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验语文试卷X
- 格式:doc
- 大小:9.10 KB
- 文档页数:4
北京四中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5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束.缚(sù)侍.候(cì)肇.事(zhào)毁家纾.难(shū)B.剖.白(pōu)憎.恶(zèng)勾.当(gòu)笨嘴拙.舌(zhuó)C.文苑.(yuán)侮.蔑(wǔ)愤懑.(mèn)胜券.在握(juàn)D.茁.壮(zhuó)矗.立(chù)驯.良(xùn)噤.若寒蝉(jìn)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渲泄不惮拷问斜门歪道B.敷衍慰籍无遐不遗余力C.绰号耽搁厮杀专心致志D.鲁莽憋曲慷慨震聋发聩3.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怯懦轻挑佳肴美撰通情达理B.藐视隔模烜赫一时迫在眉捷C.错辞侥幸托泥带水踌躇满志D.疯癫狂飙衣锦荣归置之度外4.下列选项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节目《声入人心》的出品人廖昌永一直被看作是“专业”和“权威”的代名词,演唱成员们听到他的专业点评,好似醍醐灌顶....。
B.郗鉴慧眼独具,舍弃了那群衣冠楚楚....的公子们,毫不犹豫地选定坦腹东床的少年王羲之作为女婿。
事实证明,他的见识果然不凡。
C.或许有些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但更多的人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一些文章,只看到局部问题,看不到全部事实,是典型的目无全牛....。
D.“繁盛的中国18世纪”故宫珍宝展正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展馆内熙熙攘攘....。
在教堂广场上,这一抹“中国风”显得格外惊艳靓丽。
5.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诗歌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B.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海淀区高二年级练习语文2024.01学校班级姓名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一)科学精神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早期历史发展的思想遗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体现着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
科学精神首先是一种理性信念。
理性信念所具备的理性的旨趣,不仅是一种崇高唯美的个人精神享受,而且是凸显人的力量的动力源泉,如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
理性信念表现为对理智的崇尚,强调对任何东西都应该审慎地加以思考,要通过智力的迂回冒险找到比直观所见更多更本质的东西,以便更深入地把握变动不居....的现象。
但是理性信念并不能直接使人们轻易地认识自然规律,真正能够促进人们获得可靠的自然知识的,是近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即所谓的实证方法。
正是有了科学的实验方法,人们才有可能辨别关于世界本原的众多猜测究竟哪个更符合事实真相。
1638年,伽利略用数学的定量方法从经验现象中导出物理规律,这种追求实证化和数学精确化的研究方法成为近代以来科学的基本方法。
科学决不是唯唯诺诺的好好先生....,批判态度同样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
所谓批判,其目的在于明辨是非,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凡事都摆事实、讲道理。
首先,批判态度反对将一切理论和假说神圣化。
其次,批判态度是理论创新的动力。
科学理论经过批判使自己的逻辑更严密,实验证据更精确,进而不断打破成见、推陈出新。
再次,批判态度是科学真理客观性的保障。
任何人、任何利益群体想违背客观性原则搞伪科学,都要受到严厉批判。
但批判也不是完全否定,旧的理论也可以为新的理论所包容。
而当科学所秉持的批判态度延伸到科学外部之时,意味着科学同样要坦然接受来自科学之外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质疑、反思和批判,并带来认识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这对破除科学的神话.....是非常有益的。
批判之所以成为重要的科学理念和常态,关键在于对科学可错性的认定。
科学是一门可错的学问,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科学发展遵循试错模式。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分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每题3分,共27分)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举国盛事,更是世界瞩目。
世博将成为一座交流的桥梁,让世界更 了解中国。
“有朋自远方来”,作为东道主的我们, 不是礼仪大使,也没有入选世博礼仪小姐, 但言谈举止仍然时刻代表着国人形象。
讲究礼仪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身为礼仪之邦的国民,完美礼仪,义不容辞。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世博.搏.击风流C.仍然.忍.辱负重B.作为.为.富不仁D.词.章义不容辞.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B.虽C. 因为D.如果3.对文中“桥梁”、“东道主”词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请客的义务B. 比喻起沟通作用请客的主人请客的义务 D.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请客的主人4.下面句子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距离中考越来越近了,剩下的复习时间指日..可.待.。
