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岳麓版必修1)高一
- 格式:docx
- 大小:37.30 KB
- 文档页数:6
必修一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设计一、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记忆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
2.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3.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4.正确分析英国代议制在其政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三、教材分析:关于英国的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学生比较陌生,而且本课的知识时间跨度大、理论抽象程度高、政治性强,所以本课主要结合有关历史资料,采取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
教学难点: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
四、【网络构建】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核心内容意义:确立了 ;统治方式由 转向 。
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逐渐取代国王的行政权;内阁全体成员对政治事务 ,并于首相在政治上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随着 ,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 取得更多的席位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英国是现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强国之一,同学们知道现在是谁在统治着英国吗?(由学生回答,再投影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首相布莱尔的相片),为什么英国是由女王和首相共同掌权?英国究竟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其实英国的这种政治制度在近代已经确立,并沿用至今。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追溯英国这种政治制度是如何确立、发展、完善的。
板书课题,讲授新课: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教师:这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英国君主立宪制背景 确立 发展完善 特点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用多媒体放映)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用多媒体放映)(教师先解释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在这种政体下,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必修一第 8 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标解读】认识《权益法案》拟订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财富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色。
课标领悟:(1)知识与能力:《权益法案》的主要内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色;培育学生提取、比较、鉴识史实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主动参加、合作研究、史论联合;获得解读信息的方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英国法制的不停完美推进了政治体系确实立和发展,认识法治的完美推进政治文明进度的互相关系。
课标解读:(1)认识《大宪章》为英国留下了限制王权的政治传统。
(2)知道《权益法案》的主要内容,认识它宣布的历史意义。
(3)认识君主立宪制不停发展的表现,要点掌握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君主立宪制的特色。
【要点难点】要点:《权益法案》,责任内阁制、君主立宪制的特色;难点:理解法治和民主的关系,认识其在现代政治文明中起到作用。
【教课思路设计】《英国的制度创新》,主要介绍了英国现代政体的成立和发展完美,内容政治性强、深入理解透辟比较困难。
所以,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头打破教材的次序,紧扣课题,概括为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 《大宪章》--- 英国现代政体的基石” ;第二部分“ 《权益法案》--- 英国现代政体确实立” ;第三部分“法制的完美 ---英国现代政体的发展”。
要点突出“法治完美推进民主发展”这条主线,最后升华出“民主法治人类政治文明的潮流”这一看法。
依据课标的内容,每一版块由资料印证,问题引领,深入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与认识,稳固对知识学生合作参加,培育学生从资猜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教师合时点拨,力求打造高质量的“生本讲堂” 。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用历史上出现过的重要法律文件图片,背景音乐使用轻音乐。
导语为:“法治和民主是现在世界政治发展的主旋律。
现代政治制度发源于英国。
英国的新制度是在如何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是如何不停发展的呢?”今日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英国制度的创新》,探访英国法治民主之路。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2.记忆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的政治文件及主要内容3.人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4.了解英国代议制的形成过程和方法:1.阅读《权利法案》内容摘要,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力分配情况和实质2.师生讨论,探究英国确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历史作用3.进行中西政治比较,分析英国封建时代议会的特点,提高史料分析比较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基本史实,历史、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认识到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权利法案》内容、意义,责任内阁制难点: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及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责任内阁制中君主、首相、议会之间的关系。
导入新课:的君主立宪制。
讲授新课:板书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大宪章: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背景,分析一下《大宪章》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教师:这是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实质是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市民与骑士的利益。
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
教师讲述:进入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渐形成并壮大,国王没当回事,还吹牛逼自己“君权神授”。
各种侵犯资产阶级利益,英国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反对派,支持《大宪章》,要求限制王权。
结果双方矛盾愈演愈烈,爆发了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克伦威尔领带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胜利,砍了查理一世,建立独裁统治,等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查理二世又要搞复辟,给他老子平冤昭雪。
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他妻子超级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詹姆士二世,史称“光荣革命”。
