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4 绝对值与相反数》教案 (9)-推荐.doc
- 格式:doc
- 大小:130.02 KB
- 文档页数:3
第2章 有理数2.4 绝对值与相反数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2.知道|a|的绝对值的含义以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3.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并会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有理数的大小;4.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1、相反数和绝对值的表示方法 2、数轴的几何意义表示,在数轴上分析绝对值和相反数性质知识点01 相反数 1.定义: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2.性质:(1)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2)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微点拨】(1)“只”字是说仅仅是符号不同,其它部分完全相同.(2)“0的相反数是0”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不能漏掉.(3)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单独一个数不能说是相反数.(4)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它的前面添上“-”号即可.【即学即练1】1.3-的相反数是( )A .13-B .13C .3D .3-【答案】C【分析】目标导航知识精讲依据相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3的相反数是3.故选:C.知识点02 多重符号的化简多重符号的化简,由数字前面“-”号的个数来确定,若有偶数个时,化简结果为正,如-{-[-(-4)]}=4 ;若有奇数个时,化简结果为负,如-{+[-(-4)]}=-4 .【微点拨】(1)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仍然与原数相同,如+5=5,+(-5)=-5.(2)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就成为原数的相反数.如-(-3)就是-3的相反数,因此,-(-3)=3.【即学即练2】2.在下列各数:13⎛⎫--⎪⎝⎭,36-,227,0,-(+3),-|-2015|中,负数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分析】先化简各数,再与0比较即可.【详解】解::11=033⎛⎫-->⎪⎝⎭,-(+3)=-3<0,-|-2015|=-2015<0,负数有36-,-(+3),-|-2015|,负数的个数是3.故选择:C.知识点03 绝对值1.定义: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例如+2的绝对值等于2,记作|+2|=2;-3的绝对值等于3,记作|-3|=3.2.性质:(1)0除外,绝对值为一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0除外)的绝对值相等.(3)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即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微点拨】(1)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对于任何有理数a 都有:(2)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离原点的距离越远,绝对值越大;离原点的距离越近,绝对值越小.(3)一个有理数是由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来确定的.【即学即练3】3.已知关于x 的方程mx |m |+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取值是( )A .±1B .﹣1C .1D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A【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出m≠0且|m|=1,求出m 即可.【详解】解:∵关于x 的方程mx |m|+1=0是一元一次方程,∵m≠0且|m|=1,解得:m =±1,故选:A . 知识点0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数轴法:在数轴上表示出这两个有理数,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 如:a 与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b .2.法则比较法:两个数比较大小,按数的性质符号分类,情况如下:(0)||0(0)(0)a a a a a a >⎧⎪==⎨⎪-<⎩-数为0 正数与0:正数大于0负数与0:负数小于03. 作差法:设a 、b 为任意数,若a-b >0,则a >b ;若a-b =0,则a =b ;若a-b <0,a <b ;反之成立.4. 求商法:设a 、b 为任意正数,若1a b >,则a b >;若1a b =,则a b =;若1a b<,则a b <;反之也成立.若a 、b 为任意负数,则与上述结论相反.5. 倒数比较法:如果两个数都大于零,那么倒数大的反而小.【微点拨】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步骤:(1)分别计算两数的绝对值;(2)比较绝对值的大小:(3)判定两数的大小.【即学即练4】4.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 .2-B .4-C .(1)--D .0【答案】A【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及绝对值可直接进行排除选项.【详解】解:∵()44,11-=--=,∵()4102->-->>-,∵最小的数是-2;故选A .考法01 化简绝对值1、根据题设条件只要知道绝对值将合内的代数式是正是负或是零,就能根据绝对值意义顺利去掉绝对值符号,这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常规思路.2、借助数轴 能力拓展①零点的左边都是负数,右边都是正数.②右边点表示的数总大于左边点表示的数.③离原点远的点的绝对值较大,牢记这几个要点就能从容自如地解决问题了.3、采用零点分段讨论法①求零点:分别令各绝对值符号内的代数式为零,求出零点(不一定是两个).②分段:根据第一步求出的零点,将数轴上的点划分为若干个区段,使在各区段内每个绝对值符号内的部分的正负能够确定.③在各区段内分别考察问题.④将各区段内的情形综合起来,得到问题的答案.误区点拨 千万不要想当然地把 等都当成正数或无根据地增加一些附加条件,以免得出错误的结果.【典例1】a 、b 、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有( )∵0ab >; ∵c a b -<<-; ∵11a b >; ∵b b =-.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 【答案】B【分析】根据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可得数轴上的右边的数总大于左边的数得出b <c <0<a ,b a c >>,再分别判断各式.【详解】解:结合图形,根据数轴上的右边的数总大于左边的数,可得b <c <0<a ,b a c >>.∵∵0ab <,故错误;∵c a b -<<-,故正确; ∵11a b>,故正确; ∵b b =-,故正确;考法02 绝对值的意义一.绝对值的实质:正实数与零的绝对值是其自身,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即也就是说,|x|表示数轴上坐标为x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3《绝对值与相反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3《绝对值与相反数》这一节主要介绍了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反数是在数轴上与原数相对的数。
这一节内容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实数的概念,以及后续学习代数和几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实数的概念,对于数轴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及性质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数轴上的距离和相对概念有一定的困惑,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
2.能够运用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及性质。
2.如何运用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教师详细讲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及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使用举例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加深记忆。
3.利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数轴引导学生回顾实数的概念,然后提出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让学生初步了解。
2.讲解:详细讲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及性质,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