B.许多腐败分子在落入法网后才痛心疾首....地诉说深刻的教训,充当启迪世人的反面教材。
C.今年春晚出现不少新面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D.这篇文章观点新颖,见解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扬州的个园、瘦西湖,苏州的狮子林,拙政园,南京的中山陵,都是闻名全国的名胜风景区。
B.扬州风景美如画。
从扬州西下高速,沿途种植了银杏、桃树、枫树……等树木。
C.一年一度的扬州马拉松赛已拉开帷幕,文昌路上参赛选手绵延七八里,数万民众驻足呐喊,为运动员加油助威。
D.不少网友心存疑惑:失踪的马航MH370航班调查和搜寻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6.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月球上特有的矿藏和能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 影响。
科学考察探明,月球上已知矿物有一百多种,其中有五种地球上没有。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数学试卷(文科)(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分为两卷,卷(Ⅰ)100分,卷(Ⅱ)50分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复数i−12等于A.1+iB.1-iC.-1+iD.-1-i2.在复平面内,复数iiz −=1(i 是虚数单位)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下列推理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由ac ab c b a +=+)(类比得到y x y x a a a log log )(log +=+B.由ac ab c b a +=+)(类比得到y x y x sin sin )sin(+=+C.由)()(c b a c b a ++=++类比得到)()(yz x z xy =D.由n n n b a ab =)(类比得到nn n y x y x +=+)(4.若x x x f sin 1)(2−=,则)(x f 的导数是A.x x x x x 22sin cos )1(sin 2−−− B.x x x x x 22sin cos )1(sin 2−+−C.xx x x sin )1(sin 22−+− D.xx x x sin )1(sin 22−−−5.复数i z +=1,z 为z 的共轭复数,则=−−1z z z A.-2iB.–iC.iD.2i6.已知函数)(x f y =,其导函数)('x f y =的图象如下图,则对于函数)(x f y =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0,(−∞上为减函数B.在0=x 处取得最大值C.在),4(+∞上为减函数D.在2=x 处取得最小值7.函数x x x f ln 3)(+=的单调递减区间为A.⎟⎠⎞⎜⎝⎛e 1,0 B.⎟⎠⎞⎜⎝⎛∞−e 1, C.⎟⎠⎞⎜⎝⎛+∞,1e D.⎟⎠⎞⎜⎝⎛e e ,18.函数216x xy +=的极大值为A.3B.4C.2D.59.函数1)(3++=x ax x f 有极值的充要条件是A.0>a B.0≥a C.0<a D.0≤a 10.当0<a 时,函数4331223−−−=x a ax x y 在()+∞,3上是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0,3− B.[)0,3− C.[]1,3− D.()1,3−11.给出四个命题:(1)函数在闭区间],[b a 上的极大值一定比极小值大;(2)函数在闭区间],[b a 上的最大值一定是极大值;(3)对于12)(23+++=x px x x f ,若6<p ,则)(x f 无极值;(4)函数)(x f 在区间),(b a 上一定不存在最值。
北京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统练(答案在最后)2024.11年级:高二科目:语文出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审校人:(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1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请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确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那些精华的东西,让人不能不爱它,也无法离开它。
它是我们慈祥的老祖母,是我们睿智的老祖父,是雍容华贵的贵妇人,是风流倜傥的大诗人,是炎黄子孙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先进文化建设之渊源,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金石。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
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
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
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
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反对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
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酩.酊míng 牛虻.méng 嘀.咕dí刚劲.jìnB.挟.持xié枸.杞gǒu 倾轧.yà瓜蔓.wànC.混淆.xiáo叶.韵xié遂.心suí模.样móD.酗.酒xù扒.窃bā亚.洲yǎ弄.堂lòng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A.搽.粉chá拂.袖fú誊.印téng 浩浩汤.汤shāngB.澎湃.pài 凫.水fú髀.骨bì 金蝉脱壳.qiàoC.簸.箕bò滂.沱páng 挨.打āi 风雨如晦.huìD.恫吓.hè笤.帚tiáo雪霰.xiàn 战乱频仍.réng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A.振耳欲聋小恩小惠涵洞幅射B.姗姗来迟歌舞声平摩挲霄夜C.契而不舍工于心计肆业恳托D.前仆后继无坚不摧部署帐篷4.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2 分)A.破釜沉舟合盘托出珠联璧合穷兵渎武B.按步就班当仁不让呕心沥血不径而走C.首曲一指群贤必至谈笑风声反弋一击D.铤而走险鞭辟入理竭泽而鱼如雷贯耳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除夕将至,小明终于买到回家的车票了,虽然是站票,但聊胜于无....。
