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电视剧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42
影视剧行业分析一、电视剧行业基本情况中国第一部电视剧诞生于1958年。
20世纪90年代,国内电视剧行业开始尝试制播分离,引入竞争机制,特别是2005年电视剧市场对民营资本放开后,电视剧行业得以迅速发展和不断繁荣。
经过多年的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我国电视剧行业已进入了品质竞争和品牌主导时期。
电视剧行业是具有原创性的、具备高度文化含量和知识经济特征的一种行业,其核心在于创意开发。
电视剧的生产是将抽象的创意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商品的过程。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主管部门在电视剧产业管理上采取了“管放兼有”的政策。
特别是2006年以“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制度替代“电视剧题材规划立项审批”制度以来,生产调节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中国电视剧市场开始通过以竞争形式来实现优胜劣汰。
电视剧制作发行领域在政策上对境内资本已全面放开。
目前,电视剧行业政策准入门槛较低,制作机构数量众多,市场分散,竞争比较充分。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影视剧制作机构共有4,678家,国内电视剧制作机构可概括性地归为国有制作机构和民营制作机构两大类,国有电视剧制作机构是国内传统的电视剧制作力量,实力相对比较强大。
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和中央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心影视部等组成的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力量,仍是我国目前实力最为雄厚的电视剧制作机构之一。
民营机构虽然涉足电视剧行业时间较短,但凭借其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近几年来发展迅速。
目前,国内电视剧制作主体中,80%以上是以民营资本或者是以民营资本为主的文化企业。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其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华谊兄弟”)、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包括其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为“海润影视”)、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其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为“华策影视”)、新文化等都是目前民营电视剧制作机构中的佼佼者。
民营制作领域内,各制作企业的实力差别较大。
中国电影盛世到来了吗?文/孙孟晋2010年岁末,中国电影热闹非凡,最后的辉煌即将缔造——四部大片一用力,必将实现中国电影票房过百亿的记录。
但是,这个数字的背后留给我们的是另一个空间,疯狂影院在消费着的依然是纯娱乐的疯狂。
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看似牛市,但它对电影行业的拉动究竟有多少呢?借用如今的一句电影投资者的行话——“投资电影不如投资电影院。
”这里的厮杀,远比其表面的竞争更腥风血雨,那么,有谁能保证自己是永远的亿元户,又谁能不看人脸色而武功不废呢?票房,是一个不仅仅需要运气的空间没想到大陆电影市场居然在2010年频频制造传奇,11月底,在离百亿票房神话还有12亿的空缺时,《大笑江湖》和《赵氏孤儿》先后登场,分别拿下1亿5千万和1亿8千万的票房,有了这两者的保底,《让子弹飞》和《非诚勿扰2》都将轻松突破4亿大关。
至今还有人在呼吁档期协调机制,想想这样的上市顺序没有恰到好处的默契,怎么可能有如此好的收场?今年贺岁档电影几乎有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以“贫嘴”取胜,《让子弹飞》同时也是让口水飞,而王朔的说教也是在他的语言系统里装扮着真诚,这种观众乐腾的喜感是完全建立在春晚小品相声的功能上的,尤其在一个虚假给力的时代需要姜文这样的“不断高潮”的英雄。
所以,《赵氏孤儿》在这场集体性的“语言暴力美学”中显得很落寞,何况陈凯歌树立的是一个有点怯懦的人物,全然没有提供“借古讽今”的想象依据。
其实,唠叨这些关于电影本身的话题,是想提醒大家,我们的导演们绝大多数是冲着市场而来,是一场关系着个人票房号召力而非电影梦想的豪赌。
从全年17部进入1亿票房殿堂的中国电影来看,还是有人大赢,有人大输。
虽然姜文颠覆了自己近年票房奇差无比的局面,是2010年的一大奇观,但真正稳拿票房金牌的导演还是冯小刚,光植入广告就赢得6千万的《非诚勿扰2》还有冲击票房的后劲,加上暑期档的《唐山大地震》的6亿5千万的记录,足以让他两部电影收获过10亿的成绩。
2010年的中国电影市场201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100亿人民币,国产电影60亿元,进口电影40亿元。
有17部国产电影票房过亿,占据了国产电影总票房66%,电影产业健康发展还需要时间和空间。
一、营销宣传多样化2010年,中国的国产电影分为城市营销、网络博客营销、广告营销三种,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票房达七亿元,在国产电影中相对少见。
《非诚勿扰2》也是采用的这种营销宣传方式。
二、票房收入结构单一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提供的数据,2010年国产片共500部,只有110余部进行过院线放映。
小成本影片生存艰难,电影票房结构的不合理。
三、电影盗版手法专业,影响电影市场2010年国产片被盗版现象随着网络的发达有愈演愈烈之势,《唐山大地震》《赵氏孤儿》(SACRIFICE)和《让子弹飞》都在短时间内出现高清晰盗版,而且质量与DVD没什么差别。
