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1 邓稼先》研讨课教案_18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5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学设计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邓稼先的人物形象。
1.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1.3提高学生的朗读、欣赏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科学家邓稼先的敬仰之情。
3.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邓稼先的人物形象。
1.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2.1邓稼先的精神品质及其在课文中的体现。
2.2课文中的难点语句解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1.2学生分享对邓稼先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2.2学生根据问题提示,梳理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3.合作探究3.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难点语句。
3.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疑惑。
4.课堂讲解4.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文本。
4.2教师重点解析邓稼先的精神品质及其在课文中的体现。
5.课堂练习5.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练习。
5.2学生展示仿写作品,教师点评。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7.课后作业7.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邓稼先的人物形象。
2.教师讲解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3.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提高了表达能力。
4.课后作业环节,加强了家校联系,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课文《邓稼先》2.多媒体课件3.网络资源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氛围良好。
《邓稼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邓稼先的崇高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邓稼先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介绍邓稼先的生平和成就,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三、交流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主要写了邓稼先的哪些事迹?这些事迹体现了邓稼先的哪些品质?2.全班交流:各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或提问。
四、深入理解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和句子,体会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2.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五、拓展延伸1.介绍邓稼先的其他事迹和成就,进一步感受他的伟大。
2.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和传承邓稼先的精神?六、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2.写一篇关于邓稼先或其他科学家的读后感。
"Deng Jiaxian" Lesson PlanTeaching Objectives:1.Knowledge and Skills: Learn and master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text, understan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lesson, and appreciate Deng Jiaxian's noble qualities.2.Process and Methods: Through self-reading, discussion, and communication,deeply understand the text and learn the writing method of expressing characters' spiritual styles through specific examples.3.Emotions, Attitudes, and Values: Feel Deng Jiaxian's tremendouscontributions to the country's defense caus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patriotic feelings and scientific spirit.Teaching Focus:Understan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ext and appreciate Deng Jiaxian's noble qualities and spirit of selfless dedication.Teaching Difficulties:Learn the writing method of expressing characters' spiritual styles through specific examples.Teaching Process:1.IntroductionIntroduce Deng Jiaxian's life and achievement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lesson.2.Autonomous LearningStudents read the text independently to understand the main content and master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3.Discussion and Exchangea. Group discussion: What deeds of Deng Jiaxian are mainly written in the text? Whatqualities of Deng Jiaxian are reflected in these deeds?b. Class discussion: Representatives of each group report the discussion results, andother students supplement or ask questions.4.Deep Understandinga. Guide students to analyze the key paragraphs and sentences in the text toappreciate Deng Jiaxian's noble qualities and spirit of selfless dedication.b. Learn the writing method of expressing characters' spiritual styles through specificexamples.5.Extensiona. Introduce Deng Jiaxian's other deeds and achievements to further feel hisgreatness.b. Guid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how we should learn and inherit Deng Jiaxian'sspirit in today's society.6.Assignmenta. Recite the key paragraphs in the text.b. Write a reading review about Deng Jiaxian or other scientists.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础的教案模板,具体的教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个性化设计。
七(下)课⽂《邓稼先》教学设计七(下)课⽂《邓稼先》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案的设想和计划。
⼀般包括教学⽬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七(下)课⽂《邓稼先》教学设计(精选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七(下)课⽂《邓稼先》教学设计篇1 教学⽬标: 1、知识⽬标: ⑴理解积累“宰割、筹划、彷徨”等12个词语的读⾳、字形、词义,并学会运⽤。
⑵了解杨振宁、邓稼先两位科学家的有关情况及⼀些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⑶抓住重点句段,理解⽂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2、能⼒⽬标: ⑴掌握本⽂以⼩标题连缀,⾃成⼀体、相对独⽴⽽⼜彼此关联的⾏⽂特征,逐步提⾼写作能⼒。
⑵了解本⽂语⾔句式多变,情感真挚的特点,体会课⽂恰当的运⽤语⾔技巧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积累语⾔,增强语感。
3、德育⽬标: 学习邓稼先把⼀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个⼈名利,鞠躬尽瘁、死⽽后已的⽆私奉献精神,争做⼀个⼤写的⼈。
教学重点 ⑴理解作者将邓稼先的⽣平、贡献放在⼴阔的社会⽂化背景中加以描写、评论及精选横断⾯表现⼈物的作⽤更典型更集中地突出⼈物不平凡的经历和对民族的伟⼤贡献。
⑵揣摩语⾔,把握句式特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感悟作者寄寓在字⾥⾏间的深情,理解⽂章在记叙、议论基础上抒情的好处。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新课:由邓稼先与杨振宁的照⽚导⼊本课。
2、资料汇总,了解背景:学⽣将搜集的资料展⽰,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课件的形式展⽰出来。
3、阅读课⽂,⾛近英雄(分五步完成) ⑴朗读课⽂,整体感知 弄清⽂章各部分的侧重,任选⼀部分阅读并交流⾃⼰的感受。
⑵思读课⽂,理清思路 讨论:六部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第⼀部分:全⽂的引⼦。
第⼆部分:由第⼀部分引出,简单介绍邓稼先的⽣平经历和主要贡献。
2022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学设计教案2022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学设计教案第三单元教学要求与方案单元说明:本单元以名人为主题。
他们中有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
单元要求:1学习名人的崇高品行和奉献精神。
2学习名人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治学方法。
3揣摩、感想和累积课文的言语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
单元重点课:11 << 邓稼先;;12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单元难点课:15 <<孙权劝学;;单元内容及课时〔共计14课时〕11 <<邓稼先;; 3课时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课时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2课时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2课时15 <<孙权劝学;; 2课时综合性学习: 我也追〞星〞 1课时单元测试与讲评 2课时单元总结11、邓稼先(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邓稼先及背景。
2、灵敏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法阅读课文,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理解文中两个古诗文4了解本文言语句式多变、感情真挚的特点,体会课文恰当地运用言语技巧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累积言语,增强语感。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速读,初步感知课文,然后抓住人物性格及所在环境来理解人物形象,再分析其写法特点。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较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法阅读课文。