第8 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标导思: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2.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对英国《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学习,掌握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理解英国式代议制度的特点。
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教学内容分析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的胜利,仅仅迈出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第一步。
因此在英国光荣革命后,要想确保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就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来最大限度地完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本课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
叙述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即英国代议制度确立和完善的过程。
本课在知识结构上可以分成两大部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过和英国在19世纪后期民主政治的发展及所呈现的新特点。
其中前者通过《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完善等几个部分的描述,来展现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成为本课内容的核心。
新知导学:一、滥觞和雏形——王权受限与制约机制(一)《大宪章》——一传统基石——一个法律依据观看视频想一想:1、英国的大贵族逼迫英王签署了什么文件?目的何在?有何影响?(二)历史遗产——一个权力机制议会制度开端二、艰难的抉择——王位沉浮与权力转移(一)、独裁专制——王权的神化(二) 暴力革命---王权的轮回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国王”,是废?是立?英国人有过多次不同的选择……(三)进口国王------王权转移1688年“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了。
它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也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秩序的诞生。
(四)《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阅读下列材料: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岳麓版必修1)一、设计思路: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级理科生,是高考第一轮复习课。
第一轮复习重在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
在教与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综合运用概要讲述法、诱导法、史料解析法、讲练结合法等多种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资源,一方面帮助学生明确考点,注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注意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基本流程如下:(一)课前准备:发给学生一张试卷(试卷包括考点目标、双基要求和能力训练三部分)布置学生课前完成双基要求的填空部分,了解基本史实、整理结构。
(二)教学过程1.导入: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伊丽莎白二世的图片导入2.单元概述、破题、明确本课考点目标3.线索梳理及基本知识落实,穿插能力训练,讲练结合。
4.课堂小结:突出重点,点出英国政治制度变革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5.课后探究附表1:英国君主立宪制简图:附2:课堂练习1.(上海文综)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中可供参考的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大西洋宪章》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 )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D.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3.(上海)确立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A.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B.宣布英国为共和国C.1688年“光荣革命”D.《权利法案》的通过4、下列关于英国内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②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③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下台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第八课英国制度的创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记忆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及主要内容;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通过自主阅读提高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权利法案》的内容,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利分配情况和实质;注重合作、探究学习;活学活用,互动学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吸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培养学生珍惜民主,珍视权力,增强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1、“光荣革命”后《权利法案》2、责任内阁制及英国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教学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问题发;讨论法;创立情境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以“中国梦”为切入点,介绍“中国梦”的含义以此导进近代以来世界最伟大的梦想之一----民主国家的诞生问题1:近代第一个民主政治的国家是哪个国家?(英国)(新课学习)问题2:说到英国,在你们的严重英国是怎样的?(自由发言)问题3:现在英国女王是伊丽莎白二世,首相为卡梅伦,那么它们谁是英国真正的统治者呢?为什么?(卡梅伦,因为英国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是一个限制王权的宪政国家。
)过渡语:那么限制王权从何而来,宪政之举又从何而立,我们学习课文第一目内容:英国的寻梦之路----君主立宪的确立一、寻梦----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自主学习1:根据课文P35内容,整理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
PPT展示:1、开端:1215年颁布《大宪章》-------标志开始限制王权问题4:为什么颁布《大宪章》?(意图:介绍背景)问题5:结合PPT《大宪章》部分文献,学生总结《大宪章》表达了什么思想?和权利的变化?(1)国王专权(2)贵族特权(1265年议会雏形)过渡语:《大宪章》开启了限制王权,议会揽权的先河,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奠定了历史传统。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一、课标: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了解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掌握在这种制度下其国王的重要地位。
要充分认识到在君主立宪制度下,君主与首相的差异之处以及他们在国家的不同的作用。
从横向上认识到英国国王与中国的封建君主的差异,从而认识到在当时的条件下两个国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差异。
掌握君主立宪制度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作用。
重点:英国的《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的议会改革难点: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三、课型:复习课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复习,了解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演变历程。