Chinese film market in 2010Chinese film box office in 2010 exceeded 10 billion yuan total, 60 billion domestic films, import movies 40 billion. Has 17 domestic box office billions of dollars, accounted for 66% of total box office of domestic movies,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will take time and space.First, diversification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In 2010, China's domestic film is divided into city marketing, internet blog marketing, 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 of three, Jiang Wen film "Let the bullets fly " at the box office up to seven million is relatively rare in domestic movies. "You Are the One 2"is also used in this marketing publicity.Second, the structure of a single ticket salesAccording to the China Film Association data, a total of 500 in 2010-made films, only 110 cinema screenings conducted remnants. Survival of small-budget film a difficult, unreasonable structure of the film at the box office.Third, movie piracy tactics professional, of the film marketPiracy in 2010-made films were developed with the network to be getting worse, "Tangshan Earthquake, " "Orphan"(SACRIFICE) and "Let the bullets fly, " all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pirated high-definition, and DVD quality No difference.。
电视剧行业收视率数据分析报告一、引言电视剧是传统娱乐方式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每年不同类型的电视剧在各大卫视上播出,收视率也因此成为电视剧市场上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历年收视率数据入手,探究电视剧行业的市场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并为该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历年收视率数据分析1. 2000-2010年收视率数据经历了中国电视剧进入高峰期的十年,整体收视率呈现上升趋势。
尤其是2005-2010年,全国范围内迎来了一波电视剧行业的大繁荣期,以《武林外传》、《还珠格格》、《步步惊心》等为代表,创造了极高收视率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2. 2010-2020年收视率数据随着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电视剧市场开始多元化,电视剧品质和内容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虽然在2010年后,仍有《琅琊榜》、《芈月传》等佳作出现,但总体收视率开始呈下降趋势。
同时,影视行业多元化的发展,电视剧行业面临了来自网络剧、短视频等多个领域的竞争。
三、影响电视剧收视率的因素1. 剧集本身品质:故事情节、主创人员的实力、演员、制作水平等,都是评判电视剧品质的重要指标。
好的剧集质量能够吸引观众主动关注,从而提高电视剧收视率。
2. 灵活的宣传策略:电视剧的收视率也与宣传策略密切相关。
宣传策略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话题讨论,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引起更多的讨论、转发,从而提高电视剧的曝光率。
3. 时段和数量:电视剧放送的时段对于收视率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黄金时段,需要更高的收视率才能证明剧集的品质。
同时,数量也是考虑因素之一,时段过度占用同种类型电视剧可能导致观众疲劳。
四、未来发展建议1. 增加原创性和多样性:电视剧市场的并不仅仅是数量的角逐,必须有高水平的原创作品和更多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的优秀作品,采取差异化策略,突出特色,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2. 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创作技巧,都离不开技术支持。
应该鼓励技术创新,为电视剧制作提供更多有利的技术条件,同时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制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2010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在高潮中开始,在高潮中结束。
年初,一连串的记录都因为《阿凡达》的到来而改写,这部电影在让中国观众明白了什么是双机3D、什么是IMAX的同时,也创下了14.03亿的天价票房。
年中,《唐山大地震》成为暑期档的重磅催泪弹,6.6亿元的票房也轻松打破此前由《建国大业》所创造的国产电影历史最高票房纪录。
而年底《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三部大片的集中爆发则将这一年的电影票房彻底推上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惊人数字——2010年全年的电影总票房突破了100亿元大关,比2009年的62.06亿元增长了60%以上。
