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命题方向:气候类型
- 格式:docx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9
高考复习气候类型的相关分析地理组范晓静气候类型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高考卷中都涉及到该知识点,而且出题的角度越来越富有新意,由简单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主要特征,向用气候知识解释与人类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地理现象,进而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高三复习时应予以重视。
总之,利用气候知识,解释与人类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地理现象,可以说用生活化的情景设计问题逐渐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
再对这些考题进行分析,发现解题中确定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进而解答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因此对这种题型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是它可以有这么几种方式考核学生:1.结合区域地图判断某一地点或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常指定具体地名或具体位置(经纬度位置),这类试题多出现在读图题中。
2.结合经纬度图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
如2009年江苏高考卷:图10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l9~20题。
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较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这题关键就是要掌握以上大陆西岸以上四个纬度分布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再根据其气候特征进行判断。
由上图可知甲丁两地分别是南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类型,乙是热带沙漠气候,丙是热带雨林气候,答案应该选A、C。
3.结合曲线柱状图(或表格数据)判断气候类型。
如2009年重庆高考试卷:读下图,回答3~5题(3)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A.德干高原B.巴西高原C.黄土高原D.伊朗高原(4)乙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A.棕壤B.黑土C.黄壤D.红壤解析:根据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分别判断出甲地是热带草原气候,乙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第3题是B,第4题是A。
4.结合气温降水坐标图判断四地的气候类型。
如2004年广东高考卷:图1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读图1回答1-4题。
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A.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解析:①地所在的月均温在20-30℃之间,年降水量在1500mm以上,所以是热带雨林气候。
备战2021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答题模板2 气候特征类【命题角度】角度一气候特征的描述角度二气候特征的原因分析角度三气候特征的比较【模板构建】【高考经典】[例1](经典题)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思维流程][自主尝试]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例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Ⅰ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Ⅱ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套用模板】)降水较多(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巩固训练】1.下图示意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卑尔根和巴黎气候资料。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巴黎和卑尔根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性。
(2)说出上述两地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原因。
(3)以北海为界,概括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大陆南北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读图,回答问题。
阿尔及利亚简图两城市气温、降水图根据图中信息说明阿尔及尔与塔曼拉塞特冬季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3.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比较图中C、D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
4.图1中岛屿所在国家水电占能源消费比重达70%。
图2为图1中甲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分析甲地气候特点及冬季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
5.(2019·洛阳统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树木年轮简称树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而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
春夏季节,树木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秋冬季节,树木材质紧密,颜色较深,称为晚材。
地理高考知识点_气候气候是指一定区域在长期的时间尺度上所表现出来的天气现象的统计特征。
了解气候知识对于地理学习以及应对高考地理考试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理高考中常见的气候知识点。
一、气候分类气候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大类。
1.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两种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全年温暖潮湿,降水充沛。
热带草原气候则位于热带气候的边缘地区,温暖干燥,降水量较少。
2.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可以分为温暖温带气候、中温带气候和寒冷温带气候。
温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分布均匀。
中温带气候季风明显,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寒冷温带气候气温极低,冻土分布广泛。
3. 寒带气候寒带气候主要分为亚寒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亚寒带气候又称为季风亚寒带气候,温度变化大,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分布不均匀。
寒带气候寒冷干燥,气温极低,降水量极少。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海陆分布、海洋暖流和地形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1. 纬度纬度是指地球表面某一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纬度越大,暖气流畅越少,气温越低。
因此,赤道和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而高纬度地区则较低。
2. 海陆分布海洋和陆地在吸收和辐射太阳能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海洋的热容量大,热储备能力强,所以海洋地区的气温变化较小;而陆地的热容量小,热储备能力弱,气温变化较大。
3. 海洋暖流海洋暖流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暖流能够使得附近地区的气温较高,湿度较大,而寒流则相反。
比如北大西洋暖流使得欧洲比同纬度的北美大陆气温要高。
4. 地形地形主要指山脉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影响着气流的运动和降水的分布。
例如,大山脉会阻挡湿空气的流通,造成降水集中在山脉的风ward面,形成雨影效应。
