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南海局势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29
浅析中国南海问题的现状和前景姓名:申智林学号:20104250122 班级:环艺一班中国是一个陆上大国,同时也是海上大国,中国拥有世界上很重要的海域—南海。
而如今现实却告诉我们面临南海的诸多问题。
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围绕南中国海主权归属及海洋资源开发所产生的争议,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
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
南海问题作为中国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法律及敏感的现状,因而成为政治学、历史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首先我分析了南海的战略地位南海问题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南海诸岛有各种热带植物为主的林木;盛产各种海产品,有海洋生物2850多种以上。
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质资源,含有锰、铁、铜、钴等35种金属和稀有金属的锰结核,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底矿产,是提炼核能的重要原料。
石油、天然气是南海最重要的矿产资源。
该地区被地质界、石油界誉为“第二个波斯湾”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主要有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等。
南海战略地位重要。
第二的层面是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和美、日的能源之路。
正因为如此,决定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从这些概况和战略形势看,南海问题已经是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南海问题已经国际化,在国际政治领域中,任何国家的任何问题一旦沾上国际这两个字就变得极为复杂了,特别是领土争端。
南海问题一直是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之间的争端和分歧。
这一事件本身是属于地区事务范畴内的,只需要地区内相关国家进行解决便可以了。
但近几年来,随着南海地区在石油资源和地缘战略中的价值不断升级,惹的很多地区外如日本、印度和国际上如美国等国家的插手,以图借此分一杯羹。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实力、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使得南海各国对中国的担忧日益增加,单凭南海各国的力量应经很难与中国进行抗衡。
南海争端的现状和趋势
南海争端是指多个国家(中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在南海地区对领土、海权、海上安全等问题上产生的争议。
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南海诸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等海域。
现状:
1.中国在南海扩建岛屿,强化海洋战略。
中国在南海部署了渔业和海洋研究船只,并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进行扩建和军事化。
这引发了周边国家的担忧和反弹,包括美国的干涉。
2.与此同时,菲律宾、越南等国也加快了在南海的军事部署和岛屿建设,试图应对中国的军事威胁。
3.南海争端已经成为全球最热门的安全问题之一,各方都在调整其部署和军事战略,同时通过外交途径进行谈判和协商。
然而,尚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趋势:
1.南海争端仍然是一个困难复杂的问题,难以实现和平解决。
各方之间的利益差异仍然存在,加上宣扬国家主义的热情和地区稳定的重要性,外交谈判和解决方案的道路难度极大。
2. 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也加大了南海争端的风险。
中国、美国等强权国家在这个关键地区的争夺,不可避免会带来地区和全球经济、政治、安全稳定的压力。
3. 在地缘战略的背景下,南海争端的持续和加剧,或将促成军备竞赛,导致地区武装化和极端恐怖主义的抬头。
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加大国际社会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南海问题形势分析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对策探析》摘要:可以说,南海争端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是“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南海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主要围绕南海问题的复杂成因、当前南海问题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应对南海问题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南海问题;成因;现状;对策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战略航线的必经之地。
随着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南海问题的热潮。
南海问题形势复杂,研究南海问题的成因、当前现状及应对策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南海问题的成因自20世纪70年代起,围绕南海岛礁的主权归属及部分海域的管辖权形成了六国七方的争端局面,近年来,域外大国以南海争端为借口插手南海事务,以谋取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
