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自然资源2
- 格式:ppt
- 大小:655.50 KB
- 文档页数:13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是一门涉及地球表面特征、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学科。
在八年级的地理学习中,第二章是关于地球的构造和地球的运动。
本文将对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地球的构造地球是一个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球体。
地壳是最外层的固体物质,包括陆地和海洋。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岩石层,厚度约2900公里。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则主要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二、地球的运动1. 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个自转周期为24小时。
自转导致了地球的昼夜变化,即一半地球处于日照区,另一半处于黑暗区。
2. 公转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个公转周期为365.25天。
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了四季的变化,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出现昼长夜短、昼夜等长和昼短夜长的情况。
3. 倾斜度和季节变化地球的轴倾斜度使得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日照面积不同,从而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倾斜度较大的地区夏季阳光较强,冬季阳光较弱;而倾斜度较小的地区季节变化较为温和。
4. 地球的地磁场地球拥有一个大规模的地磁场,它是由地核产生的。
地磁场起到保护地球免受太阳风暴和宇宙射线的伤害,同时也是指南针指向北方的原因。
三、地壳板块运动地壳被分为几块不规则的板块,它们位于地幔之上,并随着地球的内部运动而移动。
板块之间的运动分为三种:构造边界、转换边界和抬升边界。
1. 构造边界构造边界是两块板块相互接触的地球表面区域。
构造边界主要有三种类型:板块汇聚边界、板块拉开边界和板块滑移边界。
- 板块汇聚边界:两个板块相撞,形成地壳的折叠和山脉。
- 板块拉开边界:两个板块相离,形成地壳的断裂和海底火山。
- 板块滑移边界: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地壳的断层和地震。
2. 转换边界转换边界是两个构造边界交错形成的边界。
转换边界上的岩石形变和断裂较为复杂,容易引发地震。
3. 抬升边界抬升边界是两个板块互相挤压形成的边界。
抬升边界会导致地壳的隆起和山脉的形成。
八年级地理自然资源知识点地理是一门探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学科。
而在地理学中,自然资源是地球上存在的天然物质与能源,它们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地理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点。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人类可以利用的矿产、水泥、土壤、水、空气、光、热等物质和能源。
自然资源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自然资源的种类1. 矿产资源:是指地下或在地表存在的矿物质及其化合物。
例如,煤、石油、天然气、金、银、铜、铁等都是矿产资源。
2. 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的土地及其上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基础资源。
例如,农田、林地、草地都是土地资源。
3. 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沼泽数和地下水等。
水资源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和环境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4. 植物资源:是指地球上的各种植物资源,包括林木、草地、花卉、果实等。
植物资源对人类的食品、药品、建筑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动物资源:是指地球上的各种动物资源,包括家畜、野生动物、昆虫等。
动物资源对人类的食品、药品、皮毛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合理利用,合理保护。
否则将给自然资源的恢复和发展带来不良后果。
1. 科学规划开发:必须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特性,进行科学规划开发。
例如,在使用地下水的时候,要结合地表地下水循环的自然规律,进行科学开采使用。
2. 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的活动不仅会影响自然资源的量和质,也会影响生态环境。
因此,人们需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3. 节约用水:水是人类的重要资源。
节约用水,不仅能够保护水资源,还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4. 资源再利用:通过资源再利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减少自然资源的损失,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目标1.我国土地资源的总特点.2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土地的用途很广:可以种植粮食、蔬菜瓜果,为人类提供食物;可以栽种树木,为人类提供木材;可以生长牧草,提供放牧牲畜的场所,提供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可以用来建房、筑路等等。
土地对人类极为重要,失去了土地,人类就没有了食物来源,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就会停止。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请看:1我国土地资源的总特点是什么?2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的分布?3.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有哪些?(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分钟)自探提示:1、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整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本组找出的有价值的疑难问题。
二、解疑合探(15分钟)(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 1 2 3 4 5展示 1 3 5评价 2 4 6(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2.教师点拨或精讲。
⑴明确土地资源基本特征人多地少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⑵.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土地相对减少。
原因:人口增长使人均占有量减少,工矿、交通、城市的发展,使土地资源问题减少。
土地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蔓延、草场超载,乱占耕地等现象采取的措施依照政策法律,进行土地资源的管理“开源”、“节约”结合加强土地资源建设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三、质疑再探:(3分钟)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