常用于描述由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提出的一种语言学理论。
tggrammar是一种旨在解释语言结构和生成规则的理论,它对于理解语言的本质和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 tggrammar的基本原理tggrammar最基本的原理是: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生成”的过程,即语言是通过一系列转换规则和产生规则来生成的。
这一理论将语言视为一种具有递归特性的系统,通过递归规则的应用,可以生成无穷的句子。
2. tggrammar的核心概念在tggrammar中,有一些核心概念是必须要理解的。
句子的结构是如何被生成的?句子有哪些成分组成?词汇和句法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些问题都是tggrammar所关注的核心内容。
3. tggrammar的在语言学研究中的价值tggrammar理论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结构。
通过对语言生成规则的研究,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句子是合乎语法规则的,而另一些句子则是不合乎语法规则的。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tggrammar理论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理论框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语言的工具。
通过深入研究tggrammar理论,我相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为跨文化交流和语言教育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总结回顾:tggrammar理论是一种旨在解释语言结构和生成规则的理论,它强调语言生成的过程和递归规则的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tggrammar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生成和语法规则,为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育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tggrammar理论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的基本原理是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生成”的过程。
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区别摘要:I.引言- 介绍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II.结构语法- 定义结构语法- 结构语法的核心思想- 结构语法的主要特点III.转换生成语法- 定义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的核心思想- 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特点IV.结构语法与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区别- 语法表达方式的不同- 句法分析方法的不同- 语义解释的不同V.结论- 总结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区别- 指出两者在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性正文:I.引言在语言学领域,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是两种重要的语法理论。
结构语法主要关注句子的结构,强调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转换生成语法则强调句子与语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结构的生成过程。
本文将对这两种语法理论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揭示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II.结构语法结构语法是一种基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法理论。
结构语法认为,句子的结构是语言系统的基本单位,句子的意义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结构语法的主要目标是描述和解释句子结构,通过分析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来揭示句子的结构特征。
结构语法的核心思想是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它将句子分解为不同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并分析这些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结构语法认为,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每个成分在句子中都有固定的位置。
因此,结构语法的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句子成分的位置关系来揭示句子的结构特征。
结构语法的主要特点如下:1.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基础:结构语法强调语言的结构特征,认为语言系统是一个由各种结构关系组成的网络。
2.句子成分分析:结构语法将句子分解为不同的成分,并通过分析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来揭示句子的结构特征。
3.结构决定意义:结构语法认为句子的意义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因此,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可以揭示句子的意义。
III.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基于转换主义语言学的语法理论。
转换生成语法认为,句子的结构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转换和生成的。
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句子与语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结构的生成过程。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处理技术,它对人类语言中的褒义和否定进行有效的转换,以表达同义的信息。
它的主要思想是将语言结构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以表达不同的含义,而不会影响文字的语义。
例如,如果转换生成语法能够把原句中的褒义转换成否定语句,就可以对文字进行有效的解释,并表达出新的含义。
转换生成语法也可以用来消除歧义和清晰表达消息。
它可以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某个消息,以及消息背后所蕴含的信息。
它也可以被用来消除歧义,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意思,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转换生成语法的应用范围很广,从最简单的文本处理到复杂的机器翻译,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它可以用来解决大量文字处理问题,使用户能够更加快捷高效地处理信息;它也可以用来翻译文字,解决跨文化沟通的障碍;它还可以用来进行机器学习,使机器学习更加精准有效。
转换生成语法的发展将结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形式等概念,共同构建一种新的语言处理系统。
与以往的语言处理技术相比,转换生成语法还将突破传统的静态翻译,使转换具有更好的语义和自然表达能力,从而为探索和领导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转换生成语法将给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带来崭新的发展机遇。
它不仅能够解析人类语言中复杂的概念,还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
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有效地与其他人交流。
随着这一领域的不断进步,转换生成语法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便利。
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
1. 嘿,你知道吗,转换生成语法就像是一个神奇的语言魔法师!比如说,“我吃饭”可以变成“饭被我吃”,这多有意思呀!
2. 转换生成语法啊,它其实就是能把一句话变出各种花样来呢!就像搭积木一样,把词语重新组合,比如“小鸟飞”可以变成“飞的小鸟”,是不是很奇妙呢?
