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卷(终极版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87 KB
- 文档页数:8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学校:一、选择题1.庄子《秋水》(节选)的主旨是()A.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B.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C.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D.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解析:“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案:C2.《张中丞传后叙》:"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指以相语"的是( B )。
∙ A 于嵩读《汉书》事∙ B 南霁云抽矢射佛塔事∙ C 张巡慷慨就戮事∙ D 南霁云拔刀断指事【正确答案:】B【解析】考核对课文的理解,文章第五段联系上下文理解。
3.《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 B )A.司马迁B.司马光C.司马昭D.司马相如4.“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 D )A.《论语》B.《左传》C.《秋水》D.《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5.《始得西山宴游记》文章开篇并不切入正题,而是先写平日游览众山的情景,这里采用的表现方法是( B )A.侧面衬托B.铺垫C.暗示D.烘托6.“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情景交融方式属于()A.自然天成B.融情入景C.移情于景D.因情造景解析:教材提示。
答案:B7.《陌上桑》中,拒绝使君“共载”所表现的罗敷性格特征是()A.机智B.坚贞C.善良D.温柔答案:B8.《都江堰》所写到的器物中,象征为民造福的是( B )A.金杖B.长锸C.铁戟D.钢锤9.《吃饭》中,用音乐与烹调来阐发“和而不同”的治国道理,这种联想方式是()A.时间统一性联想B.对比联想C.地点统一性联想D.相似联想解析:在教材提示中有明确交待。
答案:D10.《早雁》中,用来暗示统治者腐败无能、冷漠无情的景象是( B )。
∙ A 金河弦开,大雁惊飞∙ B 仙掌月明,长门灯暗∙ C 胡骑纷纷,春风难逐∙ D 潇湘人少,水多菰米【正确答案:】B【解析】颔联是写失群的孤雁飞长安,经过皇宫时的凄凉的情景,对偶,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与地坛》中,让读者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景物是( D )
A.“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
B.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
C.忧郁而镇静的苍黑古柏
D.“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
l3.《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D )
A.山水诗
B.送别诗
C.悼亡诗
D.爱情诗
2.下列作品,体现“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是()
A.《苦恼》
B.《麦琪的礼物》
C.《婴宁》
D.《哦,香雪》
解析:课文、考试大纲、考试提示都有明确说明。
答案:B
3.《宝黛吵架》中,宝玉“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属于()。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C )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2.《论语》书名中“论”字的意思是( B )。
A.议论B.论纂.编辑C.论说D.通假“轮”3.丁肇中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时间是( C )A.1957B.1959C.1976D.19774.《科学的责任》采用的叙述方式是( B )A.举例式B.对话式C.铺陈式D.推理式5.下列不全属于“四书”的一项是(B )A.《论语》《孟子》B.《诗经》《论语》C.《大学》《中庸》D.《孟子》《大学》6.“格物致知”一词出自( D )A.《中庸》B.《论语》C.《孟子》D.《大学》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D )A.犹自然之成形B.阴阳之无穷C.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
D.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8.按时代先后排列以下作家,正确的一组是(B )A.晁错.李斯.班固.司马迁B.李斯.晁错.司马迁.班固C.班固.李斯.晁错.司马迁D.司马迁.班固.李斯.晁错9.《马钧传》提到了马钧的多项发明,但不包括下面的(C )。
A.翻车B.十二蹑的织机C.地动仪D.灵活的木偶10.班固有一部词赋作品备受人们称颂,它是(D )。
A.《过秦论》B.《上林赋》C.《西京赋》D.《两都赋》11.马克斯•韦伯是(B)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
A.意大利B.德国C.美国D.法国12.《汉书》的作者班固是(B )时期人。
A.西汉B.东汉C.春秋D.战国13.“被你踩死的蚂蚁在那里挣扎,甲虫在艰难地爬行,而蠕虫则蜷缩起来。
由于你无意的罪过,美好的生命之歌也出现了痛苦和死亡的旋律。
”这种对人类之外自然生命的敬畏是( B )伦理学的观点。
A.人类B.生态C.自然D.社会14.阿尔贝尔•史怀泽是( C )国神学家.哲学博士和医生A.英B.美C.法D.德15.爱因斯坦的政治理想是:( B )。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断魂枪》的语句中,属于孙老者肖像描写的有()。
∙ A 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 B 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 C 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 D 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两个香火头∙ E 嘴上几根细黄胡【正确答案:】CDE【解析】考点是课文内容,A是沙子龙B是王三胜。
2.下列《秋水》中的论据,通过对比法来证明人的认识有限的有()。
∙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B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D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 E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正确答案:】ABC【解析】A、B、C选项是通过对比法来证明人的认识有限的。
