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子变换的类型与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30.14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语文句子变换的类型与方法一、句式变换(一)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例如: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陈述句)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
(把字句)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
(被字句)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变换的具体方法是: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2、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一大滴松脂)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3、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例题:我的衣服被小雨淋湿了。
改为把字句【2006年真题】(二)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非常简单,直接在表示肯定的词语前加否定词即可。
如果说肯定句是数学中的正数,否定句是负数,那么双重否定句就是“负负相乘得正”,双重否定句不但能够表达肯定的意思,而且,其肯定的语气较原来更增强①”、“非不”、“不能不”等。
例如:很多国外的科学家都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肯定句)很多国外的科学家都不得不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双重否定句)。
例题:1、我一定要学好语文(改为双重否定句)【2010年真题】2、今天的活动我要参加。
(改为双重否定句)【2009年真题】3、他交给我的任务一定要完成。
改为双重否定句【2008年真题】4、他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觉得必须这样做。
双重否定句【2011年真题】(三)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
虽然反问句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其句子本身就包含着答案,是不需要回答的。
小学作文句子变换的4种方法《长句与短句互换》1.我们先来看看小学生作文中句子的演变:(低年级)秋天的景色真美丽。
(中年级)秋天来了,秋风吹来,菊花露出笑脸。
(高年级)秋天轻轻走来,菊花露出可爱的笑脸,落叶铺成厚厚的地毯,金灿灿的稻谷堆成一座座山。
低年级同学造句,平平稳稳,句子通顺;中年级同学写句子,能够用上修辞手法了;高年级的同学不仅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还能自如把句子拉长缩短。
可有的同学写着写着,总写出这类句子:我看到天上有一片白色的云,又看到树上小鸟在唱歌,还看到墙外的花开得很茂盛。
我吃了一口鸡腿,吃了一口汤,又吃了一口饭。
我把这一团面团弄起来,弄成一个小团,再放到锅里蒸。
孩子只会做一个动作?这让老师有点犯愁。
写好句子是作文的基本功之一。
到底如何才能玩转长长短短的句子呢?赶紧看过来!杨柳刚刚绽放出新芽的嫩绿的枝条在平静如水的湖面荡来荡去。
一个个胖乎乎、圆滚滚、外形像个皮球、表面捏了花纹的包子出笼了!在春天明媚灿烂暖洋洋的阳光下,我们来到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广场花园。
很多同学以为优美生动的句子就是堆砌华丽辞藻,越长越好。
以上句子是挺长的,华丽的形容词也很多,就是得憋着气一口气读完,让人喘不过气来。
那么,该如何写出优美生动的长句呢?2.跟着古文学句子古文里的句子,特别有趣。
看下面的例子,这些短句子里的秋天,就像一幅明亮的画。
•晨露秋日晨,至园中,见草上,有露点,如珍珠。
•落日浮云散,落日红。
霞光满天,凉风徐来,蝉鸣树间。
•秋虫明月将出,虫声四起,时高时低,时近时远,其声不一。
•梧桐梧桐两株,枝高叶大。
霜降后,叶渐黄。
西风吹来,落叶满阶。
•秋天秋风起,天气凉。
秋雨淡淡雁成行。
•棉田白,稻田香,家家农人去来忙。
•叶村,芦花港,处处听得秋虫响。
孩子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长句子由数个短句构成,短句只有三四个字,有的句子还押韵。
最重要的是,这些很短很短的句子,涵盖了很多很多内容。
那是因为我们的汉字,每个字就有一个意思,它们组合在一起,就能表达出很多内容。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练习篇一: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考点分析:句式转换是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考点,无论是阶段性考试还是升学考试都是必考内容,所以对小学阶段常见句式转换进行系统地讲解,使学生了解几种句子变幻的特点,并能熟练掌握句式转换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1、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的转换。
陈述句:例如: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肯定句)多学些知识不是坏事。
(否定句)反问句:反问句是问句的一种,无疑而问,答案就在句子里面,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例如:小姑娘纯洁的心灵,难道不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 陈述句变反问句要注意以下三点:1)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怎么??呢难道??吗2) 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即原来肯定的变否定,原来否定的变肯定】3)变标点。
句号变问号。
*反问句变陈述句过程与陈述句变反问句相反。
例如: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不耕耘不会有收获,不学习不会有知识。
【练习与训练】1)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2)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3)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2、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转换。
[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例如: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例如:鲁迅在回信中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的方法】:1)改标点。
将句子中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
【冒号改逗去双引】2)改人称。
将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若句中有第二人称(你、你们)应该分辨你、你们在句中指什么人,而后用具体的人名来替换,若没有具体所指,则不变也可。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一、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定义1、陈述句: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加以说明的句子。
