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鹿瓜多肽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注射用鹿瓜多肽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滕凌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3(6)3
【摘要】1病例简介患者,男,75岁,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因患左股骨颈骨折入院。
使用注射用鹿瓜多肽(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8mg,生产批号:20111261)治疗,在予鹿瓜多肽24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滴30ml 后,患者出现胸闷,气急,迅即呕吐,全身冷汗,呼吸困难。
【总页数】1页(P151-151)
【关键词】注射用鹿瓜多肽;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
【作者】滕凌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1.9
【相关文献】
1.1例注射用鹿瓜多肽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J], 周益秋
2.注射用鹿瓜多肽致过敏性休克1例 [J], 官小丽;谈翠玲;曾化英;曹洪
3.注射用鹿瓜多肽致2例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 [J], 姜在铎
4.注射用鹿瓜多肽致过敏性休克2例 [J], 高竹妍
5.注射用鹿瓜多肽致过敏性休克2例 [J], 高竹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药理毒理作者:韩艳红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01期[摘要]鹿瓜多肽注射液是一复方制剂,其组分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经分别提取后制成的灭菌水溶液,溶液颜色呈浅黄色,具有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调节钙磷代谢,增加骨钙沉积;防止骨质疏松以及抗炎镇痛抗风湿等作用,同时其主要成份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甜瓜籽提取物等亦有毒理性,本文将从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和药理毒两方面来做解析。
[关键词]鹿瓜多肽注射液、临床应用、药理毒理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1-0318-01临床应用1、促进骨折愈合骨折愈合包括血肿、炎症、骨膜反应、软骨形成、软骨内成骨、骨改塑等阶段,是机体结缔组织的一种再生修复过程,其机制非常复杂,周军应用鹿瓜多肽治疗骨不连和骨折延迟使愈和3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方法是将鹿瓜多肽注射液8~12ml,加入250~5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一次,10到15天为一个疗程,用药3个疗程。
其对骨折延迟的治愈有效率高达80.6%,充分显示其在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中的治疗作用。
2、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常规将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药物,但因副作用大,不宜长期应用,迫切需要一种高效、安全的药物与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协同作用。
宋威进行了鹿瓜多肽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对照观察。
3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鹿瓜多肽组(治疗组)21例和布洛芬组(对照组)16例。
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和治疗前的临床症状均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组应用鹿瓜多肽8~12ml静滴,qd;对照组应用布洛芬0.2mg,口服,tid。
两组均10天为一个疗程,间隔7~10天,共进行3个疗程。
注射用鹿瓜多肽说明书【警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药品名称】注射用鹿瓜多肽【商品名】绵舒【英文名】Cervus and Cucumis Polypeptide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Luquaduota【成份】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 rvus nipponTem- mick)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的干燥成熟种子,经分别提取后制成的无菌冻干品。
辅料为右旋糖酐40。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或浅黄色的疏松状物或粉末。
【适应症】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种类型骨折、创伤修复及腰腿疼痛等。
【规格】8mg。
【用法用量】肌肉注射。
一次4-8mg,一日8~16mg。
用适量注射用水溶解稀释后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
一日16-24mg,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溶解稀释后静脉滴注,一般10~15日为一疗程,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较少发生,可能出现发热或皮疹。
如发生请酌情减少用量或停药。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静脉滴注给药时,本品宜单独使用。
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
(2)过敏体质者慎用。
(3)使用时发现药品破损或瓶盖松动勿用。
溶解稀释后发现有浑浊勿用。
(4)如应用本品长期伴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当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孕妇及哺乳期尚不明确。
妇女用药】【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尚不明确。
用】【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本品中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可有效促进机体内影响骨形成和吸收的骨源性生长因子的合成.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从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其主要药理作用有: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分化作用、趋化作用和溶骨活性。
其中BMPs是一组酸性低分子量糖蛋白,作为一种高效骨诱导物质。