D、E选项是通过例证法来证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3.《马伶传》的中心意旨是()A.反映当时金陵梨园的激烈竞争B.讽刺当朝宰相顾秉谦C.叙述名演员马伶一生经历D.赞扬马伶深入生活、精益求精的精神解析:本题很容易错选B项,文章写马伶直接向现实中的人物原型学习,塑造出具有震撼力的艺术形象,具有讽刺意味,但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一事例赞扬马伶的追求艺术的精神。
所以,选D项。
答案:D4.《冯谖客孟尝君》中写到冯谖“弹铗”,孟尝君“左右”“皆笑之”“皆恶之”,这对刻画冯谖形象的作用是()A.对比反托B.侧面映衬C.类比显现D.象征暗示解析:C、D肯定错误,A、B都有道理。
孟尝君“左右”不理解冯谖“弹铗”是为了巧于试探,反而嘲笑他,讨厌他,这对冯谖起到对比反衬的作用有道理。
但用侧面映衬也有一定道理。
答案:建议选A。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20)姓名:梁涛班级:默认班级成绩:99.0分《秋水》是《庄子》内七篇中的一篇,当为庄子本人所做。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张爱玲在《天才梦》中所反映出的“生存焦虑”,与鲁迅的“民族焦虑”是一致的,都是对民族和国家的一种热切关注。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6网络媒介包括电子音乐、Flash、MTV、卡拉OK等。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7媒介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内容。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8李鸿章的老师曾国藩曾评价他的缺点是“虚处多而实处少”。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9中国的流行音乐在商品化经济的时代遭遇的第一个转变,是从噪音的时代,进入到诗情的时代。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0台湾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在70年代在中国大陆传播,是与当时人们寻求感情的解放密切相关的。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1在古诗词鉴赏中,作者一般以景喻人,借景致的描写来抒发人物的品格或者情感。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2学界有人仅仅从个人情感,即爱情的角度来解读戴望舒的《雨巷》,并非空穴来风。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3话剧《倾城之恋》于1944年在上海兰心剧院首次上演。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4李商隐的《燕台四首》主要是以春、夏、秋、冬四季为题,借景抒情,描述女子思君情怀。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5庄子所谓的“道”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功夫。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6罗大佑所代表的时代,更多的是反映都市茫然感、疏离感与浓重的乡愁之间的冲撞。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7王蒙认同语言工具论的提法。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8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学与非文学的差异主要在于其透明的程度不同。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篇,表达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情怀的是()。
∙ A 闻一多《一句话》∙ B 徐志摩《再别康桥》∙ C 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 D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正确答案:】B【解析】考点是课文内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怀,寄托着他对西方文明的深挚向往和追求。
2.《冯谖客孟尝君》中写到冯谖“弹铗”,孟尝君“左右”“皆笑之”“皆恶之”,这对刻画冯谖形象的作用是()A.对比反托B.侧面映衬C.类比显现D.象征暗示解析:C、D肯定错误,A、B都有道理。
孟尝君“左右”不理解冯谖“弹铗”是为了巧于试探,反而嘲笑他,讨厌他,这对冯谖起到对比反衬的作用有道理。
但用侧面映衬也有一定道理。
答案:建议选A3.《吃饭》中,用音乐与烹调来阐发“和而不同”的治国道理,这种联想方式是()A.时间统一性联想B.对比联想C.地点统一性联想D.相似联想解析:在教材提示中有明确交待。
答案:D4.《断魂枪》中孙老者的基本性格定位是()A.乐观爽朗B.爱艺如命C.积极进取D.旧江湖艺人的积极面5.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词人故乡之思的景物是( B )A.晚风B.过雁C.黄花D.细雨6.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B )A.贫困潦倒之愁B.羁旅行役之苦C.报国无门之悲D.家破人亡之痛7.《都江堰》所写到的器物中,象征为民造福的是( B )A.金杖B.长锸C.铁戟D.钢锤8.下列柳永《八声甘州》词句中,言外有意,寄托青春不再、人生如寄感伤的是()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总写秋景;B.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做气氛渲染;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年华虚度,青春不再,人生如寄;D.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由己思彼转为彼思己;分析:重点分析“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的内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饮酒》是一首()A.五言律诗B.乐府诗C.五言绝句D.五言古诗2.下列作品中带有寓言性的纪传作品是()A.《张中丞传后序》B.《李将军列传》C.《种树郭橐驼传》D.《马伶传》3.小说《苦恼》的是()A.契柯夫B.莫泊桑C.巴尔扎克D.都德4.“祸起萧墙”一语出自()A.《韩非子》B.《墨子》C.《论语》D.《诗经》5.曹操《短歌行》诗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借代C.比拟D.比喻6.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A.《陌上桑》B.《氓》C.《短歌行》D.《杜陵叟》7.“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从语法角度看是()A.意动用法B.使动用法C.为动用法D.一般用法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诗出自()A.《行路难》B.《杜陵叟》C.《蜀相》D.《泊秦淮》9.诗集《死水》的是()A.鲁迅B.郭沫若C.艾青D.闻一多10.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岑参11.