可以说,南海争端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被称为“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
南海问题的出现,成因复杂,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自然资源丰富。
南海石油天然气储藏量超过20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矿物资源丰富,含有锰、铁、铜、钴等35种金属和稀有的锰结核;岛上生长的植物耐盐、耐旱,生长茂密;鱼类资源丰富,有1500多种,特别是马鲛鱼、石斑鱼、金枪鱼等,产量很高,经济价值极大,是中国渔民远海捕鱼的主要品种;海鸟种类多样,栖息繁衍在各个岛屿上,多年以来,南海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景象。
然而,在1968年,南海的风平浪静被一份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勘探报告打破了,南沙海域成为东南亚国家目光聚焦地,海上岛礁不断遭到周边国家蚕食。
可以说,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南海争端产生的直接原因。
2.国际海洋法不健全。
二战后,在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独立运动此起彼伏,广大发展中国家掀起了一系列反对海洋霸权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新秩序的斗争。
南海问题个人观【摘要】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十足的“海洋时代”,沿海国家十分重视并不断扩大对海洋的需求和关注,都试图凭借海洋资源、空间和权益的占有和利用,来寻求最大发展空间和利益。
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自然资源,在近200多年间,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
对于南海地区,可谓是争端不断。
【关键词】领海权益;南海动态;海洋文化观一、南海问题的现状目前,中国南海已经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周边许多国家不仅对岛群提出了主权要求,而且还占领了大部分岛礁,对其附近海域进行疯狂的资源掠夺。
中国的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
南沙有500多个岛礁,中国只控制其中9个。
中国在南海没有一口油井,未在南海打出一桶油,竖起一座井架。
而其他国家却有一千多口,每年开采石油5000~1亿吨。
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还从美国、俄罗斯、欧洲购买武器,包括轻型护卫舰、潜艇,以及各种现代化战机如美国的大黄蜂和俄罗斯的米格-29、苏-27等。
而中国作为南海周边的最大国家,在以往的岁月里却似乎无所作为,听任南海海域关系日益错综复杂。
对中国而言顺利解决南海争端将面临更多的考验。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轻视南海问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前向联合国提交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相关要求不予承认。
这一规定又给了那些非法占据我国南海诸岛的国家一个取得国际承认的机会。
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屿归入自家版图;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越南政府先是抗议我旅行团前往西沙群岛,又任命了西沙群岛主席。
美国调查船被围堵事件一波未平,驱逐舰“钟云”号赶来护航一波又起,短短一个月内,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2011年的南海,仍然是争端不断地一年。
自从这学期上了党校课之后,也许是迫于党校考试要考时事政治的压力,每天都关注新闻,没想到自己原来对这些也比较感兴趣,一直坚持到现在。
从各个事件来看中国在经济的发展及国力的提升并不代表着中国越来越稳定。
反而问题逐渐浮出,中国外交问题;全民福利保障问题,如社保,医保等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政府的腐败问题;中国食品健康问题;中国医疗设施问题等等都浮出水面。
下面我想对东南海方面的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南海方面,最近关于南海方面的问题可谓是吊足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目前我国在南海方面面临的是前所未有严峻的局面,关于南海争分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我国和国际社会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南海问题采取自己的措施。
南海,指的是由九条断续线划出的我国传统南海海域。
它位于我国东南方向,北东临菲律宾诸岛,南接印尼和文莱等国,西邻越南和马来西亚。
南海按群岛位置划分,它包括由东、中、西、南沙群岛四大群岛组成的四大海域。
为什么会出现南海问题呢?首先,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对南沙群岛的岛屿的主权争端。
其次,在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
由此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必然各个都虎视眈眈,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和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在中国越发强大的时候,中国南海周边国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这就是南海问题。