它包括肯定陈述句和否定陈述句两种,肯定陈述句是对事物进行判断的句子,而否定陈述句都会有否定词“不、没有”等,它的主要目的是用来否定整个句子。
如: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喜欢。
2、反问句: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陈述句的观点,句上常常含有“难道、怎么”,句末有“吗、呢”等语气词,它的语气比陈述句更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
它虽然是疑问的形式,但不需要回答,答案已经隐含在句子中了,一般句子字面上是肯定的,它的意思就是否定,而字面上是否定的,它的意思就是肯定。
如:这不恰好能说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二、陈述句改成反问句1、判断句式,先看句子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肯定的要在句子中加上否定词“不”,是否定的要把句子中的“不”字去掉。
2、在句子前加上“难道”(怎么),在句末加上“吗”(呢),再把句末句号改成问号3、读句子是否通顺,和原句的意思是否一致。
如: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不会让人觉得舒服。
(改为反问句)○1句中有“不”字,句子的意思表示肯定,所以要把“不”字去掉。
○2、在句首加上“难道”,句末加上“吗”。
或者在能愿动词前加上“怎么”,在句末加上“呢”把句末句号改成问号。
句子就变成了:(难道)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会让人觉得舒服(吗)?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怎么)会让人觉得舒服(呢)?○3、读句子,看是否通顺,和原来的意思是否相同。
又如:像她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改为反问句)○1、句中没有“不”字,它的意思就是否定,所以要加上“不”。
○2、在句首加上“难道”,句末加上“吗”。
或者在能愿动词前加上“怎么”,在句末加上“呢”把句末句号改成问号。
句子就变成:(难道)她那样品德高尚的人(不)值得赞扬(吗)?像她那样品德高尚的人(怎么)(不)值得赞扬(呢)?○3、读句子是否通顺。
通过上面的讲解练习后,我们可以把陈述句改反问句的过程写成歌诀来帮助记忆:陈述变反问,其实并不难。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复习,四种句子类型和句型转换,附答案解析一、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二、组成形式:“谁(什么、哪里)”“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即:谁干什么。
哪里怎么样。
什么是什么。
三、句子的类型按照用途和和语气分类:(一)、陈述句(二)、疑问句(三)、祈使句(四)、感叹句1、陈述句是用来告诉别人一件事或说明一个道理的句子,表示陈述的语气。
陈述句语调平缓,书面语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如:1.晓明的妈妈是教师。
2.明天我们去春游。
3.天空中撒满了亮闪闪的星星。
陈述句的分类按照表达内容,陈述句可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
肯定句是表达肯定意思的句子否定句是表达否定意思的句子。
否定句又可分为一般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一般否定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双重否定表达的是肯定,比肯定句强。
为了简明地了解陈述句的分类,我们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2、疑问句用来提一个问题的句子叫疑问句。
疑问句句尾语调上升,常带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疑问句书面语的句末用问号。
例如: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院子里做什么呢?(1)疑问句的分类疑问句可分为疑问句、反问句和反问。
①有疑而问句是问话者提出问题,要求别人回答的句子。
包括一般问句,选择问和是非问。
②反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加强说话力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是陈述句的一种强调用法。
③设问句也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或听者注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
(2)为了简明地了解疑问句的分类,我们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
3、祈使句用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禁止或劝阻等意思的句子叫祈使句。
祈使句书面语的句末根据语气的强弱,可以用感叹号,也可以用句号。
语气强用感叹号,语气弱用句号。
如:请把书递给我。
不许随地吐痰﹗把枪放下,举起手来﹗祈使句的分类根据语气的强弱,祈使句可以分为要求和禁止两类。
祈使句要求委婉,祈使句禁止严厉强势。
4、感叹句用来抒发强烈感情(喜欢、愤怒、悲伤、或恐惧、惊讶、厌恶等),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
小学语文各种句型转换的方法一、改写文章:反问句变陈述句1.首先删除反问词,有些句子需要添加“很”或“都”等词来表达更准确的意思。
2.检查句子中是否有否定词“不”,将其删除或添加。
3.反问语气词改为句号“。
”陈述句变反问句1.首先删除反问词,有些句子需要添加“很”或“都”等词来表达更准确的意思。
2.检查句子中是否有否定词“不”,将其删除或添加。
3.反问语气词改为问号“?”。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1.提示语部分通常不变,祈使句和疑问句需要适当变换。
2.将引号改为逗号。
3.如果直接引语中只出现一个人称,且该人称指的是提示语中的人,则将该人称改为“他(她)”;如果直接引语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人称,且这两个人称分别指的是提示语中的两个人,则将代表提示语中第二个人的人称用提示语中的名称代替,将代表提示语中第一个人的人称用“他(她)”代替。
缩句1.分辨句子类型,提出问题。
首先确定句子是描述人还是景物,然后提出“谁是什么”、“谁在干什么”、“谁怎么样”或“什么是什么”、“什么在干什么”、“什么怎么样”等问题,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2.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和修饰词(的、地、得前面的词语)可以省略。
单句扩展1.添枝加叶法:此方法适用于将单句扩展为单句。
根据题目要求,增加定语、状语和补充语等修饰限制成分,添枝加叶。
2.巧加修辞法:通过使用修辞手段,达到题目要求扩展的目的。
例如:重复、词语搭配不当、词序混乱、前后矛盾、句子不完整或不合理等。
二、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没有明显问题的段落不做修改。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五个类型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小学句式变换专题复习一、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变换(一)、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步骤:第一步: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去掉反问标志词)第二步: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否定变为肯定;肯定变为否定)第三步:去掉疑问语气词,问号变为句号。
