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岸浮游植物
- 格式:pdf
- 大小:276.21 KB
- 文档页数:4
昌黎保护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洛昊;冯志权;金照光;孙富强;刘亚柳;包宏伟;段新玉;许妍;马明辉【期刊名称】《大连海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0)002【摘要】为掌握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海岸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 于1999—2013年对该保护区海域开展了连续15年的生态调查工作.结果表明: 保护区浮游植物共计3门23科43属136种, 其中硅藻116种, 甲藻19种, 金藻1种; 种类数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 优势种年际变化差异极显著; 15年中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出现两个高峰期; 种类数年际变化与p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65,P<0.05), 而年际的Shannon-Wiener指数(H′)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21, P<0.05), 这表明影响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主要因素为pH和盐度; 浮游植物种类数与浮游动物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53, P<0.05), 这可能与两者间的捕食关系有关.【总页数】4页(P207-210)【作者】洛昊;冯志权;金照光;孙富强;刘亚柳;包宏伟;段新玉;许妍;马明辉【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辽宁大连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辽宁大连116023;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河北昌黎066600;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河北昌黎066600;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河北昌黎066600;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河北昌黎066600;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河北昌黎066600;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辽宁大连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辽宁大连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78.53【相关文献】1.近10年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探讨 [J], 朱梦杰;汤琳;吴阿娜;张锦平2.昌黎保护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 [J], 洛昊;冯志权;金照光;孙富强;刘亚柳;包宏伟;段新玉;许妍;马明辉;3.河北昌黎生态监控区海洋浮游植物多样性变化趋势研究 [J], 刘佳;苏艺;韩晓庆;高伟明4.2013年夏季昌黎生态监控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J], 梁晓林;赵志楠;张月明;韩晓庆;张鉴达;高伟明5.2019年夏季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J], 郭夏青;杨悦;于洋;赵兴贵;刘宪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防城港湾浮游植物数量周年变化特征庄军莲;许铭本;张荣灿;姜发军;王一兵;何碧娟【摘要】于2007年的代表性季节月(3月、6月、9月、12月)采集广西防城港湾海域表层海水,调查浮游植物及相关环境因子,分析浮游植物数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浮游植物数量呈现湾内向湾外递增的趋势,夏季(6月)整个海湾浮游植物密度在4个季度月的调查中最高,达151.19×104cell/L,冬季(12月) 整个海湾的浮游植物密度最低,仅0.35×104cell/L.水温、盐度、磷酸盐含量是影响防城港湾浮游植物数量较重要的环境因子.春夏季时,西湾内浮游植物优势种群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会大量增殖,尤其夏季时数量已接近或达到赤潮发生的密度.【期刊名称】《广西科学》【年(卷),期】2010(017)004【总页数】5页(P387-390,395)【关键词】浮游植物;数量;变化特征;周年【作者】庄军莲;许铭本;张荣灿;姜发军;王一兵;何碧娟【作者单位】广西科学院,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78.532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广西北部湾海域作为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海上枢纽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两年来广西沿海三大港口在港口及大型工业园建设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但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会带来环境压力,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广西北部湾海域并保持该区域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防城港作为广西沿海最大港口以及全国24个枢纽港之一,位于广西沿海的西部,东被企沙半岛、西被白龙半岛、北被防城县城包围、湾口朝南,湾中部被渔万岛分隔成西湾和东湾两部分。