然而南海对于中国和国际社会尤其是东南亚有着重要的战略问题,南海丰富的资源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国力发展的同时,资源消耗和资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国要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海洋庞大资源的支撑,南海问题不仅仅是国家统一的问题,更多的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南海问题必须解决,并且彻底解决。
南海问题面对的主要是两类国家,一类是东南亚小国,他们看中的更多的是南海丰富的资源,另一类类是美国日本等在内的发达国家,他们看中的意愿之外更多的是国家战略方面的,他们想办法参与南海更多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所以南海诸国如果没有美国,他们是不敢挑战中国的国力的,所以南海问题的解决,必须跨过美国这个坎。
中国南海问题的现状和前景2021年以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成为影响中国与周边邻国的主要矛盾。
美、日、印等国与南海其他争端方积极互动,频繁在中国周边海域举行军演,不仅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也损害中国建设和谐周边的外交努力,中国安全与发展所受;冲击、影响明显增大。
南海及其周边东盟地区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国家外交的重点区域,海上安全的重要战略方向,海上战略通道的重点关注海域。
从总体上讲,南海海上安全形势基本处于可控状态,但仍然存在较为严峻的挑战。
岛礁被侵占、海域被蚕食、资源被掠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域外大国插手南海争端的态势愈演愈烈,中国建设和谐周边的外交努力面临巨大的挑战。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南海周边国家大肆侵占中国南沙岛礁。
在南沙群岛已露出水面的40余个岛礁中,越南占29个,菲律宾占9个,马来西亚占5个,文莱占1个。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划界问题条款的深入实施,南海周边国家掀起了海域“划界”热潮。
目前,中国与多个海洋相邻国、海洋相向国存在潜在或现实争议,范围涉及东海、黄海和南海三大海区200多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所辖海域一半以上。
菲律宾为染指黄岩岛,抓扣中国渔民,企图扩大事态。
中国从维护东亚稳定的大局出发,致力于和平解决争端,并始终采取克制态度,然而,菲律宾、越南不断向南海近海海域扩展,企图混淆视听,扩大事态。
4月10日,菲律宾巡逻机在黄岩岛海域发现了12艘作业的中国渔船,菲海军随后出动了该国最大的“德尔毕拉尔号”军舰,持枪军人企图抓扣手无寸铁的中国渔民。
中国国家海洋局派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巡航任务的“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
中国执法船停靠在中国渔船和菲律宾军舰之间,从而阻止了菲方逮捕中国渔民的企图。
随后,中国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对菲律宾军舰袭扰中国渔船渔民做出回应。
近些年,菲律宾侵袭中国黄岩岛不止一次。
当前南海问题与周边局势分析南海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尤其是近段时间来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得越来越强硬,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干预亚洲地方事务,使得南海问题形势发展非常不乐观,南海周边局势也变得日趋复杂紧张化。
如何解决南海问题,维护南海主权,成为中国政府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南海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3月15日越南外交部宣称,对自古就属我固有领土的南沙西沙“拥有主权”,并要我国“停止侵犯”;4月10日,菲律宾海军闯入中国黄岩岛(菲称斯卡伯勒礁)海域,并在“维护主权”的旗号下对避风停靠在黄岩岛的12艘中国渔船进行袭扰,并试图抓扣中国渔民,被及时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了对峙;4月16日,菲律宾与美国一年一度的“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16日将正式开幕,此次军演将从16号延续到27号,在菲律宾吕宋岛中部及西南隅的巴拉旺省举行。
近段时间以来一系列的南海问题频频发生,使得南海问题形势发展非常不乐观,南海周边局势日趋复杂紧张化。
其实南海频频发生争端的主要原因是许多国家觊觎南海丰富的石油资源,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国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南海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
按照最为乐观的估计,南海地区潜在石油总储量约为550亿吨,天然气为20万亿立方米,绝对堪称“第二个波斯湾”。
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凸显,南海的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是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
二、南海问题频发影响中国周边局势长期以来,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向提倡“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因为我国目前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来发展社会经济,但是近年来印度、越南、菲律宾等部分东南亚国家频繁地在南海问题上于我国发生纠纷和冲突,致使我国在南海问题上越来越被动化。
