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 测试题--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格式:docx
- 大小:906.66 KB
- 文档页数:19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烃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2.下列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既有sp3杂化又有sp杂化的是
A.CH3CH=CH2 B.CH3-C≡CH C.CH3CH2OH D.CH≡CH
3.下列有机物中,一氯取代物不止一种的是
A.新戊烷 B.环己烷()
C.立方烷() D.对二甲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一溴代物有5种
B.分子式是C5H10O2且属于羧酸的结构有5种
C.分子式是C4H8O且属于醛的结构有3种
D.C4H10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5.下列6种有机分子中,核磁共振氢谱中信号峰数目相同的一组是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6.乙酸、水和乙醇的分子结构如表所示,三者结构中的相同点是都含有羟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乙酸: 水: 乙醇:32CHCHOH
A.羟基的极性:乙酸>水>乙醇
B.与金属钠反应的强烈程度:水>乙醇
C.羟基连接不同的基团可影响羟基的活性
D.羟基极性不同的原因是基中的共价键类型不同
7.桶烯(Barrelene)键线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桶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B.0.1 mol桶烯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
C.桶烯与苯乙烯(C6H5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
D.桶烯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所得产物只有两种
8.下列分离混合物的实验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离乙酸(沸点77.1 ①)与某种液态有机物(沸点120 ①)的混合物-蒸馏
B.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溶液中提取KNO3-热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液体分层后-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将溴水中的溴转移到有机溶剂中-加入乙醇萃取
9.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水与冰
B.红磷与白磷 C.与
D.与
10.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吸收峰(信号),根据吸收峰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氯甲基甲醚(ClCH2OCH3)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甲所示,两个吸收峰的面积之比为3:2。金刚烷的分子立体结构如图乙所示,它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吸收峰数目与峰面积之比分别为
A.5,1:6:2:3:4 B.3,1:3:12 C.4,1:6:3:6 D.2,1:3
11.已知苏糖的结构简式为 ,以下有关苏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苏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B.苏糖与甲酸甲酯所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
C.苏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或取代反应
D.苏糖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σ键强度小,容易断裂,而π键强度较大,不易断裂
B.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
C.π键是由两个原子的p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的
D.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3.回答下列问题。 (1)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①酚酞的分子式为_______。
①从结构上看酚酞可看作_______(填字母)。
A.烯烃 B.芳香族化合物 C.醇 D.酚 E.醚 F.酯
(2)莽草酸是从中药八角茴香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物,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常用作合成抗病毒和抗癌药物的中间体。莽草酸的结构简式如下图:
①在横线上写出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莽草酸按含氧官能团分类,属于_______类、_______类。
1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X的分子式为482CHO,其红外光谱如图所示:
则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为_______(填字母)。
A.323CHCOOCHCH B.323CHCHCOOCH
C.223HCOOCHCHCH D.32CHCHCOOH
(2)有机物Y的结构可能有和两种,要用物理方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可用_______。
①有机物Y若为,则红外光谱能检测出有_______(填官能团名称);核磁共振氢谱中应有_______组峰。
①有机物Y若为,则红外光谱能检测出有_______(填官能团名称);核磁共振氢谱中应有_______组峰。
15.某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0,取有机物样品1.8g,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将产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1.08g和2.64g。
(1)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_____。
(2)若该有机物呈现酸性,且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出现4个吸收峰,面积比为3:1:1:1,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
16.燃烧法是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一种方法,准确称取某有机物样品3.0g完全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浓碱溶液,实验结束后,称得浓硫酸质量增加1.8g,浓碱溶液质量增加4.4g。
(1)求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_______。
(2)若有机物相对氢气的密度为30,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且该有机物能与23NaCO溶液反应产生气体,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
(3)若该有机物既能与Na反应产生气体,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则结构简式为_______。
17.某气态烃A和B按2:3(体积比)混合后,取0.1mol混合烃与一定量氧气混合燃烧,产物为CO、CO2和水蒸气,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灼热的CuO及碱石灰,最后碱石灰增重7.04g,求A和B可能的分子式。
18.下列装置中有机物样品在电炉中充分燃烧,通过测定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中试剂X可选用________。
(2)若实验中所取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准确称取0.44 g样品,经充分反应后,D装置质量增加0.36 g,E装置质量增加0.88 g,已知该物质对H2的相对密度是22,则该样品的实验式为________,分子式为________。
(3)若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峰面积之比为1:3。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某同学认为E和空气相通,会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应在E后再增加一个F装置,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19.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可溶于乙醇、乙醚,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的沸点为34.5①。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
①.实验室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如图1所示。
(1)实验前要对青蒿进行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
(3)操作①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___。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①.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青蒿素实验式的方法如下:将28.2 g青蒿素样品放在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再充分燃烧,精确测定装置E和F实验前后的质量,根据所测数据计算。
(4)装置A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装置E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装置F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
(5)该实验装置可能会产生误差,造成测定含氧量偏低,改进方法是_______。
(6)用合理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装置 实验前/g 实验后/g
E 22.6 42.4
F 80.2 146.2
则青蒿素的实验式是_______。
20.对硝基乙酰苯胺常用作合成药物和染料的中间体,用乙酰苯胺制备对硝基乙酰苯胺的反应为:3HNO浓硫酸
实验参数:
化合物名称 分子量 性状 熔点/① 沸点/① 溶解度
乙酰苯胺 135 白色晶体 114.3 304 溶于沸水,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和乙醚
对硝基乙酰苯180 白色晶体 215.6 100(1.06×10-3kPa) 溶于热水,几乎不溶于冷水,溶于乙醇和乙醚 胺
邻硝基乙酰苯胺 180 淡黄色片状或棱状晶体 94.0 100(0.13kPa) 溶于沸水,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和乙醚
副反应:
+H2O浓硫酸+CH3COOH
+HNO3浓硫酸+H2O
乙酰苯胺与混酸在5①下反应主要产物是对硝基乙酰苯胺,在40①下反应则生成约25%的邻硝基乙酰苯胺。
步骤1.在三颈烧瓶内放入新制备的乙酰苯胺4.5g和4.5mL冰醋酸。在冷水浴冷却下搅拌,慢慢加入9mL浓硫酸。乙酰苯胺逐渐溶解。将所得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到0~2①。
步骤2.用2mL浓硫酸和2.3mL浓硝酸在冰水浴中配制混酸。
步骤3.向三颈烧瓶中滴加混酸,保持反应温度不超过5①。滴加完毕,在室温下搅拌1h后,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倒入装有20mL水和30g碎冰的烧杯,并不断搅拌,立即析出淡黄色沉淀。
步骤4.待碎冰全部融化后抽滤,洗涤,抽干得粗品。
步骤5.将该粗品纯化,得对硝基乙酰苯胺3.2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图中,冷凝管的出水口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仪器A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步骤1加冰醋酸有两个作用:①作溶剂,加速溶解,①___________。
(3)步骤2 配制混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步骤3滴加混酸时不能过快,控制每10s滴加1~2滴,原因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