B.这些珍贵的测绘资料在普通人眼里不名一文....,不过是论斤卖的废纸。
C.运动会上,我们班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同学们纷纷弹冠相庆....。
D.小李犯的错误不足为训....,不用过多批评,提醒他下次注意细节即可。
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
1.(2分)D2.(4分)参考答案:应放在丙处。
(1分)这段话强调要尊重科学研究具有的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特点,可以佐证丙处上下文论述的在科学研究中,要允许不同意见、不同方法的存在,为不同学术观点提供自由争鸣的空间,给不同意见以同等的表达机会,进而在不断的探索检验过程中寻求正确答案的观点(2分);“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与该段落钟“弘扬科学精神,必须营造宽容开放的氛围”的分论点一致(1分)。
3.(2分)C4.(2分)A5.(4分)参考答案:略【评分标准】任选一句,结合选文(一)分析其体现的科学性,分析正确,2分;结合选文(二)解说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解说到位,2分。
言之成理即可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6.(2分)D7.(2分)C8.(2分)C9.(8分)(1)(4分)参考答案:循循善诱:通过有步骤地三次引导来帮助子贡克服倦学欲休的想法;启发式教学: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用《诗经》来启发子贡触类旁通;诗教艺术:以《诗经》作为载体从审美维度来提升子贡的道德情操。
【评分标准】每点2分,教育艺术1分,分析合理1分。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满分。
意思对即可。
(2)(4分)参考答案:第一则材料“日将月就”支持了学习者学习永不停止的观点;第二则材料“日就月将”支持了好学善问从而不断进步,是成就君子的必要条件。
【评分标准】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10.(2分)B11.(5分)答案示例一:同意。
从首句可见作者对屈原蒙冤被贬的不平之气,从“独醒”一词可见白居易对屈原清高自持的充分肯定,从“愿君且饮酒”中的“且”字可以看出作者以饮酒来排遣内心的压抑和苦闷,这只是一种姑且为之的暂时忘却。
答案示例二:不同意。
从刘伶与屈原人生境遇的对比中可见作者的鲜明选择,从议论性诗句中“信”“竟”“甚”等词可见作者态度上的强调,诗歌尾句卒章显其志,“勿思”两字可见作者对身后名的拒绝,本诗为唱和之作,“效陶”二字体现了白居易有忘怀得失之意。
北京四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三2012-03-05 15:55北京市四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40分钟)Ⅰ卷(50分)一、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应酬(yìng)秩序(chì)胸脯(pú)饿殍(fú)B. 勾当(dāng)押解(jiâ)揖让(jī)横暴(hâng)C. 瘦削(xuē)租赁(lìn)生肖(xiào)号召(zhào)D. 屏息(bǐng)混淆(hùn)粗犷(kuàng)殷红(yīn)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调合更迭辐员辽阔蜕化变质B. 相貌沉湎理屈词穷要言不烦C. 造诣挟持哀声叹气相辅相承D. 不啻精典形迹可疑变换莫测3.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____,一天内攀登上500米高的山岭,又下到1000米深的峡谷。
②为把我国软件推向世界,这家公司的员工把全部精力____到多媒体智能软件的研制开发中。
③国际数学大师,已故中科院院士陈省身教授在一个学术会议上,曾呼吁科学家要____各利,甘于清贫。
A. 考查贯注淡薄B. 考察灌注淡薄C. 考查灌注淡泊D. 考察贯注淡泊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要辞职的消息在公司内部不胫而走,大家不禁对此议论纷纷。
B. 园丁康居工程这一好消息传出之后,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C. 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的高水平。
D.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条理不清,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其中,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将有积极作用。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鲁迅的散文抒情性浓郁,具有能穿透岁月的美感力量。
在那夜气如磐的年代里,鲁迅用他的文章表达对革命者和先驱们的崇仰与缅怀,寄托自己对未来的热烈向往。
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让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这是鲁迅散文抒情的主要特点。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在“说(写)”还是“不说(不写)”之间徘徊,往返起伏。
这构成了整篇文章内在的心理线索,也形成了“文气”的跌宕。
鲁迅的内心始终交织着两种情感欲求:一方面是情感喷发的冲动,另一方面却是克制激情的欲求。
正是这情感的喷发和反抑的内在冲突所形成的张力,赋予了鲁迅情感表达形式上一波三折的曲折性。
