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养老保险体系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37
养老管理制度大全第一章社会保障养老管理制度第一节养老金制度养老金是退休人员的经济来源之一,是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大养老保险体系。
其中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层面的制度,通过个人缴费和国家资助的方式形成养老金。
企业年金计划是企业内部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通过企业缴费和员工自愿参与形成养老金。
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是个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储蓄形成的养老金。
在养老金制度方面,应当加强对于养老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养老金制度的健康运转和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同时,加大对于养老金的调整力度,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节医疗保险与健康管理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群患病率逐渐增高,因此医疗保险和健康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我国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体系,并且实施了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医疗保障。
然而,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率和保障水平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老年人的医疗费用通常更高,因此需要加大对于老年人医疗保险的投入和改革。
同时,还应当加强对于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更多的健康指导和医疗服务,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第二章精神慰藉养老管理制度第一节关爱服务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养老管理制度应当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服务。
建立更多的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养老中心,提供更多的精神慰藉和关爱服务。
特别是对于失能老人和孤寡老人,应当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建立健全的关爱服务体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第二节心理疏导和文化娱乐老年人在精神层面也需要关怀和照顾,特别是一些失能老人或孤寡老人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因此,养老管理制度应当加强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和帮助。
另外,老年人也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养老管理制度应当组织更多的文化活动和娱乐活动,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养老保险制度是指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
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
一、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
它由国家建立和管理,覆盖面广泛,保障性强。
基本养老保险分为两部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适用于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用于农村居民和部分城市居民,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组成。
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由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额外保障。
它主要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企业根据员工工龄、岗位等因素计算的补充养老金,由企业自行设立和管理。
职业年金是根据职工所在行业或职业的特点设立的养老保险计划,由行业协会或专业机构管理。
三、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是由个人自愿购买的养老保险产品。
它与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不同,没有强制性,更加灵活多样。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种类较多,包括养老年金保险、长期寿险、定期寿险等,个人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购买。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体系。
基本养老保险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基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职工的保障水平,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则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这些保险形式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整体框架。
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不断演进和改进。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增加个人缴费比例等。
总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
这三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完整框架。
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及完善第一章养老金制度的建立概述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养老保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养老金作为社会养老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因此,建立完善的养老金制度是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试行阶段、经济体制转轨期阶段和改革完善阶段。
第一阶段:试行阶段,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在这个阶段,我国试行了地方性的养老保险和退休金制度,但由于资金短缺,实行效果不理想。
第二阶段:经济体制转轨期阶段,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在这个阶段,我国试图划分不同体制的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体系。
第三阶段:改革完善阶段,主要发生在近年来。
在这个阶段,我国加强了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完善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多个领域的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三章养老金制度建立的政策措施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这是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多保险体系。
二、加强养老金管理和监管。
这是加强养老金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的基本手段。
三、拓宽养老金筹资渠道。
这是通过建立并规范社会保险收费、运用养老金等多种方式,为养老保障体系筹集资金的手段。
四、建立养老金投资管理制度。
这是在确保养老金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养老基金合理投资运营,获取收益,为提高养老待遇提供资金支持。
第四章养老金制度完善的关键问题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缺乏有效的用户市场。
用户市场缺乏,导致养老保险体系的经济效益较低。
二、养老金沉淀资金运用不充分。
当前,国有大型企业和大型公共事业单位养老金基本上由国家集中管理,这也限制了养老金沉淀资金的运用。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有哪些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指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为解决老年人的养
老问题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障机制。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基本养
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形式,以下将对这些制
度进行详细介绍。
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由政府主导并实行强制
参保。
基本养老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保险两种。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针对城镇职工建立的制度,由单
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后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
城乡居
民基本养老保险则是面向失业、无固定工作单位以及在家务农的人群,是对城乡居民养老进行保障的措施。
另外,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也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一部分。
企业
年金是由企业为员工建立的养老保险制度,旨在提高员工的养老待遇,提高企业的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企业年金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
退休后员工可以领取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
此外,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也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是个人自
愿参加的商业保险产品,通过购买商业保险产品实现个人养老金积累,提高退休后的养老待遇。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具
有一定的灵活性,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商
业保险产品。
总的来说,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体系,包
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形式。
这些不