浮游植物名录一.蓝藻门 CYANOPHYTA色球藻纲 Chroococcophyceae色球藻目 Chroococcales色球藻科 Chroococcales色球藻属 Chroococcus1.小形色球藻 C. minor2.微小色球藻 C. minutus微囊藻属 Microcysis3.铜绿微囊藻 M.aeruginosa裂面藻属 Merismopedia4.优美裂面藻 M.elegans藻殖段纲 Hormogonophyceae藻殖段目 Hormogonales念珠藻科 Nostocaceae束丝藻属 Aphanizomenon5.水花束丝藻 A.flosaquae二.隐藻门 CRYPTOPHYTA隐藻纲 Cryptophyceae隐藻目 Cryptophycales隐鞭藻科 Cryptomonadaceae蓝隐藻属 Chroomonas6.尖尾蓝隐藻 C.aeuta隐藻属 Crypotomonas7. 啮蚀隐藻 C.erasa三.甲藻门 PYRROPHYTA甲藻纲 Pyrrophyceae多甲藻目 Peridiniales多甲藻科 Peridiniaceae多甲藻属 Peridinium8.二角多甲藻 P.bipes四.金藻门 CHRYSOPHYTA金藻纲 Chrysophyceae金藻目 Chrysomonadales鱼鳞藻科 Mallomonadaceae鱼鳞藻属 Mallomonas9.伸长鱼鳞藻 M.producta五.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中心藻纲 Cenlricae圆筛藻目 coscinodiscales圆筛藻科 Coscinodiscaceae直链藻属 M.elosira10.颗粒直链藻 M.granulata11.变异直链藻 M.varians小环藻属 Cyclotella12.梅尼小环藻 C.meneghiniana羽纹藻纲 Pennaae无壳缝目 Araphidiales脆杆藻科 Fragilariaceae针杆藻属 Synedra13.肘壮针杆藻 S. ulan双壳缝目 Biraphidinales舟形藻科 Naviculaceae布纹藻属 Gyrosigma14.尖布纹藻 G. acuminatum舟形藻属 Navicula15.小舟形藻 N. exigua16.最小舟形藻 N. minima17.小头舟形藻 N. capitata18.瞳孔舟形藻 N.pupula19.双头舟形藻 N.dicephala羽纹藻属 Pinnularia20.弯羽纹藻 P.gibba桥穹藻科 Cymbellaceae桥穹藻属 Cymbella21.粗糙桥穹藻 C. aspera22.近缘桥穹藻 C.affinis异极藻科 Gomphonemaceae异极藻属 Gomphonema23.微小异极藻 G. parvulum24.缢缩异极藻 G.constrictum单壳缝目 Monoraphidinales曲壳藻科 Achnanthaceae卵形藻属 Cocconeis25.扁圆卵形藻 C. placntula曲壳藻属 Achnanthes26.披针曲壳藻 A. lanceolata27.短小曲壳藻 A. exigua管壳缝目 Aulonoraphidinales菱形藻科 Nitzschiaceae菱形藻属 Nitzschia28.菱形藻. Nitzschia sp双菱藻科 Surirellaceae双菱藻属 Surirella29.粗壮双菱藻 S. robusta30.卵形双菱藻 S. ovata六.裸藻门 EUGLENOPHYTA裸藻纲 Euglenophyceae裸藻目 Euglenales裸藻科 Euglenaceae裸藻属 Euglena31.尖尾裸藻 E. oxyuris32.绿色裸藻 E. viridis壳裸藻属 Trachelemonas33.旋转壳裸藻 T. volvocina七.绿藻门 CHLOROPHYTA绿藻纲 Chlorophyceae团藻目 Volvocales壳衣藻科 Phacotaceae翼膜藻属 Pteremonas34.具角翼膜藻 P. angulesa团藻科 Volvocaceae空球藻属 Eudorina35.空球藻 E. elegans绿球藻目 Chlorococcales绿球藻科 Chlorococaceae多芒藻属 Golenkinia36. 多芒藻 G. radiata小桩藻科 Characiaceae弓形藻属 Schroederia37. 弓形藻 S. setigera小球藻科 Chlorellaceae四角藻属 Tetraedron38.三角四角藻 T. trigonum卵胞藻科 Oocystaceae卵胞藻属 Oocystis39.湖生卵胞藻 O. lacustris水网藻科 Hydrodictyaceae盘星藻属 Pediastrum40.四角盘星藻 P. tetras41.二角盘星藻 P. duplex42.二角盘星藻纤细变种 P. duplex var. gracillimum43.单棘盘星藻具孔变种 P. simplex var. duodenarium栅藻科 Scenedesmaceae栅藻属 Scenedesmus44.双对栅藻 S. biguga45.四尾栅藻 S. quadricauda46.尖细栅藻 S. acuminatus四球藻属 Westella47.四球藻 W. botryoides十字藻属 Crucigenia48.十字藻 C.apiculata空星藻科 Coelastraceae空星藻属 Coelastrum49.网状空星藻 C. reticulatum接合藻纲 Conjugatophyceae鼓藻目 Desmidiales鼓藻科 Desmidiaceae新月藻属 Closterium50.小新月藻 C. venus。