3. 哎呀呀,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呀,就好比是给语言开了无数扇门!像“他看书”可以变成“书被他看”,这就是它的魔力呀!
4. 转换生成语法呀,那可真是语言世界里的大宝贝!你想想,“她唱歌”变成“唱歌的她”,多神奇呀,对吧?
5. 哇塞,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让语言变得超级灵活呀!比如“汽车跑”能变成“跑的汽车”,这多酷呀!
6. 转换生成语法啊,就像是一个语言的变形金刚!像“风在吹”变成“吹的风”,这可太有意思啦!
7. 嘿哟,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呢,就好像是语言的魔术手!比如“狗追猫”变成“猫被狗追”,是不是很厉害?
8. 转换生成语法呀,不就是能让语言各种变变变嘛!像“花开放”变成“开放的花”,这就是它的能耐呀!
9. 哇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其实就是能让语言七十二变呀!比如“太阳照”变成“照太阳”,多神奇呢!
10. 转换生成语法啊,那简直就是语言的魔法棒呀!像“雨落下”变成“落下的雨”,太让人惊叹啦!
我的观点结论:转换生成语法真的是超级有趣且充满魅力呀,它能让我们看到语言的多样可能性!。
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区别结构语法(constituency grammar)和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rammar)是两种语法理论,它们在描述语言结构和生成语言的方式上有一些主要区别。
1.描述语言结构的方式:•结构语法:结构语法通过将句子划分为不同的短语和短语之间的层级关系来描述语言结构。
它关注的是句子的组成成分和它们的组织方式。
•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通过规则的应用和转换操作来描述语言结构。
它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转换操作从一个语言结构生成另一个语言结构。
2.生成语言的方式:•结构语法:结构语法采用自底向上的生成方式,从词汇开始逐步构建短语和句子的结构。
•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采用自顶向下的生成方式,从一个初始的语言结构开始,通过转换操作逐步扩展和变换生成更复杂的语言结构。
3.语法规则的类型:•结构语法:结构语法使用短语结构规则(phrase structure rules)来描述语法规则,这些规则规定了短语之间的组合方式和语序。
•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使用转换规则(transformationalrules)来描述语法规则,这些规则规定了如何通过转换操作改变语言结构。
4.语言变换的处理:•结构语法:结构语法通常较少关注语言变换,更注重描述句子的静态结构和组成成分。
•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强调语言变换的重要性,通过转换操作可以生成不同的句子形式和语义解释。
总而言之,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在描述语言结构和生成语言的方式、生成顺序、语法规则类型以及对语言变换的处理上有一些区别。
它们各自有其优势和适用范围,对于语言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
转换生成语法与英语歧义句一、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由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旨在揭示语言结构的规律性。
该理论认为,人类语言具有共同的深层结构,可以通过一系列转换规则从底层生成句子。
转换生成语法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句法、语义和语音等方面。
转换生成语法的核心概念包括句法结构、转换规则和语义解释。
句法结构是指句子的基本结构,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转换规则是指将底层结构转换为表面结构的规则,如添加、删除、替换等。
语义解释是指对句子意义的解释,涉及词汇、短语和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
二、英语歧义句英语歧义句是指一句话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这种歧义性可能源于语法结构、词汇意义或上下文等因素。
例如:例1:The doctor eats an apple.这句话既可以解释为“医生吃了一个苹果”,也可以解释为“苹果被医生吃了”。
这种歧义性是由于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施动关系不明确造成的。
例2:John saw the students.这句话既可以解释为“约翰看到了学生们”,也可以解释为“学生们看到了约翰”。
这种歧义性是由于主语和宾语之间的施动关系不明确造成的。
例3:The cat is on the mat.这句话既可以解释为“猫在垫子上”,也可以解释为“垫子上有猫”。
这种歧义性是由于介词短语“on the mat”既可以修饰“cat”,也可以修饰“mat”造成的。
三、转换生成语法与英语歧义句的关系转换生成语法和英语歧义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转换生成语法可以解释英语歧义句产生的根源,即底层结构与表面结构之间的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解释。
同时,英语歧义句也可以验证转换生成语法的正确性。
通过分析英语歧义句的深层结构和表面结构,可以进一步探讨转换生成语法的规律性和适用性。
总之,转换生成语法和英语歧义句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对于揭示语言结构的规律性和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转换生成语法教程
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er Generative Grammar,TGG)是一种形式化语法,用于描述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转换过程。
该语法有助于在不同表现形式之间实现自动化模型转换。
以下是转换生成语法的教程:
1.定义成对的元素和规则:TGG由源和目标语言之间成对的元素和规则构成。
元素可以是对象、类、属性、关系等,规则则定义了如何将源语言元素转换为目标语言元素。
2.定义双向规则:TGG规则必须是双向的,即可以从源到目标或从目标到源进行转换。