示例:我难道不知道要写作业吗?第一步:“我不知道要写作业吗?”第二步:“我知道要写作业吗?”第三步:“我知道要写作业。
”练习:(把下列反问句改陈述句)1.我怎么能够忘记老师对我的恩情?2.难道他不是我的同学吗?3.他成绩那么好,我怎么会不羡慕他呢?4. 我怎么会不知道上课不能说悄悄话?5. 小明难道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吗?6. 我怎么可能会怕秦王?7. 你难道不去看电影了吗?(二)、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步骤第一步: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第二步: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否定变为肯定;肯定变为否定)第三步:句号变为问号再加“呢”“吗”。
示例:我不喜欢钓鱼。
第一步:“难道我不喜欢钓鱼。
”第二步:“难道我喜欢钓鱼。
”第三步:“难道我喜欢钓鱼吗?”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困难重重而放弃努力。
2. 他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
3.老师日复一日的教导我们,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恩情。
4. 我不会因为数学难就放弃。
5.语文老师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人。
6、圆明园是世界奇迹。
7、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二、缩句扩句(一)缩句:把句子不必要的成分(枝叶)删去,但变化后的句子意思不能变。
方法步骤:第一步:删去表示时间和地点的成分。
第二步:删去表示数量和状态的成分。
第三步:删去“……的”“……地”“得……”(注意:按照以上方法变完后,记得读一遍看看是否通顺。
)示例:昨天晚上小明在家里认认真真的写作业。
小学语文重要的八种句式改写方法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语言基础部分经常出现句式变换的考题。
相信有些孩子也被长句缩短、短句扩长、陈述句变反问句、反问句变陈述句、双重否定句的变换等等折磨得头大。
今天整理了8种常见句式变换问题的解决方法,有需要的家长、孩子可以收藏起来~扩句和缩句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添上附加成分,如同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完整、具体、生动。
例子:1、太阳升起。
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
可以看出,前一个句子的意思是完整的,但是不具体、不明确。
后一个句子在前一个句子的基础上加了“金色的”“东方地平线”、“缓缓”等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完整、具体、生动。
扩写句子应注意的问题是:1、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成分、基本意思、语气和语调。
2、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搭配得当。
3、添加的词语要注意排列顺序。
缩句:与扩句刚好相反,要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既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表达得更加简洁,缩句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如:“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的拍打着翅膀。
”经过缩句,抓住句子的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话写小麻雀。
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如:“宁宁同学光荣的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
”一经缩句成为“宁宁被评为称号”,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不通,词语搭配不当。
缩写句子应注意的问题是:1、删去“的”前修饰成分。
2、删去“地”前的修饰、限制成分。
3、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
4、删去数量短语。
5、起修饰限制的时间地点要去掉。
6、“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
7、“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8、“不、无、没有”等否定词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陈述句直接陈述所要表达的意思,语调比较平稳。
句式的变换和选择(一)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选择在动词性谓语句中,主语是施动者,即动作的发出者旬子是主动句;主语是受动者,即动作的接受者,这种句子年被动句。
一个主谓句,既有施动者,又有受动者,可以按照表达的需要,或者选用主动句,或者选用被动句。
下面情况常用被动句:①为了强调被动者,而主动者不需要、或不愿、或元从说出;②为了使句式整齐;③表示特定的感情。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选择同一个意思,可以从正面去表达,也可以从反面去表达。
从正面表达意思的,是肯定句;从反面去表达相同的意思的,是否定句。
正因为肯定句与否定句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所以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变换句式,双重否定是肯定语气,三重否定是否定语气。
(三)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选择反同句比陈述句更肯定有力,往往既能强调,又能表达强烈的感情。
把下面一个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难道你就不想到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北方的农民?应改成:“你一定会想到,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农民。
”把下面一个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
应改成:“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难道不是(按:不能改成(难道都不”)应该像松树一样,……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吗?”(四)长短句的变换、选择长短句只是就单句说的。
单句结构复杂,字数多。
容量大,那就是长句,否则是短句。
至于复句,不管它分句多少,字数多少,容量大小,只要是构成复句的某些单句都短,那么这个复句就可以说用了短句。
短句短小精悍,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
它能简明扼要地叙述事实,生动地表现人物,反映事物的迅速变化,表达作者紧张、激越的情绪或坚决肯定的语气。
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使条理贯通,气势磅礴。
政治论文和科学论文,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色或人的心理状态、思想变化的句子多用长句。