《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A.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B.教人学会休息C.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D.洗涤灵魂12.下列四句中,有宾语前置这一语法现象的一句是()A.姜氏何厌之有?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C.姜氏欲之,焉辟害?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13.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A.骚赋B.古赋C.骈赋D.文赋14.《天净沙·秋思》的是()A.关汉卿B.王实甫C.汤显祖D.马致远15.“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句中的“暂”字的意义是()A.暂时B.突然C.新颖D.姑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把答案镇在题中横线上)16.“填然鼓之”中的“鼓”的词性是_____________。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吾其还也”应解释为:()A.我们期盼回去啊B.我们已经回去啦C.我们还是回去吧D.我们还要回来的2.“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中“何兴之暴也”应理解为:()A.他的兴起多么突然啊B.他为何产生残暴之心啊C.是什么让他暴跳如雷啊D.为什么他要实施暴行啊3.“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
”一句中“属”字通()字。
A.阻B.嘱C.祝D.助4.“会当凌绝顶”后面一句是()。
A.一览群山小B.一览名山小C.纵览江山小D.一览众山小5.成语“梨花带雨”见于谁的作品?()A.孟子B.王维C.白居易D.陶渊明6.窦娥的三桩誓愿不包括:()A.血溅白练B.六月飞雪C.三年亢旱D.诛杀奸人7.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成书年代是:()A.唐代B.元代C.明代D.清代8.以下哪一句不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A.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B.温柔敦厚。
C.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D.思无邪。
9.“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这句诗出自:()A.《黑夜》B.《黑眼睛》C.《远和近》D.《一代人》10.被曹禺认为“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是()。
A.周朴园B.周繁漪C.鲁侍萍D.鲁大海11.著名诗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B.《致大海》C.《西风颂》D.《我曾经爱过你》12.作者鲁迅对阿Q的批判态度是()。
A.麻木不仁B.哀其不幸C.怒其不争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13.有“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美誉的诗人是()。
A.华兹华斯B.歌德C.普希金D.雪莱14.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现当代诗歌流派“朦胧诗群”的代表?()A.杨炼B.北岛C.余光中D.舒婷15.汪曾祺出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受戒》B.《邂逅集》C.《羊舍的夜晚》D.《大淖记事》16.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其词收在哪本词集里?()A.《如梦令》B.《易安居士集》C.《漱玉词》D.《声声慢集》17.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
⼤学语⽂期末考试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季⽒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 B )国。
A、颛臾B、鲁C、齐D、宋 2、韩愈《答李翊书》⼀⽂的主旨是( C )A、赞扬李翊好学上进B、反对骈俪⽂风C、强调道是为⽂的根本D、阐述“⽆望其速成”的道理 3、善于采⽤“欲擒故纵”论辩⼿法的作家是( A )A、孟⼦B、庄⼦C、孔⼦D、刘向 4、下列属于鲁迅先⽣所说“暂时做稳了奴⾪的时代”的是( C )A、1927年B、清代C、汉代D、元代 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善将兵的⼈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作喻来说明( A )A、选择要恰到好处B、安排要有条不紊C、层次要清晰明了D、轻重要分明得当 6、鲁迅⽤“⼈⾁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A、中国⽂明的实质B、中国精神⽂明的核⼼C、奴化⼼态D、中国历史的可怕 7、下列⼈物与张巡不构成相互映衬关系的是( )A、南霁云B、于嵩C、贺兰进明D、许远 8、下列不属于作品主⼈公的是( )A、李⼴B、沙⼦龙C、⽔⽣嫂D、王恺 9、《始得西⼭宴游记》开头“居是州”的“是州”指( )A、柳州B、永州C、苏州D、徐州 10、宋代作家中⽂艺创作成就最为全⾯的作家是( )A、欧阳修B、苏轼C、王安⽯D、苏洵 11、“传⽈:其⾝正,不令⽽⾏;其⾝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 )A、《春秋》B、《论语》C、《尚书》D、《左传》 12、其散⽂多描写⾃然风光和⼈⽣世态,洋溢着渴望⾃由、追求光明的热情的作家是( )A、冰⼼B、朱⾃清C、巴⾦D、茅盾 13、“海太⼤了,我太⼩了”这句话所包含的⼤海的性格是( )A、温柔⽽沉静B、超绝⽽威严C、神秘⽽有容D、乐观⽽深沉 14、朱⾃清《背影》中说:“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所⽤的⽅法是( )A、动作描写B、表情描写C、铺垫⼿法D、侧⾯烘托⼿法 15、有“七绝圣⼿”之称的作家是( )A、李商隐B、王昌龄C、李⽩D、杜甫 16、风格雄浑悲壮的作家是( )A、曹操B、陆游C、⾟弃疾D、苏轼 17、《氓》中属于赋的句⼦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桑葚”C、“⼥也不爽,⼠贰其⾏”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8、《东篱乐府》是( )A、诗集B、词集C、曲集D、⽂集 19、对宋初西昆派诗⼈产⽣过巨⼤影响的作家是( )A、李⽩B、李商隐C、杜甫D、王维 20、孙犁的作品多以( )农村为背景。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宝黛吵架》中,宝玉“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属于()。
• A 语言描写• B 行为描写• C 肖像描写• D 心理描写【正确答案:】D【解析】这属于内心读白,是心理描写。