三、气候变化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变化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气候变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新高考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气候作为地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大气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环境变化和人类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掌握地理气候知识成为了新高考的重点。
一、气候与天气的区别及影响因素气候和天气是地理气候学的两个重要概念。
天气是指一段时间内大气的瞬时状态,包括温度、湿度、风向、纬度、海拔、经度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而气候则是长时间范围内的平均天气状态,包括气温、降水、气压等指标。
气象因素、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都会影响气候。
二、全球气候——热带气候、温带气候、极地气候全球气候主要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极地气候三个大区。
其中,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降水充沛,植被繁茂;温带气候处于赤道和极地之间,季节分明,气温适宜,降水适中;极地气候位于高纬度地区,气温极低,降水稀少,植被简单。
三、中国气候——南北气候差异和季风气候中国气候受到南北气候差异和季风影响较大。
南部气候温暖湿润,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充沛,植被繁茂;北部气候寒冷干燥,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植被贫瘠。
季风气候则是指我国东南沿海和东亚地区受到明显季风气候影响的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四、城市气候和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气候受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
大城市常会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即城市相对于郊区和农村来说,温度较高,气温差异较大。
这是由于城市建设所产生的大量水泥、钢铁等材料的热容量大,容易蓄热;同时城市中的交通、工业和人们生活所释放的热量也较多,导致城市温度上升。
五、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
工业化、能源开发、人口增长等活动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引发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了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
六、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合作和多方努力。
高考地理考点气候类型的推断技巧在地理教学中,气候类型的确定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在各种考查气候类型推断的习题和检测试题中,关于全球气候类型的较多,对学生而言,往往是无从下手,更说不上精确地推断。
但考题无论如何千变万化,但推断气候类型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依据某地气温柔降水的资料、图表资料,推断气候类型这种考题通常是以气温改变曲线──降水柱状图或者是图表资料等的形式给出某地气温柔降水资料。
由于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是由气温柔降水这两大气候要素构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柔降水的特点是不相同的,反过来通过气温柔降水的详细数据或资料等进行入手,就可以分析出其气候特征,把分析的气候特点与相应的气候类型对号入座,问题也就迎韧而解了。
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运用一线串的方法:全球—半球—气候带—气候类型,学生就能精确地确定气候类型,效果特殊明显。
在教学中,进一步让学生领悟8个字: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即是说,以给出气温的气温资料确定其热量带,以供应的降水资料确定其详细的气候类型。
详细步骤如下:(一)明确该地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黄赤交角,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归线之间作来回运动,引起了南北半球的热量安排不均,导致了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所以气温的改变也是相反的。
依据气温的最热月和最冷月以及气温曲线的形态可以确定该地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
其推断指标如下表:(二)推断该地所属的热量带依据最冷月或最热月的均温值,确定该地热量带(即气候带)。
见下表。
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值>0℃(三)确定该地的详细气候类型在其次步的基础上,依据资料供应的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上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量的季节安排(主要是雨季),最终确定气候类型,其推断指标如下表所示:上表也可以简化成如下表格。
年雨型:是指全年降水量多,季节安排均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夏雨型:是指夏季雨水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水比较少冬雨型:是指冬季雨水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雨水比较少少雨型:是指全年少雨或无雨。
高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知识点学习知识容易,转化成为能力很难;提出问题容易,得到圆满答复很难;点评别人容易,身临其境去做很难;指责同事容易,正确评价自己很难。
地理高考气候气候是地球上一个区域长期的天气状况。
它是由大气环流、气候要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在地理高考中,气候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了解不同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同时掌握与气候相关的地理知识。
本文将以地理高考气候为题,从气候因素、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全球气候格局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气候因素气候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主要包括纬度、地形、海洋、季风、气候变化等。
首先是纬度的影响。
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减弱,影响到温度。
因此,赤道地区气候较热,极地地区气候较冷。
接下来是地形的影响。
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特征会影响气流的形成和温度的分布。
海洋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海陆空气的交换、水平和垂直热量传输等方面。
季风是指在一年中,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不同地区产生季节性的气候变动。
最后是气候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改变地球的气候系统,导致气候类型的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二、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根据气候类型和特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柯本气候分类法、经典经线气候分类法等。
柯本气候分类法是根据温度和降水的特征将地球划分为若干气候类型的分类方法。
其中,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主要特点是温暖潮湿,降水充沛。
热带草原气候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边缘地带,特点是干季和雨季明显,温暖干燥。
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特点是冬季温暖潮湿,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气候类型外,还有其他气候类型如极地气候、高原气候等。
每种气候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对理解气候变化和气候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三、全球气候格局全球气候格局主要由纬度和地形等因素决定。
赤道地区位于热带,气候较热,常年高温多雨。
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逐渐下降,气候也逐渐变冷。
2023年高考地理气候类型解析地理气候类型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地球各个地区在长期气候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所呈现的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的了解对于地理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高考考生来说更是如此。