如第一节所显示的:将欲发,又觉“无话可说”;仿佛已是“痛定之后”,却因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平添阵阵“悲凉”;决心显示“最大哀痛”,又顾及于“非人间”的“快意”;直至无可逃遁,才拼将一腔悲痛,全数掷出,化作灵前至哀至烈的声声哭诉。
情感的热流与冷流交错对流,汇合成了心灵的大颤动。
将感情渗入叙事,在极平静的叙述中,表现出最强烈的感情是鲁迅散文抒情的又一个特点。
他并没有身临其境,却能以雄辩的细节,描绘出现场感,把节制的情感释放出来。
这就把新闻报道的摘录变成了中国历史家所强调的“实录”,变成了春秋笔法的“寓褒贬”,没有直接的判断,义愤尽在叙述之中。
极强烈的情感包裹沉淀在极严峻冷静的写实中,出之以中国气派的简洁凝练,也就构成了鲁迅前期作品所特有的美学风格。
它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难和中国知识分子选择道路的艰难。
鲁迅还善于运用多样的抒情手段,形成丰富多变的抒情风格。
他的情感,有时如火山奔突,瀑布直流;有时如清泉流水,细波微澜;有时又如深山幽谷,沉郁顿挫。
如果说在《记念刘和珍君》里,汪洋恣肆的激怒与哀痛,形成了诗意汹涌的感情波涛;那么,在《为了忘却的记念》里,却把那动人心魄的感情力量蕴藉在心,出之于笔端的,是深沉的纪实。
文学类文本阅读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
江南江北,尽是潇湘意象那天写永州,突然发现,“潇湘夜雨”不该是一景,而应是一曲。
尤其在没电的古代,舟灯如豆,远看似萤,完全撑不起一江夜景。
这时,耳朵比眼睛要管用得多。
与其让眼睛独对一江黑魆魆、两岸墨坨坨,心事茫然,行举无措,不如像白居易诗中说的“睡美雨声中”,当然,这需要足够定力:不管朝堂远近,身世浮沉,我自一苇渡江,天马行空。
但这何其难也。
大多数人只能像马致远写的那样:“渔灯暗,客梦回。
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寒气夜侵,五更惊醒,发现美梦误人,家遥万里。
拥衾扁舟,夜雨如泣,江流如诉,山风如叹。
油灯扑闪,风来暗,风止明。
自己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弃了。
所谓“潇湘夜雨图”完全不是眼景,而是烦乱的雨声、孤寂的心境,是由飘零、清冷、凄凉、离忧、寂寥、渺茫、惶然……多种意绪组成的“遗世孤独图”。
继而我发现,所谓的“潇湘八景”,很多都看不见。
即便可见,能见度也很低。
此八景,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体验。
比如“江天暮雪”,薄暮冥冥,江天一色,世界混沌,大片大片的雪花,如飞絮漫舞。
这时披蓑戴笠,独立江畔,能看到什么呢?只能看见纷乱如麻的往事、沉浮难料的命运和诸路尽失的未来。
潇湘八景与其说是画,不如说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状态。
只有后世那些把光影、配音、表演、意境拿捏得恰到好处、糅杂得炉火纯青的抒情小视频,或可表现其七八分。
而只讲究光影效果的印象派油画,最多只能表现出四五分。
中国画单凭线条和墨色,其实很难把主题的意境表现出来。
只能靠构图的精妙和着墨的浓淡,来表现主题中深藏的人生况味和处世禅机..,算是内化于心,寻找神似。
至于外化于形,可能二三分都没有。
这样的潇湘意境画,不但去了日本、朝鲜、东南亚,还去了南北美洲和欧洲。
国内则有定论:“中国山水画,半源起潇湘”。
也有这么说的,“潇湘意境是中国山水画永恒不变的母题”,“潇湘八景图是中国山水画的摇篮”。
1.诗文名句填空。
(4分)①,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②,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③,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④俱往矣,,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2.填空(10分)(1)李白《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景取喻的诗句是__________,。
(2)刘禹锡的《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
(3)《长歌行》中表示珍惜时间的语句: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鹤楼》中的思乡句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句填写(共8分)1、“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容易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
3、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4、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5、白头吊古风霜里,。
6、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
1.阅读下面的文章。
(12分)①古时候,有个富人要出远门。
出发前,他叫来三个仆人,分别给了他们500两白银,让他们自行支配。
富人走后,其中两个人用这些钱进行投资经营,第三个人却把白银保存起来。
后来,富人成了皇帝。
他找来三个仆人,询问500两白银的支配情况。
第一个仆人在原有基础上又挣了500两白银。
皇帝说:“做得好!你已证明了自己的才能,我任命你为知府。
”第二个人也使其财富增加200两,于是被任命为知县。
而第三个仆人,当他把那原有的500两白银呈现给皇帝时,皇帝将他赶了出去。
②这个故事必将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
只有努力创造机遇,才有机会获得更大成功。
③我们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没有足够的机遇,让生活得到改善”。
确实,我们无法决定自己收获多少,但可以决定自己去付出多少。
到底是满足自己目前所拥有的现状,还是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它生长、翻倍,也同样取决于你自己。
④争取机遇过程的本身就是对风险的挑战。
当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情时,通常都不知道结果怎样,我们一些人在工作中怕犯错误,尽量避免自己作决定,更愿意服从命令,导致工作缺乏创意,失去了机遇。
没有冒险就没有机遇,在当今社会,大的突破往往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
