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修改病句(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43
《修改病句》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使句子表达更准确、流畅。
二、教学内容:(1)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实例分析与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修改方法,使句子表达更准确、流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病句丰富的文字引入话题,让学生感受病句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病句的常见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并讲解相应的修改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病句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修改。
4.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找出病句并进行修改,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后作业:1. 收集生活中的病句,进行修改并解释原因。
2. 写作练习:结合所学内容,修改一篇自己的作文,使其表达更准确、流畅。
3. 预习下节课内容:了解句子成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互动、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病句修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关注学生在写作中的病句修改能力,观察其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七、教学策略:(1)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修改中掌握病句知识。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3)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帮助其克服学习困难。
八、教学资源:(1)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病句实例,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2)写作作品:学生作文,用于练习修改病句。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病句实例,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进度安排:(1)第1-2课时:介绍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第3-4课时:实例分析与修改练习。
(3)第5-6课时:课后作业布置与批改。
十、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修改病句》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培养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提高学生写作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1.2 教学内容病句的定义和重要性。
常见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病句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互动法:引导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练习修改病句。
第二章:病句的定义和重要性2.1 病句的定义解释病句的概念,即语言表达中存在错误或不准确的句子。
2.2 病句的重要性强调修改病句对于提高写作质量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第三章:常见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3.1 成分残缺介绍成分残缺的定义和例子。
讲解添加缺失成分的方法。
3.2 成分多余介绍成分多余的定义和例子。
讲解删除多余成分的方法。
3.3 搭配不当介绍搭配不当的定义和例子。
讲解调整搭配的方法。
3.4 语序不当介绍语序不当的定义和例子。
讲解调整语序的方法。
第四章:修改病句的步骤和技巧4.1 识别病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识别病句。
4.2 分析病因帮助学生分析病句的原因,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
4.3 修改病句教授学生修改病句的技巧和方法,如添加、删除、调整等。
4.4 检查和润色强调修改后要进行检查和润色,确保句子通顺、准确。
第五章:实践练习5.1 练习题提供一些病句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修改。
5.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互相检查和修改彼此的病句练习。
5.3 分享和讨论学生分享自己修改的病句,讨论修改的方法和技巧。
第六章:典型病句分析与修改6.1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病因。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修改。
6.2 修改练习让学生结合案例,自行修改类似的病句。
强调修改过程中要注意句子结构和语义的正确性。
第七章:病句修改的注意事项7.1 保持原意强调在修改病句时,要确保句子原意不受改变。
举例说明修改过程中如何保持句子原意。
7.2 避免过度修改提醒学生避免在修改过程中对句子进行过度修改,导致原意扭曲或产生新的语病。
《修改病句》公开课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内容是关于修改病句的章节。
具体包括:1. 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2. 学会识别和修改病句;3. 通过练习,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2. 培养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3. 提高学生写作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识别和修改较为复杂的病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病句,让学生感受病句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响,引发学生对修改病句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和修改病句。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修改。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进行病句修改,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六、板书设计修改病句基本方法:1. 保持原意,不改变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2. 保持原结构,尽量不改变句子的结构。
3. 保持语言通顺,修改后的句子要通顺易懂。
七、作业设计1. 请找出下面的病句,并说明理由:a. 他的成绩很好,很受老师喜欢。
b. 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
a. 他的歌唱得很好听,很受大家的喜欢。
b. 昨天,我去了公园,看到了美丽的花儿和很多可爱的小动物。
答案:1. a. 他的成绩很好,很受老师喜欢。
(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的成绩很好,很受老师们的喜欢。
”)b. 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
(语序不当,应改为“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花儿也开了。
”)2. a. 他的歌唱得很好听,很受大家的喜欢。
(修改为“他的歌唱得很好听,很受大家喜欢。
”)b. 昨天,我去了公园,看到了美丽的花儿和很多可爱的小动物。
(修改为“昨天,我去了公园,看到了美丽的花儿和许多可爱的小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实际练习中识别和修改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