小学语文句子变换的类型与方法一、怎样把“把”字句变成“被”字句?方法一: 在陈述句中分析出名词和动词,而后按下面格式改写: (1)改为把字句:名词1+把+名词2+动词(2)改为被字句:名词2+被+名词1+动词句子意思,自问自答。
如“谁做了什么”该为“谁把什么做了”,“谁怎么样”改为“谁把什么怎么样”;“谁做了什么”和“谁怎么样”改为“什么被谁怎么样”。
(把字句改为被字句,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把字句和被字句改为陈述句,其方法与以上的方法1、方法2相反,请大家多去细心领悟,学习,运用。
) 如: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挡住了日本鬼子的去路。
在改为把字句时,分清了施事者“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受事者“日本鬼子的去路”,动作词“挡住了”,在施事者与受事者之间加上“把”字,按以上方法,改成的把字句是: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把日本鬼子的去路挡住了。
同样,改为被字句,就应将把字句的施事者与受事者调换过来,“把”改为“被”字,动作词位置不变,改成的被字句是:日本鬼子的去路被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挡住了。
练习题: (一)、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2、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9、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将下面句子改成用被字的句子。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3、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5、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6、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7、詹天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提前完成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8、黄鹂吃了卷叶虫。
9、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10、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边了。
(三)、将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 夕阳染红了西天。
2 奇妙的植物猪笼草吃掉了一条蜈蚣。
3 战士们消灭了一批入侵的敌人。
4 孙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
5 少先队员黄远明搀扶盲人叔叔过了马路。
6 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小芳。
7 医务人员精心地治好了一个个病人。
8 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9 树木挡住了风沙。
10 一条鲸鱼吃掉了一头海兽。
二、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例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例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1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难忘.13、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14、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15、巍峨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和句尾疑问助词“呢、吗”.(4)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例1】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我们不能言而无信.【例2】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练习】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6.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7.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8.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10、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11、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1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13、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14、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15、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三、 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非常简单 直接在表示肯定的词语前加否定词即可。
如果说肯定句是数学中的正数否定句是负数 那么双重否定句就是“负负相乘得正” 双重否定句不仅可以表达肯定的意思 而且 其肯定的语气较原来更加强①”、“非不”、“不能不”等。
例如 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肯定句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不得不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双重否定句 。
改成否定句,不改变句子的意思一、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把否定句改为肯定句.1、街上的人真多.2、说起地道战,谁也不能不承认是个奇迹.3、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绕太阳运行的.4、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5、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6、张民对学习一点也不马虎.7、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喜欢王老师.8、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二、把下列肯定句改成否定句,不改变句子意思.1、这部电影使我感动得流泪.2、黑熊躲进大树洞里.3、下个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西湖划船.三、把下列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1 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艰难.2 爹妈都不在家,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3 在共产党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四、把陈述句先改成否定句,再改成反问句,意思不能变.1、那只可爱的小麻雀是我喂养的.否定句:反问句:2、这个故事使妈妈感动不已.否定句:反问句:3、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否定句:反问句: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把握句意 修改得要少 改动得要巧 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
