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龙口水利枢纽施工导流与进度控制
- 格式:pdf
- 大小:237.73 KB
- 文档页数:3
龙口水利枢纽大坝施工技术综述
张方;张文山;林山
【期刊名称】《青海水力发电》
【年(卷),期】2011(0)1
【摘要】龙口水利枢纽大坝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各种资源,通过其他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工艺和适合该工程特点的新工艺的结合,保证了工程质量、安全、进度。
文章主要从该工程施工总体布置、规划及主要施工项目等方面介绍了施工中采用的方法,总结了经验。
【总页数】4页(P1-4)
【关键词】大坝施工;综述
【作者】张方;张文山;林山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二分局,河北涿州0727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2.4
【相关文献】
1.高摩赞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溢流面常态混凝土与RCC大坝主体同步浇筑施工技术[J], 史桂合
2.龙口水利枢纽大坝施工综述 [J], 张文山;林山;
3.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填筑施工与质量控制 [J], 温自明;李英军
4.浅谈新疆SETH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 [J], 马栋梁
5.新疆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大坝趾板基础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J], 王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库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措施〈二、〉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1、导流方式及导流标准(1)导流方式:本工程河床较窄,河床呈基本对称“U”型,右岸坡度单一,采用隧洞方式导流。
(2)施工导流布置原则:①不降低合同规定的施工导流洪水标准和建筑物安全渡汛的标准。
②不改变永久建筑物布置型式和主要尺寸及高程③不降低围堰挡水和永久建筑物临时挡水的设计标准。
(3)导流工程的进度控制期限:①本工程导流洞工程拟于2004年6月中旬开始施工,2004年10月底主河道截流。
②大坝基础及溢洪道开挖分别于2004年10月、2005年2月开始。
③坝体填筑于2004年12月16日至2004年5月底进行。
④趾墙砼浇筑于2004年12月初至2005年5月底进行。
⑤该工程要求2006年5月初发挥经济效益。
(4)施工导流特点①结合施工总进度计划,并利用“运筹学”的原理对土石方进行统筹安排:上游围堰及下游围堰均利用坝肩开挖料碴进行填筑,以缩短开挖料碴转移的运距,加快施工进度,并降低施工成本。
②直接采用PC400-5型挖掘机装碴由右岸运至上游进行土石围堰的填筑,并尽快形成高喷灌浆平台,为后续工序作好铺垫。
③由于河床覆盖层为强透水层,结合坝基坑开挖深度及围堰使用要求,需对上、下游围堰进行高喷防渗处理(经计算,上游围堰1390m 高程以上采用土工膜防渗,下游围堰1385m高程以上采用土工膜防渗)。
④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上游围堰安排在2004年4月5日前高喷防渗板墙施工完毕,随即进行上部堰体填筑(土工膜防渗)施工,并于2004年4月15日前施工完毕。
下游围堰安排在2004年4月10日前高喷防渗板墙施工完毕,随即进行上部堰体填筑(土工膜防渗)施工,并于2004年4月15日前施工完毕。
2005年6月上旬上游围堰拆除完毕,下游围堰安排在2005年6月下旬拆除完毕。
2005年10月初导流洞下闸蓄水,随即进行导流洞封堵。
(5)导流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分析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结合导流工程的特点分析,本导流工程施工的重点及难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进行上、下游围堰施工时,如何保证高喷防渗墙防渗效果,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及难点之一;在进行围堰拆除时,由于高喷砼防渗墙与主体工程相距较近,如何确保拆除时的爆碴块度及控制爆破振动对坝体安全运行的影响、确保围堰拆除时不对其它工程造成破坏,必须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
大工18秋《水利工程施工》在线作业123满分答案正确答案:B正确答案解析:1.导流明渠的进出口与上下游围堰之间一般要保持50~100m的距离。
2.对于土石导流建筑物,导流级别为Ⅳ级时,洪水重现期为20-10年。
3.截流材料的尺寸或重量主要取决于龙口流速。
4.混凝土围堰具有抗冲与防渗能力强,挡水水头低的特点。
5.当爆破作用指数n=0.6时,则爆破属于松动爆破。
6.基坑排水中的经常性排水包括围堰渗水、基坑渗水、降水和施工清洗及养护用水。
7.底孔导流时导流底孔的布置主要是尺寸和底坎高程的布置。
8.爆破漏斗的几何特征参数包括爆破漏斗底半径、爆破破坏半径、可见漏斗深度和抛掷距离。
9.与导流时段划分有关的主要因素包括河道水文特性、枢纽类型、导流方式和施工总进度与工期。
10.施工水流控制中较常见的导流分期、围堰分段方法有两段两期、三段两期和三段三期。
11.在爆破地震的控制措施中,质点峰值震动速度与瞬间起爆药量和爆心距离有关。
正确答案为B。
12.淹没基坑法导流需要采用过水围堰进行导流。
正确答案为B。
13.龙口位置应尽量选择地形高、覆盖层薄、基岩相对硬的部位。
正确答案为A。