英国议会制度是中世纪贵族与国王斗争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的。
从18世纪开始,责任内阁制在英国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19世纪后,代议制民主政治在英国获得进一步发展。
通过横向比较,培养学生全面比较、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熟悉、掌握英国的历史。
创设新情境,运用新材料。
会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前引后连,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同学们认识到争取民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民主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不同的政治文化建设,造就了不同的治国模式。
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五:知识结构:权利受限维多利亚女王的烦恼东西文明的比较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君主制的新典范深入历史,平和心态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完善政治维多利亚时代经济文化外交(四)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 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标要求】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学习目的】1.掌握?权利法案?的制定、意义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及特点,知道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内容和影响。
2.归纳出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探究出英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预习案1.英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连续性。
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
〔2〕渐进性。
英国制度的开展变化都是渐进式的,是政治权利由英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利转移到内阁的历史。
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开展完善。
〔3〕创新性。
英资产阶级代议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政党制〕、君主立宪制等现代政治制度在英国最早产生并开展。
2.18世纪英国内阁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有什么区别?英国内阁:①内阁掌握实权,对议会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②政治民主化的产物。
中国内阁:①内阁无实权,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②皇权专制的产物。
【预习自测】1.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是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可以做到一切事情。
〞这句话出如今〔〕A.英国公布?大宪章?之后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C.1688年“荣耀革命〞之后D.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后2、〔08海南单科〕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公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B.扩大议会的权利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3.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这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下〔〕A.内阁可以弹劾首相 B.首相和内阁互相牵制C.内阁成员集体负责 D.首相必须对内阁负责3.历史学爱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
历史ⅰ岳麓版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大宪法》签署的背景,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过程。
《权利法案》的内涵,意义和影响;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归纳英国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过程,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通过对《权利法案》的内容的分析,了解《权利法案》的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内容分析其实质。
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比明朝的内阁制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的异同。
掌握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历史现象,深入比较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
从中获得对历史的完整的认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君主立宪制度在英国确立的过程,认识到民主的取得是经过漫长的斗争的,使学生理解民主政治发展的曲折性;引导学生结合不同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情况,对政治制度变化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探索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
【教学难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讨论式、提问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系统接受知识,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讲述材料内容,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综合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利用问题讨论方法,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导入新课】课件投出英国首相卡梅伦就职图片,提问学生英国的国家机构有哪些部门组成。
再投出英国女王的图片,为什么英国是由女王和首相共同掌权?英国究竟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其实英国的这种政治制度在近代已经确立,并沿用至今。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追溯英国这种政治制度是如何确立、发展、完善的。
【讲授新课】【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中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英国国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国王把国家的土地分赐给贵族,贵族必须向国王提供劳役和赋役。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岳麓书社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英国制度创新的背景和形式;2.掌握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3.了解英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英国制度创新的进程和特点;2.引导学生理解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和功能;3.指导学生了解英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一)教学内容1.英国制度创新的起点和现实基础;2.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和特点;3.英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二)教学方法1.授课、演讲和讨论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观点;2.分组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思想和意见;3.分组展示汇报,促进学生合作和互助。