培养高效阅读能力,了解文章选材和结构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将人物放在肯定的环境中描写的用意,理解课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作比拟的好处。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导语介绍“任人宰割〞的中国实况,我国第—颗X、氢弹爆炸的实况。
11邓稼先基本思路:【教学目标】1、了解邓稼先先生的经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
3、联系实际,理解人生的意义。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
2、品味重点词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
【教学工具】投影仪【重难点突破】抓住作者对邓稼先先生50年朋友深情这一感情基调来分析课文六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本文材料的选择和剪裁。
【学法指导】抓住作者对邓稼先先生50年朋友深情这一感情基调来分析课文。
一、预习导学1.给加点字注音。
彷徨..()罗布泊.()可歌可泣.()鲜.为人知()至死不懈.()鞠躬尽瘁.()妇孺.皆知()马革裹.尸()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第三部分中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2.根据本部分内容,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3.文中作者说“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
”作者这样的看法是否有道理,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四、品味语言“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试阐释这两句话。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板书设计:课后反思:①鞠躬尽瘁:②死而后已:③家喻户晓:④妇孺皆知:二、整体感知课文由小标题分为六个部分。
请你简要地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三、深入探究“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
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邓稼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将了解邓稼先的生平和主要贡献,包括制造原子弹和氢弹、发展国防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从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和文学主题,提高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将感受到邓稼先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其爱国热情和报效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邓稼先的贡献与成就、课文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
2.教学难点: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散文的描写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有关邓稼先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为本课学习奠定基础。
2.新课学习:通过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邓稼先的生平和主要贡献,学习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3.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邓稼先的贡献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巩固与拓展:通过课堂练习、写作练习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其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板书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手法,提高教学效果。
2.学生参与:采用小组合作、课堂讨论、情境教学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针对所学知识进行当场练习,巩固知识。
2.作业:布置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作业,促进学生在课外继续学习。
3.评价方式:采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在评价中的反思和交流。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参考:参考书籍、文献或网站等。
2.工具支持:投影仪、音响等设备。
七、结论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邓稼先的生平和主要贡献,学习邓稼先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的精神,掌握如何从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和文学主题的方法,提高其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其爱国热情和报效祖国的情感。
八、教学反思1.教师自我评估:教师对教学过程、方法、手段等进行的反思。
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案设计(通用16篇)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设计篇1[学生分析]人物传记,是中学生最喜欢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
名人们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往往为人们所景仰。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的起点,他们自然而然地把名人奉为自己崇拜的偶像,处处效仿名人。
《邓稼先》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名人传记,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引导:①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学生阅读起来可能从整体上不容易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章思路。
②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作者既有传统眼光,又有历史视野,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体会深沉的情感。
③文章语言很有特色,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并试着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
[教学建议]叶圣陶曾经说过,国文教学的目的,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呼唤教育回归生活,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
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不难看出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仍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
何谓“发展为本”?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地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
因此对于本文的教学,笔者认为由于篇幅较长,内容较深,可拟设为问题讨论课,同时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背景资料,为了解文章内容作铺垫。
其具体目标如下:一、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小标题,复述并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二、通过默读与精读,揣摩文中关键语句,领会作者融入笔端的深情,学习邓稼先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排比、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多变的句式特点,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教学设计]一、教学过程(一)导语由“我心中的邓稼先”这一话题导入。
学生交流资料,谈自己心目中的邓稼先,,老师适时点出“常人眼中的邓稼先”特点所在,那么科学家眼中的邓稼先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杨振宁的《邓稼先》,共同揭开这个谜底。
邓稼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体会他默默无闻、为国奉献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
2.知识目标:学习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能力目标: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并获得有用信息;组织材料表达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邓稼先的贡献对当时中国的意义,从而真正地认识邓稼先这个人教学方法:自读、品读、发现阅读、小组合作等方法相结合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视频导入:这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以及授予他们的颁奖词,其实在生活中,总有一些瞬间,刻骨铭心;总有一种声音,挥之不去,在天地间久久回响;总有一些身背影,无法忘怀,成为一个名族的记忆;感动着你我,感动着中国。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邓稼先这篇文章,来一起给为中国核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邓稼先颁发“感动中国”这个当之无愧的奖(出示题目,出示目标)。
颁奖之前我们大家一起通过课文来认识一下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二、整体感知,自读课文。
同学们,课文挺长,让我们展开竞赛,快速地、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更好更快!(自由朗读)同学们读得很有激情,一定是被感染、被感动了。
三、研读课文(板书)邓稼先是一个的人。
(从文中找出一些依据)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结果。
示例1:邓稼先是一个具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从第五部分的《吊古战场文》中感受到邓稼先和他的战友们工作的环境非常恶劣,他和他的同事们时常面临着死的考验,而邓稼先却毫不退缩,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倾尽全部心血。
从这里可以看出邓稼先是一个具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示例2:邓稼先是一个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
第二部分写邓稼先的生平和功绩,充分说明了他一生为祖国做出的重大贡献。
示例3:邓稼先是一个能力极强却忠厚朴实的人。
在与奥本海默的对比中,突显了他最为可贵的、典型的中国农民的质朴淳厚。
他们同样是科学家,都在原子弹的研究工作中取得卓越成就,而奥本海默居功自傲,邓稼先却质朴亲和。
示例4:我也填的是邓稼先是一个能力极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