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危险品安全信息卡
- 格式:docx
- 大小:44.51 KB
- 文档页数:7
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与碱金属能发生剧烈反应。
具有强腐蚀性●注意防止灼伤。
危险性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
危险性●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具有强腐蚀性。
接触后症状●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作。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危险性接触后症状危险性●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本品不会燃烧,但遇明火或高温易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
●在潮湿的空气中逐渐分解成光气和氯化氢接触后症状。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危险性类别●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UN NO.1888危险性类别●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在空气、水分和光的作用下,酸度增加,因而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
接触后症状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危险性类别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危险性类别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危险性类别有芳香味透明液体、易燃危险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
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危险性类别腐蚀性、氧化性●是强氧化剂并具有腐蚀性,在碱性液,本身不燃烧,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气氛而引起着火爆炸。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安全周知卡及安全技术说明书汇编1、乙酸2、盐酸3、乙醇4、甲醇5、甲苯6、纯苯7、液氨8、三乙胺9、甲醛10、氯乙醛11、氯化亚砜12、二甲基甲酰胺13、水杨醛14、氢氧化钠15、碳酸钠16、碳酸钾17、三氯化铝18、乙酸酐19、对甲苯磺酰氯20、对甲氧基苯甲酸21、碘22、焦亚硫酸钠23、乙酸钠24、双氧水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腐蚀品刺激性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醋酸(冰醋酸,乙酸)Acetic acidCH3COOHCAS号:64-19-7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16.7沸点(℃):118.1相对密度(水=1):1.05饱和蒸气压(kPa):1.52(20℃)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
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与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等反应剧烈。
稀释后对金属有腐蚀性。
接触后表现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
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
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
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常,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电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实验室常用危险化学品M S D S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清单及安全信息卡MSDS编制:审核:批准:危险化学品清单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MSDS)氢氧化钠危险货物编号:82001 资料编号:WH-01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MSDS)硫酸危险货物编号:81007 资料编号:WH-02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MSDS)重铬酸钾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MSDS)盐酸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盐酸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分子式:HCl主要成分:氯化氢含量≥31%;CAS号:7647-01-0相对分子质量: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类酸性腐蚀品危险性综述:本品不燃,具强刺激性、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接触其酸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
急性中毒:慢性影响:鼻血、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燃烧性:不燃。
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极限[%(V/V)]:无意义最小点火能(mj):无意义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遇氰化物、硫化物分别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和有毒的硫化氢气体。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常见危化安全风险告知卡全套以下是常见危化安全风险告知卡全套,共:【化学品存储危险提醒】化学品存储需要注意以下危险及安全措施:●不同种类的化学品不要混合存放,以防引起化学品反应。
●避免阳光直射、低于0℃或高于40℃的环境等极端温度,防火、防晒、防潮、通风。
●不要将化学品存放在易燃物品附近,也不要与氧化剂和酸类混合存放。
●存放时要注意防止摩擦、委靡等情况,以免造成火灾和爆炸。
●儿童离开。
【危险化学品操作危险提醒】快速行动可以避免以下事故:●操作之前需要阅读并严格遵守化学试剂的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时,注意穿戴好防护设备、不穿拖鞋。
●实验时要避免产生气体、烟雾。
●操作中注意轻轻放、轻轻放,以防止化学危险品喷溅、点燃和爆炸。
●离开时要关闭仪器和电源,并清理操作区域和废弃物。
【危险品储存房间危险提醒】危险品储存房间是危险品存储使用的必要场所,需妥善保管:●严格遵守储存房间危险品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
●储存房间内的所有通风设备必须时刻保持畅通,以防止化学品存放后产生有毒气体。
●储存房间禁止使用明火作业并保持室温恒定、通风良好,防潮防晒。
●储存房间要干、洁净并且隔离,储存化学品最好使用特殊容器,加上标签和注意事项。
●储存房间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防止化学品和废弃物过期和产生变化。
【危险品装运危险提醒】危险品装运是在运输危险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避免事故发生:●在装卸危险品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防止危险品直接接触到皮肤,发生刺激或腐蚀。
●遵守运输危险品的规范,必须使用专业人员、专业设备和专业工具,确保运输安全。
●在运输危险品时,注意防潮防晒、轻轻放、轻轻放,避免运输途中发生不可预知的事故。
