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单元高效整合课件(新课标岳(11)-PPT【精品PPT】共3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30
学习资料汇编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单元高效整合岳麓版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一、宏观识记单元要点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虽有一定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儒家思想遭压制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议今,非议郡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
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社会形势的发展。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独尊”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内容,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为政治上的大一统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儒学获得“独尊”地位。
4.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5.明清之际:儒家思想遭批判,传统儒学遭挑战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而政府的传统政策是重农抑商。
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另一方面统治者采取大兴文字狱的高压政策来压制人的个性发展。
思想领域开始出现对传统儒学的反思和批判,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在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清产生的进步思潮,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