本文将对2023年高考地理气候类型进行全面解析。
一、热带气候类型热带气候类型主要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两种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地区,其特点是年均降雨量高、温度变化不大;而热带草原气候则分布于热带雨林气候的北、南侧,年降水量比雨林气候少,季节性明显。
二、中纬度气候类型中纬度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和西风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东亚、北美东部等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地中海气候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大陆性气候则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深处,冬季极寒,夏季炎热;西风带气候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西南部和新西兰等地,年降水量较多,季节性明显。
三、高纬度气候类型高纬度气候类型包括寒温带气候和北极气候。
寒温带气候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短暂,降水分布均匀;北极气候则分布于北极圈内,极寒气候,年降水量较少。
四、高原和山地气候类型高原和山地气候类型包括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
高原气候主要分布于世界上的高原地区,气温较低,降水少且分布不均匀;山地气候则分布在高山地带,随海拔增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量与海拔呈正相关。
五、极地气候类型极地气候类型主要包括南极气候和格陵兰气候。
南极气候分布在南极洲,年降水量较少,极寒气候;格陵兰气候则分布在格陵兰岛,冰雪覆盖大部分地区。
综上所述,地理气候类型是描述地球各个地区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各个气候类型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气候分布规律,为高考地理学习提供帮助。
希望本文的解析能够为考生们在2023年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总结在高考地理中,气候类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气候类型不仅对于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至关重要,也是解答众多地理问题的关键。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地梳理一下高考中常见的气候类型。
首先,咱们来说说热带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比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它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很小,降水分配均匀。
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
其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它的特点是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旱季时受东北季风控制,降水少;雨季时受西南季风控制,降水多。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比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亚洲的阿拉伯半岛等地。
其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干燥。
形成原因主要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接下来是亚热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就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这是因为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冬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
它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再说说温带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就是这种气候。
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来自内陆的西北季风影响,寒冷干燥。
2021高考地理命题方向:气候类型命题方向1 气候的分布与成因地中海气候,又称作副热带夏干气候,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大致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据此完成(1)~(2)题。
(1)在地中海北岸地区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远超北纬40°,而在东部其分布范围亦大大向东延伸,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阿尔卑斯山B.地中海C.北大西洋暖流D.盛行西风答案 B解析地中海面积较大,冬季时,地中海是热源,可加强西风势力,从而扩大地中海气候的范围,故B项正确;阿尔卑斯山阻挡地中海气候向北延伸,A项错误;北大西洋暖流主要影响沿海地区,不能使地中海气候向东扩展,C项错误;盛行西风和世界其他地区相同,D项错误。
(2)冬雨率是冬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比重。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下列地中海气候区三座城市:罗马(42°N)、突尼斯(37°N)、的黎波里(33°N),它们的冬雨率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罗马、突尼斯、的黎波里B.突尼斯、的黎波里、罗马C.的黎波里、突尼斯、罗马D.罗马、的黎波里、突尼斯答案 C解析冬雨率是冬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比重。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纬度越低,受西风带影响时间越短,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越长,降水的冬雨率越高。
根据地中海气候区三座城市的纬度,它们的冬雨率从大到小依次是的黎波里、突尼斯、罗马,C项正确。
命题方向2 气候类型的判断下图为加拿大沿某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部分城市的气候资料。
读图,完成(1)~(2)题。
(1)温尼伯的气候类型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温尼伯最冷月均温约为-15 ℃,夏季气温较高,年温差大,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由经度知该地位于北美内陆,降水较少,因此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A项正确。
(2)造成温尼伯和莱斯布里奇两个城市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下垫面B.海陆位置C.洋流D.地形答案 D解析莱斯布里奇位于落基山东麓地区,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气温较高,降水量少,故导致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因素为地形,D项正确。
同步训练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圈,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 之间为大陆,其余部分为海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A. 东北风B. 西南风C. 西北风D. 东南风2. 关于P、Q、M、N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 P、M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B. Q、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C. P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 N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答案】1. B 2. A【解析】1.已知该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
则该极点为北极点,P,Q之间为亚欧大陆。
M,N之间为北美大陆,P点于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南风,故选B。
2.P,M两地都位于大陆西岸,盛行西南风影响下P,M两地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A。