3.举例:给出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加深记忆。
4.练习:让学生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6.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绝对值和相反数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绝对值与相反数1.绝对值: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1《绝对值与相反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绝对值与相反数》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1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含义,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绝对值和相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对负数和正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理解不深,难以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感受绝对值和相反数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含义,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绝对值和相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含义,性质和运算法则。
2.难点:绝对值和相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绝对值和相反数的作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实际问题:准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应用。
3.分组讨论:提前将学生分组,便于课堂上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距离、温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与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介绍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利用课件展示它们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绝对值和相反数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与绝对值和相反数有关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绝对值与相反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绝对值与相反数》》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并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运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绝对值和相反数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调整。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探索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2.难点:绝对值和相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软件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
2.新课讲解:讲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并通过例题演示它们的性质。
3.学生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对绝对值和相反数的理解。
4.应用拓展:引导学生运用绝对值和相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些图表、公式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题的正确率等方面进行。
绝对值与相反数 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意义,会求已知数的绝对值;2. 理解有理数的相反数的概念,会求已知数的相反数;3.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绝对值和相反数概念的理解应用、观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应用绝对值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情境创设导入小明的家在学校西边3km 处,小丽的家在学校东边2km 处,我们可以用数轴来表示小明、小丽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分别在A.B 两处. 学生思考:1.A.B 两点离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2.A.B 两点离原点的距离与它们表示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有没有关系?3.在数轴上分别描出下列数所对应的点,并指出它们到-2 -1 21 0A-3 B自学指导:阅读书本第23页.完成下面的尝试练习尝试练习:如图,你能说出数轴上A.B.C.D.E各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问题串:(1)点A表示的数是多少?(2)它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3)点A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多少?以此类推…特别注意:0的绝对值│0│=?总结:从上面的问题中你能找到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吗?(1)先画出数轴,在数轴上找出需要的点;(2)观察这个点与原点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我们要求的绝对值.例1、求4、-3.5的绝对值.解:在数轴上分别画出表示4、-3.5的点A.点BA 点与原点的距离是4, 所以4的绝对值是4, | 4|= 4B 与原点的距离是 3.5, -3.5的绝对值是 3.5, | -3.5|=3.5活动一:请一位同学随便报一个数,并说出它的绝对值,然后点名叫另一位同学说出它的意义.例2、比较-3与-6的绝对值的大小解:在数轴上分别画出表示-3、-6的点A.点B因为∣-3 ∣=3, ∣ -6∣=6,并且3<6,所以∣-3∣ <∣ -6∣,即-3的绝对值小于-6的绝对值. 例3 求3,-4.5,0的相反数.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在这个数前面添一个“-”号,就可以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了,比如-5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5).(投影教材第23页的“议一议”)大家独立思考第161243-3 65-1-2 -4 -5 -6 3AB。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 绝对值与相反数》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绝对值与相反数”是初中学段数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绝对值和相反数这样的抽象概念,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的例子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掌握它们的性质。
2.能够运用绝对值和相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2.运用绝对值和相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3.安排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小明的家距离学校5公里,他放学后回家,第二天又从家里来到学校,他两天一共走了多少公里?”引导学生思考,引出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用PPT展示相关的图片和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PPT上的练习题,巩固刚刚学到的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PPT上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和性质。
2.4绝对值与相反数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2.经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贯彻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了解绝对值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会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明家在学校西边3公里处,小李家在学校东边2公里处,他们两家与学校都在同一条直线上,你能画数轴表示它们的位置吗?