海洋浮游植物类型
海洋浮游植物主要包括硅藻、甲藻、蓝藻等。
1.硅藻:是一种浮游植物,多数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易被风浪推向浅水处及近岸。
它们可以通过吸收光能和无机物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向水中释放氧气。
2.甲藻:是一类单细胞鞭毛藻,常大量出现在海相环境及湖泊中。
在水中常常表现为褐色,群体出现时呈红色或棕色。
3.蓝藻:是一类蓝藻类的藻类统称,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等。
蓝藻是一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自养生物。
以上就是常见的海洋浮游植物类型,这些浮游植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0-2011年海口近海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郭璐璐;李仕平;黄镜波;李仙;李洪武【期刊名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26)001【摘要】为了了解海口近海岸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于2010年9月和2011年8月对海口近海岸的5个生态监控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浮游植物7门64属98种,其中硅藻58种,甲藻14种,绿藻12种,蓝藻8种,黄藻、裸藻和金藻各2种.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有小环藻(Cyclotella cryptic)、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等.赤潮藻类32种,占总种类数的32.6%.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评价显示海口近海岸生态监控区污染程度加剧.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2010年浮游植物丰度分布受pH影响较大(相关性系数为r=-0.678,P<O.01),且与化学需氧量和无机氮呈显著性相关.2011年浮游植物种类数与温度呈显著性负相关(r=-0.660,P<O.01),且受化学需氧量和溶解氧的影响较大.【总页数】7页(P54-60)【作者】郭璐璐;李仕平;黄镜波;李仙;李洪武【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1【相关文献】1.2010年夏季雷州半岛海岸带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J], 龚玉艳;张才学;孙省利;张瑜斌;施玉珍;谢群2.近30年来东海长江口泥质区浮游植物生产力与群落结构变化的生物标志物记录[J], 郭新宇; 张海龙; 李莉; 毕蓉3.2017年春季海口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J], 符俊优;曾广锐;兰建新;蒙健娇;吴瑞4.2017年冬季海口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J], 曾广锐;符俊优;蒙健娇;兰建新;庞巧珠;吴瑞5.近130年来北黄海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群落结构变化的沉积物生物标志物记录 [J], 郭世鑫;张海龙;刘东艳;杨海丽;赵美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皇岛近海岸浮游植物调查报告
杨丽荣
摘要:海洋生物调查是海上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查清海区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等。
本文简要介绍了海上浮游生物调查的主要调查工具和设备,以及样品取样保存方法。
并对本次海上秦皇岛近海所取样品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关键词:海洋调查浮游生物定量分析
一、秦皇岛近海概况
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是中国甲级旅游城市之一。
秦皇岛海岸线长达124千米,特产对虾、海蜇、海参等海珍品,海洋渔业资源及其丰富。
二、水生生物调查方法
1、调查内容
浮游植物调查,包括浮游植物定型,浮游植物定量调查等。
2、站位布设
经度119°37.147′纬度39°48.256′
气温27℃水温25.5℃透明度129cm
水深平均13m采集三层水样,即表0.5m、中6.5m、底12.5m水样
第一节浮游植物调查
一、调查使用的材料和方法
1、现场调查
(1)试剂
①福尔马林
一般使用4%的甲醛固定。
②碘液(鲁哥氏液)
一般使用1.5%碘液固定。
碘液固定的标本形态构造保存较好。
但易挥发,最好再加入4%的甲醛固定。
(2)材料
①网具:浅海Ⅰ型浮游生物网。
②采水器:球阀采水器。
③透明盘(萨斯盘)。
(3)浮游植物定性样品采集
将浅海Ⅰ型浮游生物网绑在船上,在水中水平拖取,为尽可能多采集到各种浮游植物,在拖动采集网时,注意采集网的上下移动。
将捞得的浮游植物的采集网拉起,滤去多余的水,待只剩下网头中的水时,旋开活塞放入标本瓶中,加入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写好标有采样地点、日期、点号、时间的标签带回实验室。
该水样用于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鉴定,通常成为浮游植物定性水样。
(4)浮游植物定量样品采集
该水样的采集是用球阀采水器采水,转移到1L聚乙烯标本瓶中,按水样体积加1%-1.5%的鲁哥氏液固定,写好标有采样地点、日期、点号、时间的标签带回实验室。
