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期末试卷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学校:梁村永镇中学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指定抽样分析一个教学班)执笔人:刘梅君一、对试题的评价和命题建议评价:1、试题结构结合中考实际,既重点突出,又做到知识点均衡,面广,量大;2、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3、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课本,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议:希望今后的试题能和这次的试题一样,难易适中,除了有对文章的理解,概括,分析等全面的考题,还有对感官角度和描写方法的运用。
这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二、基本情况(抽样)1、抽样试卷51份,平均分_41.86分,合格率_7.84_%,优秀率__0_%,最高分_78__分,最低分_15分。
2、各大题的得分率3、具体数据和典型错例⑴得分率最高的是第__一__大题,每小题的具体得分率如下:其中,该大题满分__0__人,占__0%,零分__1__人,占_2_%(或最低分)。
⑵得分率最低是第二__大题,每小题的具体得分率如下:其中,该大题满分_0___人,占___0_%,零分13 人,占__25_%(或最低分)。
三、从试卷得分情况分析教学中的成功做法和存在问题成功做法:1、上课前5分钟朗读或背诵课文。
课后抄写生词和积累名句。
2、反复默写重点语句,应对试题中的文句默写。
3、多积累病句典型例子和成语褒贬的运用。
4、每课一小仿写,仿内容,仿修辞,仿结构,仿格调。
存在问题:1、文言文字词积累过少。
2、对感官角度的掌握不到位甚至不了解何为感官角度。
3、对描写方法的掌握不到位或不会放入题型中运用。
4、对句子或人物的分析,缺乏从文中找例子分析的答题思考。
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1、加强学生对感官角度和描写方法的运用练习;2、让学生多进行对词句或人物形象的分析;3、引导学生多阅读考纲里的12部课外必读文章。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语文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试卷分析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对学生语文试卷的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试卷分析1. 学生整体表现本次试卷共包含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三个部分,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整体来看,学生在基础知识部分表现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字词、成语、语法等基本知识。
但在阅读理解部分,部分学生存在理解偏差、答题不完整等问题。
作文部分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部分学生写作水平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内容空洞、结构混乱等问题。
2. 具体问题分析(1)基础知识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包括字词、成语、语法等,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从试卷分析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部分表现较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学生对字词、成语的记忆不够牢固,导致在实际运用中出错;②部分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句子表达不够规范;③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不能根据具体语境进行恰当运用。
(2)阅读理解部分阅读理解部分旨在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从试卷分析来看,部分学生存在以下问题:①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深入,不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②对文章结构分析不准确,不能抓住文章的脉络;③对文章的细节理解不够到位,导致答题不完整。
(3)作文部分作文部分旨在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从试卷分析来看,部分学生存在以下问题:①内容空洞,缺乏真实情感;②结构混乱,逻辑不清晰;③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缺乏文采。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基础素养。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字词、成语、语法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基础素养。
2. 深入开展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强化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肥乡三中孙亚敏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现对期末考试初中语文试卷作如下分析:一、试题分析此次命题坚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原则;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自己语文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所有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尽显自己的语文才能,发挥创造力,发展个性;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据,本着强调积累、突出读写、鼓励创新的原则,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性;从学生身心实际出发,注重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摒弃了死记硬背的考题,多设置了综合运用题及开放性试题,以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命题反映了新课程理念和要求,对今后我校语文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试卷满分为120分,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选择部分50分,第二部分为主观表达部分70分,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1.