14.施工导流狭义上就是指用围堰围护基坑,把水流引向预定的通道下泄,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水工建筑物的干地施工。
正确答案为B。
15.导爆管起爆网路一般不受外电场干扰,比较安全。
正确答案为B。
16.预裂爆破中的预裂爆破是在岩体开挖区进行松动爆破之前进行的。
正确答案为B。
17.在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的水平建基面上保护层开挖中,保护层厚度是由梯段爆破孔底以下的破坏深度爆破试验确定。
正确答案为A。
正确答案:A修正后的文章:1.土坝、堆石坝临时断面挡水时,上游垫层和块石护坡应按设计要求修筑到拦洪高程。
2.胶质炸药是烈性炸药,威力大,由于安全性差,因此不能用于水下和地下爆破工程。
3.坝体缺口导流时,混凝土坝汛期部分坝段可过流,但其他坝段不能施工。
4.循环式运输机械的生产能力计算公式为PT=qm,式中的q是指运输工具装载的有效方量。
水利水电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施工工艺技术在河床上修建水工建筑物时,为保证在干地上施工,需将天然径流部分或全部改道,按预定的方案泄向下游,并保证施工期间基坑无水,这就是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要解决的问题。
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坝址区的导流和截流;(2)坝址区上下游横向围堰和分期纵向围堰;(3)导流隧洞、导流明渠、底孔及其进出口围堰;(4)引水式水电站岸边厂房围堰;(5)坝址区或厂址区安全度汛、排冰凌和防护工程;(6)建筑物的基坑排水;(7)施工期通航;(8)施工期下游供水;(9)导流建筑物拆除;(10)导流建筑物下闸和封堵。
第一节施工导流一、施工导流方法施工导流的基本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段围堰法导流,即用围堰拦断河床,全部水流通过事先修好的导流泄水建筑物流走;另一类是分段围堰法,即水流通过河床外的束窄河床下泄,后期通过坝体预留缺口、底孔或其它泄水建筑物下泄。
但不管是分段围堰法还是全段围堰法导流,当挡水围堰可过水时,均可采用淹没基坑的特殊导流方法。
这里介绍二种基本的导流方法。
(一)全段围堰法全段围堰法导流,就是在修建于河床上的主体工程上下游各建一道拦河围堰,使水流经河床以外的临时或永久建筑物下泄,主体工程建成或即将建成时,再将临时泄水建筑物封堵。
该法多用于河床狭窄、基坑工作量不大、水深、流急难于实现分期导流的地方。
全段围堰法按其泄水道类型有以下几种:1、隧洞导流山区河流,一般河谷狭窄、两岸地形陡峻、山岩坚实,采用隧洞导较为普遍。
但由于隧洞泄水能力有限,造价较高,一般在汛期泄水时均另找出路或采用淹没基坑方案。
导流隧洞设计时,应尽量与永久隧洞相结合。
隧洞导流的布置型式如图7-1。
图7-1 隧洞导流示意图2、明渠导流明渠导流是在河岸或滩地上开挖渠道,在基坑上下游修筑围堰,河水经渠道下泄。
它用于岸坡平缓或有宽广滩地的平原河道上。
若当地有老河道可利用或工程修建在弯道上时,采用明渠导流比较经济合理。
导截流工程施工总结一、工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水利工程中的导截流施工是水利枢纽工程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
本文以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对导截流工程施工进行总结,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二、工程概况该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某河流中游,是一座以灌溉、发电、防洪为主,兼顾城乡供水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发电厂等建筑物组成。
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身全长800米,最大坝高100米。
工程导截流施工分为前期准备、导流隧洞施工、龙口水流控制、合龙等几个阶段。
三、施工准备1. 组织管理:成立导截流施工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
2. 技术准备:开展导流隧洞设计,确定隧洞长度、断面尺寸、支护结构等参数。
进行龙口水流控制研究,制定合理的水流控制措施。
3. 施工现场准备:对导流隧洞进出口进行土地平整,搭建临时施工场地,准备施工设备和生活设施。
4. 物料准备:根据施工需求,提前准备足够的导流隧洞施工材料、龙口水流控制材料以及合龙材料。
四、施工过程1. 导流隧洞施工:采用钻爆法进行隧洞开挖,严格控制隧洞开挖质量,确保隧洞结构安全。
同时,进行隧洞衬砌施工,提高隧洞的防渗性能。
2. 龙口水流控制:在隧洞出口处设置截流围堰,采用抛投大块石、混凝土异形体等材料,逐步束窄龙口,直至合龙。
过程中,加强龙口范围内的防冲加固,防止龙口河床和戗堤端部被冲刷毁坏。
3. 合龙:在龙口水流控制完成后,进行合龙施工。
合龙施工采用上下游双戗或多戗堤进占的方式,使落差分散,减少截流难度。
合龙完成后,在戗堤迎水面采取防渗措施,封堵渗漏通道。
4. 施工监测:在整个导截流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测,及时掌握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情况,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探究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提供保障。
社会不断进步,对水利工程的技术要求也逐渐增高。