读下列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3. 关于A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布于亚洲南部地区B. 为热带草原气候C. 其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D. 此气候类型各大洲均有分布4. 关于B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北方是其最典型的分布区B.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C.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 欧洲西部最典型的原因是西风和暖流的影响【答案】3. C 4. D【解析】3.读图可知,A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以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地区最为典型,AB错。
热带雨林气候是在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下形成的,C对。
南极洲、欧洲没有热带雨林气候,D错。
故选C。
4.读图可知,B地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我国没有此气候类型分布,AC错。
其形成原因为西风带控制,B错。
欧洲西部最典型是受西风和暖流影响,D对。
故选D。
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形成的气候是A.①B.②C.③D.④6.我国有大面积分布的气候是A.①B.②C.③D.④7.③气候夏季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B.受副热带高气带压控制C.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较小D.受大陆吹向海洋气流控制6. A7. B【解析】5.根据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形成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各月降水分配均匀,与图④特征符合,D对;①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是热带沙漠气候,都不受西风带影响,A、B错;③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C错。
故选D。
6.结合上题分析,①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是热带沙漠气候,③是地中海气候,④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季风气候典型,有大面积分布的气候是①,A对。
我国没有其它三种气候类型分布,B、C、D错。
故选A。
7.图③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带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少,B对。
与地处山地背风坡无关,A错。
位于大陆西岸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C错。
冬季受由海洋吹向大陆的气流控制,D错。
故选B。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9.下列地区,河流有冰期的是( )A.甲B.乙C.丙D.丁8. C【解析】8.图中甲地位于30°-40°之间大陆西岸,结合世界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可知,该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9.结合图中四地位置可知,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乙地全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季节分配较为均匀;丙地全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丁地夏季受夏季风控制,带来大量水汽,降水多。
乙地和丁地年降水总量接近,但丁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四地中夏季降水量最多的是丁地。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陆地,回答下列各题。
10.图中风带为( )A.东南信风带B.中纬西风带C.东北信风带D.极地东风带11.图中所示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10. B11. C【解析】10.通过纬度数值的变化,可以确定为北半球;30-40度大陆的西岸,受西风带和副高的交替控制,该风带应该为中纬西风带。
11.30-40度大陆的西岸,受西风带和副高的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
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气候特征是______,在材料二的A、B、C、D四地中,属于该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
(2)在材料二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到60°的大陆西岸终年温和多雨 C 地中海气候【解析】(1)读图可知该气候类型最冷月份平均气温大于0℃但小于15℃,降水较多且逐月分配均匀,因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到60°的大陆西岸。
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多雨。
在材料二的A位于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B位于亚热带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C位于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位于北非北回归线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故选C。
(2)A位于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13.读亚欧大陆气候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为 _____月份(填1或7),判断依据_____(2)①、③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
(3)此季节,判断⑥地此时盛行偏_____风,③地此时受_____控制。
(4)此时,亚欧大陆上出现的气压中心是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 。
(5)此时③地和⑥地的气候特点各是什么? _____【答案】(1). 7 (2). 东亚盛行东南风(或南亚盛行西南风,或气压带风带北移)(3). 热带草原气候(4). 地中海气候(5). 南(6).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副高)(7). 低压(或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8).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热,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压)(9). ③炎热干燥⑥高温多雨【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亚洲大陆东部盛行东南季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以7月为代表。
(2)读图可知,①位于北纬10°-20°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③位于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3)读图可知,⑥地此时盛行偏南风,③地此时受副高控制。
(4)此时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为亚洲低压。
形成原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5)此时为北半球夏季,③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可知,炎热干燥,⑥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此时高温多雨。
14.读“气候类型图”和“风向模式图”(M图),完成下列问题。
(1)M图反映的是____半球____季。
(2)丙、丁两种气候类型在M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填字母) ____、____ 。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填代号)____。
全年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的是(填代号)____。
【答案】(1). 北(2). 冬(3). B (4). D(5). 甲(6). 乙【解析】(1)读图可知,M图中亚欧大陆东岸盛行西北季风,所以此时应为北半球冬季。
(2)读图可知,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为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55°大陆东岸,对应图中B。
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在南北纬25°-35°之间,对应图中D。
(3)处南极洲以外均有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对应甲。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对应图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