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注重沟通课堂内外;“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主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重视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加大了背诵默写的分值6—7分,内容取自课内篇目及教材推荐的课外背诵篇目;对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考查,摒弃了过去支离破碎地纯粹考查知识术语的题目,淡化了对知识的识记要求,重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语言运用试题材料的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这些题结合生活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把语文课程资源与生活对接,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积累与运用”单独设题,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提醒大家淡化知识并非不要知识、忽视基础,而是不要死记硬背知识,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运用;2.文言文阅读重课内阅读考查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指导思想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在积累、识记、理解的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的理性层面设题;除了对理解词语含义、翻译句子、概括选文大意这类基础知识、能力的常规考查外,还加强了对整篇文章或语段的理解性考查;3.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律从课外选取,试题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选文是完整文章,注重考查学生对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现代文阅读题目设置基本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悟”的阅读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引导语文阅读教学向良性发展;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品味具体语境中词句意义和作用,根据提供语言材料筛选信息和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等内容,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概括、理解、感悟、筛选、鉴赏、思辩、评价等能力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从卷面成绩看,作文成绩最好,现代文阅读得分率次之,客观性试题得分不一;综观答题情况,学生暴露出如下的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不强;一些学生背诵效果不好,默写不准确;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仿写、说明一些基本知识还不会在语境中实际运用,没有转化为能力,缺乏语感;2.文言文词语积累不牢固,对篇章内容理解肤浅;对文言词语的含义把握不准确,如解释“走”的意思,很多人答错而正确答案应是“跑”;对文言文篇章内容理解、赏析能力不强,只会死记硬背,遇到活题不会变通;3.现代文阅读缺乏语言理解感悟能力;三、教学现状分析学生答题中暴露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以上试卷分析,结合平时听课调研所知,语文教学主要还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1.阅读教学,方法不当;语文阅读课时最多,但实际上一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并不强,考试中阅读理解也最拉分;究其原因就是教学方法不当;教师把教材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而不是将教材当成学材,当成很好的例子,真正用好教材,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迁移;这势必导致学生没有学会阅读方法,当遇到一篇新文章时感到无从下手;而且教师上课有时死扣教材,就课论课,不能激活文章中蕴涵的人文性,不能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能旁征博引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造成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学习语文感到索然无味;2积累运用,抓得不实;四、改进建议期末语文试卷的命题特点及所体现的命题导向,对今后的教学有鲜明的指导意义,而学生在答题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也说明了语文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语文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按其要求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五年级语文试
卷分析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一学期结束了,五年级本学期镇上没有组织统考,由学校自行组织考试,试卷由东片几校统一定制。
我校在教导处的安排下,于星期一对一二五进行了期末考试,现就语文试卷评阅情况做已汇报:
一、试卷分值:100分,90分钟,22人参考
二、试卷体型:基础知识、课文回顾、口语交际、阅读感悟、习作乐园
三、成绩分布:人均72分,80分以上6人,一人不及格
四、阅卷情况:
从试卷的评阅来看,能看出学生复习的扎实,书写较认真。
对课本知识、课外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能按照要求去作答,同时也看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态度。
1、优点
学生基础题做得较好,有17名学生的到27分以上(32分)课内回顾16分(20分)习作大部学生能按要求先补充题目在做答,很好。
大部分学生书写较认真、文面整洁,卷面很少有涂改情况。
2、不足:
有极少数学生不认真审题,出现空题,不作答,这是学习的态度的问题;还有极少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出现会而写不对。
3、改进措施:
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指导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五、感受
一学期结束了,考试是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监测,也是对教师工作的检测。
老师通过评阅试卷发现问题要及时总结,及时反馈,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同时对学生的不足利用合适的时机指出,使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2014—2015学年度小学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分析2014—2015学年度小学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分析本次考试是区教研室命题,主要考查的年级是一至五年级。
纵观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难易适度,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也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一二年级的语文试卷题型较类似。
考查了学生们汉语拼音、字、词、句子、阅读及写话等方面的内容。
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试卷题型较类似。
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词语、积累、课内外阅读、习作等方面的内容。
一年级试卷第5题“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中“请”与“情”有的学生区分不清。
