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证现状分析总结PPT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18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分析报告一.导言近年来,大学生考证成了一个越来越热门的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方面是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当时,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我国在九十个职业采取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这不禁促使了大学生纷纷诉诸于考证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既有学历证书又有专业职业XX书的大学生很自然地就有更大的胜算几率。
九十年代中后期,考证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成功加入WTO持续升温,大学生考证种类和X围不断增加,考证难度不断提高。
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学生更是有把考证当成护身符之势——谁护身符越多,谁越能度过难关。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之后,导致每年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更导致了大学生不得不以考取更多的证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
如上图显示,2015年应届毕业生多达749万人,加上历届没有成功就业的毕业生,每年都至少有一千多万大学毕业生在谋求一份工作,而这部分人群大多无行业技术、无行业经验、更无职业规划。
如今,大学生就业情况已成为一种社会压力,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觉得就业形势很困难或较困难的高达90%。
专家指出,“加重就业砝码,掌握实践技能”无疑是最实际的大学生就业保障。
因此,许多大学生就通过考证来增强自己的砝码。
二.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
借助“问卷星”平台制作调查问卷,发放给大学生群体,实际填写量387份,有效问卷数387份。
三.基本调查结果展示与分析:(一)调查主体人员分析:(1)此次调查性别分类上,女性参与调查人数237人,占比61.88%;男性146人,占比38.12%。
多以女性为主。
(2)在年级选择方面,本次调查主要面向大一、大二、大三在校人员,分别占比25.07%、25.09%、47%。
大四人员仅占2.35%。
(3)在调查主体所在专业分析中,数据显示经济学类人员最多,占比38.64%;管理学次之,占比21.93%。
⼤学⽣考证数据分析四川⼤学锦江学院⼤学⽣考证情况⽅案设计⼀、调查背景及⽬的调查背景:近⼏年,越来越多的学⽣浩浩荡荡地涌⼊考证族。
不论是有硬性要求的⼤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级证书,还是“热门⾏业”⼼理咨询师资格证、营养师资格证,都吸引了⼤批在校学⼦报考。
不少学⼦⽆所适从、盲⽬跟风,甚⾄“为了考证⽽考证”。
在这股“考证热”风潮下,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认识考证呢?在校⼤学⽣考证的现状以及他们持有的态度⼜是怎样的呢?对此我们展开了调查。
调查⽬的:①获知⼤学⽣考证现状;②获知⼤学⽣考证动因、态度;③获知⼤学⽣考证的信息来源及途径④从缓解就业压⼒、转化思想态度⽅⾯给⼤学⽣以正确的对策。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四川⼤学锦江学院在校⼤学⽣调查单位:四川⼤学锦江学院每⼀位在校⼤学⽣三、调查项⽬(1)基本资料:姓名、性别、专业、年级、联系电话;(2)⼤学⽣考证的原因、及其⽬的;(3)⼤学⽣考证的种类;(4)⼤学⽣考证的时间和考证信息的来源;(5)⼤学⽣对考证的看法;四、调查⽅式和调查⽅法调查⽅式:抽样调查(采⽤简单随机抽样法进⾏调查)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针对学⽣发放问卷)五、调查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整理⽅案1、进⾏问卷审核,通过回访等⽅式进⾏复查。
2、将审查合格的问卷进⾏简单汇总,并且将不同年级分开汇总。
3、利⽤SPSS、Excel以及图形对数据进⾏处理,并进⾏专题分析。
资料分析⽅案1、进⾏考证年级段分布的聚类分析2、进⾏考证原因、⽬的、态度、时间、种类分析。
此分析是为了充分了解⼤学⽣考证情况,为⽇后提出建议提供数据⽀持,进⾏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
3、对考证同学和不考证同学进⾏对⽐分析。
4、整理资料,进⾏总结,得出同学的看法及建议,⽤来更好的,更全⾯的对同学们提出相应的建议。
六、调查时间和调查⼯作期限调查时间:2014年9⽉27⽇调查⼯作期限:2014年9⽉23⽇到2014年10⽉13⽇2014年9⽉23⽇到2014年9⽉27⽇,确定调查任务及对象,从⽽编写调查⽅案设计,设计问卷并进⾏测试、修改和定稿。
聚焦大学生“考证热”现象聚焦大学生“考证热”现象近年来,我国大学掀起了一股“考证热”。
考证,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甚至是各行各业社会人士的热门名词,在校大学生考证每年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各路学子不甘落后,频频考证。
一年四季轮流登场的考证,无疑成了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诸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汽车驾驶执照,非师范生的教师资格证书,还有文秘证,导游证,会计证等等,五花八门,不禁让人眼花缭乱。
考证,大学生众说纷纭考证终究是为了什么呢?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采访了许多已经考证或者正准备考证的同学。
商务秘书系的一位同学说:“大学生考证越多越好,特别是拿到与专业有关的证书,以后工作会好找些。
现在我已经决定以后的就业去向了,而考证只是为了给自己添光加彩,在以后的岗位上更受重视。
” 经济贸易系的一位同学说:“反正大家都在考,有的考研,有的考公务员,考证的人也不少,那我不考岂不是落后了?而且证件是能力的象征,证件越多就越能证明自己的实力,让人刮目相看。
”以上同学的观点大多数是同意考证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要去考证的。
一位法律专业的同学说:“考证?我还没去考过。
我觉得考证既耽误时间,又浪费钱,我只想一心一意地把精力放在我的'专业课上。
” 一位不肯透露学院的同学说:“考证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看,一则经济条件不允许,二则考了未必可以通过,岂不是浪费。
考证就是为了就业,学好专业才是就业的基础,还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据有关的调查统计显示:考证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消费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支出费用。
由于近年来在大学校园里一直很热的考证热没有减弱的势头,大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考试、出国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等,名目繁多。
相应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经济贸易系翟留洋说:“我现在上大二就得忙着准备四级英语考试,我还准备过计算机二级甚至三级,不就是为了多个证以后好找工作。
大学生考证问题及策略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证书已经成为衡量个人职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很多大学生会选择考取各种证书以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但是,考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本文将分析大学生考证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考证面临的问题1. 时间压力:大学生学业繁忙,需要分配一定的时间来学习考试内容。