其中黄河水利工程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现如今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限制了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所以要不断改善缺陷,提高施工技术,促进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
本篇文章就对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缺陷和解决措施进行论述分析。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缺陷;措施黄河水利工程施工对技术具有很高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若在图纸绘制、技术处理等方面出现施工技术问题,都会对工程的质量带来不利影响,产生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黄河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建设工程,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1]。
所以要不断加强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改善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加强施工技术多方面的管理,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
,水利工程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黄河水利工程是我国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需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一)黄河水利工程的排水问题黄河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排水问题是主要技术问题之一。
在施工的过程中以及施工结束后要进行排水工作,主要是地基土坑挖掘前和挖掘后的排水。
但目前在大部分黄河水利施工中,经常受到地下水位与基坑未能妥善处理的影响,造成施工过程中基坑中常有积水,导致施工中的排水技术出现问题。
(二)黄河水利工程的导流和截流问题目前黄河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导流和截流的不规范问题也是主要技术问题之一。
受到黄河水利工程所处区域地势较为复杂的影响,施工不利于正常进行,为了促进工程的进度,要对河流进行一定的更改。
但目前在河流的更改过程中不会进行前期计划,造成在更改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操作不规范的情况非常严重[2]。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1. 简介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是位于中国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下游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
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调节黄河水文,减轻黄河下游流量的冲击,同时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供应,维持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坝址选址:位于滨州市黄河下游,距黄河入海口约60公里。
•主要建筑物:主要包括大坝、泵站、水闸等。
•大坝类型:采用了混凝土重力坝结构。
•大坝高度:预计为70米。
•设计洪水标准:根据历史水文资料和模型预测,选择了设计洪水标准。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拥有以下主要功能:3.1 水文调控该工程通过主要建筑物如大坝、泵站和水闸,实现对黄河水文的调控。
在干旱季节,水闸可以控制水流,根据需要向下游供水。
而在多雨季节,大坝可以调节水位,减轻下游水流冲击,防止洪水灾害发生。
3.2 水资源供应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也扮演着为当地提供可持续水资源的角色。
通过对黄河水文的调控和调度,可以确保下游地区有足够的水资源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3.3 生态修复工程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注重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通过调整水流,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当地特有的生物多样性。
4. 施工进展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分为多个阶段进行。
目前,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勘测和设计工作,并开始进行实际的建设工作。
预计整个工程将在五年内完工。
5. 社会影响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供了就业机会:工程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改善了水资源短缺问题:枢纽工程的建设可以为下游地区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供应,改善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保护了生态环境:调整水流有助于恢复和保护黄河下游的生态环境,维护了生物多样性。
