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航空研究所601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2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603所中航第一飞机研究院605所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606所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607所中航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608所株洲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609所中国航空附件研究所610所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611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2所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613所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614所中国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615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618所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620所中国航空系统工程研究所621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622所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623所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624所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625所中国航空工业制造工程研究所626所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627所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628所中国航空信息中心629所结构热强度研究所630所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631所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633所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634所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637所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640所上海飞机研究所648所贵州飞机设计所649所贵州航空发动机设计所650所南昌飞机设计研究所301所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303所中国航空精密机械技术研究所304所中国航空计量技术研究所011基地贵州航空工业集团012基地汉中航空工业(集团)公司013基地湖南航空工业局014中心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103厂豫北机械厂105厂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112厂沈阳飞机制造公司116厂平原机械厂120厂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122厂哈尔滨飞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124厂郑州飞机设备公司125厂北京曙光电机厂126厂贵州新安航空机械公司132厂成都飞机制造公司133厂长春航空机载设备公司134厂豫新机械厂135厂万里机电总厂162厂贵航集团双阳飞机制造厂172厂西安飞机制造公司174厂四川航空液压机械厂181厂武汉航空仪表公司205厂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厂241厂川江仪器厂242厂兰州飞控仪器总厂300厂中南传动机械厂320厂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22厂宏图飞机制造厂331厂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370厂兰翔机械总厂372厂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82厂常州飞机制造厂410厂沈阳发动机制造公司420厂成都发动机制造公司430厂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460厂贵州黎阳机械厂503厂北京长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513厂南京宏光空降装备厂522厂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540厂巴山机械厂542厂保定向阳精密机械厂550厂保定惠阳航空螺旋桨制造厂570厂三江机械厂3207厂川西机器厂3337厂青岛前哨精密机械公司3347厂景德镇航空锻造公司 2集团的3357厂徐州航空压铸厂5712厂长沙五七一二飞机修理厂5722厂二集团公司五七二二厂航空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专门设计房子的)汉中集团的 012基地陕西燎原航空机械制造公司陕西华燕航空仪表公司陕西航空硬质合金工具公司中原电测仪器厂宏峰航空精密机械工具公司朝阳机械厂长空精密机械制造公司航天院所:航天一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二院:地空导弹研究院(长峰集团)航天三院:飞航导弹研究院(海鹰集团)航天四院:航天化学动力研究院(固体)西安航天五院: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六院: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内蒙古)航天七院: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航天八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局)航天九院:航天基础电子技术研究院航天十院:航天时代仪器公司航天五院502所是卫星控制技术研究所,503所主要从事卫星应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项目包括:大型卫星地面接收站、卫星通信网组网工程、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北斗导航与定位系统、GPS及GPS/GLONASS导航定位接收机、计算机系统工程、卫星地面站系统工程等。
航天五院与中航光电签订的协议作为航天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中航光电与航天五院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最近,双方再次携手合作,签订了一项重要的协议。
本文将对这份协议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以及其对航天领域及相关产业的影响。
一、背景介绍1.1 航天五院:简介和职责航天五院,全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是我国最大的航天系统研发机构之一。
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骨干力量,航天五院负责着指导、研发和推动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承担着国家重大航天任务的研制和实施工作。
其在国内外航天领域享有盛誉,并与许多国内外公司和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1.2 中航光电:介绍和业务范围中航光电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重要子公司,专业从事光电子技术和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作为国内光电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中航光电在光电探测、光电传感、光电显示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并与航天、国防等领域密切相关。
二、协议内容及评估2.1 协议主题:“航天五院与中航光电的合作”这份协议是航天五院与中航光电之间达成的一项合作协议,旨在加强双方在航天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合作。
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航天技术的发展,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提高我国航天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2 协议深度评估:技术创新、资源共享与产业升级此次航天五院与中航光电的合作协议涵盖了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技术创新、资源共享和产业升级。
在技术创新方面,航天五院与中航光电将共同开展研发项目,推动航天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双方将共享各自在航天技术与光电技术领域的优势资源,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共同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推动航天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升级。
在资源共享方面,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实施项目合作。