四、教师建议(一)重点难点1.帮助学生把握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和特点;2.强调英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二)教学方法1.把握学生思考和表达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2.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进程的质量和效果。
(三)教学建议1.可以设置课堂小组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思考;2.合理布局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英国制度创新和政治文明发展的整体进程。
五、课后作业1.作业一:结合自身体验和调查研究,分析英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2.作业二:研究英国政治制度创新和法律体系的演变历程,归纳总结重点论点和理论观点;3.作业三:从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和特点出发,探究英国政治制度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提出个人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我注重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和内涵特点,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有些学生在表达观点时欠缺条理和逻辑,需要引导和指导。
同时,一些教学环节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英国的制度创新》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记忆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
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培养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
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的方法,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再到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直至女子普选权的获得这一过程的学习,认识到民主的取得是经过漫长的斗争过程的。
这其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明白经济基础才是上层建筑的根本。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
【教学难点】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
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导入新课举世瞩目的英国女王钻石银禧庆典于2012年3月20日在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隆重举行。
伊丽莎白二世对上下议院议员发表了庆祝登基60周年的精彩演讲。
新课讲授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1.限制王权的开始13世纪初,大贵族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
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2.资产阶级的夺权斗争(1)矛盾激化:进入17世纪,资产阶级和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新贵族日益强大。
(2)“光荣革命”: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詹姆士二世。
3.君主立宪制确立(1)标志:1689年,威廉接受由议会拟定好的《权利法案》,正式登基。
《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2)意义: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 法治。
自主思考 有人说:“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第八课英国的制度创新一:课标要求:了解看《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及特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明朝内阁同英国内阁,加强学生通过现象发现本质以及比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学中采用英国大选、女王、议会大厦等资料,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展示课下搜集到的材料,以及让学生自编自演女王、首相和议员三者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再到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直至女子普选权的获得这一过程的学习,认识到民主的取得是经过漫长的斗争过程的。
这其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明白经济基础才是上层建筑的根本。
通过对英国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特点的理解,认识历史传统地近代民主政治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深刻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才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民主和法治是人类进步的标志,通过学习英国制度的创新,使学生认识到当今中国加强法治和民主建设的重要性。
三、学情分析初中课标要求: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高一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及能力,只是知识还不够丰富、能力还不够强,但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概括能力。
四、教材分析关于英国的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学生比较陌生,而且本课的知识时间跨度大、理论抽象程度高、政治性强,所以本课主要结合有关历史资料,采取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难点: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一:教师:国会大厦傲立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气势磅礴,瑰丽而肃穆,是英国法律的象征。
每年议会开幕时,女王穿着绛红色王袍,头戴镶嵌翠玉的王冠,从白金汉宫出发,乘坐金碧辉煌的马车,在骑士卫兵护拥下,来到上院议事厅发表例行的施政演说,并接受议会的审议。
耐人寻味的是,女王却永远不能进入下院,这是法律的尊严还是落叶黄昏王权的无奈?为了寻觅历史的真相,我们还是一起走进英国,让历史解开这个谜团吧。
导入二:在古代世界,君主制曾是先进、文明的代名词,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君主制早已成为过去式。
但当今世界依然有少量国家保留了君主制的某些传统。
请大家欣赏几幅王室图片。
教师:表面看起来,王室成员风光无限,其实在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后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
此时的君主制早已不同于先前的制度,这是一种新型的政治制度,他首创于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英国。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英国,看看他们是如何在传统中创新的?(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教师:中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英国国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国王把国家的土地分赐给贵族,贵族必须向国王提供劳役和赋役。
13世纪初,英国国王在对法兰西的战争中失利,为了夺回失地,英王向贵族进一步征税征兵,加重了贵族的负担,如果有贵族拒绝,就会遭到国王的秘密杀害。
在这种背景下,1215年,贵族起兵反抗,占领伦敦,迫使英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
这张单薄的羊皮纸,就是距今已有约八百年历史的《大宪章》,它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一直以来既约定俗成但又模糊不清的权利关系,转化成了明确的法律文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5页,第1、2段,结合幻灯片中《大宪章》的某些条款,思考(1)这部文献的目的是什么?(2)《大宪章》的历史价值何在?答案:(1)限制王权,维护贵族的利益。