鹿瓜多肽注射液使用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鹿瓜多肽注射液汉语拼音:Luguaduotai Zhusheye【成份】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ck)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的干燥成熟种子,经分别提取后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折的早期愈合、骨关节炎、腰腿疼痛及创伤恢复等。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4~8ml;静脉滴注,一日8~12ml,加入250~50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0~15日为一疗程或遵医嘱,小儿酌减。
【不良反应】尚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如出现发热或皮疹,请酌情减少用量或停药。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静脉滴注给药时,本品宜单独使用,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2)过敏体质患者慎用;(3)使用时发现药品破损或混浊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1)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的作用: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可有效促进机体内影响骨形成和吸收的骨源性生长因子的合成,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从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主要药理作用有: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分化作用、趋化作用和溶骨活性。
其中BMPs是一组酸性低分子量糖蛋白,作为一种高效骨诱导物质,BMPs 是间充质细胞向骨系细胞分化的最初信号分子,能诱导血管周围游动的间充质细胞转化为不可逆性的骨系细胞,即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从而促进骨痂形成,诱导新骨形成,促进骨折修复;此外,BMPs还可调节细胞外基质成份的改变,并通过与TGF-β和FGF相互之间的协调作用更好地诱导新骨形成,使骨组织更成熟。
TGF-β则是一族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多肽,对成骨细胞及成软骨细胞有促进分化或降低分化的双重调节作用,与多种因子如细胞外基质和其他分化调节生长因子一起协同参与对细胞分化的调节;TGF-β可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可以直接刺激成纤维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并对其新合成的基质降解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于成骨细胞,TGF-β可促进其台成Ⅰ型胶原、骨粘连素和骨桥蛋白;同时,TGF-β对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表明,它即能缓解炎性反应的破坏性,又能协助巨噬细胞来源的某些细胞因子在组织修复中发挥作用。
中国药物警戒第7卷第9期2010年9月September,2010,Vol.7,No.9注射用鹿瓜多肽致过敏性休克1例张建良(岳阳长炼医院药剂科,湖南岳阳414012)中图分类号:R917.796;R994.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29(2010)09-0569-01作者简介:张建良,男,主管药师,临床药学。
病例:患者,女,56岁。
患者既往于2008年10月30日静脉滴注“葡醛酸钠+门冬氨酸钾镁”时出现面色苍白、气促、胸闷、呼吸困难、腰痛、口唇紫绀等严重过敏样症状,经抗过敏治疗后好转。
2009年6月17日,患者因“患双膝关节积液并发滑膜炎”来我院就诊,9时48分给予注射用鹿瓜多肽16mg (商品名:绵舒,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规格:8mg ,批号:090411)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mL 中静脉滴注,用药约2分钟后患者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口周麻木、气促、全身酸痛、燥动不安等症状。
查体:脉搏细速,急测血压90/55mmHg (1mmHg=0.133kPa ),心率96次/分,呼吸25次/分。
考虑为速发型过敏性休克。
立即停药,使患者卧位,更换输液器,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补液,给予地塞米松10mg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1mg 皮下注射抗休克治疗,同时予吸氧(4L/min ~6L/min )及心电监护。
约10分钟后,患者自述胸闷、心慌症状缓解,但口周仍发麻,口周、眼睑稍肿胀;半小时后复查:血压102/58mmHg ,心率78次/分,呼吸22次/分,上述不适症状基本消失;继续观察6个小时,查血压100/60mmHg ,心率62次/分,呼吸18次/分;整个过程心电监护显示血压最低达90/48mmHg ,血氧饱和度最低达88%,整个抢救过程患者意识清醒,但有明显疲劳感。
该患者用药与不良反应的出现有合理的时间先后顺序,之后患者再未使用注射用鹿瓜多肽,未再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综合上述情况分析,考虑该患者为使用注射用鹿瓜多肽所致的过敏性休克。
注射用鹿瓜多肽致过敏样反应1例朱美银;沈洁;孔飞飞【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2页(P287-288)【关键词】鹿瓜多肽;过敏样反应;不良反应【作者】朱美银;沈洁;孔飞飞【作者单位】解放军98医院,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98医院,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98医院,浙江湖州3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82注射用鹿瓜多肽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经分别提取后制成的无菌冻干品。
辅料为右旋糖酐40。
主要用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种类型骨折、创伤修复及腰腿疼痛等。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1例因静脉滴注注射用鹿瓜多肽而致胸闷、全身发红、出冷汗、头晕的病例,经对症处理,无严重不良后果产生,特此报告如下。
患者,男,26岁。
于2013年9月29日因“外伤致左膝部疼痛、活动障碍2 h”而入院。
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查体:体温:37℃,脉搏:80次/min,呼吸:16次/m in,血压:100/74 mm Hg。
头颅CT:鼻骨骨折、脑实质未见异常。
急诊拍片提示:左膝关节未见明显骨折征象。
诊断为:左膝内侧副韧带损伤。
临时予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锦州奥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1 KU,批号:20130619)2 KU+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续滴止血、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60 mg,批号:1307011)6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预防应激性溃疡。