6. 后续发展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完成后,还需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
同时,工程部门还将密切关注黄河水文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工程运行策略,以适应未来的需要。
7. 结论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水利工程,通过调节黄河水文、提供可持续水资源供应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踅遵:姐.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中导流方案的选择廖和武(广西百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西百色533000)喃要】施工导流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是水利水电枢纽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选择正确合理的施工导流方案,是顺利完成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璇工导{也工作的关键。
本炙将对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中的导浇方案的选择进行分析研究。
鹾篷谲】水利水电;麓工导流;方案选择一般来说,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流控制,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导、截、拦、蓄、泄”等这几个施工步骤,其目的是把可水流量全部或部分地导向下游,或者拦蓄起来,以保证枢纽主体建筑物能在干地上施工。
而引导水流是水流控制的核心。
所以,施工过程中的水流控制,通常也称为施工导流。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旌工中导流方案选择的优劣,是决定施工导流工作成败的关键。
因此,在7.1呀U水电枢纽工程施工中导流方案的选择上,设计及相关部门应该考虑影响导流建设的各种因素,并根据一定的技术要求进行选择,选择最优的方案,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1影响导流方案的主要因素冰电水利工程是比较复杂的工程,导流方案的选择也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导流方案,就必须在认真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拟定具有合理性的方案,并通过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从中选择技术经济指标优越的方案。
选择导流方案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1.1水文河流的流量和水位的变化幅度以及枯水期的长短、洪汛的时间、冬季的流冰及冰冻情况等,均直接影响导流方案的选择。
—般来说。
对于河床单宽流量大的河流,宜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而对于水位变化幅度较大的山区河流,可以采用基坑淹没的导流方法。
在一定时期内可以通过围疆和淹没基坑来宣泄洪峰流量。
另一方面。
对于枯水期较长的河流,要充分利用枯水期安排工程施工,否则会影响施工进度及质量,但对于枯水期不长的河流,如果不利用洪水期进行施工就会拖延工期;对于流冰的河流,应充分注意流冰的宣泄问题.以免流冰室塞,影响泄流,造成导流建筑物的损坏。
浅析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伴随着国家水利工程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水利工程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黄河水利建设对人们的日常生产和对周围地区的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难题,已成为制约其建设的瓶颈。
因此,项目管理者有必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技术水利建设是一项高度技术化的工作,如果在技术上发生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建设之前,没有按照标准的设计图进行,或者是对技术进行了细致的操作,都会对项目的建设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给项目带来很大的困扰。
黄河水利是重大的基本建设项目,事关人民的生计,所以要对技术方案进行标准化,对施工方案和技术实行严密的控制,做好前期的技术训练,确保每个施工步骤都不出差错。
1黄河水利建设中出现的几个问题1.1导流截流问题导流和截流不规范现象,也是黄河水利工程中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
黄河水利枢纽地处地形较多的地区,施工不便,必须对河道进行适当的整治,以保证施工的进行。
但是,在具体的改建工作中,因没有预先的改建规划,造成了改建工作的随意和不规范。
另外,大多数的截流作业都是在泄洪建筑设施完成才开始的,这种做法极易造成施工质量问题。
1.2地基薄弱黄河水利水电建设中,往往会在地基上部产生一些问题。
在水利建设中,地基是最基本的,地基不够坚固,容易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问题。
存在的问题有:①地基在建设中的施工流程不清,建设单位的工作不够严谨,有的建设单位还将岩基施工技术运用到地基施工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风险。