而考证通常需要不少时间的准备,这就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时间压力。
2. 考试难度高:因为各种证书的难度不同,有些需要应试者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有些则需要较强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能力。
这让许多大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3. 学习、工作与个人生活三者之间的平衡:考证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学习、工作和个人生活,这会给大学生带来困难和挑战。
1. 合理规划时间:在考证之前,大学生应该先考虑自己的日程安排,制订一个合理的计划,把时间分配到各个方面,确保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和准备考证。
2. 选择与个人专业相关的证书:不同的证书考试要求不同,因此大学生应该优先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证书,这样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提高自己的考试效率和成功率。
3. 积极寻求帮助:在考证的过程中,大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这时候可以积极寻求帮助和建议,比如参加培训班、请教老师或学长学姐。
这些人都有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可以为考证带来很大的帮助。
4. 树立信心:考证需要耐心和恒心,因此大学生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给自己充分的信心,坚信自己一定能够通过考试。
5. 找到学习和生活的平衡:考证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业、工作和生活,因此要把握好学习和生活的平衡。
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保持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体魄,才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和生活的挑战。
总之,考证对于大学生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只有合理规划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证书,积极寻求帮助,树立信心并找到学习和生活的平衡,才能够成功地完成考证并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大学生考证问题及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考证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意识到通过考取证书来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性,因此考证热潮愈演愈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大学生考证问题,分析其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和实施策略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考证行为,提高他们的考证效果,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考证行为的特点和规律,还可以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研究背景】1.2 问题意义大学生考证问题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考证也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考证不仅是一种证明自己能力的途径,更是一种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拥有专业证书和资格认证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录用员工的重要条件之一。
大学生考证问题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
【字数:126】2. 正文2.1 大学生考证现状分析当前,大学生考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参加各种证书考试。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学历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许多企业更倾向于招聘具有专业证书的人才。
大学生通过考取证书,提升自己在求职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大学生考证也有助于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通过参加证书考试,大学生可以系统性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考证还可以锻炼大学生的自律性和执行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考证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考证成本较高、时间安排不合理、考试内容过于繁琐等。
这些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在考证过程中面临着挑战和困难,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生考证现象分析大学生考证现象分析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大学生逃课现象愈演愈烈:基础课有人逃,专业课有人逃,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更是“逃课族”的首选。
逃课的大学生在干什么?有的在上培训班,准备考研、考托;有的在学电脑,为参加CIT英国剑桥信息技术考试、NIT全国信息应用技术证书考试、CISCO网络资格考试、MCP微软认证而忙碌;有的在准备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律师、外销员、海关报关员、导游员、秘书等一系列“资格证书” 考试;还有的在忙着学开车拿驾照。
人们戏称如今的大学教育已经变成“考证教育” 。
“文凭热” 尚未降温, “考证热” 又悄然兴起 ,这类社会性热浪真是一潮高过一潮。
“考证” 成为这群被称为“候考族” 的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题 ,花费惊人也在所不惜,他们参加各种“证书”考试,拿到各种“证书”,以便增加自己求职的筹码。
在他们看来,手上不多一些证书很难在就业市场上与别人竞争 ,特别是冷门专业的大学生更希望借助“考证” 来弥补自己的底气不足。
如今热门的证书早已不是英语、计算机之类了,很多“高、精、尖” 、“与世界接轨” 的“洋证书” 在国内拥有人数甚至不足百人 ,况且每一张证书背后都是不菲的报名费、书本费和培训费 ,但大学生们“痴心不改”,甚至不惜“为伊消得人憔悴” 。
这究竟为什么 ? 不妨对“考证热” 做一番透析。
二、“考证热” 的心理透析前段时间,我们就“考证热”对我校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6份。
其中师范生67人,非师范生79人,男37,女109人,含盖了大一至研一的学生(一)“情非得已”“考证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就业压力大,实属“情非得已”。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充满了危机意识。
为了能够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找到一个让自己相对满意的工作,考几本社会上流行的证书,至少让自己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更有信心。
绝大多数学生考证是迫于求职的压力,如今用人单位都不约而同地将应聘者是否持有资格证书以及持有多少资格证书,作为衡量人才层次高低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