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
- 格式:pdf
- 大小:68.70 KB
- 文档页数:2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手术期间予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及其临床特点,进一步探究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方法:本次临床实践,专门回顾性统计比较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该78例患者均为随机定量选取。
依照患者临床治疗实施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
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而参照组38例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手术后综合评估比较2组患者切口的愈合与感染情况。
结果: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下的观察组40例患者,切口愈合/康复程度高达95.0%,而参照组仅有65.8% ,差异显著(P﹤0.01);手术后切口感染控制方面,观察组40例患者未发现1例,而参照组38例中发现7例,差异显著(P﹤0.01)。
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和术中予以全过程的优质护理干预控制,可大幅减少控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提升了患者康复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切口感染;预防【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224-02全膝关节置换术,即使用人工制作的生物材料,对患者关节中已经遭到毁灭的骨和软骨进行置换。
进入到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在医疗技术与临床研究领域的突飞猛进,该项手术操作及其安全保障性也早已变得成熟完善。
但是,由于人体本身就比较脆弱,尤其是在手术过程中,更容不得半点疏忽。
一旦切口被感染,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势必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然而,现实中也经常出现此类问题。
由此可见,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必要性。
对此,本次专门选取我院收治相关患者78例,以分组统计比较的方式,进一步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临床实践回顾性统计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该78例患者均为随机定量选取。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84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7月,而后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8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患者入选42例。
对照组为基础护理,观察组为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种模式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2%,感染率为4.7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33%,感染率为19.05%,组间数据通过对比后差异显著,形成统计学意义。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应用效果全膝关节置换术则是经过特殊设计假体代替损伤的膝关节,从而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缓解,为临床常见治疗方法。
治疗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为术后切口感染,如果未对其进行及时解决,会对患者自身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现将研究结果进行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收治的84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7月,而后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8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患者入选42例。
对照组男性:女性为27:15,年龄跨度为35-72岁,(57.4±2.7)岁为平均年龄;观察组男性:女性为25:17,年龄跨度为37-73岁,(58.6±2.9)岁为平均年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间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护理模式为基础护理,手术前应用抗感染药物、检查手术器械、铺巾消毒和准备手术器械。
观察组患者护理模式为手术室护理,内容如下:①环境护理。
在对患者实施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清理手术台面、手术间等,并对其实施消毒,手术前1小时需要开启净化空气系统,调整手术室湿度和温度,不应开启手术室挂牌提示。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感染加强预防,通过对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改善,提升预防成效。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需要开展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并对72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应用成果。
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两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为(84.3±4.1)分,对照组为(77.2±4.2)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在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上,观察组为(82.5±4.4)分,对照组则为(75.6±4.1)分。
在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为3.2%(1/31),对照组则为12.9%(4/31),护理效果令人满意。
结论: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针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可以更好地预防术后感染,提升膝关节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感染全膝关节置换术属于膝关节治疗的手术方案,针对膝关节严重受损的患者以及日常生活受到限制的患者治疗有着不错的效果,能够纠正膝关节变形,提升肢体活动能力,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需要开展膝关节置换术治疗。
针对这些患者开展不同护理措施,提升手术后成效。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需要开展膝关节置换术治疗。
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72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
其中,男性42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在42-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3.9)岁。
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8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的愈合与感染情况。
结果观察组中甲级切口愈合率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愈合,预防切口感染,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切口感染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因膝关节疾病造成运动障碍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1,2]。
但是术后的并发症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切口的感染。
因此,在患者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切口的感染很重要。
在預防切口感染时必要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但是常规的护理方法在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中的效果并不显著[3-6]。
本研究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手术切口的愈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2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严重心脏、肝肾功能异常患者。
选入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
对照组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9.7±5.6)岁,骨关节炎患者1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4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11例。
观察组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60.2±1.2)岁,骨关节炎患者13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5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13例。
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資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与价值。
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全膝关节手术患者22例,采用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11例。
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参照组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分数明显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下肢血栓、切口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比例较低,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应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全膝关节置换是采用人工材料替代患者原有膝部关节,以缓解患者膝部疼痛感,恢复患者膝部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全膝关节置换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其手术优良率较高,临床效果较好。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难度较高,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要求较高,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对护理质量,充分体现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人性化与针对性,从而避免患者出现术后感染,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推升患者康复速度。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全膝关节手术患者22例,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9例。