●危险品包装箱必须有标志、名称、用途、成分和注意事项的标签,以便在发生危险时能够快速处理。
●在运输危险品时,必须提前准备应急预案,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做出快速反应,避免事故扩大。
【危险品存储场所危险提醒】危险品存储场所是危险品存放使用的必要场所,需妥善保管:●储存场所内必须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和储存。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
本品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
化学性肺炎。
对皮肤有刺激性。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
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
眼睛接触:可造成灼伤。
粉尘刺激眼睛。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
眼睛接触:可造成灼伤。
吸入: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
对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并是升压剂。
和副交感神经节,大剂量反而有抑制作用,误服后可引起虚弱、
恶心、流涎、呼吸困难、肌肉瘫痪和窒息。
危险化学品清单及安全信息卡贵州久联民爆器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思南⽣产分公司
危险化学品清单及安全信息卡
编制:鲁朝靖⽇期:2013.4.20
审核:李仕洪⽇期:2013.4.23
批准:肖师宇⽇期:2013.4.24
2013年4⽉
贵州久联民爆器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思南⽣产分公司
危险化学品清单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
(MSDS)
⽯油醚
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
甲苯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
(MSDS )
氢氧化钠
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
甲醛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
(MSDS)
硫酸
危险货物编号:81007资料编号:WH-05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
(MSDS)
重铬酸钾
危险货物编号:51520 资料编号:WH-06。
(32种)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01.------------甲醇02.---------硫化氢03.------------硫酸04.------------甲苯05.---------二甲苯06.------二氯乙烷07.------------氯气08.---------氯化氢09.--------------溴10.---邻硝基甲苯11.---偏二氯乙烯12.---------叔丁醇13.---------三乙胺14.------------乙腈15.---------正己烷16.------------氯仿17.---------间甲酚18.------乙酸乙酯19.------------硝酸20.------环氧丙烷21.------二氯丙烷22.------乙酸丁酯23.---------苯乙烯24.氢氧化钠(液碱)25.------------液氨26.------------盐酸27.------------溴素28.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31.------亚硝酸钠32.---------钾硼氢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有毒易燃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甲醇methyl alcoholmethanolCAS No:67-56-1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 :-97.8℃相对密度( 水= 1) 0.79沸点(℃) :64.8℃饱和蒸气密度(空气=1): 1.11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接触后表现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
*****************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清单及安全信息卡MSDS编制:审核:批准:危险化学品清单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MSDS)氢氧化钠危险货物编号:82001 资料编号:WH-01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MSDS)硫酸危险货物编号:81007 资料编号:WH-02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MSDS)重铬酸钾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MSDS)盐酸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盐酸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分子式:HCl主要成分:氯化氢含量≥31%;CAS号:7647-01-0相对分子质量: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类酸性腐蚀品危险性综述:本品不燃,具强刺激性、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接触其酸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
急性中毒:慢性影响:鼻血、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燃烧性:不燃。
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极限[%(V/V)]:无意义最小点火能(mj):无意义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遇氰化物、硫化物分别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和有毒的硫化氢气体。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但与其它物品接触引发火灾时,消防人员须穿戴全身防护服。
可用水或砂土灭火。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乙二醇标识中文名: 乙二醇英文名: ethyle ne glycol分子式: C2H6O2分子量: 62.07 CAS号: 107-21-1 化学类别: 危险性类别:危规号: UN编号:理化性质性状与用途: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用于制造树脂、增塑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
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饱和蒸汽压(k Pa):6.21(20℃)燃烧热(kj/mol):281.9熔点(℃):-13.2沸点(℃):197.5相对密度(水=1):1.11相对密度(空气=1):2.14自燃温度(℃):无资料燃爆物性与消防燃烧性:闪点(℃):110爆炸下限(V %):3.2爆炸上限(V%):15.3稳定性:聚合危害:建筑火险分级: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毒性LD50:8000~15300mg/kg(小鼠经口);5900~13400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
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
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
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