印度、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一直以来与我国在经济上都有重要的合作,南海问题频发使得我国与印度、越南、菲律宾等部分东南亚国家关系恶化,不利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发展。
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海洋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边界、国防和海洋权益。
直到今天,东海钓鱼岛、南海争端、台海问题,仍在折磨着每一个中国人。
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弱势显而易见,没有航母并不是最大缺憾,领土不完整才是中国最大的痛。
放眼南眺,这其中,情况最严峻的要属南海诸岛。
一、南海的现状:好岛屿被周边瓜分殆尽,海疆“九段线”名存实亡目前南海诸岛的情况是,越南占了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占了8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了5个,占据得最肥。
还有印尼和文莱分别占了2个和1个。
中国实际控制9个,大陆8个,台湾1个二、南海争端的原因首先,经济价值,石油储量约为350亿吨,随着陆地能源的枯竭,未来能源靠海上,海上能源靠深水,对于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在未来20年内只要开发30%,每年可为中国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
其次,南沙海域是黄金通道。
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控制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
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沙群岛海域,60%的外贸运输从南沙经过。
谁控制了这些海上战略通道,谁就能随时威胁中国的经济安全。
当今世界海上运输承担了95%的国际贸易量,海洋已经成为不少以外贸型经济为主导的国家的命门。
再次,战略价值。
南沙群岛扼两洋、制八方,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如果我国能控制南沙海域,我军防御纵深将增大上千千米。
这一宝贵的战略纵深,不但加大了我军海、空力量的回旋余地,而且对于我国抵御强敌战略空袭,掩护陆上兵力行动具有突出意义。
中国东海、黄海外是日本本土四岛,钓鱼岛也处于日本实际控制之中,我们如果失去了南海,中国有相当一段海上生命线将失去控制。
国防线将被压缩到海南岛一线,南部出海口将被封死。
三、我国解决南海的主要对策1.首先,落实南海行政建制刻不容缓。
从现在开始,中国必须痛定思痛,定方略、施重手,加强对南沙群岛的管理与开发。
中国南海问题之现状与对策近年来,中国南海问题不断升温,南海之争愈演愈烈。
在域外势力的干预下,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受利益的驱使,不顾历史与国际公约,不断肆意蚕食我国南海海域,肆意开采我国南海资源,牟取暴利。
在美国等“域外大国”介入下,南海问题几近白热化,一度成为国际热点。
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围绕南中国海主权归属及海洋资源开发所产生的争议。
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各种资料充分证明,无论是历史上还是法理的正当性,包括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及其附属海域都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在《联合国海洋公约》出台及生效前,包括美、法、英甚至越南出版的地图和海图上,凡是涉及南海的,都标有中国主张的“断续国界线”。
这就证明了“断续国界线”原本就是世界公认的。
但是自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
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目前南沙被分割的基本形势是,越南基本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基本控制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基本控制了南沙西南部海域,印度尼西亚虽没有直接占据岛礁,但其单方面宣布的专属经济区涵盖了中国传统海域线5万平方公里。
文莱也对中国的南通礁提出领土要求,企图划走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南海问题夹杂着太多的经济与政治利益,首先,南海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比如前述所说的“可燃冰”,岂能不引起越南等周边国家的窥视之心呢?其次,南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界处,连接着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亚太地区和中东,非洲与欧洲,是世界上第二繁忙的国际航道,而南海西南端的马六甲海峡,更是被称作“海上生命线”。
南海局势紧张何为导致南海问题的原因中国南海局势日趋紧张,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纷纷在南海对中国出手,挑战中国底线,那么形成南海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1.南海地区资源丰富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较为充沛。
南沙群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
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
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有石油和天然气、铁、铜、锰、磷等,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南海是世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南海海域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曾母暗沙、万安西和礼乐滩等10几个盆地。