一个又一个在2010年被打破的历史纪录似乎是在向人们大声宣告,中国电影市场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2011年第一期《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报道用这样的标题来形容过去一年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资本疯狂——100亿太少》。
然而,疯狂的资金投入和光鲜的票房数据却难掩一些让人感到些许尴尬的事实:2010年中国生产了近500部电影,只有大约四分之一能够进入大屏幕;全中国目前有近5000块电影银幕,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排名前6位的院线占据了票房收入的将近八成,大部分影院仍然亏损;票房收入一路疯涨的同时,观影人数的增速却在逐年放缓……用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来说,2010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看似给力,却飘满了浮云。
疯狂的资本中国电影投资的热钱时代已经到来。
有调查数据显示,在去年9月、10月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市面上投资电影的公司机构就有200多家,规模基本相当于往年中国电影整年的投资主体总数。
中国的电影投资者如今确实“不差钱”。
有影视投资人接受媒体采访时反复表示,如今的中国电影也许什么都缺,但最不缺的就是投资。
电影制作投入的持续猛升在时刻提醒着人们:大量资本正在急速涌入中国电影市场。
一个大牌编剧的稿酬已经飙升至五六百万元甚至更高,但这与整体投入相比,只是切到了蛋糕的一小块。
年底上映的《让子弹飞》的宣发成本是5000万元,如果再加上品牌换置的广告数量,仅宣传费用就有可能上亿,遑论整体投资。
104投稿信箱admag@sina.comM edia2010年上半年的电视剧市场可谓群剧闪耀、看点十足,播出类型、市场格局和竞争态势,既与往年一脉相承,又有别于国庆60周年色彩浓厚的2009年。
笔者根据CSM媒介研究全国和各地的电视剧收视数据,侧重于分析电视剧晚间黄金时段的播出与收视特点,以飨读者。
三大题材继续称雄播出市场垄断进一步增强从CSM媒介研究近几年的数据看,电视剧播出方非常偏爱三类题材:都市生活、社会伦理和近代传奇,2010年上半年这三类剧整体播出比重达到43%,每类所占比重均有较大提升。
收视表现好的题材也同样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征,与其播出比重的绝对差额保持在2%以内。
80城市播出了30多类电视剧,社会伦理、近代传奇、都市生活题材最受百姓欢迎,收视比重分别为14.7%、14.7%、13.3%,而这三类总收视比重与其播出比重总和完全相同!反特/谍战和言情剧紧随其后,收视比重为8.9%和8.6%(见下图)。
四家上星模式“质”“量”呈新趋势不同省级卫视运作理念发生转变N家上星联合播出是省级卫视一种比较常见的购买模式,尤以四家上星首播最为流行。
然而,进入2010年以来,逐渐出现了耐人寻味的趋势:前两年购买此类剧目最多的一线频道正在逐步退出或不再增加,实行“减量”,重心转向独播;而二线、三线频道则积极参与,递进成为购片的主力军,上演 “增量”的好戏,似乎在重复着当年一线频道所走过的道路。
数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晚间黄金时段,约20部电视剧采用首轮四家卫视播出的方式。
然而,这种交替仅为数量上的此消彼长,对于高质高端的精品、优质剧目、昂贵剧目,一线频道不会放松警惕,牢牢地抓在手里,例如《三国》。
而想分杯羹的二线和三线频道唯有通过联合一线频道方能消化高昂的购剧成本。
由是,实力不同的省级卫视互相结合,构成不同的购片模式:3强+1弱,2强+2弱,1强+3弱……“对外收视垄断、对内收视共振”是这种联播模式的理想结局,但强弱组合凸显播出不同平台的实力差异,因此,尽管播出节奏同步,实力高低一目了然。
《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出版2009年,中国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广播影视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改革“黄金机遇期”,各项工作继续保持了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体现了几个突出特点:政策杠杆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着力建构新形势下的科学政策体系与高效管理机制;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保障文化民生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广电产业逆势上扬,成为文化产业支柱与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内容生产数量质量齐升,精品力作频频亮相;三网融合正式启程,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提速;广播影视“走出去”取得重要成果,国际传播能力显著提升。
庞井君指出,2009年,国家层面出台的与广播影视行业相关的政策有7个,以广电总局令形式发布的文件有5个,此外广电总局发布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共330多项。
广电行政部门对广电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更加注重发挥政策杠杆的调控作用,有力推进了科学管理、有序管理和高效管理。
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方面:2009年,广播影视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核心,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出成效。
2009年全年财政投入245.18亿元,同比增长17.71%,在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的比重为13.23%,与上年基本持平。
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6.31%、97.23%,比2008年分别增长0.37%、0.29%。
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51座,电视台272座,广播电视台2087座,教育台44座。