这意味着当源语言中的元素被修改时,目标语言中对应的元素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3.处理规则冲突:在TGG中,可能会存在多个规则对同一元素进行转换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定义规则的优先级以确保正确的转换。
4.实现转换:使用TGG的规则以及优先级来实现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自动化转换。
可以使用专业的TGG工具或手动实现规则来完成转换过程。
5.验证转换过程:使用模型验证和测试技术,确保转换后输出的模型与预期模型相一致。
通过使用TGG,可以减少模型转换的时间和复杂性,从而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更高效和精确的模型转换工具。
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庄会彬
转换生成语法,由乔姆斯基提出,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其基本理念在于阐述人类语言的生成和理解机制,尤其是语言的创造性与递归性。
首先,转换生成语法强调语言的生成性。
人类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能够以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这就是所谓的“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
这种生成性源于语言的递归性,即语言结构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重复使用。
其次,转换生成语法注重语言的转换规则。
在语言生成过程中,人们不仅需要遵循基本的语法规则,还需要运用各种转换规则,以生成符合语境、语义正确的句子。
这些转换规则反映了人类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再者,转换生成语法认为,语言研究的目标应该是发现和理解人类语言的普遍规律。
尽管各种语言在表面结构上可能存在差异,但它们在深层结构上都具有相似性。
这种普遍规律反映了人类认知的共性。
最后,转换生成语法倡导以科学方法研究语言。
这意味着语言学研究不仅需要收集和分析语言数据,还需要构建和测试理论模型。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类语言的本质和工作机制。
总的来说,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体现了对人类语言
复杂性和创造性的深刻洞察。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系统的、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也为语言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同时,转换生成语法的理念也提醒我们,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转换生成语法名词解释
转换生成语法名词解释如下:
转换生成语法是美国乔姆斯基关于语言能力的天赋性和创造性的理论。
与以前的语言理论仅仅研究语言的现象如语音、语法等不同,把研究语言的内在能力放在重要地位。
认为语言能力是说某种语言的人对这种语言的内在认识,是一种可以了解这种语言的本质的能力。
它具有创造性,是一种内在的先验能力,故说某种语言的人在听了一些句子之后,可以创造出一些他没有听到过的句子。
因此,其研究对象是内在性语言(指人脑对语法结构的认识,以心理形式体现),而不是一般语言学家所研究的外表化语言(指言语行为,说出的话,音义结合的词句等)。
其研究范式限于人的语言知识或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的使用,即它一般不研究话语的社会内容、交际功能和说话的环境等。
转换一生成语法分为句法、语义、语音三部分。
在1957年所出版的《句法结构》和1965年的《语法理论要略》两书被乔姆斯基称为“标准理论”。
此后他又修正了些许这些理论,称为“扩展的标准理论”,后又修订扩展的标准理论,形成“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
转换生成语法: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形式语法学家乔姆斯基提出。
他认为仅仅描写语法形式是不够的,而要探索隐藏在语法行为背后的人类普遍的“语法能力”,这种语言能力通过一套“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换规则,从而把意义和形式结合起来,把静态描写提高到动态描写。
2。
美国认知语言学家乔姆斯基(A·N·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
人类使用语言不是靠机械模仿和记忆,而是不断理解、掌握语言规则、举一反三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过程。
找到一个图,发不上来,用流程画给你看下语法→转换部分→表层结构→语音部分→句子的语音表现|基础部分→深层结构(指向转换部分)→语义部分→句子的语义表现简单的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
上图是一个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框图。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家只需要制定上图中突出显示的四个部分的规则。
上图也是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内容的示意图: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它为深层结构作出语义解释。
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层结构作出语音解释。
所谓语言的深层结构, 也就是一般所谓语言的思维形态结构。
所谓语言的表层结构, 也就是一般所谓语言的形式结构。
资料:【语言是附着在思维上的结构体, 语言是受思维支配的, 它是处在交际中的思维的载体。
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必然具有这个社会的思维特征、思维方式和思维风格,我们统称为思维的形态。
思维形态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又是一种共时的产物, 它无时无刻不在支配语言表现并模式化为语言的深层机制, 这种人类所共有的、内在的、心理的东西称谓语言的“深层结构”。