教师可以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加以分析。
“请”要用语言,所以左边是言字旁;“情”要用心表达,所以是竖心旁。
第8题“我能选择恰当的标点符号填到句子里。
”学生错误率较高,一是因为该题型平时练习少,一是要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感,朗读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
这样的习题也就不成问题了。
二年级试卷第1项“正音”的“拎”着和“哺”乳错的较多,试卷第10项“我能填积累卡。
”中的(3)太阳是个忠实的(),它在天空给你指点():中午的时候它在(),地上的树影正指着()。
学生将“南边”写成“南方”“北方”写成“北边”。
学生对于个别字的读音和课文背诵不够扎实,教师在指导背诵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细节的点拨。
三至五年级的试卷跟一二年级的试卷相比更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试卷有三个板块:语言的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习作。
第一个板块包括两个内容:选择和填空。
10道单选题从多个角度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严谨的答题态度。
这一项是既是学生最易丢分的地方,也是我们教学的难点,需要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专项训练。
例如五年级试卷中第4题“下列各句加点词使用恰当的一项”首先应该弄清楚“含辛茹苦”“始料不及”“势不可当”“面不改色”这四个词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分析其所在的语言环境。
“在100米决赛中,我班张强同学含辛茹苦地取得了第一名。
2015学年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2015学年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本次考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镇教研室统一组织安排,外校老师与本校老师合作,学生同桌异题,本着本校本人不监考本班试卷的原则进行。
本次语文期末试卷共分为:智力屋、聪明谷、才艺台三个大部分,本次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广,从字、词、句、阅读以及写话等几个部分对学生的习惯、知识、能力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
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又考察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
二年级共有23人,全部参加考试。
总的来说,本次期末考试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答题情况分析(一、智力屋)第1题:读拼音,写词语本题考查的重点是本册书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的答题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较少出现错别字,个别学生在“慌乱、翅膀”两个词中出现了错误。
第2题:我能给下面偏旁找朋友。
这道题是让学生根据部首写生字,考查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情况。
大部分学生掌握很好,能做到正确填空,但也有少数同学填得字迹潦草。
第3题:我会选字填空。
考查了学生对形近字的区分,大部分学生完成情况良好,极个别学生书写不认真。
第4题:我会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所考查的大部分是平常练习的词语,学生完成的不错。
第5题:我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区分运用情况。
出错较多的“常常、往常”两词的区分。
第6题:积累运用该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灵活掌握情况。
其中围绕课文的积累所出的题目,紧扣书本。
在做这道题时,出错的学生基本是书写出现问题。
第7题:我能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
本题考查了四个四字成语,只有极个别学生“舍本逐末”的“舍”不会写。
(二、聪明谷)第1题:照样子,填词语,本题主要是数量词的考查,部分学生对于“一枚()”不会写生字出现了错误。
第2题:照样子,填词语本题主要是偏正形式词语的考查,学生在“亲切的()”一题好多填的都是动词,出现了错误。
2015年春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评价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
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
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试卷评价导向功能的作用很明显。
这次语文学科的试卷成绩基本反映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状况。
学生基础知识不太扎实,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习作水平不是很好。
二、成绩本校共79人,参考79人,优秀38人,良好19人,及格7人,不及格15人,总分5787,平均分72.2,积分1.449。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从试卷完成情况看,大部分同学能够审清题意,在限定的时间内,独立地完成试题,书写认真、字迹清楚、卷面较整洁。
本次试题共四个大题,其中包含一些小题。
第一大题我会填。
第一小题看拼音写词语有部分学生书写错误,全对的只有26人,正确率低,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复习。
常见错误集中在“窗户、购买”这两个词,“骄傲”这个词也有不少人写错。
第二小题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全班有56个人全对,得分率较高。
第三小题比一比,在组成词语。
这题正确率较高,错的同学主要分不清同音字“兄”和“呆”。
第四小题把词语补充完整,这道题的正确率不高,38人全对,错的人主要集中在“哇哇地()()”和“热情的()()”这两个词。
第五小题,选一选,填一填,这道题正确率较高,错的同学主要是读书不看书。
第六小题,选出不是二十四节气的一项。
这题得分较高,大多数同学都学对。
把下列词语整理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标点。
这道题正确率较高,只是有部分同学忘记加标点。
第七小题补充完整词语。
这题大多数同学都填正确,得分率较高。
只有极少部分同学由于基础较差,厌学,所以经常抄写也记不了而失分。
第八小题给句子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这题完成得不错,因为这些题在语文书上都有,平时积累得还可以。
第九小题,用带电的词语造句,这道题正确率较高,他因为平时练习多了。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本次考试共分为十个大题,分别是:看拼音写词语、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同音字组词、加偏旁组新字、连线、仿写词语、补充句子、按课文内容填空、短文阅读和写话。
从试题的类型来看,比较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不仅有基础知识的测验,还有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检测。
总体成绩与上学期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为孩子们和家长的努力感到高兴。