患者最小年龄34周岁,最大年龄69周岁,中位年龄(52.7±8.4)周岁。
病程时间最短2.7年,最长9.4年,中位病程时间(5.3±2.0)年。
有风湿性膝关节炎9例、创伤性膝关节炎8例、骨性膝关节炎5例。
纳入标准:经膝关节炎相关诊断标准确诊的患者。
排除标准:血凝障碍患者;治疗相关药物过敏患者;语言障碍患者。
采用奇偶法将22例全膝关节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n=11)与参照组(n=1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时间、病种、病情、手术方式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分组方式有可比性。
-378-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 年 8 月第 25 卷 Modern Digestion&Intervention 2020,vol.25 NO.S1药指南, 2018, 16(4):273-274.[2]吴川丽, 薛兰霞. 饮食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8):1562-1564.[3]常晨君, 王彩花. 分析护理健康处方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简称”创新型护理干预”)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28(11):47-48.[4]黄夏萍, 黄洁琼. 循证护理在复合蛋白营养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16(10):47-49.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王 元【摘 要】目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较大,本文主要对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对比。
方法:将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对比,数量为96例,手术时间为2019.3-2020.3,在分组过程中全部患者均依据手术日期的奇偶性,分别给予奇数日期(对照组)、偶数日期手术(实验组)的患者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探索二组患者的不同结果。
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切口感染、切口愈合率的计算结果,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完成护理质量评分计算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实施手术护理干预极为重要,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可获得更为显著的手术结果,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全膝关节置换;切口感染;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全膝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中得以应用,该种治疗方式可有效解决因膝关节疾病而导致的一系列运动障碍,经治疗后患者预后较好,同时可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得以恢复[1]。
由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具有一定创伤性,术后仍然无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否感染常见[2]。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方法:以我院6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例,通过对照研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低,护理满意度高,住院时间短,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术后感染,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感染、预防效果临床中全膝关节置换术一般用于骨性关节炎、风湿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的治疗中,临床应用广泛。
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治疗膝关节病变,可以降低患者晚期疼痛程度,受到广大患者的推崇。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时间较长,技术完全成熟,虽说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但是,如果术后患者一般发生感染,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或者需要采用二次手术,控制感染。
发生感染期间,患者的心理会承受较大的负担,且患者的满意度也会大大降低[1]。
所以,作者做出研究,通过对比试验,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6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例,通过对照研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①无全膝关节置换术禁忌症患者;②在同意书上签字的患者;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意识障碍患者;③认知功能损伤患者;④手术麻醉禁忌症患者;⑤不在同意书签字患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于同意书上签字,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比较,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别例数男性例数女性例数平均年龄(岁)观察组30171362.43±7.76对照组30161462.31±7.58t/X20.0670.061P0.7950.952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包括:入院指导、常规饮食护理、环境护理以及用药指导。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时间为2018年1月—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00%,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1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室护理;感染【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5-0170-01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对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1]。
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中重要作用,手术后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但是患者在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的现象,这对患者术后的康复造成影响,对于重度感染的患者需要重新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2]。
在对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需要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减少感染的发生[3]。
本文主要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时间为2018年1月—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
对照组:年龄为46~71岁,平均年龄为(58.46±5.84)岁;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
观察组:年龄为47~72岁,平均年龄为(59.33±5.93)岁;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
两组患者资料比较,P>0.05,可作对比。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预防感染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72例患者纳入此次之中,并使用掷色子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各36例。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手术室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好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P<0.05)。
结论: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在临床术后感染预防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应用的力度。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室护理;术后感染【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262-02人体受损的膝关节由人工假体所替换则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的缓解,这种治疗方式在临床上还是较为常见的[1]。
而在治疗的过程中,术后切口感染是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如果处理的不够及时,则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经过多次的试验和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感染的预防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对此,笔者在本文中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预防感染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了相关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72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使用掷色子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各36例。
其中,对照组有20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在31~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23±2.1)岁;而研究组中则有19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在3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10±2.3)岁。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并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含的内容有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是否准备齐全手术器械、准备好常规铺巾消毒和其其它术中所要使用的器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