同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为我国的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养老保障,有助于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养老金制度体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养老金制度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养老金制度旨在为退休人员提供经济支持,保障他们晚年生活的基本需求。
本文将探讨我国养老金制度的体系构建及相关议题。
一、养老金制度的基本构成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三个层面。
1.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核心,由国家统一组织实施。
参保人员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金。
这一部分养老金主要由政府负责筹资和管理,旨在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2. 企业年金企业年金是指企业为职工设立的补充性养老保障机制。
企业和员工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企业年金,退休时享受企业年金待遇。
这一部分养老金主要由企业自主管理,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3. 个人储蓄个人储蓄是指个人通过定期存款、股票、债券等方式积累的养老资金。
这部分养老金主要依靠个人自主储蓄,旨在提供个人更加灵活的退休保障选择。
二、养老金制度体系的问题与挑战然而,我国当前的养老金制度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 养老金缴费不足由于职工人数相对较少,养老金缴费负担较重。
加之一些企业的经营困难,导致养老金缴费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
这对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2. 补充性养老金不完善我国企业年金体系相对薄弱,覆盖范围有限,无法满足职工养老需求。
缺乏灵活多样的补充性养老金工具,使得个人储蓄在养老保障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3. 养老金待遇不均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所得差距扩大等原因,我国养老金待遇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这使得一些老年人的养老生活面临困境。
三、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创新为了应对养老金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不断加强养老金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1. 健全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加大对个人储蓄养老金的税收优惠力度,引导更多的人加强储蓄意识,提高个人储蓄养老金的积累。
2. 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推进企业年金等补充性养老保障机制的发展,丰富养老保障渠道,提高养老待遇水平。
第三章养老保险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养老保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它关乎着每一个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和经济保障,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养老保险的基本概念。
养老保险,简单来说,就是在人们工作期间,按照一定的规则缴纳费用,等到退休后,就能够定期领取一定金额的养老金,以维持生活所需。
这就像是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为未来的自己存钱,到了年老无法工作的时候,就可以依靠这笔钱过上相对安稳的日子。
那么,养老保险是如何运作的呢?通常,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缴费,这部分通常是从工资中按一定比例扣除;二是单位的缴费,单位也需要为员工的养老保险贡献一份力量。
这些缴费会被集中起来,进行投资和管理,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养老保险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这是由国家主导的,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
还有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这一般是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或单位为员工提供的补充养老福利。
此外,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也是一种选择,它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经济状况,灵活地规划养老资金。
对于个人来说,参加养老保险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为我们的晚年生活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减轻子女的负担。
想象一下,当我们年老体弱,无法再通过工作赚取收入,如果没有足够的养老金,生活将会变得十分艰难。
有了养老保险,我们就能够在退休后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不必为了生计而发愁。
而且,养老保险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它让每一个劳动者在退休后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减少贫富差距,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然而,在实际的养老保险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
退休人员数量不断增加,而在职人员的缴费比例有限,这就导致养老金可能会出现缺口。
另外,养老保险制度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也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现象。
一些地区经济发展较好,养老金水平相对较高;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养老金可能就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论我国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论我国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摘要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
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我国正在推行和建设的养老保险体系,它是根据养老保险的保险范围、保险水平、保险方式不同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支柱"(或者称为三个层次)。
目前,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危机,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我们不难发现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是必然的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社会保障事业,尤其是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改革,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面临着“三大支柱”缺乏科学合理均衡发展和养老责任不清等问题。
因此,保证“三大支柱”均衡协调发展,理清养老保障责任,才有可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关键字:养老保险;多支柱;科学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AbstractPension insur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 executing the pension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ocial civilization. Many of the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is the mainstay of our country is being implemente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it is based on the old-age insurance coverage, insurance and insurance for different ways in basic pension insurance, enterprise supplementary pension insurance (annuity )and personal accumulating old-age insurance "three supports" (or called into three levels ). At present, china is on social endowment aging trend, has aroused extensive concern in society. to deal with it ,we will find a lot of the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of aging trend degree of improving, and on social security, particularly endow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protection offered a high demand and need further i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guided, deepen reform, to solve the prominent problems. at present, china's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s faced with the "three supports " lack of scand balanced growth of the old-age problem and not clear about the responsibility Therefore, the "three guarantee of" 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clarification of old-age security and can walk out of the present predicament.Key words: Pension insurance;Various supports;Scientific view前言如何应对来势汹涌的银色浪潮所带来的挑战?如何化解长寿风险,确保老年人经济安全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必将面对的艰难抉择。
