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18
浅述高铁900t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浇筑工艺摘要:设计时速350km的京沪铁路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类型为单箱等高度的简支箱梁。
其施工工艺要求高,工序划分明确,操作快捷方便,质量稳定可靠,各工序间标准化施工程度高。
箱梁宽12m,标准梁长32.6m,设计跨度为31.5m,直线上线路中心梁高为3.084m,梁端顶板、腹板及底板局部的内侧加厚,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高性能混凝土。
设计混凝土方量为327m3,总重量约为868吨。
浇筑工序是箱梁施工的关键工序,科学合理的选定浇筑工艺确保梁体结构尺寸、强度、刚度、抗裂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900t箱梁;浇筑;工艺Abstract: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structure type of the designed speed of 350km of Beijing-Shanghai Railway Passenger Line is a simply supported box girder of single box height, with high construction technique requirements, defined process division, quick and easy operation, reliable quality, a high degree of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processes. Box girder is with width 12m, standard Liang length 32.6m, designed span of 31.5m, central beam height of straight line is 3.084m, the roof of the beam end, web and partial floor interior thickening, concrete strength grade of beam C50 performance concrete, the design of concrete cubic capacity 327m3, and the total weight about 868 tons. The pouring process is the key processes of the box girder construction, so scientific seletction scheme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e beam structure size, strength, stiffness, and crack resistance of the beam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 900t box girder; pouring; technique1混凝土拌制1.1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以试验室通知单为准)进行配料、称量,配料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杭长段预制梁(含预应力)监理实施细则JXJL-1标联合体监理项目部二0一0年八月目录第一节、专业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 (2)一、专业工程特点及技术标准: (2)二、质量标准 (2)第二节、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3)第三节、监理工作流程 (3)第四节、监理工作要点、目标及手段 (5)一、监理工作要点及目标 (5)二、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手段 (5)三、箱梁预制阶段监理手段 (7)第五节、监理工作监方法与措施 (19)一、监理工作方法 (19)二、监理工作措施 (20)第六节、旁站部位及工序 (27)第一节、专业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一、专业工程特点及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正线数目:双线设计速度:设计最高运行速度350km/h最小曲线半径:7000m设计使用年限:正常使用条件下梁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施工方法:适用于工地集中预制正线线间距:5.0m牵引种类:电力列车类型:动车组地震烈度:本结构适用于设防8度以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g不大于0.3)地区建筑限界,按《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执行。
二、质量标准1、新颁《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2、新颁《客运专线铁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3、新颁《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4、新颁《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5、新颁《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6、新颁《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7、铁道部文件“关于发布《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十九项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7]159号)8、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根据监理规划结合本监理组实际施工情况第二节、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1.监理工作范围为提高联合体监理部的监理水平,保证预制梁施工的质量,依据国家和铁道部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以及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有限公司的有关规定,特制定预制箱梁监理实施细则。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技术条件81905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二00五年五月铁道部文件铁科技[2004]120号关于发布《350km/h客运专线60kg/m钢轨暂行技术条件》等4个350km/h客运专线暂行技术条件的通知现发布《350km/h客运专线60kg/m钢轨暂行技术条件》、《350km/h客运专线有碴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350km/h客运专线特级碎石道碴暂行技术条件》和《350km/h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请将执行情况和问题及时反馈到部科技司和高速办。