9月30日皮试阴性后予注射用头孢硫脒(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规格:1 g,批号:3134141)2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2次/d。
10月4日上午在全麻下行胫骨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后予①注射用头孢硫脒2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2次/d,预防感染;②注射用奥美拉唑钠6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2次/d,预防应激性溃疡;③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山东潍坊制药厂有限公司,规格:5 m l∶90 mg,批号:130601)90 mg +甲硫氨酸维B1注射液(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 m l,批号:120903)10 m 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静脉滴注,1次/d补液。
鹿瓜多肽注射液的功能主治1. 简介鹿瓜多肽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液,由鹿瓜、穿山甲鳞片、灵芝、地黄、白芍等多种天然草药提取而成。
它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鹿瓜多肽注射液的功能主治及其用法。
2. 功能主治鹿瓜多肽注射液主要用于以下几种疾病或症状的治疗:• 1. 免疫功能调节:鹿瓜多肽注射液能够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对于免疫调节功能较差的人群,鹿瓜多肽注射液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 2. 消炎止痛:鹿瓜多肽注射液具有很好的消炎止痛功能,可用于治疗关节炎、腰肌劳损、扭伤等疾病。
它能够减轻疼痛症状、缓解炎症反应,并促进受伤部位的愈合。
• 3. 抗疲劳:鹿瓜多肽注射液可以有效抗疲劳,提高人体的精力和体力,增强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
适用于高强度工作、体育运动等需要大量体力消耗的人群。
• 4. 肝肾保护: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肝脏和肾脏具有保护作用,能够促进肝细胞和肾小管细胞的修复,减少损伤,并提高其功能。
适用于肝肾功能不全、慢性肝炎、慢性肾病等疾病。
• 5. 补气养血:鹿瓜多肽注射液对于气血不足、贫血等症状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红细胞数量,提高血液的供氧能力。
3. 用法用量鹿瓜多肽注射液的用法用量如下:• 1. 用法:静脉注射。
将鹿瓜多肽注射液以缓慢滴注的方式输入静脉。
• 2. 用量: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用量为10-20ml,每日一次;儿童用量视情况而定,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注意事项• 1. 过敏反应: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时,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建议。
• 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对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前应咨询医生。
• 3. 注意肝肾功能:有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群,在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前应咨询医生。
• 4. 不良反应: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5. 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是一种多功能的中药注射液,具有免疫调节、消炎止痛、抗疲劳、肝肾保护以及补气养血等功能主治。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 第30卷 第6期JournalofShanxiHealthVocationalCollege Vol 30 No 6 2020[作者简介]高竹妍,女,主管药师,从事临床药学工作注射用鹿瓜多肽致过敏性休克2例高竹妍(忻州市人民医院,山西忻州034000)[摘 要]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临床使用注射用鹿瓜多肽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特点及规律,促进合理使用鹿瓜多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方法:回顾性分析方法讨论比较了2例注射用鹿瓜多肽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明确引起注射用鹿瓜多肽不良反应的原因。
结论:加强不良反应的上报和分析,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鹿瓜多肽;过敏性休克;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6 756X(2020)06 0016 02 注射用鹿瓜多肽临床治疗创伤修复,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强直性脊柱炎,多种类型骨折等。
由于其明确的疗效,已成为近年来使用频繁的中药注射剂之一。
为了进一步探讨注射用鹿瓜多肽引发过敏性休克的原因,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1],现就上述两例使用鹿瓜多肽后出现过敏反应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加以调整,以期减少今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46岁。
车祸后导致右侧髋部疼痛,已有2h活动受限。
为了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患者于2018年3月29日住院。
诊断为右侧股骨颈骨折。
患者既往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
入院当日,没有合并使用其他药物。
入院即刻22:47给予注射用鹿瓜多肽24mg(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20170911)静脉滴注,溶媒为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滴注约5min时患者自觉恶心,并伴有心前区不适,随即吐出约300mL的胃内容物,未见咖色。
立即处理:给予停药,同时更换为0.9%氯化钠注射液,测血压60/30mmHg,血氧饱和度95%,呼吸24次/min,心率90次/min。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详细描述【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前列地尔注射液英文名称:Alprostadil Injection汉语拼音:Qianliedi`er Zhusheye【成份】主要成份为前列腺素E1,化学名称为:(1R,2R,3R)-3- 羟基 2-[(E) -(3S)-3-羟基-1-辛烯基]-5- 氧代环戊烷庚酸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20H34O5分子量:354.49辅料:大豆油(供注射用)、大豆磷脂(供注射用)、甘油(供注射用)、枸橼酸、注射用水。