第二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历史沿革1、1949年以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有了一定的雏形,但是社会保障体系支离破碎,水平很低,覆盖面非常窄2、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开始仿造前苏联的模式,建立以劳动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当时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单位为核心建立的,人们也通俗的称之为社会保障,3、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渐发现过去单位捆绑的保障体系开始不适应市场灵活的需求,需要逐渐探索独立于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第一节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概述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一)养老保险20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发展阶段:社会统筹---统账结合----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个阶段200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调整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国策1、养老保险缴费数额计算方式企业缴费额=核定的企业职工工资总数×20%个人缴费额=额定缴费基数×8%个体劳动者(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缴费额=核定缴费数×18%2、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以上两项之和为每月领取额3、基本养老金每月7月根据全省统一公布的方案实施年度调整2004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雷击大1700亿,2005年达到1900亿,2008年达到5000亿,但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认为,在长期看来,基金累计的规模应该达到2万亿到5万亿才能有足够的预防老龄化和危机风险的能力在养老保险方面,除了基本的养老保险外,国家规定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年金采取个人账户的方式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缴纳,按照信托的模式进行市场化的管理和运营,企业年金一般允许企业出4%,这4%可以税前列支,个人出2%,可在个人税前列支,合计6%同时国家还鼓励个人通过商业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提高退休后的生活,但是没有税收优惠(二)失业保险20世纪80年代建立失业保险制度199年,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确立了失业保险制度的额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国家积极探索失业保险对促进再就业的有效办法失业保险作用:一是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二是支持和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我国的失业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来强制实施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分别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2%和个人工资1% 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符合条件人员的发放失业保险金,以及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的期限是根据本人失业前所在单位和个人所缴纳时间长短来确定的,我国最长为两年领取失业保险金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国家积极探索促进再就业的有效办法,为失业人员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使他们尽快返回劳动力市场。
第三章养老保险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掌握贝克尔的家庭生产函数及其对家庭分工原因的分析,熟悉养老保险的保障对象和实施范围,理解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模式的特定内涵,熟练掌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结构和费率水平、掌握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和退休条件,了解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和属地化管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贝克尔的家庭生产理论、“统账结合”、替代率水平、退休政策。
课时: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养老模式的分类与家庭生产理论一、养老模式的分类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特点(一)养老模式的分类1、养老形式自古就已存在,其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是自养、他养、互养三种类型,具体可划分为自我储蓄养老、家庭养老、社会福利机构养老和社会保险养老等四种类型。
2、各类养老形式的适应性(1)自我储蓄养老受货币贬值的影响或遇到灾难时的抗风险能力低,难以保证老有所养;(2)家庭养老是较普遍形式,然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核心家庭成为家庭规模和结构主流形态,难以承担养老的经济和劳务负担;(3)社会福利机构养老,有可能由于经费无法充足保证,导致供养不足,社会保险形式的养老是由国家出面干预,建立专项基金解决养老问题;(4)社会保险形式的养老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较为理想的养老形式。
3、基本养老保险的涵义本章论述的养老保险特指基本养老保险,它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营运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收入补偿制度。
(二)社会养老保险的特点1、由国家建立并实施,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具有法律强制性;2、享受对象必须是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3、在老年风险发生之前,社会保险机构必须预先储存一部分基金,这笔基金及其增值部分必须用于支付退休金;4、对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基本生活保障,不受物价波动的影响并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国家法定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般需同时具备这四个条件。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养老保险是一种为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而设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进行探讨,分析其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运作细节。
一、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最为广泛覆盖的一项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财政出资以及参保人员缴纳保费共同构成。
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保证基本养老金的支付和管理。
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以及农村居民。
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方面,企事业单位负责代缴保费,并将参保人员的个人信息报送到养老保险基金中心。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参保时需自行缴纳一定的保费,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基本养老保险的运作过程中,个人缴费的部分将纳入个人账户,用于个人未来退休后的养老金发放。
国家财政出资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当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保险金的计发标准根据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等因素来决定,确保养老保险金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二、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是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一个重要补充部分。
它是由企事业单位自愿设立的,为员工提供更为丰厚的养老保障。
企业年金的构成主要包括企业和员工共同缴纳的养老金基金。
企业年金的参保对象为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员工,个人和单位需共同缴纳一定比例的养老金基金。
企业年金制度的运作方式与基本养老保险类似,企业对员工的个人账户进行管理,并投资运营以增加账户总额。
员工退休时,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企业年金作为养老金。
企业年金制度的设立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加入该制度,以及缴纳的比例。
同时,企业年金也为员工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养老金领取方式,更好地满足了个人养老需求。
三、个人商业性养老保险个人商业性养老保险是指由个人主动购买的商业性养老保险产品。
与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不同,个人商业性养老保险的参与并非强制性,而是根据个人意愿和需求自行购买。
养老保险-百度百科养老保险[1],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1社会制度养老保险(Endowment Insurance)是国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岗位后而建立的一种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目的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
所谓"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
其中法定的年龄界限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
同时被保险人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已办理相关手续;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等。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被保险人按不同缴费比例共同缴纳。
以北京市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例:企业每月按照其缴费总基数的20%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8%缴纳。
其中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以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按照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
[2]2四个层次我国的养老保险由四个层次(或部分)组成.第一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第四层次是商业养老保险。
在这种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可称为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
1.基本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