该水样用于浮游植物现存量与生物量分析,通常称为浮游植物定量水样。
2、室内分析方法及结果
(1)工具:光学显微镜,0.1ml定量吸管,0.1ml计数框,台微尺,目微尺,普通吸管,载玻片,盖
玻片等。
(2)浮游植物定性分析:对每一个浮游植物样品进行种类鉴定并记录。
(3)浮游植物定量分析:采用视野计数法:将静止48小时以上,浓缩后的浮游植物定量水样用0.1ml 的计数框在高倍镜下计数并记录。
(4)结果计算
二、调查结果
1浮游植物定性调查结果见表
门类属名种名拉丁文优势种硅藻门圆筛藻属星脐圆筛藻 C.asterromphalus++
硅藻门角毛藻属洛氏角毛藻 C.lorenzianus+
硅藻门角毛藻属牟氏角毛藻 C.muelleri++
硅藻门曲舟藻属端尖曲舟藻P.acutum+++硅藻门直链藻属具槽直链藻M.sulcata+
隐藻门隐藻属卵形隐藻 C.ovata++++甲藻门多甲藻属斯氏扁甲藻P.horologicum++
绿藻门小球藻属普通小球藻 C.vulgaris+++甲藻门裸甲藻属链状裸甲藻G.catenatum+
硅藻门角毛藻属双突角毛藻+
硅藻门圆筛藻属亚沟圆筛藻+
硅藻门圆筛藻属辐射圆筛藻 C.radiatus+
硅藻门圆筛藻属孔圆筛藻 C.perforatus+
硅藻门圆筛藻属偏心圆筛藻 C.excentricus+
甲藻门角藻属三角角藻 C.tripos+
舟形藻Navicula Spp+硅藻门菱形藻属新月菱形藻+
由表可知:浮游植物中卵形隐藻、普通小球藻、端尖曲周藻为优势种。
2浮游植物定量调查结果
浮游植物定量调查结果见表
站位门类属名种名平均数量
(个)(Pn)K=Cs/Fs•Fn ×V/v
表层硅藻门圆筛藻属星脐圆筛藻 1.539459.90硅藻门角毛藻属洛氏角毛藻0.539459.90硅藻门角毛藻属牟氏角毛藻 3.539459.90硅藻门曲舟藻属端尖曲舟藻739459.90硅藻门直链藻属具槽直链藻0.539459.90隐藻门隐藻属卵形隐藻 5.539459.90甲藻门裸甲藻属链状裸甲藻0.539459.90甲藻门多甲藻属斯氏扁甲藻439459.90绿藻门小球藻属普通小球藻21.539459.90硅藻门角毛属牟式角毛藻439459.90
中层硅藻门角毛属洛式角毛藻 2.539459.90硅藻门舟形藻属端尖曲舟藻 6.539459.90硅藻们圆筛藻属星脐圆筛藻0.539459.90甲藻门亚历山大藻139459.90甲藻门链状亚历山大藻139459.90甲藻门多纹膝沟藻0.539459.90隐藻门隐藻属卵形隐藻139459.90甲藻门裸甲藻属链状裸甲藻239459.90
底层硅藻门角毛藻属牟氏角毛藻 1.552613.20硅藻门舟形藻属舟形藻0.552613.20甲藻门裸甲藻属链状裸甲藻 1.552613.20
各水层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
站位门类密度(个/L)生物量(mg/L)表层硅藻门130217.7 1.953266
甲藻门177569.6 1.598126
隐藻门217029.50.868118
绿藻门848387.9 6.787103
中层硅藻门532708.77.990631
甲藻门217029.5 1.953266
隐藻门39459.900.15784
底层硅藻门78919.8 1.183797
甲藻门59189.850.532709
浮游植物定量调查结果见表
门类平均密度(个/L)平均生物量(mg/L)
硅藻门247282.1 3.709231
甲藻门151263 1.361367
隐藻门85496.470.341986
绿藻门282796 2.262368
总计766837.57.674951
第二节结论与讨论
1、调查结果
(1)浮游植物定性调查结果
浮游植物中卵形隐藻、普通小球藻、端尖曲周藻为优势种。
(2)浮游植物定量调查结果
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766837.5个/L生物量为7.674951mg/L
2、以浮游植物生物量评价水域环境
浮游植物量分级见表
湖泊水库的水质按浮游植物量分级
级别浮游植物量(mg/m³)营养类型
0级<`1000极贫营养型
1级1000—3000贫—中营养型
2级3000—5000中—富营养型
3级5000—10000富营养型
4级10000—20000特富营养型
由表可知:浮游生物量为富营养型水质
第三节发展建议
水体富营养化,常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紊乱,水生生物种类减少,多样性受到破坏。
所以我们要采取措施对它进行保护。
(1)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应从控制人为污染源着手,应准确调查清楚排入水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排放源,监测排入水体的废水和污水中的氮、磷浓度,计算出年排放的氮、磷总量,为实施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输入到湖泊等水体的营养物质在时空分布上是非常复杂的。
.主要的方法有①工程性措施包括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以及在底泥表面敷设塑料等。
②化学方法,这是一类包括凝聚沉降和用化学药剂杀藻的方法③生物性措施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以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方法。
这是目前国内外治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①《河北渔业》2005年第5期作者:安鑫龙闫莹赵艳珍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3
②姚维志;以浮游植物评价金堂水库富营养化[J];重庆环境科学;1996年01期
③况琪军,胡征宇,周广杰,叶麟,蔡庆华;香溪河流域浮游植物调查与水质评价[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