航天五院作为航天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中心,具有丰富的研发资源和先进的科研条件;而中航光电则在光电技术和产品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生产能力。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招聘简章引言概述:航天五院西安分院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研究院,一直致力于航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为了满足发展需求,西安分院现面向社会招聘一批优秀的人才。
本文将详细介绍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的招聘简章,包括招聘岗位、招聘条件、福利待遇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招聘岗位1.1 技术研发岗位1.1.1 航天器结构设计工程师1.1.2 航天器控制系统工程师1.1.3 航天器电子系统工程师1.2 项目管理岗位1.2.1 项目经理1.2.2 项目计划与控制工程师1.2.3 项目招投标专员二、招聘条件2.1 学历要求2.1.1 本科及以上学历,相关专业背景2.1.2 航天、航空、电子等相关专业优先2.2 工作经验要求2.2.1 技术研发岗位要求有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经验2.2.2 项目管理岗位要求有项目管理经验2.3 技能要求2.3.1 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和工具的使用2.3.2 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三、福利待遇3.1 薪资待遇3.1.1 根据个人能力和岗位要求,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3.1.2 年终奖金、绩效奖金等额外福利3.2 保险福利3.2.1 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3.2.2 提供商业保险等额外福利3.3 职业发展3.3.1 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3.3.2 提供培训机会,提升员工专业能力总结: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的招聘简章包括招聘岗位、招聘条件和福利待遇等方面。
招聘岗位涵盖技术研发和项目管理两大类,对应的招聘条件包括学历要求、工作经验要求和技能要求。
福利待遇方面,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完善的保险福利和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欢迎有志于航天事业的优秀人才加入!。
航天五院是什么单位
航天五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航天五院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及所属单位。
航天五院是央企,同时也是国企。
国企即是国有企业,央企是指中央所属国有企业,是国企的一种,即国企不一定是央企,央企一定属于国企。
航天五院也应被视为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也是央企。
航天五院属于航天科技集团,全称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空间技术的主要研制基地。
主要从事空间技术开发、航天器研制、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航天技术应用等业务,参与制定国家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研究有关探索、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又称作“航天五院”。
其前身可追溯到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任第一任院长。
1968年2月20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简称CAST)成立,掀开了中国空间事业新的一页。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空间技术的主要研究中心和航天器研制、生产基地,其主要任务是:参与制定国家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研究、探索和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承接用户需求的各类航天器和地面设备的研制及提供优良的服务;空间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空间技术对外交流技术与合作。
1970年4月24日,成功研制并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开创了中国探索外层空间的新纪元。
2003年10月,神舟5号飞船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树立了中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至2003年底,研制并成功发射了53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4艘无人试验飞船和1艘载人飞船,初步形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
在载人飞船技术、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技术和遥感卫星技术等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院所研制的各类航天器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基于各类应用卫星,建立了各种稳定运行的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航天器研制取得的新技术成果,移植推广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设10个研究所、一个工厂,建立了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形成了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生产、总装测试、环境试验、地面设备及应用、服务保障系统等配套完整的研制生产体系。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欢迎各位有志青年报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报考条件全国统考报考条件:1.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2.年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推荐免试报考条件:推荐免试生须在2013年9月22日前与我院联系,具体要求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2014年接收外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办法”。
二、报名1.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实行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信息确认、交费、照相相结合的方式,所有报考人员(含推荐免试生)都必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指定的网站进行报名,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凭报名号到报名点进行信息确认、交费和照相。
2.网上报名时须按照规定选择报名点,在京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必须选择报名点为(1176)中国农业科学院。
推荐免试生和在外埠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须选择推荐学校或当地省(市、区)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3.在京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请到(1176)中国农业科学院招生办公室进行现场确认。
推荐免试生和外埠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须选择推荐学校或当地省(市、区)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
4.考生须认真核对网上提交的报名信息并牢记网上报名生成的报名号和密码,如因提交信息有误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5.报考人员的资格审查在复试时进行,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被取消复试资格。
三、考试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具体时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
2.初试地点:选择(1176)中国农业科学院报名点的考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指定的考试地点参加考试。
选择外埠报名点的考生在报名点指定的考试地点参加考试。
3.复试时间、复试地点、复试科目及方式由我院自定,在复试前通过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网站公布。
航天里面比较好的一些单位23所, 工资, 前景, 硕士, 单位[转]面向航天系统的单位据说比较好的(以下转载自西祠胡同)一院:一部、12所、14所二院:二部、23所、25所三院:三部、33所、31所五院:501、502、503排名如下,供大家参考:第一:一部,501第二:三部,502第三:12所,33所,14所,25所第四:二部,23所,31所,503现在过去能排队分房子的有501,502,33所工资最高的应该是1部、3部、33所,好点的室硕士8万问题不大发展前景最好的应该是501、1部车最多的是3部,33所综合地理位置以及实力来看12所最好一院一部,二院二部,上海八院,还有航天测控我都面试过,都基本拿到了OFFER,其他的院所也有所了解,据我打听待遇都差不了太多,二院二部主要是在市区,而且不提供住宿,这样要自己租房,待遇一算就低了。