②黄河水利枢纽规模庞大,布置地点又比较多,从外在条件来看,其建设的困难很大。
1.3出现沟槽波纹坑沟槽凹陷是土坝体上常见的一种破坏形式。
产生的因素有:工程土质不好,导致的排水不顺畅,或是在雨水季节,雨水会将大部分的土壤冲掉。
2防洪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防洪工程是防洪安保的重要基础设施,确保防洪工程的安全,增强工程的抗洪能力,始终是防洪施工技术的中心任务。
水利工程导流洞开挖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发布时间:2021-05-14T10:53:15.70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4期作者:谢文华[导读] 身份证号:23900419700313****谢文华身份证号:23900419700313****摘要:在水利工程实施中,关于导流隧洞的修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该工程的推进,也能为水利枢纽建筑物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导流隧洞作为施工期临时修建的建筑物,在完成导流后,可以将其建造成永久性项目,因此提高其施工技术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洞开挖技术;质量控制引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均匀的国家,为满足不同地区用水需求、增加水电这一清洁能源的供应量,大规模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成为我国近些年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水利枢纽工程实施中,导流隧洞的修建十分关键,其可为水利枢纽建筑物施工提供必要条件,施工期属临时建筑物,部分情况下导流结束后还可改为永久性建筑,加强其施工技术分析具有关键性意义。
1水利工程导流洞的工程概述与其他工作相比,在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存在一个长期矛盾就是河流水流蓄泄和施工过程中的矛盾。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水流进行严格控制,因此施工导流工作开始成为水利工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在运用施工导流系统过程中,会面对下述几个问题:一是如何选择导流建筑类型,如何对其进行布置;二是围堰工程与截留工程的实施情况;三是在施工过程中,蓄水、度汛、通航应用前,是否需要临时的封堵导流孔洞;四是在施工完工以后泄洪工作,第一台机组发电机的日期等问题。
本文主要是从导流洞施工情况入手,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到长期以来我国水利工程利用导流洞开挖技术,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且施工工况十分复杂,并且不同的尺寸、断面导流洞也对于施工技术提出不同的要求,所以只有选择更加合理化的支护与开挖方案,才能更好地落实质量管理措施,确保导流洞在后期使用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一)施工水流控制1、施工导流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周密地分析研究水文、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枢纽布置及施工条件等基本资料,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选定导流标准,划分导流时段,确定导流设计流量;选择导流方案及导流建筑物的型式;确定导流建筑物的布置、构造及尺寸;拟定导流建筑物修建、拆除、堵塞的施工方法以及截断河床水流、拦洪度汛和基坑排水等措施。
2、试述常用的施工导流方式及其使用条件?答:A、分段围堰法导流:亦称分期围堰法,即用围堰将水工建筑物分段、分期维护起来进行施工的方法。
一般适用于:河床宽、流量大、工期较长的工程,尤其适用于通航河段和冰棱严重的河流。
(河床狭窄,基坑工作面不大,水深,流急,和由于覆盖层较深难于候筑纵向围堰实现分期导流的地方)B、全段围堰法导流:即在河床主体工程的上下游各建一道断流围堰,使水流经河床以外的临时或永久泄水道下泄。
适用于导流流量小的情况。
(流量很大的平原河道或沙谷较宽的山区河流上修建混凝土坝枢纽)(大湖泊出口修建闸坝,坡降很陡的山区河道)3、分段围堰法导流的分段和分期是何意义?其主要依据是什么?答:分段:即在空间上用围堰将永久建筑物分为若干段进行施工;分期:即在时间上将导流分为若干时期。
主要依据:4、在分段围堰法导流中,确定纵向围堰的位置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⑴充分利用河心洲、小岛等有利地地形;⑵尽可能与导墙、隔墙等永久建筑物相结合;⑶需要考虑施工通航、阀运、围堰和河床防冲等要求时,不能超过允许流速;⑷各段主体工程的工程量、施工强度要比较均衡;⑸便于布置后期导流泄水建筑物,不至于使后期围堰过高或截流落差过大。
5、什么是导流标准?如何确定导流标准?答:即选择导流设计流量进行施工导流设计的标准,包括初期导流标准,坝体拦洪度汛标准,孔洞封堵标准等。
施工初期导流标准: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的规定,首先根据导流建筑物的下列指标(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工程规模),将导流建筑物划分为Ⅲ~Ⅴ级;再根据导流建筑物的级别和类型,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规定的幅度内选定相应的洪水重现期作为初期导流标准。