对比语言学这种分析语言的原理首先是布龙菲尔德创立的结构主义学说,是在结构主义语言理论以及外国语教育的双重刺激下崛起的, 它运用同一种原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描述分析。
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区别
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是两种不同的语法形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1. 结构语法(Constituent Grammar)关注句子的内部结构和成
分之间的关系。
它将句子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如短语、词汇、句子成分等),并通过规则来描述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
结构语法强调句法成分的层次结构和语言表达的句子结构。
2. 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rammar)关注句子的生
成过程和转换规则。
它以生成句子的过程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的转换规则对语言表达进行推导和转换。
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句子生成的历程以及语言表达的转换和变换规则。
3. 在结构语法中,句子的结构和组成部分的组合规则是核心,语法规则描述了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句子;而在转换生成语法中,语法规则描述了如何从一个句子转换为另一个句子,转换规则起到了重要作用。
4. 结构语法主要包括短语结构语法(Phrase Structure Grammar)和依存语法(Dependency Grammar),而转换生成语法主要
指的是生成语法(Generative Grammar)。
总的来说,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在句子结构的描述和语法规则的形式上有所不同,它们各自关注不同的语法现象和语法描述方式。
转化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亦称“转换语法理论”、“生成语法理论”,是指一种新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 语言基本上不是习得的,而是天赋的。
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加工语言符号的大脑内在机制,随着儿童的发展,这种内在机制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激发,儿童即能自然获得语言。
- 语言是一种结构,设想人有一种天生的“语言获得装置”,称LAD。
成人结构完整的语言材料输入儿童的这一装置,经加工,即输入语言的语法规则,故儿童能在听到少量语言的情况下理解和说出大量合乎语法的新语言。
- 句法有两个层次:一是深层结构,指短语或句中的基本语法关系和语义,决定句子的内涵与意义,属语法的基础部分和语言能力;二是表层结构,指人直接感知的言语,即句子表面的字词组织方式和叙述顺序,属语音或音位学成分。
- 语言生成的基本方式是转换。
转换规则主要包括替换、省略、添加和换位。
最初以为转换规则无所不能,后认为转换规则只能用于连接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该理论在西方引起语言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不仅对哲学、计算机语言、逻辑、教育、通讯等产生广泛影响,且推动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产生。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及发展转换生成语法由美国学者诺姆·乔姆斯基于20 世纪50年代创建,以乔姆斯基1957 年发表的《句法结构》为标志发展至今已经有近60 年历史。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其影响力波及到语言学、心理学、哲学、教育学、逻辑学、计算机语言等领域,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57 年乔姆斯基的博士论文缩写而成的《句法结构》在荷兰出版,奠定了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基础。
二、生成语法的研究对象的主要对象是语言能力乔姆斯基研究儿童的学习语言的过程,认识到儿童1到2岁会说简单的几个字,如:打、吃、饿,而3岁时竟然能基本学会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他接触到的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句子并不是很多,在这种“经验中的刺激匮乏”状态下儿童仍然能够很好的学会语言,能够理解并说出他从未听过的句子。
所以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的习得是人类的本能,这种说法表面上听起来很疯狂,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确实具备语言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天赋的,普遍语法是“由人类所有语言所共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组成的系统,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所在。
”普遍语法主要研究语言知识能力,语言知识能力如何获得,怎样应用及其物质实现等。
他认为普遍语法1是人脑在学习语言前的初始状态,包括人类一切语言共同具有的特点。
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能力指的是说某种语言的人内在的具有理解和创造句子的能力,即人类语言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主要特征。
而语言运用只是这能力的一种体现,是人类使用某种特定语言的具体行为,也就是语言现象。
三、生成语言学在对语言结构的认识方面的新发展1.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语言能力:指所有说本族语的人可以理解和说出从来没有听过或说过的句子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能力就是掌握构成某一语言所有话语的基础的代码的能力,说话者的语言的潜在知识是人类世代相传的,天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