本技术条件由部科技司负责解释,由主编单位另行印发单行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二OO四年十一月十日前言本标准是为了满足新建铁路客运专线单线、双线及多线道碴桥面、无碴桥面、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简支梁及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制简支结构的制造、验收及质量检验的需要而编制。
鉴于无碴轨道预制梁的结构形式、技术要求等目前尚未完全确定,因此有关无碴桥面预制梁的相关技术要求尚待补充及完善。
根据新建客运专线常用跨度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的特点,在本技术条件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各种规范与标准及高性能耐久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最新科研成果;采纳了即将颁布的《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暂行验收标准》和新近颁布的《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并借鉴了《秦沈客运专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技术条件》、《青藏铁路高原冻土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技术条件和检验方法》、后张梁通用标准TB/T3043-2002《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先张梁通用标准TB2484-94《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中的部分内容。
与《秦沈客运专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技术条件》比较,本技术条件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修改和补充:●预制梁采用满足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耐久性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加强对原材料、混凝土拌和物等的检验,明确了检验的项目与频次;●增加了灌筑时对混凝土入模温度、模板温度的限值;●明确了养护、拆模等阶段混凝土最高温度为芯部温度;●后张法预应力梁采用三次张拉工艺;●增加了预应力瞬时损失测试的频次;●增加了终张拉后30d梁体上拱度的限值;●后张法预应力梁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增加了对预制成品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修改了预制成品梁静载检验的抽样方法;●对预制梁的保修期作出了明确规定。
铁路桥涵检测试题(摘自工管中心考试网)一题(单选41题)1、钻芯法检测时,每回次进尺宜控制在( 1.5m )以内。
2、对桩底持力层的钻探,每根受检桩不应少于( 1 )孔,且钻探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Ⅰ类桩的分类原则为( 桩身完整 )。
4、Ⅱ类桩的分类原则为( 桩身存在轻微缺陷 )。
5、Ⅲ类桩的分类原则为( 桩身存在明显缺陷 )。
6、Ⅳ类桩的分类原则为( 桩身存在严重缺陷 )。
7、需与有关单位研究,以确定修补方案或继续使用的有( Ⅲ类桩 )。
8、声波透射法测桩的盲区一般在(桩的四周)。
9、客运专线CRTSⅡ型无砟轨道防护墙以内的桥面防水层使用(喷涂聚脲防水层)。
10、声波透射法的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50mm)。
11、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称为超声波,它的频率高于( 2×104Hz )。
12、每根桩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混凝土试件不得少于 ( 2组 )。
13、混凝土现浇梁拆模时芯部与表面与环境之间的拆模均不得大( 15℃ )。
14、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孔道压浆宜在预应力筋终张拉完成后( 48d )内进行。
15、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孔道压浆时,浆体的出机流动度应为( 18s±4s )。
16、预应力混凝土梁用塑料垫块抗压强度不应低于( C50)。
17、静载试验样品梁的抽样原则(即最不利原则)共 (六个 )。
18、铁路静载试验用梁,产品质量认证检验时(对不同类别的简支箱梁各抽检1件)。
19、符合静载试验样品梁的抽样原则(即最不利原则)是(梁别-以双代单)。
20、箱梁外形外观样品梁的抽样,每单元梁的基数包括库存所有成品梁不少于(10榀)。
21、静载试验样品梁数量为(1榀/片)。
22、静载试验台应满足(TB/T2092标准)。
23、预制梁静载试验时,加载用千斤顶校验系数应不大于( 1.05)。
24、预制梁静载试验时,压力表应采用防振型,其精度等级应不低于( 0.4级 )。
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2006-05-23公布2006-06-20实施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目录1 总则 (1)2 工作机构 (2)3 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基本条件 (3)4 许可程序 (3)4.1 申请和受理 (3)4.2 企业实地核查 (4)4.3 产品抽样与检验 (4)4.4 审定和发证 (5)4.5 集团公司的生产许可 (5)5 审查要求 (5)5.1 企业生产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5)5.2 企业生产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5)5.3 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 (5)5.4 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生产许可证检测规则 (5)6 证书和标志 (7)6.1 证书 (7)6.2 标志 (8)7 委托加工备案程序 (9)8 收费 (9)9 工作人员守则 (10)10 附则 (10)附件一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的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 (11)附件二企业生产预制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和检测设备 (14)附件三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地核查办法 (16)附件四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抽样单 (34)附件五-1客货共线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T型简支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评分表 (35)附件五-2 客货共线预制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T型简支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评分表 (43)附件五-3 客运专线预制后/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箱型简支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评分表 (51)附件五-4 客运专线预制后/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T型简支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评分表 (58)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1 总则1.1 为了做好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40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80号)等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技术要求 (2)4主要试验方法 (9)5检验规则 (10)6标志与制造技术证明书 (15)7保管及运输 (16)8预制梁架设 (17)9预制梁的保修期 (17)附录A (18)编制说明 (22)1.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新建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的技术要求、主要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制造技术证明书、保管、运输、预制梁架设及预制梁保修期等内容。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新建客运专线单线、双线及多线道碴桥面的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简支梁及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制简支结构(以下统称预制梁),现浇梁?无碴桥面预制梁可参考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设计规范、规程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
在本技术条件颁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铁建设[2003]13号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桥梁伸缩装置暂行技术条件TB10002.1-99 2005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3-99 200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203-2002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10-2001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424-2003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5-19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T2965-1999 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TQF-I型防水层技术条件TB/T3054-2002 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TB/T2922.3-1998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砂浆棒法TB/T2922.4-1998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石柱法TB/T2922.5-2002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TB/T2092-2003 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GB/T18736-200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046-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碴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82-85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ASTM C1202-97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电量快速测定方法GB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701-1997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14370-2000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TB/T3193-2008 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GB/T18244-2000 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GB/T2791-1995 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GB/T16777-1997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9250-2003 聚氨酯防水涂料JGJ63-2006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T3013-1994 预应力混凝土金属螺旋管JGJ/T10-19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C840-1999 自粘橡胶防水卷材GB/T10002.3-1996 埋地排污、废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TB/T3192-2008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科技基函[2005]101号客运专线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暂行技术条件3.技术要求预制梁应按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图纸及本技术条件制造。