它们到学校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2、数轴上任一个数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就叫这个数的绝对值。
距离不可能为负的,所以一个数的绝对值也不会为负.0到原点的距离就是0。
即: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均大于或等于0(即非负数)。
(二、)探究新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绝对值的表示方法如下:-2的绝对值是2,记作| -2|=2;
3的绝对值是3 ,记作|3|=3
3-表示的几何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说出数轴上A ,B ,C ,D ,E 各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
4、求-3.5的绝对值强调:绝对值用符号“︱︱”表示,如-5的绝对值记作︱-5︱,︱-5︱=5 它与( )不同, 它表示一种运算,有这种运算时要先对它进行计算。
例1.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分别求出它们的绝对值:
-2, +3.5, 0, -1, 1
2, -0.6
例2.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25
,求这个数。
变式1.在数轴上离原点距离是3的数是___,
变式2。
x =5,x=________
例3,计算
-142
31
44.3221
321-+----)()(
(三、)巩固提高 1. 7+= , 25.5-= ,0= , 2.910-= .
2.计算:(1)
3.22.3++- (2)752+--+-
(3)71
249-⨯- (4)10425-÷+⨯-
3.画出数轴,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绝对值等于4的数有____________个,是____________。
(2)绝对值小于5的正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写出绝对值介于2.1与4.6的之间的所有整数吗?如能,请将他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1)一个数的绝对值是8,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
(2)一个数的绝对值是0,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__。
(3)绝对值是-5的数是否存在?若存在,请写出来.
(四、)拓展提高 已知04=+-Y X ,求X、Y的值.
(1)求绝对值不大于2的整数______
(2)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___,绝对值大于本身的数是_____.
(3)绝对值不大于2.5的非负整数是____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2.4绝对值与相反数(1)作业
(2)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
是5,则这个数是 5
(3)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有2,1,0.
2.填空题: (1)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在数轴上表示___________ 。
(2) +6的符号是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6的符号是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
(3)在数轴上离原点距离是3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
(4)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
(5)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连接下列两数:
∣117-∣___∣117
∣ ∣-3.5∣___-3.5
∣0∣____∣-0.58∣ ∣-5.9∣___∣-6.2∣
(7) 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的距离是2的点所表示的数有______________
1.判断题: (1)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8) 计算|4|+|0|-|-3|=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5的绝对值等于5
B 绝对值等于5的数是5
C -5的绝对值是5
D +5、-5的绝对值相等
(2)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 ( )A.1 B.0 C.-1 D.不存在
(3)绝对值最小的整数是( ) A.-1 B.1 C.0 D.不存在
(4)绝对值小于3的负数的个数有( )
A.2
B.3
C. 4
D.无数
(5)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 )A.1个 B.2个 C. 4个 D.无数个
4.解答题:
(1) 在数轴上标出:-5
12
,-│-4│,2,0,-213,并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计算: 5.22.32--+-5.02332---+
(4)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里。
-3,│-5│,│-13│,-3.14,0,│-2.5│,34,-│-45
│ 整数集合:{ …};
正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3)出租车司机小李某天下午某一时段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进行。
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在这一时段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2, +5, -1,+10,-3,若车耗油量为0.8升/千米,你能帮助小李算出在这一时段共耗油多少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