2.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B )A.贫困潦倒之愁B.羁旅行役之苦C.报国无门之悲D.家破人亡之痛3.李白《行路难》中情感流程的特点是( C )A.逐层递进B.逐层减退C.起伏跌宕D.平缓舒展4.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使用了排比句式的是( D )A.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B.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C.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D.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5.《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C )A.语言描写B.细节描写C.行为描写D.肖像描写6.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作家是( A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杜甫7.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B )A.背诵《汉书》B.为国让贤C.拔刀断指D.抽矢射塔8.下列诗歌,整体描绘“可望难即”情境的是()A.《蒹葭》B.《长恨歌》C.《湘夫人》D.《早雁》分析:对四首诗词的的理解。
《湘夫人》描写的是湘君约湘夫人见面,而最终也没能相见情景,表达了对湘夫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长恨传》。
是歌颂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的真挚爱情的长篇叙事诗。
《早雁》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鹘乌介可汗率众向南骚扰。
北方边地各族人民流离四散,痛苦不堪。
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深为关注。
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感怀,因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而寄予深切同情。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卷学院:专业:行政班:姓名:学号:座位号:-------------------------------密封线-------------------------------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B、刘向C、司马迁D、班固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B、七言歌行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B、白居易C、杜甫D、辛弃疾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A、巴金B、郁达夫C、老舍D、朱自清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B、戴望舒C、郭沫若D、冰心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
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B、托物言志C、映衬对比D、渲染烘托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B、拟人C、象征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B、倒叙C、插叙D、平叙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C、王昌龄〈从军行》D、社甫《登高》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B、《风景谈》C、《背影》D、《欧游杂记》E、《闲书》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大学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2分)(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名《》或《》。
2.《》是儒家学说经典,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3.李白诗歌充满浪漫色彩,诗歌风格豪放飘逸,被誉为。
4.《垓下之围》节选自,作者是。
5.戴望舒的《雨巷》一诗中的丁香姑娘,运用了手法。
(二)名句、诗词填空(每空1分)1.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3.春风桃李花开日,。
(白居易《长恨歌》)4.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二、解释下列带“”的词语(每词1分,共10分)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5.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6.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三、简析题(38分)(一)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本段描写了哪两种景象?(2分)二者的关系是什么?(4分)2.从这段话来看,《秋水》这篇文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讲道理的?(4分)3.这段话中,包含并演化出的两个成语是什么?(4分)(二)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下片,然后回答问题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三句的含义是什么?(4分)2.词人借“树犹如此”这个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三)阅读以下内容,回答问题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呵!(——选自《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这节诗中运用的意象有哪些?(4分)2.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含义?(4分)3.这节诗中的“你”和“我”是什么关系?(4分)4.这节诗句写的是什么时期的祖国?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四、作文题(40分)(一)应用写作: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份通知。