其中,南沙海域油气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公里,油气地质储量总量达600亿吨.被誉为海上中东或称为“第二个海湾”。
在我国南沙群岛海域里的就有420亿吨,仅曾母暗沙海域已经探明石油储量就有120亿-130吨.到目前,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都在南海开采石油,他们已经在南沙海域钻井1000多口,发现含油气构造200多个和油气田180个,年采石油量超过5000万吨。
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南沙群岛海域还没有开采出一滴石油.2.南海争端的历史因素南沙群岛主权之所以后来成为“问题”并酿成争端,除了资源丰富外,还与20世纪30年代后外国殖民主义势力侵略南沙群岛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19世纪中后期,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在经历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周边国家如朝鲜、越南等也落入日本、法国等的殖民统治之下,而中国南海也成为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目标,尤其是法国和日本先后对南沙群岛进行了一系列严重侵略活动。
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之后,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者乘机于12月4日声称安南对西沙群岛拥有所谓“先有权”1933年,法国派炮舰“阿勒特”号和一艘测量船侵占了南威岛等9座南沙岛礁,时称“九小岛事件”.1939年3月30日,日本将法国人驱逐出南沙,取而代之。
后来,日本将所占东沙、西沙、南沙等群岛一并命名为“新南群岛”,隶属台湾南雄县治。
南中国海主要问题及局势简介南海诸岛现状:中国地图的右下角,都附有一个南海诸岛的小地图,这个被海洋工作者常常提起的“九段线”分布着南海周边国家争夺的岛屿和海域。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遍布大小岛屿,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二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八十二万三千平方公里,而且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
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越南非法占据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占据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占据南沙西南部海域。
南海争端争执的焦点就在南沙群岛!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其中中国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而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所占的却多达45个。
依次列出南海群岛既得利益者的名单:越南派兵抢占29个南沙岛屿,是最多的。
菲律宾是8个,马来西亚是5个,文莱是2个,我国只占9个。
南海主权之争背后是渔业、旅游、交通、矿产资源等利益纷争,其不仅仅是大国角力,而且是弱国的舞台。
中国认为自己在南海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1]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南海出现的主要问题第一类问题是岛屿主权问题。
中国认为岛屿主权是一个双边问题,无须纳入国际化的多边轨道。
中国南海问题的现状和解决策略1、中国南海的历史与现状目前,实际控制情况是:东沙群岛,由台湾实际控制。
西沙群岛,经过1974年西沙海战,由解放军控制。
中沙群岛,仅露出水面的黄岩岛,目前中国和菲律宾都没有驻军。
南沙群岛,情况则要复杂的多。
南沙群岛(古称"万里石塘"西方称Thespuyslyis-iands)位于北纬3°37至11°55′,东径109°43′至117°47′,南北长大约550海里,东西宽约650海里的海域;西起万安滩,东至海马滩,北至雄南滩,南至曾母暗沙,总面积达24.4万平方米海里(约合82万平方公里)。
南沙共有230多个岛屿、沙洲和礁滩,其中能露出水面的有36个。
在南沙又可分为东、西、南、中4个岛礁群。
70年代以来,南海周边一些国家,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声明,陆续侵占吞食了其中的一些岛屿,形成以武力非法侵占我国南沙岛屿的局面,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海和领土主权。
截止目前为止,在南沙群岛中,我海军仅守卫着永暑礁等7个岛礁,国民党海军则驻扎在最大的岛屿--太平岛上;越南已占据了我29个岛礁,菲律宾占据了9个岛礁,马来西亚也占据了5个岛礁,南沙海域的32个主要岛礁,有31个完全在他国的控制之下,南沙海域划界纠纷十分严重!2、中国南海问题的核心总的来讲,南海的利益包括资源利益和战略利益。
首先,南海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能源,拥有产量丰富的渔场。
根据中国相关部门的探测,预测南沙海域油气资源潜量为320亿吨。
2010年,我过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5%,而原油进口中,70%需要通过海运完成,这意味着,中国有近1/3的原油进口需要通过南海,南海对于中国的国家能源安全,实在太重要了。
不仅如此,亚洲的经济强国日本和韩国,进口的原油也全部从南海水道通过。
我国只有牢牢的控制住这条生命线,才能确保能源安全,同时,可以对日本和韩国,形成战略钳制。
同时,南海自古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侵蚀这些岛礁,对中国人民的感情上的伤害,是不可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