但是也要看到与其他班存在的差距。
整份试卷其实并不难,只要把基础知识掌握了,在课外阅读训练和写话方面多加练习,是可以取得一个好成绩的。
但是本班这次的考试差距主要是前面的基础知识题。
我认真分析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差。
试卷的前五个大题和第八大题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察,本班的前三个大题的均分都比较低。
由此可见,学生对字词的记忆、区分,以及字词灵活拆分的运用掌握的很不好。
二、学生态度不端正,做题粗心。
从答题情况看,学生做题很是粗心,例如:能把“幸福”拼成“信福”,“安静”写成“安青”。
在应该得分的地方因为写错字儿而丢了不少分,这样是很可惜的。
三、优生、中等生少。
这次考试,95分以上的学生只有30个,90分以下的有11个,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与其他班拉开了距离。
而主要是一部分孩子粗心和能力的问题。
四、老师要求不够严格,指导复习方法有待改进。
对于字词的填写和按课文内容填空等题都是书上的,应该完全可以都得满分,老师平时都复习过、也强调过,但是由于复习时要求不够严格,总认为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从而忽略了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需要加倍的严格的监督和辅导。
通过分析,我知道了本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明确了自己以后的教学目标。
一方面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会基础知识,还要让他们踏踏实实、真真切切的掌握了。
字词在学习中,就像人的两条腿,只有腿健全有力了,才能走的更远。
另一方面,还有引导他们提高理解能力,改掉粗心的毛病。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
期末质量分析
在教育辅导站的统一安排下,我区对一至六年级各学科进行了期末质量检测。
下面根据各班上报的质量分析报告和各类反馈信息对本次语文学科的检测情况做以简要分析:
本次期末质量检测,90%以上师生较满意。
从各班成绩汇总来看,各年级成绩A级70%以上。
班级之间学生成绩虽存在差异,但总体情况令人满意,整体质量稳中有升。
二、试题分析
本次命题依据新课标,紧扣教材,立足双基、面向全体,对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重点、难点,考察比较全面。
字、词、句、阅读、写作等多个知识点有机结合,题型灵活。
主观、客观试题分布合理,难易比例适度,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合各类学生作答。
试题不仅能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更注重了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考察,全面反映学生对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试卷分析
从学生答卷反馈来看,60%的学生书写认真,态度端正,70%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为牢固,客观性试题答得令人满意,但对比较灵活的主观性试题答的较差,这充分说明了大部分考生对平时所学知识巩固的比较扎实,而30%的学生没能按要求完成。
阅读与写作能完全衡量学生的语文水平。
60%学生按要求作答,但40%学生知识面狭窄,阅读能力差。
特别是课外阅读题,正确率为60%,答案似是而非是的占30%,完全没有按要求做答的占10%。
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平时没有养成认真阅读短文的良好习惯,不能深入
的、静下心来读原文,审题不清,分析、理解、概括能力差,对短文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够准确灵活,不少学生敷衍作答或干脆不答,答题效果较差。
写话与习作,70%的学生能按要求写作,做到了认真审题,拟题新颖,字迹清楚,书写规范,语句通顺,语言生动,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说明大部分同学功底扎实,可见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作文抓的紧,练的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还有30%的学生基本功差,习作层次不清,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符合要求,篇幅太短,达不到规定的字数。
习作仍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有待于教师加强训练。
根据学生答卷情况具体分析,发现各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
低段:部分学生对拼音、汉字掌握不够扎实,答题中,拼错字音,写错别字现象很严重。
有40%的学生书写基本功差,不能严格按照书写要求在田字格内合理安排汉字的间架结构。
中段:学生词语积累贫乏,掌握运用能力较差,表达缺乏准确性。
高段: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导致对思想内涵的曲解,语言组织、概括能力也较差。
部分学生习作时审题不清,抓不住中心词或关键词来写。
四、反思建议
通过本次检测,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漏洞。
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准确理解和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功底。
指导学生对拼音、字词的掌握,句段的正确理解以及谋篇布局的思路,多元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识字、写字教学亟待加强。
由于近多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些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了课文的人文挖掘,轻视了作为基础的识字、写字教学,致使学生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
究其原因,其一是教师布臵作业一厢情愿,重复机械性作业太多,不考虑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学生为了完成作业一味的赶速度的急躁心理,久而久之,一手糟糕的字就形成了。
其二是少数教师的基本功较差,板书书写潦草不规范,对学生起不到示范作用,使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建议学校要重视作业量大、课外资料泛滥现象,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4.切实加强小学各阶段习作的基本功训练,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5.个别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练就扎实的书写基本功,提高自身书法修养。
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引领、有效指导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本次检测折射出教学中的漏洞和薄弱之处。
希望各班以本次检测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学习新课标、研究新课
标、探索新课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直面问题,寻找对策, 增添措施,力避失误, 提高我校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以上是对本次语文试卷的分析,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