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班级:学号:姓名:教师:题型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1、在政治上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积极创办私学的人是:A、孔子B、董仲舒C、荀子D、庄子2、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A、《离骚》B、《楚辞》C、《诗经》D、《乐府诗集》3、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诗人,其诗风格:A、平易自然,和谐优美B、质朴刚健,强调兴寄C、白描绘景,节奏调谐D、沉郁顿挫,音节悲壮4、北宋时期第一个专力写词并大量制作慢词的著名词人是:A、苏轼B、柳永C、李煜D、李清照5、文学史上合称“元曲四大家”的是:A、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关汉卿B、王实甫、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C、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郑光祖D、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6、后叙主要进行说明、考订、补充或议论,用以A、补充前言B、补充正文C、补充注释D、补充后序7、散文一清峻著称,发展和完善了寓言、山水游记等文体,达到很高成就,著有《永州八记》的是:A、欧阳修B、韩愈C、柳宗元D、苏轼8、肯定中国盛唐文化“给予当时的日本文化带来巨大的刺激和恩惠”的是:A、东山魁夷的《唐招提寺的魅力》B、淡海三船的《唐大和尚东征传》C、井上靖的《天平之甍》D、安藤更生氏的《鉴真大和尚传之研究》9、“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的修辞一样的是:A、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B、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C、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0、《绳子的故事》中被流言杀死的是:A、马朗丹B、布列东C、乌勒布雷克D、奥士高纳二、多项选择11、下列语言属于《孟子·尽心下》的有: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C、失其民者,失其心也D、是故得乎民而为天子12、“诗六义”是:A、风、雅、颂B、礼、乐、射C、赋、比、兴D、御、书、数13、和“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中“将”字用法一致的有:A、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B、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C、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D、欲将以有为也14、和“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句使用了同样修辞的有:A、通五音六律滑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B. 碧波荡漾(bì bō dàng yàng)C. 畸形怪状(jī xíng guài zhuàng)D.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书法作品深受观众喜爱,甚至被誉为当代书法大师。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将开设一系列的选修课程。
D. 这本书不仅语言生动,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
答案:B3. 下列词语中,与“博学多才”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学富五车B. 聪明伶俐C. 才高八斗D. 勤学苦练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等待我们去挖掘。
B.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
C. 他做事雷厉风行。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
答案:A5. 下列词语中,与“海纳百川”意思相反的一项是:A. 坐井观天B. 善自为之C. 狭隘自私D. 开拓进取答案:C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树上的小鸟欢快地歌唱。
B. 雨后的彩虹绚丽多彩。
C.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引导我们走向真理。
D. 夜晚的星空静谧无声。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柳树绿了,小草长了。
B. 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C.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山有水,有花有草。
D. 他勇敢、善良、聪明。
答案:A8. 下列词语中,与“举世闻名”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名扬四海B. 知名度C. 著名D. 有名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里的知识非常丰富。
大一语文期末考试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筵席(yán)刽子手(guì)恣意(zì)瞠目结舌(chēng)B. 恣睢(suī)徜徉(cháng)饕餮(tāo)桀骜不驯(jié)C. 蹉跎(cuō)揶揄(yé)忸怩(ní)惺惺相惜(xīng)D. 缱绻(quǎn)踯躅(zhí)旖旎(yǐ)怙恶不悛(hù)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充满热情。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充满热情。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充满热情。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充满热情。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充满热情。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充满热情。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充满热情。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充满热情。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充满热情。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充满热情。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充满热情。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充满热情。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充满热情。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充满热情。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充满热情。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充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