开办了3985套开路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其中广播节目2675套、电视节目1310套,此外还有付费电视139套、付费广播39套。
有线电视网络400多万公里。
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以直播卫星为手段,已按计划完成首批近370万套直播卫星接受设备的配售与安装任务,使19万个“盲村”农户受益,第二批865万套也已完成招标工作,全国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村村通今年年底可望全面实现。
目录一、2010年4月电视行业整体研究 (3)二、2010年4月各类电视栏目关注排行 (4)三、2010年4月电视剧关注度排行 (7)四、个案分析:女性题材电视剧 (7)研究背景 (10)研究对象 (10)研究方法 (12)法律声明 (12)一、2010年4月电视行业整体研究2010年4月电视行业搜索量实现翻番,服务类栏目首超娱乐类2010年4月电视行业日均检索量超过了600万次,这一数据几乎是3月的两倍。
除去当月四个周末的搜索高峰外,4月18日世博会开幕式也引起了一个搜索小高峰。
从栏目类型来看,4月服务类栏目关注持续上升的势头进一步加剧,并以45.51%的占比首次超越娱乐类栏目,成为网民最为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而这其中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着实功不可没。
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7000000800000090000002010-4-12010-4-32010-4-52010-4-72010-4-92010-4-112010-4-132010-4-152010-4-172010-4-192010-4-212010-4-232010-4-252010-4-272010-4-292010年4月电视行业搜索指数数据来源:百度数据研究中心,2010年5月2010年4月电视行业日均检索量:618.64万次二、2010年4月各类电视栏目关注排行娱乐类栏目:快乐男生来袭,湖南卫视再进一成2010年3月湖南卫视已经成功斩获了娱乐类栏目的前三甲,而到了4月“快乐男生”强势进榜,为湖南卫视在娱乐类栏目中的整体关注度再进一成。
至此,TOP4的娱乐类栏目均来自于湖南卫视,分别是“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 “百科全说”和“快乐男声”,四者合计占比已接近50%。
20.38%8.94%7.66%6.72%4.40%3.64%3.22%2.58%2.38%2.13%快乐大本营百科全说天天向上快乐男声鲁豫有约我爱记歌词星光大道武林风本山快乐营幸福晚点名数据来源:百度数据研究中心,2010年5月2010年4月娱乐类节目关注度排行服务类栏目:“非诚勿扰”开启全胜局面,关注度超过接近80%2010年4月,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受到了更多网民的关注。
中国艺术报/2010年/6月/4日/第003版专题《201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10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发布中国影协《201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共约50万字,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主持调研、撰写的第四本电影产业年度研究报告,由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浩东担任主编,参与调研撰稿的专家学者来自高校、文化产业研究机构。
报告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年度总报告、专项研究报告和市场调查报告。
其中,总报告由制片生产、制片主体、院线与影院、年度市场分析、投融资分析等章节组成,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创意元素分析一章虽然表面上不属于电影产业链范畴,但电影作为一种“内容型”文化产业,创意元素恰恰对影片的市场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市场信息反馈则直接指向上游的创意元素,因此针对创意元素的调查分析是连接电影产业上游和终端市场的关键环节。
在专项研究报告部分,这次推出了“2008-2009年中国电影类型现状研究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电影类型生产状况和上映影片类型的分布况状,为类型电影的发展及与市场的结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考与建议。
市场调查报告部分,主要针对2009暑期档与2009—2010贺岁档上映影片进行了观众观影深度调查分析,从中能够了解到当下的国内电影市场现状。
《2010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组织撰写的第三本电影艺术年度报告,由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主任尹鸿、秘书长刘浩东担任主编,全书共约30万字,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撰写,保持了往年的结构,从体例上明确地划分成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年度中国电影导演、表演、剧作、摄影、声音、美术、数字技术等电影各个门类进行分项的总结评述,每个单项的评述专家们都以本年度最具特点的影片作为分析案例从而总结出本年度本专业的代表性电影现象与规律。
第二部分,以专题形式横向梳理本年度的电影现象。
保留了香港、台湾电影以及中国电影海外影响等区域年度综述,以及电影创作年度争鸣、电影年度文化分析、年度电影创作热点透视等章节。
2010年国产影片亏损率达到70% 只赚吆喝不赚钱? Post By:2010-8-10 8:07:00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字,今年上半年,全国共生产电影288部,城市电影票房总收入48.41亿元(去年全年为62.06亿元)。
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全年电影产量可能达到500部,电影票房有望突破100亿元。