(2)它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王权,这是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否则臣民有权强迫国王遵守。
教师:约翰王死后,继任的亨利三世撕毁《大宪章》,这引起贵族的强烈不满。
孟福尔领导一部分贵族,依靠骑士和市民的支持,击败了国王,生擒亨利三世。
1265年,孟福尔召集有僧侣、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请阅读课本第一段和第三段,想一想:孟福尔召开大会给英国带来什么影响?学生:英国议会雏形。
从此之后,英国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教师:时间又到了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继任者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鼓吹:“除上帝意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厉行专制,经常停开议会,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了侵犯。
1640年双方矛盾激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最后王党军失败,查理一世被压上断头台。
随后英国先后经过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和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之后,议会和国王再次发生争执。
英国议会是如何解决这次的矛盾的?学生:议会驱逐了詹姆士二世,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威廉共同统治英国。
教师:这次议会没有发动战争,而是采取和平、妥协的方式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共同统治英国。
英国人知道推翻一种制度容易,建立一种制度却很难。
克伦威尔式的革命并不能给英国带来进步和繁荣。
但不管怎么样,此时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授予。
它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胜利而告终,也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秩序的诞生。
英国人自豪得将这次不流血的政变,称之为“光荣革命”。
随后英国走上民主之路。
为了限制王权,保卫革命成果,资产阶级制定了《权利法案》作为国王登基的条件。
教师:如果你是当时的议员,你会从哪些方面来限制王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5页,1689 年这一段,一直把第一目读完。
想一想,《权利法案》的颁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保障了议会的哪些权利?《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学生:立法权、行政权、军事权。
选举自由权教师:此时英国国王手中主要还有什么权利呢?学生:行政权。
教师:同学们,通过分析材料,谁掌握国家主要权利?学生:议会。
教师:议会主权。
但是不管是权利受限的国王还是掌握国家主要权利的议会,他们的权利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运作,谁也不能超越法律之上。
这就是?至上?学生:法律至上。
教师:对。
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议会的权利大于国王,但议会的权利再大也大不过“法律”。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权利法案》对英国有哪些影响?学生: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教师:什么是君主立宪制。
学生:教师:英国保留了君主制但又有所创新。
国王虽拥有某些最高的权利,但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在传承中创新,这也是一种政治智慧。
(2)责任内阁的形成此时在欧洲、亚洲君主制盛行的同时,英国人率先到达文明的入口,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之后,并未停止对民主政治的追求,进一步完善民主。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6页第二目第一、2段。
并结合材料:不懂英语的国王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
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
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罗伯特•沃尔波尔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不懂英语的国王逐渐丧失了什么权力?这对英国的政治有什么影响?学生:丧失行政权。
内阁制开始形成。
教师:内阁首脑叫首相。
内阁成员就是各部大臣。
名义上,国王有权任命首相和各部大臣,内阁向国王负责,实际上,内阁向议会负责。
那什么是议会?多媒体显示议会:下院拥有立法权、军事权、行政监督权等,他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引出代议制。
教师:其实议会和内阁、首相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请看材料:根据英国选举委员会6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此次英国大选将选举产生议会下院的646 名议员。
现任首相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已经得到了353个议席,超过了大选获胜所必需的324 个议席,英国的两大在野党保守党和自民党在这次选举中赢得了195席和59席,其他议席被其他小党瓜分。
根据在下院中获得多数席位的党派的领袖将被女王任命为首相并负责组阁。
工党首次赢得英国大选中的“三连胜”。
布莱尔也成为第一位连续三届入住唐宁街10 号的工党领导人。
---《国际在线报道》2005年5月阅读材料,想一想2005年布莱尔为什么能当选为英国首相?当选后,他有哪些权利?学生:下院中多数党的领袖。
他可以任命各部大臣组成内阁。
还有立法创议权。
教师:有人说,英国首相和内阁大臣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说的对吗?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材料。
材料:2010年5月11日,英国首相布朗在首相府唐宁街10号门外宣布辞去首相职务。
想一想:本届英国内阁成员将何去何从?为什么?学生:辞职,内阁成员对政治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教师:我们再来看一则材料,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内阁和议会的关系。
卡梅伦要求从阿富汗撤并的计划-幻灯片学生讨论完后,教师总结:在责任内阁制下,英国的议会与政府的关系体现为:内阁必须得到下议院议员的支持,内阁设首相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
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这样,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减低后者的行政效率,调节了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此外,也可以看得出:英国的内阁是对议会负责的。
材料一:环球网实习记者王乾报道,据台湾“中央社”7月6日消息,英国经济低迷,政府计划大幅削减公务机关预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受到了影响,必须节省度日,并面临现金不足的窘境。
2012年,英国皇室可能出现破产危机。
报道称,根据白金汉宫公布的资料,去年,女王与家人总计花费较前一个会计年度减少了330万英镑。
当前女王的预备金只有1520万英镑,预估今年将再动用720万英镑,剩下800 万英镑,大概可以再撑1年。
为应对现金不足危机,英国皇室现在必须对支出锱铢必较,白金汉宫内资深助理的薪资都被冻结,并暂停招募新员工,家具与设备采购支出由前年的40万英镑减少至30万英镑,制服支出由20万英镑减少到10万英镑,文具用品、皇宫装修的费用都要节省。
2012年将是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但是英国财政库也面临窘境,无法增加皇室的预算,女王与皇室成员“囊中羞涩”的状况恐怕难以得到改善。
材料二:今年在结束对加拿大为期9天的访问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6日抵达美国纽约, 84岁的她“顶着”38 摄氏度的高温,首次到“911”事件世贸中心遗址凭吊并献花。
同一天她还在联合国大会发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首次演讲,主旨为和平与团结。
1957年,刚刚加冕王冠4年后,31岁的伊丽莎白二世曾在联合国发表演讲。
不过,英国《每日邮报》7月6日披露称,由于削减预算开支,英国王室出国访问次数也要大大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