至于奖金和发展前途,总体发展前途一院一部和五院几个所好一些,属于科技集团,卫星火箭发展火,宣传也好。
二院三院属于科工集团,搞导弹相对低调一些,这几年没有科技火,投入也少,它们总体部招的人也少,二院搞防空导弹,属于防御武器,三院搞岸舰导弹,主要属于进攻武器,国家这几年投入三院多点,所以奖金可能比二院多点。
另外,本人签二院二部了,希望以上能给大家一点参考,不过其实这些真的很难说,要综合自己情况考虑。
航天\科工\所属单位大整理*****航天科技集团与航天科工集团分家之前的设置******航天一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二院:地空导弹研究院(长峰集团)航天三院:飞航导弹研究院(海鹰集团)航天四院:航天化学动力研究院(固体)西安航天五院: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六院: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内蒙古)航天七院: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航天八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局)航天九院:航天基础电子技术研究院航天十院:航天时代仪器公司(北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五个研究院,两个基地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第一研究院)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四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五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062基地)西安航天科技工业总公司(067基地)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持股50%)*****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下属13个所,6个厂一部导弹、火箭总体11所燃烧,燃料,液体火箭发动机12所导航,控制13所导航,精密仪器,传感器14所导弹再入飞行器设计15所兵器发射,低温加注18所航天伺服系统,CAD19所导弹及运载火箭技术情报和档案702所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研究、试验703所金属,复合材料,材料及工艺,特种焊接102所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704所航天跟踪,测量200厂航天飞行器和导弹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北京海淀区永定路50号211厂运载火箭研制、生产总装,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811厂(长征航天控制工程公司)伺服控制产品、智能机电、液压控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四研究院)******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和各种试验,拥有6个研究所,5个工厂及其它生产、生活配套单位总部位于西安市东郊田王41所,42所(航天化学动力总公司),襄樊市春园路1号43所,复合材料,西安市44所,传感器及配套仪表的研制生产,西安市47所,401所,7414厂,7416厂,7422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北京市中关村南31号,下设12个研究所、2个工厂501,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82号502,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姿态及轨道控制系统,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16号503,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1号504,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508,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510,兰州物理研究所511,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512,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514,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513,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513,山西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515,汕头电子技术研究所529,北京卫星制造厂539,上海科学仪器厂******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漕溪路222号航天大厦下属16个研究所、13家工厂、10家公司和1家上市公司八部,509所,800所,801所,802所,803所,804所,805所,807所,808所,809所,812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北京市丰台区四营门北路2号院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专用计算机及计算机测控系统九院的下属单位共有四个,分别座落在北京、西安、杭州、桂林等四个风景名胜地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国空间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重要子公司,是我国空间技术和应用的主要研究机构之一。
在我国航天科技发展史上,五院在航天技术、载人航天、卫星应用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提升我国在世界航天行业的地位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作为一家国有企业,五院党建工作一直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
党建工作是企业“硬实力”的体现,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提高内部管理,推进事业革新的基石。
因此,五院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将其树立为引领中国空间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首先,五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和完善党员管理机制。
他们在党建工作中,重点向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下沉,依托中基层党组织严格组织开展党员培训、普及法律、教育引导等工作。
与此同时,五院还推行“一支部一册子”管理制度,对辖区内党员的党组织情况、组织生活情况、党员思想教育情况进行了详尽讲解。
这一制度推行后,党员的党性修养、思想道德素质得以进一步提升,为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其次,在党建工作中,五院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了一种开放、自由、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根基。
五院通过组织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建立企业文化长效机制等多种方式,成功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种平等、和谐的文化氛围有效促进了知识创新、激发创新活力,使得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
最后,在党建工作中,五院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党的领导,党作为企业的“灵魂”,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院在党建工作中,重点推行“党总支-支部-党员”三级领导体制,并通过推行普遍性学习教育、推进党纪廉政建设等国家级重点项目,不断提升企业的党建工作水平,使得企业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为国家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中国航天一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始建于1957年11月16日,是中国最大的运载火箭研制实体,火箭总体技术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研究院下属11个研究所、1个研发中心、1个物流中心、2个生产厂,现有职工2万余名,其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万余名,有20名院士先后在此工作过。
建院50周年来,研究院共获得3374项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alesha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要成员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5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 7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等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以及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等数家专业公司、若干上市公司和直属单位。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二院)是集科研、开发、试验、生产为一体,以电子、光学、机械、声学专业为基础,以系统工程和自动控制为主导,以飞行器、雷达、计算机、精密机械、无线电测量、仿真技术、目标环境与特性为特色,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性研究院。