尽管各种数据都表明电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国产影片的亏损问题依然存在。
中小成本影片普遍亏损,投资较大的所谓商业大片想盈利也并不容易。
北京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甚至认为,今年电影亏损率已经达到70%。
电影市场真的是“虚火旺”吗?据统计,上半年的48.41亿元票房中,27.2亿元由进口影片创造,国产影片票房为21.21亿元。
排名前10的国产影片票房收入为12.8亿元,占国产影片票房总收入的60%。
《叶问2》以2.3亿元的票房拔得头筹,《大兵小将》、《锦衣卫》、《越光宝盒》、《杜拉拉升职记》、《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人在囧途》、《异度空间》有不同程度的盈利,而其余影片都没能从票房上收回成本。
暑期档和贺岁档,是各路影片的兵家必争之地。
今年暑期档以来,几十部影片捉对“厮杀”,仅6月份就上映了27部影片,但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是,居然有25部影片亏损。
《人在囧途》投资800万元,票房收入3000多万元;《异度空间》投资不到400万元,票房收入接近2000万元。
除这两部影片略有小赚外,成龙主演的《功夫梦》,周润发、巩俐主演的《谍战风云》等原本有希望票房过亿元的大片没有达到预期;《无人驾驶》、《活该你单身》、《摇摆的婚姻》的票房只有500万元,还有不少中小成本电影如《不是闹着玩的》、《精武门2》上映一周左右就匆匆下线,《出水芙蓉》上映仅两天就迅速消失在观众视线中。
是何原因导致国产影片只赚吆喝不赚钱?原因之一:盲目投资导致泡沫增加“在我国电影产业发展不甚成熟的情况下,靠票房盈利对大多数国产影片来说都很难实现。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说。
《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发布
作者:暂无
来源:《传媒》 2010年第6期
本刊讯(记者马莉)5月18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京召开《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广电蓝皮书)发布会。
会议发布了2009年中国广播影视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广电蓝皮书主编庞井君介绍,2009年,我国广播电
影电视总收入(含财政补贴收入)达到19 59.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3%。
其中,电影产
业表现尤为突出,全年综合效益106.65亿元,同比增长26 4.7%。
预计2010年,中国广播电
视收入将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电影票房收入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广电蓝皮书还指出,2009年,中国全年故事片产量达到4.56部,跻身全球第三大电影产量大国。
随着三网融合付
诸实施,未来视听新媒体将加速发展,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是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第五次组织编写的行
业年度报告,全书共35万字,分为发展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和个案研究报告三个部分。
该报告涵盖了广播影视发展环境、公益事业发展状况、产业发展状况、技术发展状况、行政管理状况
等各个方面,内容权威、系统,富有前瞻性。
此外,发布会透露由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年度报告》
和《2010年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指数报告》也将于今年下半年与读者见面。
2010年中国电影院线发展报告2010年“中国式增长”将电影产业推向“中国式爆发”,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破100亿元,为在“十一五”加速提升的中国电影产业画上一个完美句号。
八年前,中国电影院线制改革之初,我们对“院线”一词还较为陌生。
走过八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从2003年的9.2亿元到2010年的100亿元,超过10倍的高速增长,让全球都目睹了中国电影蕴藏的巨大潜力和亟待爆发的影响力。
“院线制”改革最终成了撬动终端市场的强大引擎,给电影产业发展带来一波又一波高潮。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中国电影2010年的“高”度:2003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9.2亿元;年度排名第一院线:上海联和,年度票房1.46亿元;年度排名第一电影院:上海永华影城票房2746万元。
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100亿元;年度排名第一院线:万达院线,年度票房14亿元;年度排名第一的影院:北京华星国际影城票房9800万元。
在院线制的元年2003年,年度票房超过亿元的院线仅有两条:上海联和和北京新影联;2004年年度票房超过亿元的院线增至三条:上海联和、北京新影联和中影星美。
2006年全国年度票房超过亿元院线达到八条:上海联和、北京新影联、中影星美、南方新干线、万达院线、广州金逸珠江、浙江时代、四川太平洋。
2009年全国年度票房超过亿元院线有14条,其中超过6亿元的院线5条,万达院线以8.3亿元票房位居院线之首。
2010年,中国市场年度票房超过亿元的院线已经达到20条,占注册院线的57%.其中,年度票房超过10亿元的院线三条:万达院线14亿左右;中影星美12亿左右,上海联和10.9亿。
3亿元年度票房成为入围全国十强榜单的最低门槛线。
一条院线的年票房超过八年前全国市场年度票房的总和,这惊人的增长,这体现了“中国式增长”的电影高度。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010年院线市场从最初的割据与称霸,到现在逐渐呈现出群雄逐鹿局面,彰显了市场三股力量引领了中国电影院线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leplay
Industry 2010