务求全句改得妥帖 避免以错改错。
1、有针对性。
简单地说 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 就改什么地方 是什么样的毛病 就用相应方法来改。
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 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2、保持句子的原意。
改正病句时 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 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 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
切忌违背原意 另起炉灶 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 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
3、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
每一个病句 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
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 看表达的需要 看具体的语境。
4、改动最少。
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 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 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 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
五、 修改病句的方法1、首先要读懂句子 2、然后在原句上查找 是什么毛病影响了句子的意思表达 3、按照句子的意思“对症下药”的修改,增加成分残缺的,删除多余的,替换用词不当 简 修改应简要 调 不搭配、不照应的改病句练习1.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2.《林海》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3.他穿了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4.一进幼儿园,我就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和一阵阵动听的歌声.5.大扫除开始了,男女老少都参加,男的干重活,老的少的干轻活.6.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优美.7.夏天的庐山是美丽的风景.8.小王用的毛笔写字非常漂亮.9.她焦急地等待着汽车开来的方向. 10.列车沿着铁路在戈壁滩上奔腾.11.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和舞蹈.12.劳动开始了,男的女的都参加,男的、年轻的干重活,女的、年老的干轻活. 13.秋天的田野一片迷人的景色,金黄的稻谷,雪白的棉花,碧绿的麦苗,多使人喜爱呀! 14.我们班的好人好事和李刚助人为乐的好事,受到了学校的表扬.15.晚霞把山峰、田野、村庄、大地映红了.16.所有的全校师生都参加了植树劳动.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18.妈妈的工作养成了认真的好习惯.19.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不会做.20.夏天的小兴安岭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21.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手拉手”的热潮.22.我校分别在教室里和球场上举行篮球比赛和智力竞赛.23.在“庆祝元旦”联欢会上,我们班上演出了文娱节目和舞蹈.24.邻居家的小弟弟不仅年纪小,而且很懂事.25.国庆节的夜晚,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非常热烈.26.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27.早稻熟透了,田野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28.我忍不住不禁笑了起来.29.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30.小兴安岭的夏天真美丽. 31.少先队员发挥革命传统.32.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33.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34.他喊他出去玩.六、扩句和缩句一 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 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 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 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扩句的基本步骤1、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2、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
3、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 自己提一些问题 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 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例①老班长钓鱼。
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老班长在草地的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鱼。
扩句分析 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
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老班长?在什么地方?怎样地钓鱼?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
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②我看着这一幕。
瘦小的我呆呆地看着这感人的一幕。
扩句 扩句的注意事项:1、扩句不能另加主干 如 主语“我”不能变成“我们”或“我和某某”。
2、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二 缩句就是给句子去掉枝叶 即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 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缩句的基本步骤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
3、找到“的、地、得” 去除“的、地”以及前面的词语 去除“得”以及后面的词语。
4、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 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例①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