拥有一个民用产业集团公司(航天长峰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中国航天三院)成立于1961年9月1日,是我国研发设计和生产航天及军用飞行器的高技术科研企业。
中国航天第【四研究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始建于1962年,在西安建成我国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现有设计部(研发中心)、研究所、工厂及其它生产、生活配套单位16个,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制了70多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在我国成功发射的60余颗卫星中,有40多颗运用了我院研制的固体发动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机构概况2007年06月25日星期一19:29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机构概况/forum/forum_posts.asp?TID=329下属机构: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第一研究院)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四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五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第六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第七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研究院)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十一研究院)航天时代电子公司航天工程咨询公司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持股50%)n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介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由国务院直接管理。
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航天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决议,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改组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七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及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以及若干直属研究所、工厂、公司等。
共有130多个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有职工9.3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2万人,包括6800多名高级工程师,1200多名研究员,31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具有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以及技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机制,主要研制、生产、经营各类航天运载器、航天器、战略战术导弹及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等航天产品,专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业务,开发、生产、经营机械、电子、化工、通讯、交通、计算机、医疗、环保等多种民用产品。
航天五院领导简历航天五院,全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大型航天企业。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五院的领导团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航天五院领导团队的简历。
1. 李洪波李洪波,男,1959年出生,汉族,江苏南京人,大学学历,工学博士。
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院长等职。
李洪波在航天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功底。
他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东方红一号”和第一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
他还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多个阶段,包括神舟五号、六号和七号等任务。
在他的领导下,航天五院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 陈文陈文,男,1963年出生,汉族,湖南岳阳人,大学学历,工学博士。
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陈文在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功底。
他参与了我国多个航天项目的研制和实施,包括神舟七号、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等任务。
他还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试验卫星。
在他的领导下,航天五院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张占斌张占斌,男,1965年出生,汉族,四川成都人,大学学历,工学博士。
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技术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张占斌在航天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功底和广泛的经验。
他参与了我国多个航天项目的研制和实施,包括嫦娥一号、二号、三号等任务。
他还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颗月球车“玉兔号”。
在他的领导下,航天五院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西安分院(原504所)单位简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西安分院(原504所)单位简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原五O四所),创建于1965年,2008年4月在原五O四所基础上组建成立西安分院。
主要从事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及电子系统与设备,飞行器测控和卫星应用电子系统与设备的研制、生产及相应的空间电子学的研究,在卫星通信、遥感及测控技术,在微波、天线及高速数传技术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西安分院技术力量雄厚,在无线电及空间电子工程技术领域中专业齐全,设备先进。
分院本部包括综合管理层、载荷总体部、武器装备事业部、一个研发中心和一个空间微波重点实验室;分院下设空间通信与测控技术研究所、导航与星间链路技术研究所、空间微波技术研究所、空间天线技术研究所、微波遥感技术与数传技术研究所等五个研究所;另外有机械加工及表面处理车间、电子车间、整机集成及调试车间、测试及环境试验中心、EMC检测中心、设备维保车间等组成的空间电子产品制造中心。
西安分院目前共有员工2300余人,其中从事宇航产品及武器装备产品研制的员工有18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到80%,研究员、高级工程师200余人。
分院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人才资源的吸引、使用和开发工作,努力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为人才的发展创造条件。
由于承担了国家重点科研生产任务,一大批青年科技知识分子在科研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科研生产任务的完成中挑起了大梁。
目前西安分院三分之二的中层领导由35岁左右的青年人担任,在主任设计师队伍中有一半是青年人。
西安分院已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已建成一批先进的研究试验基础设施,拥有一批国际水平的加工生产设备,形成了人员结构合理、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实力的航天飞行器工程研制体系。
西安分院学术和科研气氛浓厚,学术成果累累,是中国电子学会空间电子学分会和中国宇航学会空间电子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是陕西通信学会、陕西电子学会的理事单位,曾举办了三届卫星通信与遥感国际学术会议,中、美、俄、日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名学者参会,加强了西安分院在国际宇航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