作者: 范志忠;姜荣文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7
出版物刊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71-79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
摘要:2010年处于建国6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建党90周年之间,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题材电视剧成为了年度创作热点,现实题材创作日趋主流,在制作上国产剧“亿元时代”已经到来,处于“结构调整”历程中的中国电视剧产业,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都是空前的,其深化发展则可谓任重而道远。
2010年电视剧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系 (5)
1、行业主管部门 (5)
(1)电视剧行业 (5)
(2)电影行业 (6)
2、行业监管体制 (7)
(1)电视剧行业 (7)
①电视剧经营许可制度 (7)
②电视剧备案公示和摄制行政许可 (7)
③电视剧内容审查许可 (8)
④电视剧播出审查 (9)
(2)电影行业 (9)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0)
(1)电视剧行业 (10)
(2)电影行业 (11)
二、行业基本情况 (12)
1、电视剧行业基本情况 (12)
(1)电视剧行业竞争较为充分,市场化程度较高 (13)
(2)电视剧行业主要企业及份额情况 (13)
(3)电视剧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6)
①整体供需状况为供大于求 (16)
②需求呈增加趋势 (16)
③精品剧供不应求 (19)
(4)电视剧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20)
(5)进入电视剧行业的障碍 (21)
①政策准入壁垒 (21)
②资源整合壁垒 (21)
③发行渠道的壁垒 (22)
④品牌效应的无形障碍 (22)
2、电影行业基本情况 (23)
(1)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23)
(2)电影行业主要企业及份额 (23)
(3)电影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23)
(4)电影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24)
(5)进入电影行业的障碍 (25)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6)
1、影响电视剧行业发展的因素 (26)
(1)影响电视剧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6)
①政策支持 (26)
②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文化消费增长 (28)
③电视广告投放量增长促进行业发展 (29)
④电视台竞争日益市场化 (30)
⑤三网融合将带动传媒行业产业链的发展 (31)
⑥新技术应用为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32)
⑦海外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拓宽行业盈利渠道 (32)
(2)影响电视剧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33)
①盗版冲击 (33)
②国际市场竞争冲击 (34)
③资金瓶颈限制 (34)
2、影响电影行业发展的因素 (34)
四、行业的特点 (35)
1、电视剧行业特点 (35)
(1)具有娱乐性和教育性双重属性 (35)
(2)经营模式特殊 (35)
(3)电视剧制作机构区域性集中 (36)
(4)电视剧行业不具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36)
2、电影行业特点 (37)
五、上下游行业的情况 (37)
1、电视剧上下游行业的情况及其影响 (37)
(1)电视剧上游行业情况及其影响 (38)
(2)电视剧下游行业情况及其影响 (39)
2、电影上下游行业的情况及其影响 (40)
六、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41)
1、电视剧行业主要企业 (41)
2、电影行业主要企业 (42)
一、行业监管体系
1、行业主管部门
(1)电视剧行业
电视剧是面向大众的文化产品,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行业,其制作、发行等环节均受到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有效监管。
目前该行业监管机构包括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
中宣部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的综合职能部门,对电影及电视行业的管理体现在宏观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引导社会舆论;从宏观上指导精神产品的生产;提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指导宣传文化系统制定政策、法规,按照党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协调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
国家广电总局为电视业务的行业主管部门,具体管理职能由国家广电总局下设的电视剧管理司具体负责,其主要职能:拟订电视剧创作、生产、审查、发行的有关政策、规定和电视剧产业发展规划;负责国产电视剧、对外合拍电视剧的备案公示,指导、监管电视剧的生产制作;负责总局电视剧审查委员会及复审委员会、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电视剧组的日常工作,组织审查国产电视剧、引进电视剧和对外合拍电视剧(含动画片)的内容;发放和吊销国产电视剧的发行许可证;指导、调控全国电视剧播出工作。
国家广电总局在地方设置地方管理机构即省级广电局(省、自治区、直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