京沪高速铁路简支箱梁预制架设施工实施细则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二○○八年二月前言为规范京沪高速铁路参建各方建设行为,细化施工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强化过程质量控制,减少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做到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精细管理,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目标,总指(公司)组织编制了京沪高速铁路站前主要工程施工实施细则: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实施细则;路基工程施工实施细则;隧道工程施工实施细则;桥梁桩基施工实施细则;路基CFG桩基施工实施细则;简支箱梁预制架设施工实施细则;工程质量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本细则共有5章,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施工准备,第三章箱梁预制,第四章箱梁架设,第五章质量检验。
本细则参照《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50km/h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京沪高速铁路桥梁工程相关技术文件及箱梁管理和施工经验编写。
在执行本细则的过程中,可根据工程进展和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矛盾之处,请以标准为准。
本细则可作为参加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各级人员的自学或培训教材.本细则由总指(公司)组织编写,中铁十六局集团参与编写。
本细则由总指(公司)技术质量部负责解释。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施工准备 (3)第一节制梁场规划 (3)第二节设备选型 (9)第三节试预制及技术参数试验 (11)第四节批量验收和颁发许可证等基本程序和相关要求 (12)第三章箱梁预制 (20)第一节总体技术要求 (20)第二节箱梁制作施工工艺流程 (21)第三节模板加工、制作及拼装 (21)第四节钢筋加工、钢筋骨架制作及安装 (28)第五节箱梁混凝土施工 (37)第六节预应力施工、管道压浆及封端 (44)第七节移梁及存梁 (49)第八节桥面防水层、保护层施工 (50)第九节预埋件安装 (51)第十节标志及制造技术证明书 (52)第四章箱梁架设 (52)第一节施工准备 (52)第二节预制箱梁架设 (54)第三节特殊条件下架梁作业 (61)第四节架桥机转场及调头 (62)第五节支座安装 (65)第五章质量检验 (67)附录一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预防或纠正措施 (82)参考资料: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指导书 (89)参考资料:TGM铁路桥梁支座灌浆料技术说明 (113)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全线桥梁设计情况京沪高速铁路正线桥梁数量大,具有新材料使用广、新技术要求高、施工复杂的特点。
连续梁注浆及封端操作要求及施工工艺1 操作要点①预应力完毕后,48h内须进行管道压浆,以免预应力钢束锈蚀;压浆材料及工艺应满足“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的各项规定。
压入的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为保证梁体的耐久性,压浆材料宜采用经铁道部鉴定通过的高性能无收缩防腐灌浆剂。
②封锚前应对梁端进行凿毛处理,并利用一端带钩一端带有螺纹的短钢筋安装于锚垫板螺栓孔,与锚垫板内钢筋网绑扎在一起,保证封端混凝土与梁体连为一体。
封锚后进行防水处理,梁端外侧涂刷防水涂料。
2 施工设备搅拌机的转速不低于1000r/min,浆叶的最高线速度限制在15m/s以内。
搅拌设备必须有具有搅拌功能的储料罐,储存搅拌均匀的浆体。
压浆机采用SQG45型活塞注浆机,MBL-80水环真空泵。
其压力表最小分度值不得大于0.1MPa。
3 搅拌工艺搅拌前,必须清洗施工设备,不得有残渣。
清理后,湿润施工设备,随后排除设备中多余的积水,使设备中无可见明水。
并检查搅拌机的过滤网,在压浆料由搅拌机进入储料罐时,须经过过滤网,过滤网空格不得大于2×2mm。
浆体搅拌操作顺序为:首先在搅拌机中先加入实际拌合水的80%~90%,开动搅拌机,均匀加入全部压浆剂,边加入边搅拌,然后均匀加入全部水泥。
全部粉料加入后搅拌2分钟;然后加入剩下的10%~20%的拌合水,继续搅拌2分钟。
搅拌时间一般不宜超过4分钟。
搅拌均匀后,检验搅拌灌内浆体流动度,其流动度在规定范围内即可通过过滤网进入储料灌。
浆体在储料灌中继续搅拌,以保证浆体的流动性。
4 施工工艺方法4.1压浆①孔道压浆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
压浆前,应检查有无滑丝、失锚及其它异常情况。
确认合格后,才允许进行压浆。
②预应力筋锚固完结并检验合格后,采用砂轮机切割多余的钢绞线,切割后钢绞线外露长度不小于3.0cm,且保护层不小于3.5cm。
③钢绞线切割后,应在锚具、锚垫板及锚垫板与封端混凝土接缝处涂刷881-I型聚氨脂防水涂料,涂料配制按说明书进行,涂刷均匀,且不得污染梁体其余部位。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一、原材料要求:1、原材料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并应按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
2、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低碱硅酸盐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熟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8%,在强腐蚀环境下不应大于5%;矿粉掺合料仅限于磨细矿渣粉或粉煤灰。