史蒂芬·莱因史密斯博士是研究领导学的前沿专家,他认为:“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任何一项工程都需要汇集集体智慧和创造力,共同去发现答案的。
”商业上的成功通常不是墨守成规,而是靠集体智慧的创新来实现的,这就需要一个能“找出答案”的团队。
⑤“利乐包”是一个生产牛奶、果汁等液体包装盒的大公司,其2010年的收益接近100亿欧元。
1943年,当一个年轻的瑞典科学家看着妻子把肉灌入肠衣的时候,不禁这样想:“是否可以发明一个系统,将所有液体用纸盒包装起来?”他是一个有增值“500两白银”点子的科学家,但他不是投资商。
他的同伴——化学家沃伦伯格、工程师哲朗德、销售经理托鲁德,在长期的反复试验与失败后将这个点子转化成了适应市场的产品。
有了好点子,再有一批去做、去行动的人,“利乐包”终于在全球取得成功。
⑥很多人认为,成功需要天赋,更需要有好的机遇。
其实不然,许多人的机遇是经过努力奋斗而获得。
梅兰芳挑战自我,练就了流动如水的双眼,终成著名京剧大师;袁隆平敢于创新,培育了饱满如珠的水稻,终成“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我们应该抓住人生的每一个出发点,把握住每时每刻,创造一个充实的自我,怀着火热的激情和成功的喜悦走过漫漫人生路,尽情地拥抱生活,从而寻找生命的乐趣和意义。
【小题1】请找出本文表达的中心论点。
(2分)【小题2】选文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小题3】请在选文第⑥段结尾画横线处,仿写一个句子。
(3分)【小题4】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分)1.阅读《醉翁亭记》,完成后面题目(17分)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
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
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
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
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
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小题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标四处)(2分)【小题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⑵名之者谁?()⑶行者休于树()⑷觥筹交错()【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4分)⑴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⑵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小题4】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⑴叙述“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
⑵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小题5】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简要回答。
(3分)2.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后面题目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意思(2分)(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游:________________(2)援疑质理质:________________【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翻译:________________(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翻译:________________【小题3】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
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外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4分) 句子:①___________感悟:②________1.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除夜:除夕之夜。
【小题1】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分)【小题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2.阅读下面古诗。
(4分)忆江上吴处士贾岛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近,消息海云端。
【小题1】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联中的“蟾蜍亏复圆”句,既表示友人离开已经很长时间了,又暗含怀念之意。
B.二联回忆朋友离开长安时的情景: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借以表现友人去后作者的寂寞而凄冷的心情。
C.三联回忆过去与朋友聚会的情景:在一个雷雨交加、寒气逼人的夏天的晚上,两人聚会一起,欢叙友情。
尾联是希望从“海云端”那儿得到朋友的一些消息。
D.“兰桡”句中的“兰桡”,指用木兰树做的桨,这里代指船,也形容船的珍贵。
“殊”是特殊、不一般的意思。
【小题2】对这首诗表现手法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此诗先叙与朋友离别情景,再用倒叙写昔日聚会之乐,最后从回忆到现实,写对朋友的一片忆念想望之情,行文曲折而笔势流畅。
B.全诗通过“忆”表现对朋友的思念,字面上虽没直说,但处处是“忆”,将题目中的“忆”字反复勾勒,笔墨厚重而饱满。
C.诗的颔联在地域上映衬出“闽国”离长安之远(回应开头),尾联的“海云端”点出消息之渺茫,全诗显示诗人行文构思的缜密严谨,章法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