【性状】本品为白色乳状液体,略带粘性,有特殊气味。
【适应症】1.治疗慢性动脉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等)引起的四肢溃疡及微小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四肢静息疼痛,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
2.脏器移植术后抗栓治疗,用以抑制移植后血管内的血栓形成。
3.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用以缓解低氧血症,保持导管血流以等待时机手术治疗。
4.用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规格】2ml:10μg【用法用量】成人一日一次,1-2ml(前列地尔5-10μg)+10ml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缓慢静注,或直接入小壶缓慢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1.休克:偶见休克。
要注意观察,发现异常现象时,立刻停药,采取适当的措施。
2.注射部位:有时出现血管疼、血管炎、发红、偶见发硬、瘙痒等。
3.循环系统:有时出现加重心衰、肺水肿、胸部发紧感、血压下降等症状,一旦出现立即停药。
另外,偶见脸面潮红、心悸。
4.消化系统:有时出现腹泻、腹胀、不愉快感,偶见腹痛、食欲不振、呕吐、便秘、转氨酶升高等。
5.精神和神经系统:有时头晕、头痛、发热、疲劳感,偶见发麻。
6.血液系统:偶见嗜酸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
7.其他:偶见视力下降、口腔肿胀感、脱发、四肢疼痛、浮肿、荨麻疹。
【禁忌】以下患者禁用:1.严重心衰(心功能不全)患者。
2.妊娠或可能妊娠的妇女。
3.既往对本制剂有过敏史的患者。
【注意事项】1.下述患者慎用本品:(1)心衰(心功能不全)患者,有报告可加重心功能不全的倾向。
注射用鹿瓜多肽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鹿瓜多肽
英文名:Cerus and Cucumis Polypeptide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Luguaduotai
成分: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ck)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的干燥成熟种子,经分别提取后制成的无菌冻干品。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或浅黄色的疏松状物或粉末。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本品中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可有效促进机体内影响骨形成和吸收的骨源性生长因子的合成,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从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其主要药理作用有: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分化作用、趋化作用和溶骨活性。
其中BMPS是一组酸性低分子量糖蛋白,作为一种高效骨诱导物质,BMPS 是间充质细胞向骨系细胞分化的最初信号因子,能诱导血管周围游动的间充质细胞转化为不可逆性的骨细胞,即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从而促进骨痂形成,诱导新骨形成,促进骨折修复;此外,BMPS还可调节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改变,并通过与TGF-β和FGF相互之间的协调作用更好地诱导新骨形成,使骨组织更成熟。
TGF-β则是一族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多肽,对成骨细胞及成软骨细胞有促进分化或降低分化的双重调节作用,与多种因子如细胞外基质和其他分化调节生长因子一起协同参与对细胞分化的调节;TGF-β可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可以直接刺激成纤维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并对其新合成的基质降解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于成骨细胞,TGF-β可促进其合成I型胶原、骨粘连素和骨桥蛋白;同时TGF-β对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表明,它既能缓解炎性反应的破坏性,又能协助巨噬细胞来源的某些细胞因子在细胞组织修复中发挥作用。
FGF是一组肝素黏合多肽,可刺激细胞的趋向移动,增值和分化,增加合成胶原细胞的数量,促进骨胶原蛋白及非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加骨钙素的合成。
甜瓜籽提取物是从葫芦科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的成熟干燥的种子经特殊工艺提取而成,能降低骨折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促进局部血运障碍的恢复;同时还能降低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程度,改善骨痂局部的血液循环,为骨细胞提供一个良好的供血环境;另外还能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达到止痛效果;在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中,甜瓜籽提取物与补充的骨诱导多肽生物因子具有协同作用,促进骨源性生长因子的合成。
本品富含的多种游离氨基酸,为骨细胞合成BMPS、TGF-β、FGF等骨源性生物因子提供原料,促进骨源性生物因子的合成,有机钙、磷离子可参与钙磷代谢、维持骨容量。
【适应症】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种类型骨折、创伤修复及腰腿疼痛等。
【用法用量】肌肉注射。
一次4~8mg,一日8~16mg,用适量注射用水溶解稀释后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
一日16~24mg,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溶解稀释后静脉滴注,一般10~15日为一疗程,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较少发生,可能出现发热或皮疹,如发生请酌情减少用量或停药。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静脉滴注给药时,本品宜单独使用,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
(2)过敏体质者慎用。
(3)使用时发现药品破损或瓶盖送动勿用。
溶解稀释后发现有浑浊勿用。
(4)如应用本品长期伴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当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规格】8mg。
【贮藏】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包装】10ml管制抗生素玻璃瓶,5支/盒。
【有效期】暂定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