3、细骨料应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河砂,细度模数为 2.6----3.0,含泥量不应大于2.0%.4、粗骨料应为坚硬耐久的碎石,压碎指标不应大于10%,母岩抗压强度与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应大于2,含泥量不应大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5、不得采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的骨料,并应优先采用非活性骨料,选用的骨料在试生产前应进行碱活性试验;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应超过 3.0Kg⁄m3,且应按<<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掺合料和复合外加剂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评价.6、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采用粉煤灰或磨细矿碴粉,粉煤灰的需水量比不应大于100%,磨细矿碴粉的比表面积为350---500m2⁄Kg.7、混凝土拌合物中各种原材料引入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8、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应超过500Kg⁄m3,水胶比不应大于0.359、在配制混凝土拌合物时,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的称量应准确到±1%,粗细骨料的称量应准确到±2%10、混凝土拌合物配料应采用自动计量装置,粗、细骨料中的含水量应及时测定,并按实际测定值调整用水量、粗、细骨料用量;禁止拌合物出机后加水11、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
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保护层垫块的尺寸应保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其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应有利于钢筋的定位,不得使用砂浆垫块,当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
4。
当采用塑料垫块时,塑料的抗碱抗老化性能良好、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12、梁体应采用泵送混凝土连续灌筑、一次成型,灌筑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或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13、泵送时输送管路的起始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m,除出口处采用软管外,输送管路其它部分不得采用软管或锥形管,输送管路应固定牢固,且不得与模板或钢筋直接接触。
泵送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应始终连续输送。
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输送管路应分别采用湿帘或保温材料覆盖。
14、预制梁混凝土拌合物入模前含气量应控制在2---4%15、预制梁混凝土灌筑时,模板温度宜在5---35度16、预制梁混凝土入模温度宜在5---30度17、预制梁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密实性,灌筑时,宜采用侧振并辅以插入高频振捣棒振捣成型,振捣棒应垂直点振,不得平拉,并应防止过振、漏振。
18、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C或最低气温低于–3°C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并按冬季施工处理。
19、试生产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制作抗冻性、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碱—骨料反应性等混凝土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20、批量生产中,预制梁每20000m3混凝土抽取抗冻融循环、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碱—骨料反应的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21、预制梁在灌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机取样制作标准养护和施工用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试件,并应从箱梁底板、腹板及顶板处分别取样。
施工试件应随梁体或在同样条件下振动成型、养护,28天标准试件按标准养护办理。
22、每件预制梁各部位混凝土弹模试件不得少于两组,其中一组为随梁养护的终张拉、放张试件,一组为28天标准试件。
试件的弹性模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23、预制梁混凝土在采用蒸汽养护或自然养护,1》混凝土蒸汽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
静停期间应保持棚温不低于5°C。
灌筑完四小时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得大于每小时10°C,恒温养护期间蒸汽温度不宜超过45°C,混凝土芯部温度不宜超过60°C个别最大不得超过65°C;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0°C⁄h。
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梁体拆模(放张)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及环境等通过试验确定。
2》自然养护时,梁体混凝土应包括裹严实,且至少有一层不透水的裹覆层。
自然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发展能否满足拆模要求确定。
24、梁体养护期间及撤除保温设施时,应采除措施保证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不应超过15°C。
25、当环境温度低于5°C时,预制梁表面宜喷涂养护剂,采取保温措施,禁止对混凝土洒水。
26、预制梁的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规定时。
应达到设计强度的60%以上。
拆模时,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宜大于15°C;且能保证棱角完整。
当环境温度低于0°C,应待表面混凝土冷却至5°C以下方可拆模;在炎热或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边拆边浇水或边拆边喷涂养护剂的拆模工艺。
27、拆模后,要及时喷涂混凝土养护剂或覆盖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28、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
29、预施应力宜按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
设计有具体规定时按设计规定进行。
30、预应力束张拉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及积水。
预制梁带模预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50%;模板应松开,不应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
张拉数量及张拉力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31、初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80%和模板拆除后,按设计要求进行。
初张拉后,梁体方可吊出台位。
32、终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后、龄期不少于10天时进行。
33、预施应力应采用两端同步拉,并符合设计张拉顺序。
预施应力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34、张拉期间应采取措施避免锚具、预应力筋受雨水、养护用水浇淋,防止锚具及预应力筋出现锈蚀。
35、预应力筋按装自下而上进行,先穿直线预应力筋;折线预应力筋应通过转折器相应的槽口。
36、预应力筋与锚固横梁宜采用张拉锚杆连接。
37、预应力筋张拉宜采用单束初调、整体张拉工艺。
38、张拉宜先进行直线预应力筋初调,再初调和张拉折线预应力筋,最后张拉直线预应力筋;39、预应力筋放张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符合设计要求,且混凝土龄期不少于72小时进行。
放张工艺应采用楔块放张,40、张拉用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油压表的读数不得低于1.0级。
千斤顶标定的有效期不是超过一个月,油压表不得超过一周。
41、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后,应按批次和数量抽样检验外形外观和锚具组装件静力检验。
42、预制梁生产期间,应致少对两件梁体进行各种预应力瞬时损失测试,确定预应力的实际损失,必要时应由设计方对张拉控制应力进行调整。
正常生产时每100件进行一次损失测试。
43、用于同一孔中各榀梁的混凝土灌筑时间差、终拉⁄放张时的混凝土龄期差均不应超过6天。
44、预施应力值以油压表为主,以预应力筋伸长值作校核,按预应力筋实际弹性模量计算的伸长值与实测伸长值相差不应大于±6%;实测伸长值宜以20%张拉力作为测量的初始点。
45、后张预制梁终张拉和先张预制梁放张后应实测梁体弹性让拱,实测上拱值不宜大于1.05倍设计计算值。
46、每件后张预制梁断丝及滑丝数量不应超过预应力钢丝总数的0.5%,并不应处于梁的同一侧,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
管道压浆47、后张预制梁终拉完成后,宜在48小时内进行管道真空辅助压浆。
压浆时及压浆后3天内,梁体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C。
48、压浆用水泥应为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低碱硅酸盐水泥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的粉煤灰应符合 3.2.7条的规定。
浆体水胶比不应超过0.34,水泥浆不得泌水,0.14MPa压力下泌水率不得大于2.5%;浆体流动度不大于25S,30分钟后不大于35S;压入管道的浆体不得含未搅匀的水泥团块,终凝时间不宜大于12小时,水泥浆28天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抗折强度不小于7.0 MPa;24小时内最大自由收缩度不大于 1.5%,标准条件养护下28天浆体自由膨胀率为0---0.1% 49、严禁掺入含氯盐类、亚硝酸盐类或其它对预应力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
50、预应力管道压浆应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压浆设备应采用连续式泵;同一管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
管道出浆口应装有三通管,必须确认出浆浓度与进浆浓度一致时,方可封闭保压。
压浆前管道真空度应稳定在-0.06~-0.10 MPa之间;浆体注满管道后,应在0.50—0.60 MPa下持压2min;压浆最大应力不宜超过0.60MPa.51、水泥浆搅拌结束至压入管道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40min52、冬季压浆时应采用保温措施,并掺用引气剂.预制梁预应力筋封端和转折器处穴封锚53、封端混凝土应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于设计要求。
54、后张梁封端前应对锚具、锚垫板表面及外露钢绞线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
55、折线配筋先张梁梁底转折器切割后外露面涂刷防锈剂,穴部分应采用与梁体混凝土色泽一致的环氧树脂混凝土封堵,其抗压强度不低于设计要求,也不低于40MPa56、封锚混凝土养护结束后,应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对封端进行防水处理。
封端用聚氨脂防水涂料就符合《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
57、桥面防水层保护层中纤维掺量应符合《客运专线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
保护层混凝土断缝设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按聚氨脂防水涂料将断缝垫实、垫满。
58、防水层构造、排水坡度、桥面泄水管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泄水管与桥面防水层间应密封、不渗水。
泄水管和泄水管盖板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质量要求59、混凝土、水泥浆强度等级不得低于设计强度,弹性模量不低于设计值。
60、混凝土抗冻性试件在冻融循环次数200次后,重量损失不应超过5%、相对弹性模量不应低于60%61、混凝土抗渗性试件的抗渗等级不应小于P2062、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件的氯离子渗透电量不应大于1200C,当处于含氯盐环境时,氯离子渗透量电量不应大于1000C。
63、混凝土护筋性试件中钢筋不应出现锈蚀64、预制梁成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90%保证率下不应小于30mm(抽样总数不小于600点)。
65、预制梁弯曲抗裂性Kr≥1.266、预制梁静载挠度Ψr实测≤1.05倍设计计算值.主要试验方法67、检验规则、检验分原材料检验和配件检验、预制梁型式检验和出场检验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